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不行!過壽送什麼白的我這是紅珊瑚,縣令大人這正應了這尊夫人壽辰喜慶的日子額呵呵!”
“縣令大人您看我這個,這可是……”
“我這是一對西洋淘換來……”
三月坐在位子上看着這些一個個急赤白臉的大老爺,爲了和官家套點關係,真是毫不吝嗇啊!希望他們給那些災民捐銀子的時候,也能這麼上趕着。
等諸位老爺將手裡的禮品都堆在縣令旁邊的時候,才依依不捨的就坐了,心裡盤算着縣令老爺心裡記着了自己幾分。
縣令看各自坐好後,纔看看身邊半人高的禮品,清咳兩聲對管家道:
“這些誰送的都記好了嗎?”
管家將手裡一個小冊子給縣令大人過下眼道:
“大人都在這了!”
傅縣令點點頭,看看諸位等着發話的老爺,輕嘆道:
“本官夫人過壽本想一家人聚聚就好,可最近一陣一直爲災民的安置所煩憂,誒……在家也過不好壽宴,
所幸夫人提議召集大家來一起幫本官參謀一下,本官一想確實是如此,諸位都是見多識廣的,可否有什麼良策能幫本官度過這次難關的?”
本來還算熱鬧的場景聽完縣令老爺的話瞬間就收聲了,大家都是生意人論腦子轉的快還能有人能比的過他們?
這哪是過壽啊……這是讓他們掏銀子來了吧……一時間衆人你看我我看你沒有一個帶頭說點什麼的。
縣令看到本縣的最有錢的人都聚到這了,爲了給他送個禮,金的玉的都送了,這讓捐個銀子救難民於水火就不願意。
沉下臉沉思片刻看看三月,見她對自己點頭,心下下定決心對金老爺打個眼色,金老爺清咳幾聲發話了。
“咳咳……那個各位我金某說兩句啊!咱們都是自己年輕時候赤手空拳打下的家業是吧!當初日子艱難的時候就沒受過別人的恩惠?
要我說在別人有難的時候幫一把,這也是給自己子孫後代積福的好事啊!我金滿貫一直就信奉助人爲樂,所以我的糧行才能在鎮子上有個好名聲,
這都是鄉親們照顧!是時候回報鄉親們了!縣令大人雖然金某不才做點小買賣,可小人願意捐一千兩銀子給災民以供開設兩個粥棚!”
王老爺等人見金老爺一反常態的先帶頭捐了,心下也計較起來,正想着是捐五百兩好還是一千兩好,就聽到一個清脆的女聲搭話了。
“金老爺說的好!實在讓小輩我三月佩服,縣令老爺既然在我這賓至歸酒樓宴請,三月於情於理都得表示!
這樣!我楊三月願拿出兩千兩白銀已爲災民!另外接下來我賓至歸酒樓一個月的收益都將投入到災民的救助中!希望縣令大人給我這個機會,讓我爲災民略盡綿薄之力!”
縣令高興地哈哈笑,一拍桌子道:
“好好好!三月姑娘的大義我定爲災民告知!管家!去將金老爺和三月姑娘的捐銀數目寫於紙上,貼於賓至歸牆外,我要讓全鎮子的百姓都看看什麼是仁商!我在這替百姓替難民謝謝二位!”
三月金滿貫忙說不敢這是應該做的,其餘老爺們想着這捐五百兩在縣令這還不如金滿貫和楊三月呢,
他們佔了個先機這自己要是再捐少了,那縣令別說好印象了,不背地裡記黑賬就不錯了,那捐多少合適啊……
有人正想開口捐兩千兩就聽到外頭街上一聲呼喊,嚇得衆人忙從窗子往外探頭看。
賓至歸酒樓門口!此時已是人山人海,酒樓的小二站在凳子上衝着人羣喊着:
“衆位鄉親!衆位父老!賓至歸酒樓今日不營業!告訴你們一個大好消息!咱們的大安鎮父母官傅大人正和全鎮的仁商商討救濟災民的事情,就在剛纔!
金記糧行的金老爺帶頭捐銀一千兩!爲災民開設兩個粥棚!小五你在仁商捐銀榜上先給金老爺記上!字寫大點!金滿貫金老爺捐款一千兩白銀開設兩個粥棚!”
叫小五的在百姓的簇擁下來到賓至歸酒樓空牆上,用毛筆在貼了榜單的牆上寫上了大大的金滿貫一千兩開設兩個粥棚!
瞬間引來了災民和百姓的一陣歡呼,有識字的不厭其煩的一遍遍給羣衆念,圍觀的堵在那堵牆前也不厭其煩的一遍遍看,
歡呼聲吶喊聲,聲聲直達樓上,震得人耳朵生疼,卻又重重敲擊了人們的內心。
金滿貫本來是和縣令串通好的,可此刻他覺得這一千兩花的值,不是爲了在縣令那有個好印象,而是讓那些災民們看到了希望,
那麼多幼小的臉帶着淚銜着笑,擡頭看着他們這羣老爺,有了對活下去的希望。
他覺得自己捐的少了……
王老爺等人正想回頭跟縣令說捐三千兩,就又被下頭的歡呼聲淹沒了。
小二站在樓前的桌子上,念着管家遞下來的另一張捐款名,聲音興奮地衝百姓喊着:
“這次捐銀子的是我們的老闆!是我的東家啊!楊三月姑娘!捐款兩千兩!”
衆位災民沸騰了,歡呼着一遍遍的喊着:謝謝三月姑娘謝謝三月姑娘……
小二忙扯着嗓子喊道:
“還沒說完呢!我還沒說完呢!”
可災民們實在是多,聲音加一起哪裡是他一個人能喊得過得,只好對小五招招手,讓他將捐款兩千兩和一月酒樓生意捐助寫牆上,以供人們觀看。
三月在樓上被人們齊齊喊着謝謝三月姑娘,弄得個大紅臉,她是不是讓小二找來的災民百姓圍觀人太多了。
其實三月這次還真誤會了,小二他們只是找了一部分人,大部分人一聽有捐款捐糧,還是縣令老爺帶着各個大老爺集會,不來看的纔是傻子呢,所以就造成了這人山人海擠不動夯不動的場面。
縣令看着效果也差不多了,才清咳一聲招呼衆人回位子坐下,王老爺等人有些不捨得從窗邊閃人,回到座位上還沒等縣令喝口茶緩緩就先開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