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九章 董卓入宮見劉協

bookmark

雒陽,皇宮,董卓進宮去見陳留王劉協。因爲他覺得既然都是要擁立劉協爲新帝,那麼自己當然還是要先去見見這個皇子協也就是陳留王劉協爲好。更何況,這個皇子可以說對自己還是有着大用呢。

見到劉協後,董卓躬身施禮,“臣中郎將董卓,見過陳留王!”

“董將軍不必多禮,不知董將軍因何而來?”

“回王上,臣與衆位大臣商議,一致擁立王上登基爲帝,還望王上早做準備,也好早爲先帝治喪!”

結果劉協一聽,做出了一副爲難而且又異常悲傷的樣子,“這,自古以來嫡長子承繼大統,不知可否找得到孤的皇兄?孤也想早rì讓父皇入土爲安,可是如今皇兄不知所蹤,孤實是心憂啊!”

董卓心說,別看這個劉協的年紀如今還不到十歲,但是其人知道深深地隱藏自己,還會說話,而且確實有帝王之儀,還真不是那個劉辯所能比得。董卓見過劉辯,而劉協卻是沒見過幾次,話都沒說過幾句。以前倒是沒想太多,只不過就是知道劉協是比劉辯強而已,但是今rì這麼一對比下來,就高下立判了。也難怪劉宏、董太后還有一些大臣們都想讓劉協來當這個皇帝,如果拋開別的不談,就說劉協確實比他劉辯更適合當這個皇帝沒錯。

不過董卓心中又說,能不能找到劉辯?要是能找到的話,他們那些人還能讓你來當這個皇帝?你的堅定支持者不過就那麼些人,哪怕大將軍何進何遂高已經身死,但是如果劉辯還在雒陽的話,那皇位怎麼可能輪得到你!不過當然了,如果有了我董仲穎相助的話,就算他劉辯繼位,那麼到最後皇位也是你劉協的!

但如今你趕上了好時候,劉辯不知所蹤,所以你就是皇帝的不二人選,這是公認的了。

“臣等無用,到如今也未找到皇子辯,還請王上恕罪!”

“唉,如此也不能怪各位,只是孤一想起孤那皇兄如今是吉凶難卜,生死未知,就止不住悲傷!”

劉協說着,又是做出了一副異常難過狀。其實他心裡可不是這麼想的,在他的想法中,劉辯終於是對自己沒有威脅了,而自己也終於能登基爲帝了。太好了,自己的願望終於實現了。找劉辯,永遠也找不到纔好,最後找到也是一具屍體就更好了。

董卓一看,這劉協哪裡像個不到十歲少年的樣兒啊,倒像是個大人。小小年紀,倒是頗有心計啊,這就是董卓的想法。他劉協表面上看着像是異常難過,其實董卓心裡明白,絕對不是這樣兒的。而劉協嘴上說着什麼吉凶難卜,生死未知。其實好好想想這話,是不是就是說,劉辯如今都已經生死未卜了,那麼他如果是死了,那這皇位還能有別人來繼承嗎?

不過雖然董卓他真不怎麼喜歡劉協,但是此時他卻也不得不說,他對這個未來的小皇帝還真是比較滿意的。其實有心計什麼的他董仲穎倒是都不怕,反正只要是年紀小,又沒什麼勢力就是最好。如此的傀儡皇帝,才更好讓自己去擺弄嘛。而自己也能真正去做到“挾天子以令諸侯”!到時候,自己就權傾朝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把以前看不起自己的那些人通通都踩在腳下了。

“讓王上心憂,此乃臣等之大過也!”

董卓忙做出一副自責的樣兒出來,這就是你演我也演,反正大家就彼此彼此了。

“孤已說過了,此事怎能怪各位,所以董將軍也不必再過多自責了!”

“諾!多謝王上體諒臣等!不過王上,臣還有一個不情之請,還請王上恩准纔是!”

“不知董將軍所說爲何?”

“之前皇宮中居然發生了皇子辯無故失蹤之事,雖然王上體諒臣等,臣等心中感激,但是臣等依舊是難辭其咎!所以臣以爲,還需加強宮中的守衛才行!至此,臣建議王上,恩准臣軍中jīng銳入宮,以保護王上之安危,以防宵小趁虛而入!”

劉協一聽,雖然他此如今的年紀還不到十歲,但真是什麼都懂了。什麼保護自己啊,以防宵小啊,說得真好聽,但通通都是藉口!看來這個董卓董仲穎就是想借機把自己給看起來,雖然不是軟禁,但估計也是沒太大的區別了。想把自己掌握在他的手中,其心當誅,其心當誅啊!

不過劉協也知道如今的自己根本就沒辦法和董卓這樣兒的軍中實權人物抗衡,畢竟雒陽城外的幾十萬大軍,那可不是擺設啊。

“如此,那便有勞董將軍了!有勞將軍掛念孤之安危,孤心甚慰啊!”

劉協是都不敢說個不字,因爲他真是從心裡往外害怕董卓的。不只是董卓他相貌長得兇,而且最近這幾rì,他也聽人說了董卓的一些事蹟。隴西臨洮董卓董仲穎,其人那真是個殺人不眨眼,瞪眼就宰活人的這麼個人。所以劉協要說不害怕,那是假的,畢竟如今他卻還只是個年紀不到十歲的孩子。

董卓一笑,“此乃臣之責也,王上安心待在宮中便是!一切有臣,王上還請放心!”

劉協此時心中暗自叫苦,你不來的時候我還能好點兒,你這一來,我如今是連zìyóu都要受限制了。自己怎麼說也是要登基爲帝的帝王,可誰又能想到居然會落到如此之地步。

“臣告退,王上保重!”

“董將軍走好!”

等董卓離開了之後,劉協是擦了擦出得冷汗,董卓氣勢確實夠強,還真不是他這個小小年紀的陳留王所能相抗的。

唉,好rì子到頭了。劉協心中感嘆了一句後,他就趁董卓的軍隊還沒進宮,所以就趕緊去了董太后的宮中。因爲他母親王美人死得早,所以他是由劉宏的母親董太后帶大的。可以說他和董太后的感情最好,而董太后也最是喜歡他,更是教了他很多。而在宮中,董太后確實也是劉協堅定不移的支持者之一,她就只喜歡王美人生的劉協,而看不上何皇后所生的劉辯。

董太后倒不是偏見,只是劉辯怎麼看也都沒有帝王的樣兒,這個是所有人公認的。你看他就和普通百姓的孩子沒什麼太大區別,只是因爲吃得好,畢竟錦衣玉食,所以能看出來是富人家的孩子罷了。但是劉協就不同了,你怎麼看,怎麼全身都是帝王的氣質,這個也是誰都能看出來的。

這個就是所謂的帝王威儀,而劉辯爲人老實,沒什麼心計,更不會說話。所以他當然就不是常年在董太后身邊的劉協的對手了,所以董太后怎麼可能會喜歡劉辯呢,而這個也不只是“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問題,畢竟劉辯的其他很多方面也確實不如劉協。

劉協見到董太后之後,把董卓剛纔來找自己,還有所說的話都和董太后說了。董太后對此自然也是毫無辦法,她常年居住在深宮之中,哪有什麼勢力啊。董卓董仲穎其人,雖然好像和自己有那麼一點兒關係,但是這時候就別說一點兒八竿子打不着的關係了。就是親生父母兒女,估計都沒有用。

“唉,何進何遂高啊,你就是死了也不讓人安心!”

董太后罵了何進一句,她也聽人說了,這讓董卓他進京就是何進的主意。看何進他這是什麼昏招啊,董卓帶大軍這麼一來,不說把雒陽給整得是人心惶惶的,但確實是影響了很多很多。

其實這個董太后確實也沒什麼見識,她就不好好想想,就算沒有他何進的調令,他董卓就可能不進雒陽了嗎。只有把董卓是徹底地斬草除根了,那樣兒纔算行,要不根本就阻擋不了他們。其實不只是董卓一個,就他的手下,那些人幾乎可以說人人都算是“董卓”了。

其實劉協他也沒指望董太后能有什麼主意,只是想和自己的這個皇祖母傾訴一下而已。畢竟自己母親去得早,自己是這個皇祖母拉扯大的,而皇祖母對自己照顧得無微不至。如果說宮中誰是自己最信任的人,那麼就只有這個皇祖母了。

董卓從宮中出來後,就讓李傕和郭汜去城外調兵去了。他進雒陽就只帶了一百親衛,但可不要小看董卓的這一百親衛,雖然他們還不至於一騎當千,以一頂百。但是一個人對付十幾、二十個普通的士卒那卻是一點兒都沒有問題的。

而董卓是讓李傕和郭汜去調自己軍中最爲jīng銳的飛熊軍去了,這個飛熊軍也是董卓這麼些年訓練出的一支jīng銳,五千人整。馬上步下都是jīng銳,上馬能當jīng銳騎兵,下馬能做jīng銳步兵。拿出弓箭,就是jīng銳的弓箭手。可以說這支飛熊軍,是花費了董卓還有他的屬下衆人所有的心血在裡的,至於錢糧什麼的更是不計其數。而飛熊軍的主將就是他董卓,至於李傕和郭汜則是副將。

李傕和郭汜拿着董卓的調令去城外把飛熊軍調來了一千人,別看就一千人,就這麼一千人,至少頂得上一萬的普通士卒了。

第七七六章 涼州軍藤甲建功第五二七章 敗軍之將返辰陽第四五七章 神來一箭勝負定第五一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二)第四一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二)第八〇七章 二將再攻臨沅城(續)第二六九章 謀士計破燒當(二)第九九五章 孫策劉備返南郡第三四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八)第八四〇章 徐庶帳中解衆惑第八五四章 江東軍苦戰蘄春(續)第三六七章 祝融夫人忙問詢第四二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三)第八二七章 馬超出招滅守將(四)第七九七章 臨湘破幾方反應第二〇六章 祝融夫人說利害第七八三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五)第一六二章 涼州軍再襲敵營第七九一章 孫叔弼戰黃漢升(續)第四〇一章 淹南鄭逼降張魯第一三三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九)第四九三章 魏延帶兵奔零陽第三六九章 涼州軍投石問路第六七九章 降將獻城入井陘第八八八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九)第八六六章 涼州軍奇襲襄陽(完)第六二九章 涼州江東戰臨湘(三)第七八七章 黃忠闖營臨城下第一八七章 馬孟起奔赴涼州第一七九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六)第六四九章 甘興霸到達江陵第三八四章 賈詡一計破雄關(完)第四九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三)第九一五章 涼漢荊兗戰樊城第一七三章 中軍帳孟獲談妥第一六一章 大雪來兗州撤退(四)第六二七章 兗州江東再進兵第三八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四)第八二八章 馬超出招滅守將(五)第三一九章 孫文臺大戰華雄(續)第七十三章 涼州江東到遼東第一〇五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六)第八五九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十)第八八九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第四六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十二)第七四七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四)第五七二章 曹操帶兵進徐州第四一四章 涼州軍初戰葭萌第九五三章 蘄春馬超欲行動(續)第八一二章 謀取臨沅賺蔡霍第五十九章 涼州軍決戰聯軍第二三七章 李文優用計間韓遂(下)第五十一章 休整畢雙方再戰第三三八章 銀坑洞得見三老(完)第六八六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十九)第八八九章 王子均敗歸南鄭第七四八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五)第四七八章 涼州軍再攻作唐第四七一章 吳班夜歸成都城第六八八章 江東周瑜諫主公第九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七)第七一二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四)第五〇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三)第三六〇 李肅遊說呂奉先(完)第八七九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第一一七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完)第九八四章 黃忠帶兵返西陵第四一六章 武安國登關激戰第四九七章 費文偉帳中解惑第八七三章 泉陵城武將來投第七一五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七)第七九六章 臨湘情報傳函谷第五八七章 泉陵城玄德議事第六九七章 戰江陵繼續受阻第三九三章 擒住孟達回三江第九四七章 兗州軍樊城夜戰(續二)第八八六章 伊機伯說曹孟德(完)第八七二章 劉玄德聚衆商議(續)第七一一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三)第四八七章 作唐破二將遁逃第七〇〇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十二)第四三四章 張益德大戰嚴顏第二八三章 馬超帳中說木馬第八五二章 蘄春城下故人見第三八一章 得勝凱旋迴長安第六八九章 孫策帶兵入荊州第八六六章 涼州軍奇襲襄陽(完)第四一二章 馬孟起帶兵回返(續)第四六七章 來者原是故人後第九五七章 蔡孫劉相商合作第二五五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一)第四一四章 涼州軍初戰葭萌第三三六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三)第一二六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二)第四四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〇)第八六九章 兗州軍再攻房陵第七四一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八)第二三四章 阻崔安孟優被擒第五三九章 曹操西市訪大才第九九五章 孫策劉備返南郡
第七七六章 涼州軍藤甲建功第五二七章 敗軍之將返辰陽第四五七章 神來一箭勝負定第五一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二)第四一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二)第八〇七章 二將再攻臨沅城(續)第二六九章 謀士計破燒當(二)第九九五章 孫策劉備返南郡第三四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八)第八四〇章 徐庶帳中解衆惑第八五四章 江東軍苦戰蘄春(續)第三六七章 祝融夫人忙問詢第四二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三)第八二七章 馬超出招滅守將(四)第七九七章 臨湘破幾方反應第二〇六章 祝融夫人說利害第七八三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五)第一六二章 涼州軍再襲敵營第七九一章 孫叔弼戰黃漢升(續)第四〇一章 淹南鄭逼降張魯第一三三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九)第四九三章 魏延帶兵奔零陽第三六九章 涼州軍投石問路第六七九章 降將獻城入井陘第八八八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九)第八六六章 涼州軍奇襲襄陽(完)第六二九章 涼州江東戰臨湘(三)第七八七章 黃忠闖營臨城下第一八七章 馬孟起奔赴涼州第一七九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六)第六四九章 甘興霸到達江陵第三八四章 賈詡一計破雄關(完)第四九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三)第九一五章 涼漢荊兗戰樊城第一七三章 中軍帳孟獲談妥第一六一章 大雪來兗州撤退(四)第六二七章 兗州江東再進兵第三八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四)第八二八章 馬超出招滅守將(五)第三一九章 孫文臺大戰華雄(續)第七十三章 涼州江東到遼東第一〇五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六)第八五九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十)第八八九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第四六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十二)第七四七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四)第五七二章 曹操帶兵進徐州第四一四章 涼州軍初戰葭萌第九五三章 蘄春馬超欲行動(續)第八一二章 謀取臨沅賺蔡霍第五十九章 涼州軍決戰聯軍第二三七章 李文優用計間韓遂(下)第五十一章 休整畢雙方再戰第三三八章 銀坑洞得見三老(完)第六八六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十九)第八八九章 王子均敗歸南鄭第七四八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五)第四七八章 涼州軍再攻作唐第四七一章 吳班夜歸成都城第六八八章 江東周瑜諫主公第九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七)第七一二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四)第五〇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三)第三六〇 李肅遊說呂奉先(完)第八七九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第一一七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完)第九八四章 黃忠帶兵返西陵第四一六章 武安國登關激戰第四九七章 費文偉帳中解惑第八七三章 泉陵城武將來投第七一五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七)第七九六章 臨湘情報傳函谷第五八七章 泉陵城玄德議事第六九七章 戰江陵繼續受阻第三九三章 擒住孟達回三江第九四七章 兗州軍樊城夜戰(續二)第八八六章 伊機伯說曹孟德(完)第八七二章 劉玄德聚衆商議(續)第七一一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三)第四八七章 作唐破二將遁逃第七〇〇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十二)第四三四章 張益德大戰嚴顏第二八三章 馬超帳中說木馬第八五二章 蘄春城下故人見第三八一章 得勝凱旋迴長安第六八九章 孫策帶兵入荊州第八六六章 涼州軍奇襲襄陽(完)第四一二章 馬孟起帶兵回返(續)第四六七章 來者原是故人後第九五七章 蔡孫劉相商合作第二五五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一)第四一四章 涼州軍初戰葭萌第三三六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三)第一二六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二)第四四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〇)第八六九章 兗州軍再攻房陵第七四一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八)第二三四章 阻崔安孟優被擒第五三九章 曹操西市訪大才第九九五章 孫策劉備返南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