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己方的涼州加上益州,那是要超過江東軍的,可兗州軍卻不是,也不行。至少他們幽州加上青州,那是沒超過人家江東軍,要是曹操兗州軍有那個實力的話,如今這也不是這樣兒了,真的。所以說馬超一直都瞭解天下大勢,這如今己方不敢說有天下實力的二分之一,可也差不多了,至少能佔四成半,那還是沒問題的。而兗州軍呢,他們沒己方實力強,可卻
絕對沒差太多,怎麼都能佔四成,最後那一成半就是江東軍了,主要是江東軍這之前的戰損,確實是不少,這個對家大業大的涼州軍和兗州軍來說,其實雖說不算少,可也沒太多,但是對江東軍來說,哪怕是這幾年增加的實力,可卻還是損失不少,從比例上來看,真心是
損失很大了,畢竟他們一共才兩個州的實力,這個纔是根本啊,一點兒不錯,所以說和涼州軍和兗州軍一比,他們就剩下一成半了。這就是如今的天下實力,馬超是早就知道,在己方佔據了荊州之後,就是如此,而之前不管如何,是什麼樣兒,反正這不現在就是這樣兒了。
如今就是這麼個形勢,三方就是如此實力,這天下大勢都在涼州軍和兗州軍那兒,江東軍是沒什麼了,他們自己也都清楚,所以說這也算是緊抱着兗州軍的大腿,也是沒有辦法,都是無奈的事兒,真的。不抱緊兗州軍大腿,這再讓涼州軍滅了,那可真就有意思了。儘管孫策也知道,曹操是怎麼都不會眼睜睜看着己方被涼州軍滅,但是這個事兒,不能因爲這樣兒,
這己方就疏遠兗州軍什麼的,那是不可取的,絕對。而己方和他們保持一定距離就可以了,這個也沒錯。孫策其實是很清楚,這曹操能保住己方,他都會盡力,可要是沒辦法了,那麼他也不會說和涼州軍就死磕了,要保住己方什麼的,那個孫策覺得不是他曹孟德會做的。如
果他曹操發現已經是保不住了,甚至要保住己方,那就得不償失,弊大於利,那麼他必然會果斷放棄,就因爲其人是奸雄。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己方不被涼州軍滅,那是最好的結果,十年之內,難道不是好結果?可要真是讓曹操覺得保住己方沒大利益,那麼他會果斷放棄啊,
這個孫策相信,不過從如今來看,怎麼都是保住己方,那利益才最大,而不是己方被滅。怎麼說天底下都只剩下三路諸侯了,這隻要是再多一路,曹操都未必那樣兒,可就剩下三路,他是不得不如此啊。確實,還是那話,你讓曹操一個兗州軍去面對涼州軍,這是他最不想的。可事情要真到了那個地步,那也是沒有辦法了,真是,所以說……如果江東軍一定被滅,那
麼曹操也會從他們那兒得到己方的好處,至少不能是全讓涼州軍給佔了,這個沒錯。這別看和江東軍還是盟友什麼的,可到了關鍵時候,事不可爲,那麼曹操就會改變自己想法了,做一切對己方有好處的事兒,就這麼簡單。而孫策也知道,這卻是沒什麼好辦法,真的,沒
有啊,這你還能讓曹操那樣兒的奸雄來個什麼義務幫助?那純熟做夢呢,他能不落井下石?如果說到時候能擋住涼州軍,那卻是比什麼都強,比一切都好,可萬一是不行了,他覺得曹操能是第一個就掉頭過來進攻己方的那個。對他來說,好處不能都讓涼州軍給佔了,他們兗州軍能得到好處越多,就說明涼州軍得到的越少,還不就是這個道理,孫策清清楚楚。
如今就是這麼個情況,孫策都知道,他也知道兗州軍是進攻冀州去了,這個是孫策樂於見到的,這涼州軍和兗州軍死磕,他才高興呢,雙方不是不休,一直那麼大戰下去就最好了。不過顯然這也就只是想想而已,就真心沒什麼了,這個一點兒沒錯。孫策可沒覺得對方就會一直死磕下去,涼州軍的話,他們如今還沒這樣兒,兗州軍的話,他們是怎麼都得想辦法拉
上己方啊,就這麼簡單。而沒辦法拉上己方,就是兗州軍都不可能和涼州軍一直那麼死磕下去,最多也就是爭奪一個州,多了就沒有了,自己還是清楚的。這除非是涼州軍要來滅己方,那麼兗州軍就真會想着和他們死磕,當然是他們和己方一起,再和涼州軍死磕。不過最
後的形勢,是要影響到兗州軍最後如何的,他們要是看到他們加上己方頂不住涼州軍了,那麼就一定會掉頭來對付己方,就這麼簡單,所以說這個關鍵還在於兩軍能不能頂住人家涼州軍的強力進攻,這個纔是最主要的,真頂不住的話,那麼說什麼都沒用,你就是不好使啊。
馬超是帶兵路過了兩個郡,去常山最近的路,就是經過河東和上黨,然後到常山。不過他是根本就沒停留,就直接走了。當然兩郡的太守,可都是來見自己主公了,這個是少不了的。可卻也都知道,自己主公不會停留,實在是如今的冀州,戰事也算是比較緊張了,真是。哪怕就是河東和上黨兩郡,都知道冀州的戰事,而己方已經是丟了一個郡(國)了。其實從長
安到河東,中間有一段路是路過了弘農,但是那地方馬超根本就沒停,直接就沒兩個時辰,就過了,直接進了河東。馬超也知道,在弘農停留久了,那麼弘農太守還得過來,真是沒什麼必要。你看自己帶兵是要穿過河東和上黨,所以說在那兩個郡停留要多點兒,至少比弘農
強多了,畢竟從長安到河東,就只是經過弘農那麼一點兒地方,沒兩下就過去了。可在河東還有上黨卻不同。所以說兩地太守過來,馬超也是和他們說了幾句,之後又急行軍往冀州去了。這現在是兵貴神速,不是爲了早打仗,而就只是爲了早到常山,去見見趙雲,看看如
今冀州戰事到底是如何了。這個肯定是,己方丟了一個郡(國),暫時是收復不回來了,但是讓己方別的郡也那麼容易丟?這個就不用想了,真心是沒那麼容易啊,確實。就像己方去進攻一樣兒,那兗州軍所佔的郡,是那麼容易失守的?有那麼容易被己方佔?這己方丟了安平,大多還是沒什麼人馬,而且兗州軍是突襲,己方在那兒也是沒重要將領。你要換成是
鉅鹿看看?能丟幾個縣,可張燕那可不是吃素的,兗州軍未必好使啊,前者不弱好吧。所以說兗州軍去進攻的地方也對,安平和趙國,算是他們第一目標了,這倆地方比較容易佔。而常山。中山和鉅鹿,這三個地方,呵呵,不是馬超看不起兗州軍,他們只要去了,八成就
要陷裡面,至少自己帶援軍過去之前,他們是肯定佔不上這三個郡的,全據不了啊。但是安平和趙國卻沒事兒,那兩個地方,兗州軍只要全力進攻,拿下一個那是綽綽有餘。可拿下一個之後,再想迅速佔領第二個,那就要費勁了,當然不是說兗州軍不能,不過就是比之前要費勁。這己方在冀州佔了五個郡(國),常山國、中山國、鉅鹿郡、趙國、安平國。而兗
州軍是佔了冀州四個郡(國),分別是最重要的那個魏郡、清河國、河間國、渤海郡,這麼四個,所以說涼州軍和兗州軍,算是平分了冀州,一直都如此。不過如今兗州軍過來進攻,兗州的人馬都上了……這還別說,確實是給了冀州不小的壓力啊,因爲如今這是兗州軍動用了兗州的兵力,算是他們用兗州和半個冀州對付己方半個冀州。不過等自己援軍到了,這個
就等於是己方一個長安加上半個冀州對付他們了。兗州軍用了兗州的人馬不假,可絕對不是全部,畢竟還得留守,所以……這不是一個整個的兗州,要不然的話,馬超可不認爲己方八萬人馬加上冀州的人馬,真就能頂住對方的人馬。當然了,對方進攻而己方防禦,在攻城
戰上,還是己方防守佔優,這個不錯。如今己方援軍要到冀州了,這個時候,那依舊是己方佔優,除非他們兗州軍是把兗州的家底兒都搬來,那麼己方這點兒人馬還擋不住,不過那事兒可能嗎?至少馬超覺得是不可能,曹操不會那麼去做,就是鋌而走險啊,他那麼小心謹
慎的一個,真心不會那樣兒就是了。馬超瞭解曹操,就像其人也那麼瞭解自己一樣兒,真是。所以自己也許還能做出來的事兒,他曹孟德就做不出來,就是這樣兒。馬超帶兵到了常山,是直奔真定,最先要見趙雲,這個肯定是。趙雲是出城五里,親自迎接自己主公他們幾個,這確實是給大面子了,一點兒沒錯。而馬超則是帶着趙雲他們,一起回城,是直奔州牧
府而去……在會客廳,馬超是聽了趙雲所說,如今冀州的戰事和之前的區別就是,安平被佔後,兗州軍如今在趙國,不過暫時還沒拿下全境,就只是佔據了幾個縣。可趙雲卻很清楚,這兗州軍拿下趙國,那不過就是早晚的問題,確實就是如此,畢竟趙國的人馬,那還不能和
人家兗州軍比啊,真是。馬超決定在常山這兒休息一個晚上,明日就帶兵去趙國,這要是晚了的話,估計趙國就徹底丟了。其實他知道,就算是自己早去,估計自己還沒到那兒,這趙國就丟了,畢竟這都已經是挺多時日了,所以……最後馬超覺得,可能己方要在常山或者
鉅鹿和兗州軍一場大戰了,不過安平和趙國,至少暫時來說,那確實是丟了,這個不假。不過也確實,那兩個郡(國)和常山、中山還有鉅鹿,那是不能比的,這個從哪個方面來講,都是不能比的。所以說兗州軍也知道先易後難,當然了,那兩個郡(國)距離兗州也是最近,這個肯定是,所以也有這個原因在裡,確實。不過綜合在一起,那麼兗州軍先拿下了安平,
這如今又要拿下趙國,不得不說,就算是馬超自己,他也得說曹操那麼做是對的,沒錯。這一次他知道,是曹操親自帶兵來了,己方確實如臨大敵啊,至少在安平和趙國的人馬,那都不是人家對手,這個沒錯。曹操的話,那還得是自己親自面對才行,就像是江東軍孫策帶
兵來,怎麼都得是自己懟啊,真是。不是馬超覺得己方其他人不是孫策對手,更重要的,必須要說,這身份地位,這江東軍孫策親至,那麼那時候就得是自己親征,親自去防禦。而對曹操來說,如果他不是實在脫不開身,那麼帶兵來江夏的,上一次也絕對是他,不會是郭
淮,不會是夏侯淵他們,他們本事可以,身份也有,可卻如何能與孫策馬超他們相比呢,真是,這個一點兒沒錯。無論是本事還是身份地位,都不行。這孫策馬超他們本事可都是一流,當然了,曹操也是,一點兒沒錯。而夏侯淵算是一流水平,可和三個當主公做老大的一比,他還差着點兒,真是,確實不假。而如今馬超是已經帶兵到了常山真定,他是沒那麼着
急去趙國,趙雲他們也是沒那麼着急,其實都知道,哪怕你就算是全軍不休息了,直接過去,最後基本上也是差不多讓人給把全郡都佔了,那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兒,反而還很有可能,甚至就是那樣兒了。因此,這誰也沒說直接就去,馬超就大手一揮,在這兒呆一晚上,
明兒再動兵去,什麼樣兒,到時候就都知道了,不過他確實,一點兒也是要不看好趙國的戰事,畢竟哪怕防守,可人馬少,對手還是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