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五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二)

bookmark

不過在馬上,肯定是不能再用那個了,在馬上用鐵鏈的,就只能是吃虧了,所以說甘寧馬上用的是大刀,對上了徐晃的那柄大斧。因爲自認爲力量上也是不能和對方拼,所以甘寧都不和徐晃硬拼,畢竟自己的大刀和對方那種沉重的兵器碰上,基本上就沒自己好,這個甘寧可不認爲自己的力氣比徐晃還大。要說對方還真是以這個力氣聞名的武將,所以他知道,最

後是拼不過人家啊。不過雖說如此,但徐晃也是找機會和甘寧拼,所以他是更耗費力氣,哪怕對方不和他拼,只是周旋。可別看是如此,甘寧是一點兒也不輕鬆,畢竟他得防着被對方抓住,如果對方那大斧和自己的大刀碰上的話,自己可不認爲吃虧的是他徐晃,所以說甘

寧儘量是不那樣兒,只是一直以巧勁兒和對方周旋,這個就是他如今所做的。所以說龐德和夏侯淵他們兩柄大刀倒是總碰上,但是在甘寧和徐晃那兒,還真是沒那事兒啊,關鍵是甘寧不敢和對方硬拼,徐晃倒是希望那樣兒,不過甘寧行嗎,這他不是以力量聞名的武將啊。

所以說他要儘量躲開,而徐晃是用力不少,所以他們這相比之下,就是個平手。本來他們兩人武藝也都差不多,所以這樣兒也沒什麼意外的。而對兩人來說,他們也是,和龐德夏侯淵都一樣兒,甘寧是想勝了徐晃,而後者也是一樣兒想法,哪怕他是主帥不假。但這個絕對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徐晃這個想獲勝的心,確實是沒錯。當然他也知道,很清楚,這

個事兒自己也不要想了,看看龐德和夏侯淵就知道了,他們都分不出來勝負,那麼自己這兒和甘寧,其實也沒什麼區別。當然了,換一個對手,自己對上龐德,夏侯淵對他甘寧,其實結果也不會有什麼區別的。除非是崔安那廝出手,那麼自己承認,自己可不是其人的對手,

而夏侯淵也一樣兒,他也不是人家的對手。不過確實,還算好的就是,對方這幾日可都沒過來,這不就比什麼都好嗎。當然了,這個不得不說,是自己找到了其人性格弱點,就是不會和其他將領,一起來對付一個人。當然了,就算說他想替換了甘寧,可後者能讓嗎,所以

說……徐晃找上甘寧,他就不再擔心崔安能過來了,因爲這事兒沒可能。除非說甘寧主動讓給他,或者說他根本就沒上,但是這兩個是真不太可能的事兒,機率很小很小,徐晃都知道。所以說他也沒什麼怕的,真要是出現那樣兒的事兒了,自己可以直接就躲,讓己方士卒對付他崔安,應該是沒太大問題。無非就是己方士卒損失多,而崔安因爲不能和自己對上,

他更是要發狠對付己方士卒,就是這樣兒了。所以說徐晃知道,只要自己不讓崔安給抓到,那就什麼事兒都沒有。其實就算是沒那樣兒,這如今看崔安,他對己方士卒也不是不狠啊,對敵人嗎,這樣兒很正常,所以說徐晃自然是沒感覺什麼。而他則是繼續對付甘寧,他倒是

希望自己能勝,可根本也沒那麼簡單就是了。而甘寧就沒他所想那麼多,至少這他徐公明沒去找崔安,或者說他本來就是躲着對方,而找了自己,那麼自己自然就是當仁不讓,他都找自己了,自己還能退縮半步,把對付徐晃這事兒讓給崔安?所以說這個根本就不可能,因

此,只有自己對上他最好,顯然對方也是那個意思。最後戰事又是暫時結束了,兩軍都是撤退。馬超帶着涼州軍撤退,徐晃帶着兗州軍退走。對他們來說,這己方都是,越打,這己方的人馬越少,可以說也沒有幾日可這麼大戰下去了,要說雙方加一起,還剩下不到十萬人,而經過這一日之後,這人馬只能是更少,所以說……要說這四日戰事之後,兩軍都剩下多少

人,可以說涼州軍就只剩下了三萬多點兒,而兗州軍呢,剩下了三萬左右,差不多就是這樣兒。最開始的時候,兗州軍是有近八萬的人馬,而涼州軍呢,是有七萬出頭兒,對比是這樣兒。而經過了四日的戰事,如今是這樣兒的情況,每日涼州軍基本上都要陣亡近一萬的士

卒,而兗州軍呢,顯然是要比這個多那麼一點兒點兒,一萬多點兒,就是這樣兒。所以哪怕他們最開始的時候,是比涼州軍多了幾千人,可在第三日戰事結束之後,他們就沒這個人數上的優勢了,而如今四日的戰事結束了之後,就和第三日戰事結束了一樣兒,他們的人馬確實是不如涼州軍了,而且這個差距還越拉越大,這個就不得不說,是對他們兗州軍不利了。

之前第四日兩軍是廝殺慘烈,而戰場之上,兵器碰撞聲,喊殺聲,都是連續不斷,雖說根本就聽不清,可這也是能知道,到底是什麼聲音不是。當然了,擂鼓和號角聲,就從一開始就沒斷過,這個倒是也都沒錯。對涼州軍和兗州軍雙方來說,都是希望對方被己方所滅,哪怕這個事兒不容易。別看涼州軍的單兵戰力強,這個不假,但是戰了這麼幾日,他們其實也

並非就佔了多大的優勢,如今也沒比兗州軍多幾千人,所以說他們這個沒大優勢,這個倒是沒錯。不是說涼州軍就不行不厲害了,實在是兗州軍這之前有一日還算是超水平發揮了,是,他們全軍整體都超水平發揮了一把,這那一天自然不會說讓涼州軍佔到什麼優勢,所以

當然就把差距給整小了,就是這樣兒。要不然的話,如今的涼州軍還剩下的人馬,一定要超過現在,而兗州軍呢,他們的人馬也一定是比現在還要少就是了。不過如今他們兩軍是早結束了第四日的戰事,各自都帶着己方的士卒回了大營,此時戰場上除了負責打掃的士卒外,

就沒其他人了。依舊是馬超和徐晃,在自己中軍大帳給幾人作總結,今日的戰事,他們也沒說就很滿意,但是顯然也沒有不滿什麼的。總體上來說,己方表現就算是可以,馬超覺得最後照這樣兒下去,己方還能剩下點兒人馬,而兗州軍他們,基本上就全軍覆沒了。而徐晃呢,他顯然也是這樣兒的想法,他可不認爲這己方人馬都比對方少了,這己方最後還能逼退

涼州軍,讓他們全軍覆沒,而己方還有點兒人,這事兒基本上就不用想了,所以說徐晃已經想到了,最後己方是要什麼樣兒,對他來說,這自己也不能等着己方全軍覆沒,再讓己方跑。這個就不是他要留下多少己方士卒了,而是這不剩下人了,那還不是等着讓涼州軍追擊

嗎,所以說徐晃也真是不能那麼做。他最有可能的,就是在他們和涼州軍戰的過程中,沒剩下幾千人了,他就趕緊是帶兵跑了,這樣兒是他很可能做的,而不是說很早就帶兵撤退了,那樣兒不是。關鍵是之前他都已經是被曹操給處罰了一次,這要是再犯事兒,那麼就不是之

前那樣兒的處罰了,徐晃很清楚。而且不得不說,之前在司隸,在函谷關,那些士卒是跟着徐晃都多少年了,而如今他帶來的,加上夏侯淵帶來的,他們纔跟着徐晃多少時日,所以說徐晃是,他愛惜士卒,但是沒接觸那麼久,顯然感情也不會有多深,這個確實,也是沒錯啊。因此這在棘陽城外,確實是和函谷關不同啊,而且之前他可是讓自己主公給處罰了一次,

這就不得不說,徐晃還敢犯事兒嗎?而且之前他不聽荀攸的勸,帶着五百騎兵就去涼州軍大營了,就說這麼一個事兒,他就知道,自己主公知道了,也不能輕易就放過自己就對了,是吧。所以說這個時候,徐晃都不敢說就再犯事兒了,因爲到時候真要是犯事兒的話,這最

後自己主公還不知道要怎麼去處罰自己呢,所以……徐晃爲了不讓自己主公更狠處罰自己,他也不能在這個時候再犯函谷關的錯誤了。不管他自己當初是怎麼認爲,反正在曹操和兗州軍衆人的眼裡,徐晃做得就是不對。是保住了己方几千士卒不假,可他卻違犯了軍令,這個怎麼說都是不對的。而己方士卒,既然是選擇了在那兒守關,那麼就必須要說,最後身死,

那都是太正常不過了。所以說絕大多數兗州軍的將領,謀士,他們可不認爲,就必須要帶着多少人馬回許都,所以說只有個別人,是真心贊同徐晃的,但是絕大多數,他們都認爲他是做錯了,就是這樣兒。所以當時曹操也不可能說不去處罰他,哪怕從他個人的角度來說,他是覺得徐晃做得不錯,可從公事上來講,他作爲一個主公來說,徐晃犯了軍令,那麼就必

須處罰他,沒什麼說的,就是如此。所以說當時的情況,怎麼說徐晃都避免不了被處罰的命運,而他自己也清楚。並且知道,其實自己主公就算是手下留情了,就是這樣兒,要不然的話,徐晃也知道,自己估計是要在榻上趴更多的時日了,不就是如此嗎。要怎麼處罰自己,

還不就是自己主公一句話的事兒,而給自己行刑的,顯然是受到了自己主公的暗示,沒使十成的力,也就是六成左右。再少的話,那不是讓所有人都看出來了,所以那樣兒的事兒,自己主公也不能去做啊。而且還得說什麼呢,就是這些,其實都是在徐晃所料之中的,而如

今的自己,之前可是又犯事兒了,所以說這個時候,自己也不敢說再去挑戰自己主公底線啊。因此,徐晃有自己想法,還就是在己方和涼州軍大戰的時候,等己方沒剩下多少人馬了,自己就帶兵撤吧,別的就不用多說了。至於說想要勝利,那門兒都沒有,別說是基本上沒希望,就是有,也沒可能實現啊。而馬超和徐晃所想的,當然是不同了,畢竟他所想的就只是,

這什麼時候己方能徹底逼退了兗州軍。當然了,到時候沒多久,也就是之後一兩日,己方也得回去了。確實,馬超還沒說想要從長安再調兵過南陽來,在棘陽城這兒和李通死戰。爲什麼,第一長安沒那麼多人馬了,這從長安那兒,自己已經是調撥了四萬多人馬過來,這長

安之前在司隸大戰的時候,已經是損失了那麼多人馬。雖說之前也不是沒補充,但是絕對沒補充全,還差着一塊缺口呢,所以馬超不準備再調兵在棘陽這兒戰了。只能是回長安之後,再從長計議吧,也就是這樣兒了。不過徵兵什麼的,都是勢在必行,這己方在南陽的十萬人,

等把兗州軍徹底逼退之後,也剩不下多少人了,所以在宛城、穰縣和長安,自己是早已下了命令,讓他們徵兵,這個是必須的。至於說錢糧的問題,那根本就不是什麼問題,長安錢糧充足,一點兒問題都沒有。宛城和穰縣的話,自己從司隸調撥點兒錢糧過去也就是了,沒什麼太大的問題。這些年就說自己所瞭解的,龐德和李恢他們,那可真是,沒有說徵兵過一

次,因此這隻要己方一說在宛城和穰縣徵兵,多了馬超不敢說,但是兩三萬人,是綽綽有餘的。別看南陽,尤其是宛城,在黃巾之亂的時候,可以說是損失最慘,不說十室九空,可也差不多少了。但是在涼州軍佔據宛城之後,在這兒實施的一系列措施,確實是不錯。雖說

宛城肯定是不能和長安比,而且其實就連雒陽都比不上,可怎麼說呢,馬超每年在那兒投入的錢糧,可真是不少,還不就是爲了發展。

第二〇八章 顯異象戰機終現第六三七章 兗州江東破羅縣第一九九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八)第三一一章 涼州軍出征南陽第五三九章 酉陽城留下範強第六〇七章 涼州軍按兵不動第三三六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三)第二四九章 八納洞再請木鹿(完)第四七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六二)第一四七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十三)第一七二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十一)第九二六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完)第五九四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一)第八六四章 涼州軍奇襲襄陽(續一)第一八七章 涼州軍夜攻蠻軍(續)第七四六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三)第三四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九)第五九二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十九)第九六二章 張任兵敗退西陵(續)第四八〇章 尋得說客說張任(續)第二〇八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四十七)第四十六章 聯軍繼戰涼州軍(續)第六一一章 劉備帳中點文丑第九十五章 馬超領軍到越雋第三四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六)第九四四章 中軍大帳談大勢第八三八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十四)第八九六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七)第二九〇章 木鹿大王見馬超(續)第五二七章 吳元雄奪取安邑第五一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九)第二七三章 謀士計破燒當(六)第八六九章 馬超書信退曹操(續)第一四九章 李文優當衆道分析第三〇八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四十三)第四八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七七)第一二〇章 兗州軍戰高句麗(續)第七九九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一)第八一七章 劉備軍夜襲臨沅(完)第五三九章 酉陽城留下範強第一一二章 逼降廖化說黃巾第一四〇章 樸克得見曹孟德(六)第九二五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六)第二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一)第一八六章 涼州軍夜攻蠻軍第五三五章 荊州戰事又復起第二七〇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五)第四八二章 孟起帶兵返涼州(續)第四三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十八)第五四五章 馬超再攻懷縣城第九〇四章 楊任押糧赴房陵第四六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十八)第一三四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二十)第九八五章 黃馬帶兵至臨湘第七九三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十五)第六七七章 謀士議欲說馬延第二五四章 擇吉日孟起完婚(完)第一三七章 趙弘兵敗宛城第四六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十五)第三八〇章 再遣將駐守三江第三一四章 袁紹兵進汜水關第三九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第一二五章 滅孫夏解宛城危第四四四章 找屬下請之爲師第四四六章 夜襲堅城一戰破第一九三章 兗州軍繼戰襄平(六)第七五〇章 襄陽城劉備兵至第七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四)第四二八章 彭羕跟隨涼州軍第九二六章 涼州軍攻城受挫第七七八章 涼州軍藤甲建功(完)第六五七章 涼州軍夜戰晉陽第五六六章 陳珪下邳教呂布第九三四章 王伉府中會呂建(完)第八九二章 王子均領兵攻城第三六八章 糜貞馬超說劉氏第五八一章 小霸王欲戰虓虎第九十一章 騎兵渡河襲遼東(三)第四一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六)第五三九章 酉陽城留下範強第三〇五章 汜水關諸侯會盟(上)第六十九章 成績出一詩驚四座第九五三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七)第一二九章 趙弘趁夜襲宛城第四二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一)第三九六章 金環三結阿會喃(完)第三五二章 曹孟德處置徐晃(續)第九六四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十八)第八四一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十七)第三四六章 衆人散相繼離開第五二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二九)第八七二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二十三)第七九三章 臨湘破涼州退兵(續)第九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七)第七〇三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十五)第八二四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十)第四〇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十四)第一九五章 南蠻軍再次敗退第三九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第三五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八)
第二〇八章 顯異象戰機終現第六三七章 兗州江東破羅縣第一九九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八)第三一一章 涼州軍出征南陽第五三九章 酉陽城留下範強第六〇七章 涼州軍按兵不動第三三六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三)第二四九章 八納洞再請木鹿(完)第四七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六二)第一四七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十三)第一七二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十一)第九二六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完)第五九四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一)第八六四章 涼州軍奇襲襄陽(續一)第一八七章 涼州軍夜攻蠻軍(續)第七四六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三)第三四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九)第五九二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十九)第九六二章 張任兵敗退西陵(續)第四八〇章 尋得說客說張任(續)第二〇八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四十七)第四十六章 聯軍繼戰涼州軍(續)第六一一章 劉備帳中點文丑第九十五章 馬超領軍到越雋第三四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六)第九四四章 中軍大帳談大勢第八三八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十四)第八九六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七)第二九〇章 木鹿大王見馬超(續)第五二七章 吳元雄奪取安邑第五一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九)第二七三章 謀士計破燒當(六)第八六九章 馬超書信退曹操(續)第一四九章 李文優當衆道分析第三〇八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四十三)第四八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七七)第一二〇章 兗州軍戰高句麗(續)第七九九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一)第八一七章 劉備軍夜襲臨沅(完)第五三九章 酉陽城留下範強第一一二章 逼降廖化說黃巾第一四〇章 樸克得見曹孟德(六)第九二五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六)第二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一)第一八六章 涼州軍夜攻蠻軍第五三五章 荊州戰事又復起第二七〇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五)第四八二章 孟起帶兵返涼州(續)第四三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十八)第五四五章 馬超再攻懷縣城第九〇四章 楊任押糧赴房陵第四六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十八)第一三四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二十)第九八五章 黃馬帶兵至臨湘第七九三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十五)第六七七章 謀士議欲說馬延第二五四章 擇吉日孟起完婚(完)第一三七章 趙弘兵敗宛城第四六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十五)第三八〇章 再遣將駐守三江第三一四章 袁紹兵進汜水關第三九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第一二五章 滅孫夏解宛城危第四四四章 找屬下請之爲師第四四六章 夜襲堅城一戰破第一九三章 兗州軍繼戰襄平(六)第七五〇章 襄陽城劉備兵至第七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四)第四二八章 彭羕跟隨涼州軍第九二六章 涼州軍攻城受挫第七七八章 涼州軍藤甲建功(完)第六五七章 涼州軍夜戰晉陽第五六六章 陳珪下邳教呂布第九三四章 王伉府中會呂建(完)第八九二章 王子均領兵攻城第三六八章 糜貞馬超說劉氏第五八一章 小霸王欲戰虓虎第九十一章 騎兵渡河襲遼東(三)第四一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六)第五三九章 酉陽城留下範強第三〇五章 汜水關諸侯會盟(上)第六十九章 成績出一詩驚四座第九五三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七)第一二九章 趙弘趁夜襲宛城第四二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一)第三九六章 金環三結阿會喃(完)第三五二章 曹孟德處置徐晃(續)第九六四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十八)第八四一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十七)第三四六章 衆人散相繼離開第五二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二九)第八七二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二十三)第七九三章 臨湘破涼州退兵(續)第九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七)第七〇三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十五)第八二四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十)第四〇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十四)第一九五章 南蠻軍再次敗退第三九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第三五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