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

側堂裡,臧洪已等了會兒了,見荀貞進來,起身行禮。

荀貞落座,笑道:“起來吧,……坐下,坐下。大晚上的,你不在家待着,跑來見我作甚?擾人清夢。”

臧洪一臉嚴肅,沒有接荀貞說笑的茬兒,也沒有坐下,而是往堂外看了眼,見堂外無人,仍覺得不保險,又往前上了幾步,駐步在離荀貞坐席不遠的地方,目注荀貞,壓低了聲音,說道:“明公,袁本初可是要起兵討董?”

荀貞大驚,心道:“袁本初討董之事極其隱秘,郡中唯我與志纔等人知,郡吏並無一人知曉,……藏子源卻是從何處知道的?”心中吃驚,臉上從容,故作驚笑,說道,“袁本初要起兵討董?子源,你這話是從何說起,從誰那裡聽說的?我怎麼不知?”

“明公!都到這個時候了,你也不必瞞我了。我這裡有封信,明公請看。”

臧洪從袖中取出一封信,趨前兩步,躬身呈給荀貞。

荀貞接住信,借案上燭光,展開觀看,卻是張超寫給臧洪的。

他一目十行,很快把信看完,心中瞭然了,心道:“卻原來是張孟卓將此事告訴了子源。”

張超的這封信講的主要內容是:袁紹遣派了一個使者,秘密謁見了他,說是袁紹決意要起兵討董,叫他到時在郡中響應,他手下無得用之人,故此想請臧洪離開廣陵,改而去助他起事。

荀貞慢慢把信合好,遞還給臧洪,心念電轉,想道:“張孟卓倒是夠信任子源,也夠看重子源才能的。”口中徐徐說道,“原來是張公給子源寫了信啊!子源,那你是怎麼想的?是留下來助我,還是有意去找張公?”

“明公,這不是要緊的事。”

“那什麼是要緊的事兒?”

“明公明知故問。”

臧洪收好信,又轉頭往堂外看了眼,堂外夜色悄然,無有人蹤,他轉回頭,緊盯着荀貞,低聲說道:“袁本初要起兵討董這件事看來是真的了?明公也已經見到袁本初的密使了?”

“袁君的密使我沒有見着,我見的是孟德的密使。”

“孟德?曹操?”

“正是。”

臧洪想起了前幾天的確是有一個姓曹的人來見過荀貞,他頓時甚爲不滿,埋怨似的說道:“明公!這等大事,你爲何對我只字不提?是因爲信不過我麼?”

荀貞沒有把這件事告訴臧洪等郡吏,倒也不全因是不信任他們,主要是因爲“人多口雜,事不密則泄”,離起兵討董至少還有三個月的時間,如果知道此事的人太多,萬一出個紕漏,走了風聲,未免不妥。

他答道:“子源,你我相識雖短,但對你的爲人秉性我卻是已然十分了解,你素慷慨重義,我怎會不信任你?之所以尚未將此事告與你知,是因爲我還在考慮此事該怎麼謀劃。”

“那明公可考慮好了麼?”

荀貞不回答他,而是反問他的意見:“子源,袁本初欲起兵討董,請我等於州郡響應,你覺得此事可行不可行?”

“當然可行!”

“噢?此話怎講?”

“董卓,一武夫耳,恃兵自雄,操縱朝堂,朝中公卿,竟不敢言!中興以來,何曾出現過這等事?董卓,是必須要討的,如不討之,則漢家從此再無威嚴可說!”

“如此,卿是贊同討董了?”

“正是!洪雖不才,家亦世受漢恩,值此漢家危亡之秋,正是洪慨然報國之時!”

這“漢家威嚴”也好,這“慨然報國”也罷,說到底,還是董卓做爲一個武人集團的代表,他試圖掌握朝政,和士人集團的利益發生了不可緩和的衝突,不能解決的矛盾,要想維護士人集團的利益,臧洪作爲士人的一份子,他只能、也必須“慨然報國”。

當然,如前文所述,現下來說,雖然士人階層裡的任何一個明白人都知道,他們和董卓這個武人集團的矛盾已經是不可調和了,漢室的政權要麼歸他們,要麼歸董卓,已經是沒有第三條路可走了,但董卓畢竟坐擁雄兵,而且通過一系列的軍事、政治手段,已經“掌握”住了洛陽的大部分朝權,所以卻也不是每個士人都有膽量在這個時候起來和他刺刀見血的,更多的只是“坐望”,待時局變化得更加清楚一點而已。可是,臧洪和這些“坐望”的士人不同,他性慷慨雄烈,可以說是士人中的“少壯派”,故此卻是一聽袁紹要起兵討董,看到張超的信之當時,他就無條件地支持和贊同,並且一看完信,就不顧已是晚上,馬上來求見荀貞。

“好一個‘慨然報國’!”荀貞一邊誇讚臧洪的忠義,一邊從案後起身,下到堂中,負手在堂上踱了幾步,轉到臧洪身邊,沉吟問道,“子源,卿既贊同討董,那卿可有討董章程?以卿之見,我廣陵該如何響應袁本初的討董?”

“當務之急,自是籌糧、募兵!”回答完了荀貞的這個問題,臧洪才忽然想起,荀貞還沒有就討董這事兒表態,遂又問道,“明公,對此事,公是怎麼看的?”

“正如卿所言之,不但卿家世受漢恩,我家也是世受漢恩。國家養士二百年,當此之際,沒什麼可說的,是我仗劍死國之時!唯此,方能上報國恩,下應民情。事如能成,雖死無憾!”

臧洪大喜,又是歡喜,又是激動,說道:“明公既有此意,洪願傾家相助!”

“張公不是請你去助他麼?”

“張公長者,待洪恩厚,洪素敬愛之,如是張公遇難,便是九死不得一生,洪亦會傾身相赴!這是私情。而今討董,張公雖忠厚長者,軍伍之才卻不及明公,洪留下來助明公,想來應會更有助於討董。這是公事。”

“公私分明。好啊!這麼說,你是願留下來助我了?”

“洪不自量力,願爲明公門下馬前驅!明公但有何驅遣,洪必傾力而爲。”

“子源,我剛纔說我‘還在考慮此事該怎麼謀劃’,這一句不是假話。現在就有一件事,十分令我難做啊。”

“敢問明公,是何事也?”

“你適才說,如今當務之急:一是籌糧,一是募兵。秋收方始,籌糧還沒到時候,但募兵卻的確是現在的當務之急,理應着手了,然我再三思酌,卻想不到一個好的募兵的由頭啊。”

“此事何難!明公交給我去辦就是。”

“卿有何好藉口?”

“便以‘青、兗黃巾逼壓我州,郡兵老弱,不堪戰,爲保郡土,需更募兵’爲名就是。”

“以此爲名,不會引起郡人的懷疑麼?畢竟我郡離青、兗頗遠啊。”

廣陵郡在徐州的最南邊,青州、兗州在徐州的西北和北邊,青、兗黃巾再逼壓徐州,受到壓力的也只能是琅琊、東海、彭城,換言之,也該是陶謙和彭城相薛禮,而不該是廣陵。

“數十萬郡人的安危,豈能盡託於鄰郡之手?事不預則廢。以此爲藉口,縱是郡人有疑,也無話可說了。”

其實,荀貞找不到募兵的好由頭,主要不是因爲擔心“郡人生疑”,主要是擔心“郡吏生疑”。好端端的,忽然要大肆召兵,郡人可能不會多想,但同在郡府、瞭解郡府情況的那麼多郡吏卻定會有不少因而生疑的,別的不說,就郡府缺糧之事,郡吏皆知,缺着糧還要募兵,這不是在人爲地再加大郡府的負擔麼?不但定會有不少郡吏生疑,還定會有不少郡吏上書勸諫。

事實上,臧洪現在主動攬過此任,本身就已經是幫荀貞解決掉這個大麻煩了,——臧洪是郡功曹,在郡中威望挺高,郡吏中有很多是他的好友,如郡賊曹掾陳容,還要很多一向仰慕、敬重他的,由他來牽募兵的頭,無形中就已經減輕了大部分郡吏可能會有的懷疑,以至阻力。

荀貞當即拍板,說道:“好!那就依你的意見,便這麼辦!”

“募兵之事,洪可負其全責,但有二事,卻需得先請明公示下。”

“你說。”

“兵從何處募,此其一;募多少,此其二。”

“吾郡去年遭黃巾之亂,戶口頗損,只從本郡募必然不行,丹陽兵天下聞名,我修書一封,寫給丹陽太守,今次募兵,可部分從本郡募,再從丹陽募一些來。”

丹陽郡就在廣陵的南邊,兩郡接壤,去丹陽募兵是很方便的。

丹陽太守周昕和袁紹、曹操的關係都挺好,荀貞此前爲借糧種等物已經給周昕寫過一封信去,周昕雖然沒有借給他,但回信的措辭很客氣,也很熱情,特別還說到:多次從本初、孟德處聽聞潁陰之名,久思一見,廣陵、丹陽雖分屬二州,然郡界相接,今賊寇蜂起,將來如再遇到大的賊亂,兩郡可以守望互助。糧種等物周昕可以不借,那是因爲丹陽可能也缺,但兵源丹陽卻是一點不缺,荀貞有十成把握,只要一封信去,到丹陽募兵這件事周昕必會答應。

臧洪大喜,說道:“丹陽素出精卒,如能到丹陽募些兵來,自是最好不過!”

“至於募兵的數目,郡府缺糧,便是等到秋收後,納了秋糧,郡府也仍不寬裕,這個數目,我看啊,最多兩萬人,不能再多了。”

“是。”

“如此,此事就託付給子源了!”

“明公放心,我必將此事辦好!”

堂外夜色漸濃,一陣涼風吹入室內,堂中燭影搖紅。

涼風不但吹拂到了燭焰,也吹拂到了荀貞的髮髻、衣襟。

他轉首堂外,院中風動林葉,半滿的明月懸掛夜空,灑下清輝。

他不覺感慨萬千,說道:“人生一世,幾番月明,幾番風涼?去日苦多!子源,國家養士二百年,深恩難報,現在是你我仗節死國之時了。我還是那句話:事如能成,雖死無憾!”

臧洪胸懷激盪,立在荀貞身側,同迎涼風,同望明月,應道:“事如能成,雖死無憾!”

124 三戰盡復東郡地(九)39 可笑雛鳳誘老薑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72 健兒戰死誰封侯(上)26 貞之得隴苦不足9 督郵在此(上)72 初見一龍(下)114 楊蔚奉使出魯陽 袁術應盟擊豫州60 鎮東結與糜家婚183 商應拜奉州印綬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31 名重徐州陳元龍50 排場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9 督郵在此(上)34 招攬樂進16 邯鄲榮傾家募兵 蒲觀水公帑召勇78 唯先順勢能造勢11 雪夜攻莊132 聖旨一下赴冀州(二)50 排場4 初雪77 布植黨羽養虎豹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115 張益德輕取定陶5 當民兵預備役遇到野戰軍,後者華麗敗退了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3 書裡有一個錯處,向大家道歉26 祖宗德澤在遺黎19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下)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36 第三兄弟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60 五更鼓角聲悲壯(上)40 雄豪滿座乳虎聲(中)26 鄉中四姓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59 剛孝好義朱公偉(下)127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二)66 急擊則負緩則勝22 甲兵四千向神都(中)25 郡府迴文69 英雄志氣袁本初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81 不足憂懼劉玄德13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4 郡吏士民齊聲請 潁川太守掛印歸7 置彀在此請君入14 守城初戰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47 辨旗察鼓70 相見恨晚堂上歡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222 臨將戰復授機宜57 尺素飛傳相思意46 盜馬74 如何練兵59 文若誓願扶漢室 貞之笑辱董仲穎58 我爲君取彼良駒(四)49 登門25 郡府迴文72 初見一龍(下)8 士族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48 袁太尉滿門被斬 賈文和獻策分擊4 飛檄琅琊御冀方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九)63 田邊斷案(下)222 臨將戰復授機宜54 詐死214 一時羣賢鳳凰聚11 督郵屬吏26 招人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23 甲光向日來者誰54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4 風雪夜刺(上)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75 時當秋收堂上議 夜讀淮南閨中樂27 如夢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60 五更鼓角聲悲壯(上)73 健兒戰死誰封侯(下)44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五)6 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28 原師54 私憤何及國事重 兄弟鬩牆兩不和9 袁公路縱虎謀北282 今貴舊勳徐與冀27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八)63 不朽曰三次爲功170 許顯臨機能應變(上)296 陳國相襄軍第一(五)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3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五)81 擒賊先擒王(中)38 範繩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
124 三戰盡復東郡地(九)39 可笑雛鳳誘老薑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72 健兒戰死誰封侯(上)26 貞之得隴苦不足9 督郵在此(上)72 初見一龍(下)114 楊蔚奉使出魯陽 袁術應盟擊豫州60 鎮東結與糜家婚183 商應拜奉州印綬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31 名重徐州陳元龍50 排場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9 督郵在此(上)34 招攬樂進16 邯鄲榮傾家募兵 蒲觀水公帑召勇78 唯先順勢能造勢11 雪夜攻莊132 聖旨一下赴冀州(二)50 排場4 初雪77 布植黨羽養虎豹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115 張益德輕取定陶5 當民兵預備役遇到野戰軍,後者華麗敗退了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3 書裡有一個錯處,向大家道歉26 祖宗德澤在遺黎19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下)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36 第三兄弟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60 五更鼓角聲悲壯(上)40 雄豪滿座乳虎聲(中)26 鄉中四姓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59 剛孝好義朱公偉(下)127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二)66 急擊則負緩則勝22 甲兵四千向神都(中)25 郡府迴文69 英雄志氣袁本初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81 不足憂懼劉玄德13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4 郡吏士民齊聲請 潁川太守掛印歸7 置彀在此請君入14 守城初戰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47 辨旗察鼓70 相見恨晚堂上歡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222 臨將戰復授機宜57 尺素飛傳相思意46 盜馬74 如何練兵59 文若誓願扶漢室 貞之笑辱董仲穎58 我爲君取彼良駒(四)49 登門25 郡府迴文72 初見一龍(下)8 士族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48 袁太尉滿門被斬 賈文和獻策分擊4 飛檄琅琊御冀方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九)63 田邊斷案(下)222 臨將戰復授機宜54 詐死214 一時羣賢鳳凰聚11 督郵屬吏26 招人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23 甲光向日來者誰54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4 風雪夜刺(上)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75 時當秋收堂上議 夜讀淮南閨中樂27 如夢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60 五更鼓角聲悲壯(上)73 健兒戰死誰封侯(下)44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五)6 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28 原師54 私憤何及國事重 兄弟鬩牆兩不和9 袁公路縱虎謀北282 今貴舊勳徐與冀27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八)63 不朽曰三次爲功170 許顯臨機能應變(上)296 陳國相襄軍第一(五)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3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五)81 擒賊先擒王(中)38 範繩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