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修堡壘上了癮的大唐

自從大唐帝國搞出了棱堡後,並且是在海外領地以及邊地裡表現出來了巨大的戰術防禦能力後,大唐帝國就是對棱堡保持了極大的熱情,幾乎是在所有需求的地方開始修建棱堡。

在內陸繁華區域,又或者是戰略價值極大的區域,大唐帝國就是修建大而全的棱堡。

比如說在金陵城裡新修築的皇宮,她不僅僅是一個皇宮,除開內部的宏偉建築外,它的外部宮牆的防禦體系設計,就是一個典型的棱堡防禦體系,因此皇宮其實就是一個很典型的棱堡,只不過外表上看起來宏偉狀況,讓人忽略了它的軍事防禦性能而已。

又比如在江陰,陸軍也是在這修築了一個沿江炮臺,這炮臺同樣也是一座棱堡。

然後是吳淞港要塞,吳淞港不僅僅是海軍基地,同樣也是一座龐大無比的軍事要塞,中心是一座大型棱堡,而周邊是六做小型的凌波,常年有至少上萬名陸軍以及數千名海軍陸戰隊駐防。

再配合炮臺上的上百門大口徑火炮,讓此地成爲了江南地區的第一要塞,該炮臺上的大口徑火炮足以徹底封鎖進入黃浦江的航道,同時能夠一定程度上封鎖長江入海口,之所以只能是部分封鎖長江入海口,那是因爲長江入海口太寬,而目前的火炮有效射程,哪怕是大口徑的加農炮,有效射程其實也沒有多少。

雖然說擡高仰角,可以獲得更大的射程,但是最大射程在實戰中沒有任何的意思,必須是有效射程才能夠擊中敵人。

如果說最大射程的話,哪怕是目前大唐帝國的陸海兩軍使用最多,也是最頻繁的五斤加農炮,其最大射程也能夠達到三千米左右。

但這個最大射程沒有任何意義,因爲最大射程的情況,炮彈會飛到那裡去,那真的只有老天爺才知道了。

標準情況下,陸軍方面對五斤野戰炮的使用,其有效射程是規定爲四百五十米,這個距離基本上是有效射程的極限了,而實戰中,陸軍方面在使用五斤野戰炮的時候,往往是拉近到四百米左右的距離纔開火。

此外還有裝備數量同樣衆多,僅次於五斤火炮的九斤火炮,這種火炮的最大射程可以達到三千五百米,但是有效射程也不過五百五十米左右,實戰使用的時候,陸軍方面往往是會拉近到五百米內的距離開火。

至於海軍那邊的艦載加農炮,雖然使用的艦炮炮管其實和陸軍的野戰炮一樣,但是他們的實戰有效射程更近一些。

海軍在實戰的時候,甭管是九斤艦炮的還是十四斤以上的重型艦炮,都是會在五百米以內纔開火,而實際上,想要取得比較可觀的有效命中和殺傷,這個距離往往還是需要拉倒三百米以內。

在海軍參謀部的那些參謀們的設想裡,大唐帝國海軍的作戰方式,尤其是和敵軍艦隊決戰的時候,應當是集中所有能夠集中的戰列艦,大型巡洋艦,然後組成一條或者多條的戰列線,組成戰列線的戰艦成一一條線,首尾相連跟隨前進。

通過機動,搶佔T字頭,然後用側舷火力消滅對方,而側舷火力的開火距離,就是在三百米左右。

雖然說海軍的艦炮在實際戰鬥中,開火的距離會比較近,這是受到了戰艦在海面上顛簸的影響,假如把艦炮搬到陸地上,有了穩定的設計平臺後,命中率會有所提高,進而拉高有效射程。

但是參考陸軍那邊,其最大的有效射程其實也高不到那裡去,在大約五百米的標準上,頂多能夠提高一兩百米而已,是不可能達到最大射程的。

爲此,海軍那邊爲了提高海防火炮的命中率以及有效射程,想了很多辦法,不僅僅是海軍,實際上帝國整個國防工業上下都是爲了提高火炮的射程而努力。

並且提出了很多的方案!

有的人想要提高火炮的精度,採用更加精密的造炮工藝,來提高火炮的精度。

也有人想着通過改進瞄準方式,來提高精度。

也有人想着,乾脆搞聖天子提過的線膛炮!

但是很可惜,不管是提高造炮工藝還是搞線膛炮又或者是改進瞄準方式等等,這些都是受到了基礎科學的印象,對材料以及加工的工藝要求太高,目前來說,這個問題暫時是無解的。

至少皇家理工學院那邊就是表示,以目前的工業技術能力而言,火炮的性能已經是差不多達到極限了,很難有所大規模的改進。

對此,軍方雖然不甘心,但也只能是接受。

火炮的有效射程不足,這也就讓海防火炮難以封鎖比較寬闊的江面!

吳淞港炮臺,並不足以徹底封鎖長江的入海口,所以大唐帝國纔是會在長江下游的其他地方也是陸續建設炮臺,除了規模宏大的江陰炮臺外。

長江兩岸的松江、蘇州、揚州、常州、鎮江五府都是建設了衆多炮臺,至於金陵城就更不用說了。

包圍着金陵城,有大大小小的堡壘目前有十二座,其中五座是江防炮臺,另外的七座則是城防炮臺,而在金陵城的對岸的江浦,還搞了個‘軍營要塞’,這個軍營要塞,其實一開始只是個近衛軍的軍營,駐紮在金陵城的長江對岸,以控衛金陵城。

後來根據這個軍營不斷的修築防禦工事,雖然乾脆是又搞了這個大型的炮臺,由此,以往的這個純粹的軍營,就是變成了一個擁有駐紮部隊,江防炮臺,城防要塞等功能的標準大型要塞。

大唐帝國修建衆多的沿江炮臺,也是一種無奈,火炮性能不夠,只能是用數量來湊了,修建炮臺的時候,往往是南北兩岸同時修築,利用兩岸的火炮來同時封鎖長江,要不然的話,只有一面的炮臺,很難徹底封鎖長江。

在國內的繁華地區,尤其是在長江流域,珠江流域、黃河運河流域修築大量的堡壘等設施,這些算得上是以防萬一,更多時候,這些堡壘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兵營,造成這樣的結果,那是因爲軍方如今是喜歡把軍營堡壘化。

而在邊地以及海外領地,堡壘的修築和應用,就是顯得更加的專業了。

基本上海外領地的堡壘,其實規模都不大,但是去實用性卻是更強,除了軍事用途外,還兼顧城市功能,同時建設成本也更低,因爲很多海外領地的堡壘,都是直接徵用當地的土著,隨便給一口吃的就行,反正大唐帝國這麼多年來,在海外修築各類基礎設施的時候,就沒有過給當地的蠻夷土著發工錢的情況,甚至就連蠻夷土著們所食用的糧食,往往也是就地徵收,畢竟大唐帝國總不能千里迢迢的從國內運輸糧食過去不是。

大唐帝國,從來只有從海外領地運輸糧食回國的,從沒有從國內往海外領地大規模運輸糧食的先例。

因爲大唐帝國命令禁制糧食出口!

修築堡壘的建築材料也是當地蒐集,頂多就是用一些國內運送過去的水泥而已。

所以在海外領地修築堡壘,其實比在國內修要更低,最大的成本可能就是子彈錢了!

不過在邊地修築堡壘,就是要麻煩的多,在中原腹地修築這些堡壘,因爲沒有什麼工期限制,也不急需,往往都是軍方自己動員民兵或者部隊自己幹,反正一天干一天,這幾年下來往往也就幹成了,基本都是自食其力。

然而在邊地,因爲軍事上的迫切需求,需要快速完工,同時在邊地,其實也很難讓當地的蠻夷修城,比如在河套戰役期間,當地的韃靼人自然是不會跑去給大唐帝國修築城堡的,就算是想要動用強行手段,人家也是會跑的。

當材料和人力都需要中原腹地支援的時候,成本上往往是比較高的。

黑龍江這邊的修築城堡,海軍也是參考了陸軍在河套地區的經驗,同時也是參考了海軍以往在海外領地的行動,所以是做了兩手準備。

一方面是準備效仿在海外領地的辦法,徵召利用當地的蠻夷,以做到低成本甚至無成本修築。

另外一方面的話,則是爲了預防萬一,在無法徵召大量蠻夷土著的情況下,動用前期移民乃至軍隊自身來修築。

而現在看來,當邱曉得知奴兒干城以及周邊的十多裡範圍內,所有的蠻夷土著都是跑了個精光的時候,他就是知道,這想要徵召土著修城基本是不可能的了。

只能是靠自己動手!

四千多移民的青壯陸續下船後,就是根據他們之前編成的民兵編制開始修城,最先開始修的是簡單的城牆設施。

雖然說如今槍炮發展迅速,傳統的城牆在大唐陸軍的大炮面前,基本上是沒有什麼作用了,但是完善的城防體系,尤其是棱堡這種新型的防禦體系,對於現時代的槍炮防禦效果還是挺不錯的,所以城牆是第一時間修起來了。

不過修城、安頓移民這些事,是輪不到邱曉操心了,這事自然是有移民屯墾司的應俊志負責。

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下之大,捨我其誰第八百八十六章 一統天下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韃靼人太危險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干涉歐洲第七百三十九章 蒸汽機第二千零九章 一望無際的農田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登陸扶桑!!!第三百二十章 爭渡爭渡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我們大唐海軍要無敵於天下啊第兩百七十七章 數量驚人的俘虜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龐大的西海艦隊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還不如直接燒木材第四百六十三章 脫褲子放屁!九百六十五章 第二軍困局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埃米爾的貿易區見聞第兩百六十九章 決死一戰第一千零五十章 奪呂宋滅萬丹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大唐最慘騎兵團長第兩百一十章 活着回去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前無畏戰列艦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多拿幾個,反正也不值幾個錢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打不如買第二千一百三十一章 堵車好啊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好時代一去不復返第二千一百七十五章 君臣典範:李軒和陳立夫第二千一百九十六章 第二次工業大發展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責任和榮幸第六百五十章 願她們找個老實男人第三百六十八章 明廷震動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讀書人講究的是風雅第八百一十八章 遊秦淮河竟敢不帶上朕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天堂和地獄並存的城市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扶桑土著的覺悟相當高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將星閃閃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海戰新時代襲來第四百七十八章 爲了榮福富貴衝啊!第四百章 聽天由命的明軍第一千零三章 慧塵公主要出嫁第二千七十八章 煤炭戰爭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糧食,有多少要多少第七百六十八章 秦志福跑部第九百零九章 你確定這是商船?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唐西美洲協議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來自蒸汽機項目組的捷報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那是朕的牧場,朕的牛羊第二千一百七十六章 韃靼人殖民非洲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橫掃半島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唐開科舉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秦淮河花魁大賽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更符合國情的皇權集中制第八百八十三章 這絕對不可能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史無前例的遠征第六百一十一章 大唐的繼承人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想當陳立夫第二不容易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立儲第四百一十四章 這是要殉國的節奏啊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和大唐帝國做鄰居是一種什麼體驗?第七百九十章 恭迎王師第一千零二章 大唐不需要和親第四百一十八章 不能再打下去了第六百六十六章 宣傳不分真假第五百一十八章 此時不走更待何時第九百零二章 文官們的選擇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家族是一種牽絆第一百三十二章 步兵不打馬賽克第兩百七十一章 最關鍵的時刻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唐繼承人第二千一十六章 設備到港第二千一百二十章 戰地指揮車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封鎖金陵城第三百二十六章 奔襲興泉府城第六百五十一章 改進火藥配方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大唐黑虎第二千六十六章 蔣曉東做工第二千五十章 扁平化發展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千米海戰第兩百八十九章 大唐王朝稅制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全球無敵就是這麼的強悍第六百二十八章 那是屬於朕的權力!第七百一十九章 蔡二虎的決心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不是不能管只是懶得管第七百七十八章 人心惶惶的金陵城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禮儀之爭第三十八章 誤入深山的弱女子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西遷好啊,西遷對啊!第四十八章 百姓之福第七百四十七章 格德斯遊肇慶第七百零一章 進攻南昌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切都完了(第四更求訂閱)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除非我們陸軍死絕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讓人看不懂的明軍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大唐沒有領海第九百一十二章 尋訪長生不老藥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三百九十六章 宋志文誤我第一百四十章 大人英明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遺臭萬年的呂宋金礦公司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步球職業聯賽第兩百三十六章 老鄉開門,我們是大唐王師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得天獨厚的美洲
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下之大,捨我其誰第八百八十六章 一統天下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韃靼人太危險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干涉歐洲第七百三十九章 蒸汽機第二千零九章 一望無際的農田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登陸扶桑!!!第三百二十章 爭渡爭渡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我們大唐海軍要無敵於天下啊第兩百七十七章 數量驚人的俘虜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龐大的西海艦隊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還不如直接燒木材第四百六十三章 脫褲子放屁!九百六十五章 第二軍困局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埃米爾的貿易區見聞第兩百六十九章 決死一戰第一千零五十章 奪呂宋滅萬丹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大唐最慘騎兵團長第兩百一十章 活着回去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前無畏戰列艦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多拿幾個,反正也不值幾個錢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打不如買第二千一百三十一章 堵車好啊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好時代一去不復返第二千一百七十五章 君臣典範:李軒和陳立夫第二千一百九十六章 第二次工業大發展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責任和榮幸第六百五十章 願她們找個老實男人第三百六十八章 明廷震動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讀書人講究的是風雅第八百一十八章 遊秦淮河竟敢不帶上朕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天堂和地獄並存的城市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扶桑土著的覺悟相當高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將星閃閃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海戰新時代襲來第四百七十八章 爲了榮福富貴衝啊!第四百章 聽天由命的明軍第一千零三章 慧塵公主要出嫁第二千七十八章 煤炭戰爭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糧食,有多少要多少第七百六十八章 秦志福跑部第九百零九章 你確定這是商船?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唐西美洲協議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來自蒸汽機項目組的捷報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那是朕的牧場,朕的牛羊第二千一百七十六章 韃靼人殖民非洲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橫掃半島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唐開科舉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秦淮河花魁大賽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更符合國情的皇權集中制第八百八十三章 這絕對不可能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史無前例的遠征第六百一十一章 大唐的繼承人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想當陳立夫第二不容易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立儲第四百一十四章 這是要殉國的節奏啊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和大唐帝國做鄰居是一種什麼體驗?第七百九十章 恭迎王師第一千零二章 大唐不需要和親第四百一十八章 不能再打下去了第六百六十六章 宣傳不分真假第五百一十八章 此時不走更待何時第九百零二章 文官們的選擇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家族是一種牽絆第一百三十二章 步兵不打馬賽克第兩百七十一章 最關鍵的時刻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唐繼承人第二千一十六章 設備到港第二千一百二十章 戰地指揮車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封鎖金陵城第三百二十六章 奔襲興泉府城第六百五十一章 改進火藥配方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大唐黑虎第二千六十六章 蔣曉東做工第二千五十章 扁平化發展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千米海戰第兩百八十九章 大唐王朝稅制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全球無敵就是這麼的強悍第六百二十八章 那是屬於朕的權力!第七百一十九章 蔡二虎的決心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不是不能管只是懶得管第七百七十八章 人心惶惶的金陵城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禮儀之爭第三十八章 誤入深山的弱女子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西遷好啊,西遷對啊!第四十八章 百姓之福第七百四十七章 格德斯遊肇慶第七百零一章 進攻南昌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切都完了(第四更求訂閱)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除非我們陸軍死絕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讓人看不懂的明軍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大唐沒有領海第九百一十二章 尋訪長生不老藥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三百九十六章 宋志文誤我第一百四十章 大人英明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遺臭萬年的呂宋金礦公司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步球職業聯賽第兩百三十六章 老鄉開門,我們是大唐王師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得天獨厚的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