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〇七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十九)

bookmark

與其說投入十幾萬人馬就只爲爭奪一個郡(國),那還不如去進攻其他幾個地方,沒準還能拿下兩三個郡,這個還是可以的。曹操是相信涼州軍,如果他們真就出十五萬人馬的話,那麼最後拿下己方兩個郡,他覺得還是沒問題的,己方只要人馬少的郡,可真就要頂不住他們啊,真是。像是潁川、魏郡這樣兒的地方,可以說曹操還是很有信心的,關鍵是兩郡可都

有兗州軍重兵把守,尤其是潁川,畢竟許都就在潁川,所以說整個郡的人馬絕對超過了二十萬,這個一點兒沒錯,就單個許都一個縣城,常駐人馬都超過十萬,這個一點兒沒錯,畢竟那可是大漢國都啊,更是曹操如今兗州軍的大本營,所以說人馬還能少了?真心是不能,

看看長安,再看看建業,就知道許都的人馬,最後只能是比那兩個地方還要多,絕對不會說少了,這個肯定是。而魏郡也是曹操看重的一個郡,關鍵是他要把大本營放在鄴城,所以說現在的魏郡人馬已經是過十萬了,這個一點兒沒錯,比之之前還要多,馬超是知道的,畢

竟涼州軍的探馬也不是廢物,所以說曹操增兵的消息,他自然是知道了。不過對此,馬超確實是沒太多想法,沒多想。而如今他是知道了,曹操爲什麼要在魏郡增兵,就是爲了拿下趙國,當然拿下趙國的人馬,那還是從青州過去的,這他都沒動豫州的人馬,這個就不得不說,曹操還是比較小心的。如今兗州軍地盤兒,豫州是他們大本營,這地方的人馬輕易還是

不會動,畢竟是要防範己方,這個馬超知道。當然曹操動豫州的人馬,那麼己方肯定是動了司隸的人,所以說他是放心去用豫州的人馬,反正己方都用了司隸的人,對他們(豫州)威脅小了。而幽州的人,曹操基本上怎麼都不會用,這個馬超知道。畢竟幽州可不光是要防

範己方在幷州的人馬,更是要在北方抵禦異族,那地方的人馬輕易還真是動不得,曹操太清楚了。那麼豫州和幽州不能動,兗州還剛損失了十幾萬,最後曹操還能用的就只有青州和徐州的人馬了。而和江東軍是盟友不假,可要說曹操對孫策沒一點兒防範,馬超是第一個就

不相信,真的。要說就和孫策對曹操有防備一樣兒,哪怕他們江東軍的實力是不如兗州軍,這個沒錯,可曹操一樣兒是對江東軍有防範,所以說相比之下,就只有青州的人馬,是曹操這次調撥到冀州去作戰的,這個馬超從探馬那兒知道了。其實也是,青州那地方的人馬,可以說多少年曹操都沒用了,這個馬超太清楚了,所以說也該是把他們給拉出來轉轉了,這個

真是如此。而戰力什麼的,那絕對不比在豫州的兗州軍低多少,畢竟當年青州的人馬,很多都是黃巾出身,哪怕戰力最開始和大漢正規軍比,戰力是不行,這個沒錯,可經過了那麼多次的戰鬥,最後剩下來的,確實也不可小覷啊,這個馬超知道,青州兵就是那地方的,這

個戰力還是有的,真是。所以說曹操是把青州的人馬都給用上了,馬超也不得不說,這個真是,還是有和自己所想不同的。本來覺得曹操可能要從豫州過去人,不過他是沒動豫州人馬,顯然還是要防備着己方。而直接讓青州的人過去了,這個也真是,己方趙國那點兒人,那可真是擋不住那虎狼之師啊。真是,青州的人馬,別看長時間沒作戰,可卻絕對比那新兵

強太多太多了,甚至可以說就不能相提並論,真是。畢竟新兵蛋子能有什麼經驗,真是,可從青州出來的人馬,不說都是身經百戰,可也沒差太多,這個馬超是知道的,他見過啊,更聽過啊,確實。所以說曹操用青州的人馬,馬超覺得是意料之外,可卻是情理之中,很正常。幽、冀、兗、豫、徐的人馬都不能動了,那麼就只有,也只能是用青州的人馬了,真的。

一想也是,馬超最開始是沒預料到,可之後知道了一想,確實也都能理解,這個一點兒不錯。而如今的曹操能動用的人馬,其實最合適的就只有青州的兵馬,所以說讓那麼做,確實是未可厚非,這個自己還是能理解的。就像自己也只能是動益州的人馬一樣兒,其他那幾個

州,還真是不行啊。司隸不用說了,暫時還是損失着人,只要曹操和孫策不動大軍來司隸,那麼馬超暫時還真是不會去用司隸的人馬迎戰,出征就更不用說了,司隸肯定是不合適啊。冀州的話,那肯定不行,直接就排除。涼州不行,幷州也不行,最後荊州還是不行,所以說

最後就只剩下益州一個了,也只能是那地方的,哪怕益州現在還是在慢慢補充人馬,可以說那地方的實力現在也就是有鼎盛時期的一半多那麼點兒吧,這個馬超還是知道的,沒辦法,實在是損失了太多人馬,多少人都是從益州調過來的,所以……益州可以說人馬絕對是第一多,甚至是超過了司隸,這個馬超知道。在有段時間,確實是這樣兒,不過現在的話,應該

是沒有了,比司隸少,畢竟損失了那麼多,這個不得不說,真是不少啊。所以說益州也是和司隸一樣兒,在補充人馬。當然了,因爲益州畢竟不和兗州軍還有江東軍的地盤兒接壤,所以說那地方徵兵什麼的,都是比較多的,這個馬超一直都是如此,反正益州人也不少,這

個也是沒錯。確實,應該說從黃巾之亂開始,益州不是沒有黃巾,可確實是沒成什麼氣候,這個真是一點兒不假。可不像冀州那樣兒,那可真是遍地都黃巾,老百姓拿着鋤頭掃帚就加入起義大軍去搶東西了,那真是……益州絕對沒那樣兒,受到的波及很小,這個纔是主要的。

大漢十三個州,可不是說每個州都一樣兒,那可真不是,所以說益州是保留了很大的元氣。確實,絕對不像冀州那幾個州那樣兒,說是元氣大傷其實也不爲過,因爲就是事實啊。可益州沒有,別說是元氣大傷了,就是小傷,也就是那樣兒吧,比起大傷的州郡,益州就是小傷,多說了。因此,有這麼一個大州,可以說馬超涼州軍一直都有優勢,哪怕北方霸主袁紹,他

們冀州軍當初確實是比涼州軍勢力大,但是要講求實力來說,他們可沒超過涼州軍特別多,這個還沒有。就因爲涼州軍是早早就佔了益州,而冀州軍雖說有冀州不假,可冀州和益州一比,還是要差着的,就是這樣兒。袁紹也得承認,冀州還是不如益州,而曹操就更知道了,

這個肯定是。可他們沒有那機會,沒有那條件,只能是眼睜睜看着益州是在人家涼州軍時候手裡,這個真沒辦法。是,他們都不想,可誰讓人家涼州就挨着益州呢,誰讓劉璋就不是馬超的對手呢,誰讓益州軍就是幹不過涼州軍啊,這能怪誰呢?劉璋也算是盡力了,可終究是丟了益州,要是他父親劉焉還在的話,結果不一定會那樣兒。當然了,劉焉活着的話,當

初馬超也不會兵進益州,那沒有好機會啊。可其人病逝了,他兒子劉璋繼位,這個對馬超對涼州軍來說,確確實實是大好機會,一點兒都沒錯。他也是欺軟怕硬,沒什麼大不了的,馬超和正常人沒大區別,這不都是人之常情,真的。天下人幾乎都如此啊,好像也沒誰說就不欺軟怕硬了,誰不一樣兒呢?至少馬超就沒見過沒那樣兒的,反正自己就是如此,從來都

承認。所以說要是劉焉還活着的話,他不是說就不帶兵去益州了,更多的還得是找好機會,就是這樣兒。劉焉活着的話,機會估計是沒幾個,甚至乾脆就沒有,所以說還得想辦法啊,這個就是馬超最開始的想法。不過劉焉和歷史上一樣兒,諸侯是剛開始混戰,其人就掛了,

馬超不得不說,真是掛得好啊,太好了,這他一死,可不就給了自己給了己方大機會嗎,真的。劉璋和他父親,那根本就沒法比啊,真的,他有他父親一半的本事,也都不至於那樣兒了,真的。馬超清楚,真就是虎父犬子啊,一點兒不假,可惜劉焉那樣兒的人物了,真的。

天下是怎麼亂的,反正原因是很多,最後綜合到一起,就變成東漢末年亂世了。但是不管說什麼,怎麼都繞不開劉焉,可以說絕對是和其人脫不開關係。刺史變州牧,可以說這個對朝廷絕對不是什麼好事兒,但是讓劉焉給諫言成了,結果……這個就不得不說,劉焉這個漢室宗親,那在朝廷上,還是相當有地位的,確實,要說大漢的宗親,那可多了去了,可沒幾

個就有劉焉那個本事的,真的。如果說大漢的宗親都有劉焉那個本事,哪怕就有更多的野心,漢室也未必就會被滅,可惜啊。有劉焉,有劉備,可還是不夠啊,真是。劉焉是早早退出了天下爭霸,劉備的話,確實是做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哪怕實力不是最強,可他究竟是

爲了大漢還是爲了自己,這個就不用說了。說起來他是很需要那麼個名聲,這個一點兒不假,事實也證明了,這條路是對的,劉備就那麼一直走了下去。不管別人怎麼認爲,至少其人是做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曹操有生之年是沒滅了人家,他都掛了,劉備還沒死呢,所以

說這個也是……劉備他姓劉,可以說這個在東漢末年的亂世中,這就是一大優勢,真心如此。還是那話,朝廷再怎麼說,你需要它的時候,能給你帶來好處,你就得一直尊着大漢,哪怕都知道,其實大漢就要被滅了,名存實亡,其實就是如此。可它還能給你帶來利益,給你好處,你就得一直當個臣,而大漢還是皇。可確實,當有朝一日沒什麼好處了,那麼自然

就可以捨棄不要了,很正常。或者說只有它滅了,才能給你更多更大的好處,那麼怎麼做,就不用再多說了。所以說不管曹操,還是馬超、孫策,他們可都知道,還沒到大漢滅的時候呢,所以說這個也是,該它繼續存在,那還是合理的,確實。而曹操的話,他確實不會滅了

大漢,但是到馬超和孫策那兒,那確實就又不一樣兒了,這個沒錯。而曹操的兒子,卻又和他不同,他當老子不會去做的,不代表他兒子也不會去做,所以說……而再說姓劉的,確實是劉焉劉備都是人物,可劉表那樣兒的,那就算了。其人年輕時候啊,確實還是不錯的,

但是等年紀大了,他就變了。這個也沒辦法,畢竟人其實總是會變的,真的,不過劉表是變更不好了,就是這樣兒。而劉璋那廝,那更完,還不如劉表呢,所以說這大漢宗親也是有所不如同,有不錯的,像劉焉劉備那樣兒的,天下梟雄,絕對是個人物,可也有劉表劉璋那樣兒的貨,哪怕前者比後者可強,但最後其實都是失敗者,當然劉表是屬於病逝,這個和劉

璋還不同。而劉璋就是徹底把自己父親的基業拱手讓人了,確實也真是。不過他那樣兒,也就是碰到了劉備,其他人的話,他也活不了太久。但是碰到了劉備,他至少還能活着。別管劉備是真心還是假意,至少他是需要那麼個名聲,是絕對不會把劉璋如何的,所以說其人

碰到劉備,也說不上到底是好還是說壞了,反正利弊都有,這個肯定是。而劉璋自己的話,他是肯定不想遇到劉備那人的,這個肯定是。

第四十七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二)第九八一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五)第九六六章 韓義公擒拿陳生第二八四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八)第六二三章 聯軍勝攻破益陽第四九七章 心中不平找李郭第二七七章 銀坑洞再見木鹿(續)第二五四章 擇吉日孟起完婚(完)第五七九章 曹軍攻破下邳城第七十八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一)第二六五章 說木鹿幫兵破敵第四三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十五)第九二〇章 兗州軍強攻臨沅(續)第六八四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十七)第三十五章 西陵城孟德議事(續)第九五四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八)第五八七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十四)第九十五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八)第二六八章 謀士計破燒當(一)第七三〇章 臨湘城江東鳴金第一九九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八)第一一三章 親兄弟聯手對敵第一七〇章 樸克再見公孫康第六六二章 許攸諫言袁本初(續)第九五五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九)第九〇三章 三人出招謀敵軍第四六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六十九)第一〇二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二十五)第四八四章 呂布趁機襲兗州第一六八章 漢軍一戰破廣宗(七)第三三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一)第三四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四)第六〇五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三十二)第六十六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二十一)第三一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第四一三章 劉季玉派兵遣將第四〇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十三)第八八六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七)第六〇〇章 三方聯合同進兵第七五一章 聯軍夜戰臨湘城(完)第六五五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五)第六九六章 冀州軍撤退歸還第四四四章 郭嘉出計破綿竹第七五八章 曹子孝問魯子敬(完)第八一六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第一七七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四)第四四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四)第五九九章 三方聯合再欲戰第一四七章 兗州軍受阻襄平(五)第六八七章 曹孟德發落大將第八十九章 功成身退離西陵第三一五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第一四五章 馬孟起揮兵北上第七二七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第三四九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六)第七十一章 涼州軍番禺休整(二)第九八〇章 滿寵許褚見孫劉第七十七章 馬孟起欲見張讓第四十二章 武安國拜主馬超第八二八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十四)第四八九章 作唐破二將遁逃(完)第七九二章 臨湘破涼州退兵第十七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六)第四一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三)第四三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十)第六七〇章 袁本初問詢於衆第七十六章 涼州軍番禺休整(七)第二〇〇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九)第三五二章 馬超兵出三江城第二八九章 董卓入宮見劉協第二二五章 成公英計敗漢軍(上)第四七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一)第七十一章 涼州江東入遼東第一九七章 馬超楊鋒促合作第九十三章 回隴西去漢陽隴縣第一六二章 漢軍一戰破廣宗(一)第一八八章 四人行回到隴西第八九七章 中軍大帳議進兵第三七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三)第六九三章 趙子龍到達真定(續)第一五四章 廣宗城內有故第二十六章 別村外打馬告別第七十四章 涼州軍番禺休整(五)第四二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七)第五四四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九)第五七三章 馬孟起原路回返第一三三章 禺同山兩軍對決(續)第五四八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十三)第七五一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七)第三六三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十)第一六八章 甘寧張遼帶兵回(完)第六十五章 馬超帶兵回長安(續)第九二二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三)第九十八章 禺同山奇襲取勝第六八七章 曹孟德發落大將第三七五章 李傕書信脅守將第四二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七)第二一六章 得時機謀士投韓遂第三六四章 斬牛輔孟起收兵第二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二)
第四十七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二)第九八一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五)第九六六章 韓義公擒拿陳生第二八四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八)第六二三章 聯軍勝攻破益陽第四九七章 心中不平找李郭第二七七章 銀坑洞再見木鹿(續)第二五四章 擇吉日孟起完婚(完)第五七九章 曹軍攻破下邳城第七十八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一)第二六五章 說木鹿幫兵破敵第四三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十五)第九二〇章 兗州軍強攻臨沅(續)第六八四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十七)第三十五章 西陵城孟德議事(續)第九五四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八)第五八七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十四)第九十五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八)第二六八章 謀士計破燒當(一)第七三〇章 臨湘城江東鳴金第一九九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八)第一一三章 親兄弟聯手對敵第一七〇章 樸克再見公孫康第六六二章 許攸諫言袁本初(續)第九五五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九)第九〇三章 三人出招謀敵軍第四六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六十九)第一〇二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二十五)第四八四章 呂布趁機襲兗州第一六八章 漢軍一戰破廣宗(七)第三三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一)第三四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四)第六〇五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三十二)第六十六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二十一)第三一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第四一三章 劉季玉派兵遣將第四〇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十三)第八八六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七)第六〇〇章 三方聯合同進兵第七五一章 聯軍夜戰臨湘城(完)第六五五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五)第六九六章 冀州軍撤退歸還第四四四章 郭嘉出計破綿竹第七五八章 曹子孝問魯子敬(完)第八一六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第一七七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四)第四四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四)第五九九章 三方聯合再欲戰第一四七章 兗州軍受阻襄平(五)第六八七章 曹孟德發落大將第八十九章 功成身退離西陵第三一五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第一四五章 馬孟起揮兵北上第七二七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第三四九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六)第七十一章 涼州軍番禺休整(二)第九八〇章 滿寵許褚見孫劉第七十七章 馬孟起欲見張讓第四十二章 武安國拜主馬超第八二八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十四)第四八九章 作唐破二將遁逃(完)第七九二章 臨湘破涼州退兵第十七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六)第四一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三)第四三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十)第六七〇章 袁本初問詢於衆第七十六章 涼州軍番禺休整(七)第二〇〇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九)第三五二章 馬超兵出三江城第二八九章 董卓入宮見劉協第二二五章 成公英計敗漢軍(上)第四七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一)第七十一章 涼州江東入遼東第一九七章 馬超楊鋒促合作第九十三章 回隴西去漢陽隴縣第一六二章 漢軍一戰破廣宗(一)第一八八章 四人行回到隴西第八九七章 中軍大帳議進兵第三七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三)第六九三章 趙子龍到達真定(續)第一五四章 廣宗城內有故第二十六章 別村外打馬告別第七十四章 涼州軍番禺休整(五)第四二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七)第五四四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九)第五七三章 馬孟起原路回返第一三三章 禺同山兩軍對決(續)第五四八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十三)第七五一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七)第三六三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十)第一六八章 甘寧張遼帶兵回(完)第六十五章 馬超帶兵回長安(續)第九二二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三)第九十八章 禺同山奇襲取勝第六八七章 曹孟德發落大將第三七五章 李傕書信脅守將第四二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七)第二一六章 得時機謀士投韓遂第三六四章 斬牛輔孟起收兵第二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