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一〇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五)

bookmark

不過有一點,夏侯淵和樂進是沒有想錯,那便是這地方,確實是沒有什麼路,顯然一年都不會有幾個人從這兒過。而真正看到這個情況後,夏侯淵和樂進是真從心裡佩服那個侯六,可真是人才啊,真是古人言“人爲財死,鳥爲食亡”,可確實是半點兒不錯,這侯六爲了自身的利益,可把小命兒都給豁出去了。這地方也不知怎麼就看着比較荒涼,雜草叢生,真是

沒法形容。有的草很矮,就跟手掌那麼高,也有很高的,都超過人的腰了,所以說這地方不能走馬什麼的,還真是沒錯。畢竟這地方有那草,就跟那鋸似的,帶着鋸齒的,要說當年的魯班就是根據草發明了鋸,夏侯淵和樂進是半點兒都沒懷疑,這看看如今這地方,就不難知道了,真實情況啊!夏侯淵在前面說了句,“各位,拿好兵器,咱們在前開路!”“諾!”

樂進聽到夏侯淵所說,他也不甘示弱,直接對十名探馬說道:“弟兄們,咱們也瞧仔細了,記清楚了,到時候可要和主公說明情況!”衆人一聽,估計這任務就是在這兒探路,最後還

-----------------------------------------------------

得稟報給自己主公所知,所以衆人一聽,都沒敢怠慢,畢竟是自己主公親自交待的事兒啊。這就算是再小,那也是大事兒!“諾!”這後面的十個,樂進帶着的探馬。也都齊聲應諾。他們倒是不一定非要和前面的二十人去比較什麼,只是怎麼說呢,至少肯定不會拖後腿就是了。

要不然等回到大營,自己主公還有其他將軍一問,這自己十個人表現不怎麼好,那可真是,拖了整個三十人的後腿了不是。說起來他們三十人都是探馬。所以其實還真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這道理他們不是不知道。所以內部人,還真是沒有什麼好去爭奪的,不過爲了整體的榮譽,他們確實。肯定不會落後就是了。所以這不是爲了小團體,而是爲了集體,

爲了所有在兗州軍做探馬的,不管是來到這兒的三十人,還是更多沒來此地的,可都算是代表了吧。小部分人,未必能代表所有,但是怎麼說呢,他們這些人如果真是爭得了榮譽什麼的。那肯定就是所有兗州軍探馬的榮譽。是,立功的是這三十人不假,可自己主公表揚的

-----------------------------------------------------

。那肯定就是所有探馬了。所以爲了立功,爲了整體,這些探馬確實是都拼了。畢竟好像也不是什麼特別危險的事兒,如果說對侯六那樣兒沒有什麼經驗的人來說,這走這麼一條路,那確實是挺危險。甚至丟了命,並不算什麼稀奇的事兒。但是對於這些探馬。對於夏侯淵和樂進來說,還真是,算不得什麼。說起來他們和自己主公南征北戰,比這還艱難的時候,又

不是沒遇到過,比這路還能走得地方,也不是沒碰到過,所以其實確實也沒什麼大驚小怪的。不過就是夏侯淵和樂進他們看到這樣兒,是沒有路的路,他們對於侯六的佩服啊。確實,對他們來說真米什麼,可確實,真是難爲侯六那樣兒的普通老百姓,這艱難從函谷關西走到這兒來了!看看這個地方吧,什麼都別說了。如果是馬超在這兒的話,他也不過就是一笑,

說起來這樣兒的路,他曾經和呂布高順他們去弾汗山的時候,還真是走過。而且他要看到夏侯淵樂進他們認爲這是沒有路的路什麼的,他更會大笑,因爲他前世有位文學家曾經說過“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說起來這在這個地方,還不就是一樣兒嗎!

-----------------------------------------------------

要說天底下有多少路,都是人給走出來的,所以真是……夏侯淵和樂進兩人,一在最前,另一個在最後,已經中間是三十探馬,他們已經開始了未知探路之旅。而此時就聽夏侯淵喊道:“各位注意了,道路不順,用兵器把草割開!”這個時候探馬倒是沒有應諾,之前夏侯淵和樂進也都說了,在探路的時候,能不多說話,還是不多說爲好,因此,探馬自然是都聽將

軍的。夏侯淵喊完,樂進倒是沒多說什麼,可以說他最後一個,算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了。前面的人都把能做到的都做了,最後他就是多加註意就好。不過樂進這在最後還真是很重要,未嘗就沒有夏侯淵在前面探路更重要,不過就是分工不同罷了。畢竟還是那話,夏侯淵在前探馬,樂進在後是牢記着旁邊的環境,都是什麼樣兒的,畢竟到時候己方更多人

馬到這兒來,顯然肯定還得走自己所走的這條路,別的也不行啊,不熟悉,肯定要出問題。就這,都保不齊會出現什麼問題呢,所以樂進更是責任重大,他得把很多東西都記住才行。

-----------------------------------------------------

衆人行走在這沒有路的地方,當然他們並不是要開闢出一條路,而是記住路線,到時候要真能通往函谷關以西,那麼就能派得上用場了。但是卻也不得不說,這沒有路的地方,確實是難走,哪怕是夏侯淵和樂進。常年跟隨曹操作戰,可他們卻也很少遇到這樣兒的情況。但是還別說,這哪怕情況艱難險阻。可對他們兩人來說,還真是不算什麼。也就對侯六那樣兒

的普通老百姓來說,是個事兒,畢竟他是從來沒有經歷過這個,所以連夏侯淵樂進也不知道那位是怎麼過來的。說起來這地方絕對不是什麼近道,這個肯定,相反還屬於遠道。因此,肯定要在這兒耽誤時辰。是啊。別說是不好走的地方,就算是平坦的官道大道,可要不是近道,那可能不耽誤時辰嗎?所以就更別說是這如今沒有路的路了。不過就算再困難,夏侯淵

和樂進兩人也清楚,必須要征服這地方纔行,因爲這不僅僅是自己主公交給兩人的任務,這地方更是己方破函谷關的關鍵所在,只要走過去了,那麼己方能破函谷關,至少有八成把

-----------------------------------------------------

握了!衆人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反正是走走歇歇。餓了就吃着身上攜帶的乾糧,渴了就喝點帶着的水。而他們也沒什麼能計時的工具,不過就夏侯淵憑藉經驗來判斷。至少是四日還多點兒,終於走出來這一片雜草叢生,而且非常難走的地方。這個時候已經很晚了,夏侯淵對衆人說道:“各位,咱們就原地歇息吧,天色已晚。不好再趕路了!”這個時候樂進則問道

:“夏侯將軍,此處何地?”夏侯淵藉着火把看着自己手中的路線圖。看了幾眼後,對樂進和衆人說道:“如果上面沒畫錯的話,這裡應該就是函谷關以西了!”樂進和衆探馬一聽,都是眼前一亮,不過樂進還是問道:“不過這地方距離函谷關應該還有段距離吧?”夏侯淵聞言點頭,“文謙所言不錯,正是如此,你來看,我們如今應該正在此地,而函谷關則在……”

樂進看過路線圖後,微微點頭,不管如何,函谷關在圖上所標記的地方,確實是距離此地不算太遠,如果不是因爲此時已經深夜,估計應該是能看到函谷關的輪廓吧。不過這個時候,實在是太黑,今夜還沒有星月,所以這,火把不是不能用,但是要真給敵軍引來呢?雖然他

-----------------------------------------------------

們也沒覺得這個事兒就一定會發生,但是畢竟不是己方的勢力範圍,所以不管是夏侯淵還是樂進,都知道是“小心駛得萬年船”啊!“夏侯將軍所說不錯,今夜已晚,咱們還是等天亮時分再行事爲妙!”夏侯淵本來就是這個意思,所以聽樂進說完,他自然是連連點頭,“不錯,各位,原地休息!”“諾!”雖然沒帳篷什麼的,可自己將軍都沒有,所以探馬自然是沒

什麼意見,在戰事緊張的時候,枕戈待旦都經常,人不吃喝,馬也不喂,又不是沒發生過。所以這沒有帳篷休息,又算得了如何呢?兗州軍肯定不是那種嬌氣的士卒,這是肯定的,曹操更不是那種奢華去享受享樂的主公。要說袁紹那樣兒的,不會怎麼去吃苦不假,可曹操嗎,基本上還是不錯的,所以這上行下效,可以說兗州軍也都不錯,要不然怎麼就僅次於涼州軍

的戰力,更是有着虎豹騎、青州兵,這樣兒的精銳,這不都是兗州軍在天下有名兒的人馬嗎,一個是強力騎兵,另一個是悍卒。當然了,涼州軍、江東軍,乃至劉備的漢軍,也都有

-----------------------------------------------------

其精銳,不過有的確實是在天下聞名,而且也又名號,不過有的就沒那麼大名聲,在天下也沒有那麼大名兒就是了。也就涼州軍的精銳還挺有名,甚至要超過兗州軍,至於說江東軍,自然是差點兒,而劉備的漢軍,基本上就沒多少人真正聽說過了,他那不是沒有精銳,實在是精銳也沒有什麼名號而已,不想兗州軍還有涼州軍,他們的精銳都有名號,而且還都成名

多年了,就說他劉備發跡,其實也不過就是最近這些年而已。當然了,劉備漢軍的精銳,卻還是有的,他們就是從劉備起兵,征討黃巾的時候就跟着他的那些老卒,可以說這些人,就是劉備漢軍中最爲精銳的一支人馬了。而劉琦的荊州軍,也有一支精銳,這是劉表活着的時候就有的,他死了,劉琦接手了一部分荊州軍,自然也是把這支精銳控制在了手中。而劉

琮卻是沒控制這支人馬,他所帶的一支精銳,是蔡瑁的敵襲,也算是他們蔡家的私兵,最忠於他們蔡家的人馬。因此劉琮是蔡夫人的兒子,蔡瑁的親外甥,所以自然這支人馬聽他的。

-----------------------------------------------------

兗州軍探馬已經原地休息了,當然了,哪怕是在這兒,也是輪流休息,也就是大多數人休息,不過有少數人在站崗放哨,雖說沒有多少人,可兗州軍的警惕之心,卻一點兒都沒少。畢竟如今是在人家涼州軍的地盤,這是司隸,可不是兗州、豫州那些地方。說起來就算在那些地方,真要是兗州軍行軍在野外,也不可能沒有值守的人,不過就是那個肯定人多,可這

時候卻是沒有多少人,一共加上夏侯淵和樂進才三十二個人,八分之一在值守,就四個,一個方向一個,然後還有一個是樂進,他讓夏侯淵先休息,自己不用,等過後再接替他就成。至於說夏侯淵,他也沒爭這個,畢竟樂進想第一班值守,就讓他去吧,反正要不就是自己,要不就是他,總得有個人第一撥上,爭這個也沒太大用。

第二六五章 說木鹿幫兵破敵第五六八章 再攻城依舊不力第二六八章 謀士計破燒當(一)第四一三章 劉季玉派兵遣將第六七一章 張遼城頭戰黃忠第七七七章 涼州軍藤甲建功(續)第一三八章 馬孟起設宴待衆第四四七章 中途設伏試馬超第六十四章 入山林老虎遭難第六二九章 兗州江東攻羅縣(續)第六二八章 兗州江東攻羅縣第九三八章 再攻城孫翊轉變(續)第一九〇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十九)第三九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九)第一二五章 交換畢各回各營第四四四章 郭嘉出計破綿竹第五三七 王邑求請司馬懿第二四〇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六)第一〇六章 馬超試探陸伯言(續)第三三八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五)第五一六章 曹操帶兵入司隸第一五四章 廣宗城內有故第八一四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完)第五七〇章 奔敵軍深夜拔營第六六〇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十)第三八一章 得勝凱旋迴長安第六九九章 入地道涼州中伏第八五一章 江東援軍至蘄春第七三〇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七)第五二〇章 李傕楊奉再交兵第八六九章 馬超書信退曹操(續)第三七二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八)第六二九章 涼州軍進攻陰館(完)第四八一章 孟起帶兵返涼州第五四九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十四)第六七六章 臨湘城聯軍再戰第九六六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第八八五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六)第七四八章 許都城劉協欲動第三一六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第七五四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三十)第一〇三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四)第九七七章 西陵出兵鬥李典(續一)第五三五章 荊州戰事又復起第八八一章 諸葛亮勸說劉備第二三四章 涼州終破函谷關(三)第六五六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六)第六〇一章 涼州軍戰退聯軍第四六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十四)第九八五章 李典帶兵到邾縣第三〇六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四十一)第四八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十三)第三〇八章 戰祝融雷孟聯手(續)第二八九章 董卓入宮見劉協第六十一章 爲情而動與美有約第二二三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六)第八九八章 孫劉聯軍攻敵城第三九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第八四九章 小卒縱火燒重地(續)第三五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五)第五一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二八)第七〇一章 悍卒受阻高邑城第四五九章 奔江夏過路襄陽第五二〇章 謀士計算計魏延第一八九章 涼州軍再勝蠻軍第六二七章 涼州軍進攻陰館第七二〇章 張飛燕投靠馬超第八四二章 生擒蔡瑁通劉備第四十九章 馬孟起問計郭嘉第二七四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九)第二九三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七)第九四四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十八)第六十三章 闖城門逃出生天第六九九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十一)第三〇九章 雷銅孟達擒祝融第一八九章 兗州軍繼戰襄平(二)第五二八章 孟起帶兵至酉陽第四〇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九十七)第四八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七三)第六十三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十八)第二九四章 戰宿敵孟優不敵第四六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九)第一一三章 兗州軍進攻襄平第二八五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九)第四十一章 馬孟起傳授錘法第二五三章 涼州軍大營誓師第七〇一章 江陵城劉備擺宴第二九三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七)第一三九章 山越起孫策動身第五十四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十三)第七四七章 兗州軍激戰函谷(完)第四四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第一六七章 崔福達問詢主公第三九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七)第五三七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二)第二三七章 孟獲遣使贖孟優第九〇九章 曹孟德帳中議事第四七九章 退馬岱涼州鳴金第九九六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十一)第三七三章 見士卒劉協出面
第二六五章 說木鹿幫兵破敵第五六八章 再攻城依舊不力第二六八章 謀士計破燒當(一)第四一三章 劉季玉派兵遣將第六七一章 張遼城頭戰黃忠第七七七章 涼州軍藤甲建功(續)第一三八章 馬孟起設宴待衆第四四七章 中途設伏試馬超第六十四章 入山林老虎遭難第六二九章 兗州江東攻羅縣(續)第六二八章 兗州江東攻羅縣第九三八章 再攻城孫翊轉變(續)第一九〇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十九)第三九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九)第一二五章 交換畢各回各營第四四四章 郭嘉出計破綿竹第五三七 王邑求請司馬懿第二四〇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六)第一〇六章 馬超試探陸伯言(續)第三三八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五)第五一六章 曹操帶兵入司隸第一五四章 廣宗城內有故第八一四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完)第五七〇章 奔敵軍深夜拔營第六六〇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十)第三八一章 得勝凱旋迴長安第六九九章 入地道涼州中伏第八五一章 江東援軍至蘄春第七三〇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七)第五二〇章 李傕楊奉再交兵第八六九章 馬超書信退曹操(續)第三七二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八)第六二九章 涼州軍進攻陰館(完)第四八一章 孟起帶兵返涼州第五四九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十四)第六七六章 臨湘城聯軍再戰第九六六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第八八五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六)第七四八章 許都城劉協欲動第三一六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第七五四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三十)第一〇三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四)第九七七章 西陵出兵鬥李典(續一)第五三五章 荊州戰事又復起第八八一章 諸葛亮勸說劉備第二三四章 涼州終破函谷關(三)第六五六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六)第六〇一章 涼州軍戰退聯軍第四六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十四)第九八五章 李典帶兵到邾縣第三〇六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四十一)第四八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十三)第三〇八章 戰祝融雷孟聯手(續)第二八九章 董卓入宮見劉協第六十一章 爲情而動與美有約第二二三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六)第八九八章 孫劉聯軍攻敵城第三九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第八四九章 小卒縱火燒重地(續)第三五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五)第五一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二八)第七〇一章 悍卒受阻高邑城第四五九章 奔江夏過路襄陽第五二〇章 謀士計算計魏延第一八九章 涼州軍再勝蠻軍第六二七章 涼州軍進攻陰館第七二〇章 張飛燕投靠馬超第八四二章 生擒蔡瑁通劉備第四十九章 馬孟起問計郭嘉第二七四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九)第二九三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七)第九四四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十八)第六十三章 闖城門逃出生天第六九九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十一)第三〇九章 雷銅孟達擒祝融第一八九章 兗州軍繼戰襄平(二)第五二八章 孟起帶兵至酉陽第四〇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九十七)第四八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七三)第六十三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十八)第二九四章 戰宿敵孟優不敵第四六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九)第一一三章 兗州軍進攻襄平第二八五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九)第四十一章 馬孟起傳授錘法第二五三章 涼州軍大營誓師第七〇一章 江陵城劉備擺宴第二九三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七)第一三九章 山越起孫策動身第五十四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十三)第七四七章 兗州軍激戰函谷(完)第四四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第一六七章 崔福達問詢主公第三九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七)第五三七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二)第二三七章 孟獲遣使贖孟優第九〇九章 曹孟德帳中議事第四七九章 退馬岱涼州鳴金第九九六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十一)第三七三章 見士卒劉協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