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 江東態勢
公孫述無處可去,同意投入張寧門下。張寧、張定邊、公孫述三人帶着百名精銳趕到了山下,從大道直上蓬萊谷。
突然,在前探路的十幾個騎兵紛紛落入了前面的陷馬坑中,有好幾人被坑中埋下的刀槍洞穿,嚇得張寧三人驚呼而出。
原來,吳用思量着童飛等人武藝太高,沒有把握抓住他們。他讓花榮提前幾天佈置機關陷井。沒想到還沒有佈置完成,童飛便率衆兄弟下山而來,生生衝上半坡林中將梁山人馬打得落花流水,將領死傷大半,大寨主晁蓋傷心而走,駝梁山人馬失了基地,遠走他方……
爲童飛準備的陷馬坑生生奪去了張寧十幾個精銳部下的性命,只讓她一陣肉疼。
張定邊智計非凡,看到此情此景,猜出谷中之人要麼被殺,要麼走了,谷中已經沒有什麼人了。他對張寧說:“稟聖女,曾聞谷中之人與駝梁山有仇,現山下有不計其數之陷馬坑,由此可見,兩方人馬已開戰。前方路中大石滾地,木柵成堆,斷箭無數,此處肯定經過一場大戰,據屬下推斷,谷中已無人,此時上山已無必要,還請聖女聖裁!”
前面的情形張寧和公孫述也見了,兩人都同意張定邊的分析。正準備回馬前往縣城打探消息,公孫述突然發現了半坡上的血跡,他將情況告知張寧,張寧決定前去探查一翻。
幾人下馬,率人從路邊走了過去,到了花榮伏擊之處,看了看地形,張定邊感慨地說:“此處倒是個不錯的伏擊之外,只可惜只能在一邊埋伏,否則被伏擊之人斷無生還之望。”
張寧觀察了一下地形,見左面是高不可攀的懸崖,右面是一個小坡,坡上一片樹林,那坡上血跡斑斑,寸草不生。很明顯,戰鬥的主戰場便是坡上的樹林,她當先走上樹林,林中的情形再次將這個還沒有上過戰場的姑娘嚇得臉色蒼白。
林中的屍體雖然被宋江安排人手掩埋,但林中的血跡還在,滿樹林到處都是血,就連張定邊和公孫述都看得倒抽一口氣,何況是這個穿越而來的姑娘。張寧只覺得空氣中都是血腥味,忍不住想吐。爲了維護形象,她強忍着沒有吐出來,早已憋得她滿臉通紅,要不是有面紗掩面,她就早在部下面前失態……
公孫述、張定邊都是武學高手,兩人看了看戰場,見地上殘存着不少的肉沫,推斷出這是被重武器擊中的人留下來的,而使用重武器的人,武力高得讓人可怕。兩人將情況分析給張寧,張寧判斷出童飛等人已然離去,便率人悄悄進了蒲吾縣城,尋機打探消息。
按公孫述和張定邊的推斷,張寧幾乎可以確定山上的人就是他猜想的那幾個人,這個推斷更堅定了她尋找童飛的決心……
廬江,陸凡第一次感受到創業的艱辛。他在的前世的時候,錦衣玉食,名車美人,過着奢侈無邊的生活,何曾奔波勞作。到了東漢,他有了理想,想要取得無邊的權利和用不完的金錢以及睡不完的美.人,他一改前世什麼事都不做的脾氣,主動到廬江摸情況,奔波一段時間之後,他終於撐握了很多重要情況,也繪製了一份精確的地形圖。
陸凡瞭解到:有廬江人黃穰秘密糾集一衆人馬,偷偷打造兵刃,在山中操練人馬,和“江夏蠻”往來甚繁。陸凡知道這是黃穰起義的前兆。
令陸凡吃驚的是和原來歷史不相符的幾件事情。
黃穰所用的統軍人物叫杜壆。陸凡知道杜壆的來歷,他也是出世人物,水滸王慶手下第一大將,西陣主帥,統領全軍,手挺一把丈八蛇矛,武藝超羣,武力可壓過魯智深之流,有追平盧俊義的趨勢。本來陸凡以爲黃穰起義只是他人生成功的墊腳石,剿滅黃穰不費吹灰之力,彈手可破。當知道杜壆當了黃穰的大將,才意識到事情不會那麼容易。
陸文龍數據引發的亂入人物黃巢竟植入爲黃穰之弟。黃巢正奉兄命在江夏活動,他組織了一支人馬在山中操練,隨時準備夥同江夏蠻一同協助黃穰起事。有了他的幫助,江夏蠻行事更加周密,部署更加完善。黃巢帳下有大將七名,其中孟絕海是最爲勇猛之人,鄧天王是武藝最高之將。他還糾集了一些武藝高強的遊俠作爲將校,勢力不容忽視。孟絕海、鄧天王幾人陸凡沒有印象,他認爲這些都是黃巢在東漢收服的人物,因此,對這些人沒有過多在意。
陸凡不知道並不代表不存在。隨同黃巢一起出世的人物是他上一世起義時的七個兄弟:朱溫、尚讓、柳彥璋、柳彥隨、葛從周、鄧天王、孟絕海。朱溫便是後來叛離黃巢,幾經轉折,成了五代樑國開國之君那人,他相貌醜陋,才能不凡。葛從周是黃巢的軍事統帥兼軍師,破有智謀。唐朝末年,黃巢八兄弟率衆起義,直接摧毀了李唐王朝的根基,導致五代十國的連年戰亂。
孫堅在史文恭等人的協助下秘密練兵,已訓練出一支鎧甲精良,紀律嚴明的千人軍隊。此時的孫堅對朝廷一片忠心,他私下訓練軍隊不是爲了謀反,而是得到了黃穰等人的反常消息,練兵以求尋機報效朝廷。
荊州、交州交匯部,有一個名叫洪秀全的道士創立了“拜上教”。洪秀全頗有才幹,尋得能者楊秀清、韋昌輝、馮雲山、蕭朝貴相助,四處拉攏窮苦百姓,秘密集取了幾千壯漢,尋機起事。楊、韋、馮、蕭四人正是他前世帳下東西南北四大王,每個人都有着不俗的能力。楊秀清出生在廣西桂平市紫荊山平隘新村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以耕山燒炭爲業。加入拜上帝會,參與發動金田起義,被天王洪秀全封爲東王,稱九千歲,是太平天國重要領袖之一。太平軍攻破清軍江南大營後,楊秀清已經集教權、政權和軍權於一身,是太平天國實質上的首領。後楊秀清在天京事變中被殺害,家人僚屬幾無倖免;韋昌輝是太平天國前期領導人之一,他家資富有,少曾讀書,知文義,有才華,遇事能見機應變。入拜上帝會不久成爲中堅,與洪秀全、馮雲山結爲兄弟,稱天父第五子。金田起義後任後護又副軍師,領右軍主將,官封北王,稱六千歲,是四王之末;馮雲山自幼喜讀經史、天文、地理,曾參加科舉考試,後在村中設館授徒,以塾師爲業。是拜上帝會的始創人之一,太平天國運動初期的重要領袖之一。太平軍路經蓑衣渡時,馮被埋伏於此的清軍江忠源部炮火命中,傷重身亡。官封南王,七千歲;蕭朝貴是一個孔武有力,不避槍林彈雨,勇於衝鋒陷陣,攻必克、戰必勝的農民軍事家。是金田起義的核心領導人之一,太平天國運動初期的重要領袖,官封西王。
江東各處已不再平靜,各種暗流涌動,隨時會有一場巨大的暴風雨來襲……
陸凡收集到這些情報後,準備回吳縣,他心中思戀潘.金蓮,每個無人之夜都在想着她那迷.人的身.軀和令人銷.魂的技.術。他恨不得下一刻便去到潘金蓮身.邊一展.雄.風,將這段時間來的思.念淋漓.盡致地.發.泄在她.的身.上。
關鈴被陸凡派到江夏進一步摸清黃巢的情況,還要一天才能迴歸。陸凡帶着陸文龍幾人在店中體息等候關鈴。
飯時分,陸凡帶衆人出來吃飯,幾人好好休息了一天,神清氣爽。幾人要來酒肉,大吃大喝起來。
突然,一個虎背熊腰,身長九尺,衣着襤褸的大漢進店吃飯。此人只簡單要了點素菜和飯,默默吃了起來。不經意間,魯智深和大漢四目相對,魯智深發現此人的目光中毫無懼他之意,心中不快,對着那人大叫:“哪來的鳥人,敢瞪灑家?”
原來,魯智深嗓門太大,那人相看看如此粗魯之人竟是什麼模樣,擡頭看去,沒想到魯智深剛好向他看來,四目相對,惹起了魯智深的性子。
魯智深見那人不理睬他,對着那人又叫一聲:“誒!爲何不睬灑家,是想吃灑家一百禪杖嗎?”
陸凡見魯智深老.毛病又犯了,急忙說:“智深不可造次,好好渴酒。”
魯智深這下不理他主公了,抓了抓頭說:“嗨!那廝竟敢不理灑家,主公且看灑家如何叫他知道厲害,哈哈哈……”說完,看都不看陸凡一眼,“蹭蹭蹭”幾步跑下樓來,在那大漢面前停下,吹鬍子瞪眼地看着那大漢,左右擼了擼袖子就要動起手來。
“三弟,速速將智深叫回!”陸凡知道,他們之中只有陸文龍有能力把禿頭拉回來。
陸文龍聽了二哥的話,站起來就要去將魯智深拉回。就在這時,那衣着襤褸之人竟站了起來,雙目圓睜,盯着魯智深說:“是誰無禮,某不過看了你一眼,你竟如此相對,周某雖窮,卻非無膽之輩,倒是願意領教領教你這無禮和尚之武藝。”
“哈哈哈……灑家便成全你,看拳……”魯智深見大漢竟敢挑戰他,笑了一陣,便要開打。
“且慢,在店中打鬥會壞了店家生計,你若有膽,便到外面空地一戰。”姓周的大漢說了一句話便率先走出客店。
“嘿嘿……哪裡走……”魯智深追了出去。
陸凡急忙帶着衆人隨後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