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九章 一望無際的農田

北美五湖省的小西湖上,一艘內河客輪沿着新南運河緩緩西進!

這艘小客輪雖然不大,只有兩三百噸的排水量,但是船上去也是懸掛着帝國龍旗,這意味着這是一艘官船。

除了帝國龍旗外,還有其他多面旗幟,上面的諸多旗幟還有字跡。

諸多旗幟上分別上書:

國子監經濟系十六期

宣平二十三年博士科狀元。

奉旨巡撫五湖省

船尾還有一小旗上書:揚州馮!

從這些旗幟就是可以看的出來船上的主人是誰了!

他就是帝國首任五湖省巡撫份馮新原,此君乃揚州人士,字文行,早年考入國子監就讀經濟系,畢業後參加科舉,考取了宣平二十三年博士科狀元

從政後,他先在翰林院經濟科任職,後調往財務部任職,後續又調往地方任職知府、布政使等職務。

他的人生履歷,和帝國的很多高級文官都是差不多的,都是少年時期苦讀,考取大學就讀本科,畢業後參加科舉進入政界,不斷的京畿和地方來回,以積累更多的經驗,最後一躍成爲一省巡撫。

他的履歷,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看成是大唐帝國內部培養部堂高官的標準流程了。

去年年底大唐帝國在海外設省後,他也就順勢成爲了北美七省之一的五湖省的首任巡撫。

儘管這是去海外任職,但是卻沒有人認爲這是貶值。

現在這世道和以往不一樣了,要是十幾二十年前,說調往海外任職,甭管啥地方那都是等同於流放。

但是現在,同樣是調往海外任職,但是也得看地方了,有些地方依舊是窮鄉僻壤,調職過去屬於流放貶職的安排。

但是有些地方卻是屬於不錯的地方,比如說北美洲這邊。

看似遙遠無比,但是北美洲其實現在和本土沒啥區別了,上頭一個土著都沒有,帝國移民都是破千萬了,而且農業發達,各種資源豐富無比。

所以,如今北美洲這邊的職務說不上多好,但是也不算差了。

更關鍵的是,馮新原是升職!

他之前是遼東省布政使,品級不過正三品而已。

如今調往五湖省任職,卻是跨過了二品的門檻,成爲了從二品高官,這對於他的仕途而言,自然是屬於高升了。

只是升官雖然是好事,不過五湖省乃至整個北美洲的複雜局勢卻是讓他有些擔憂。

從金陵出發之前,他和其他多名被安排到海外擔任巡撫的官員多次和內閣大佬面談,言談之間,內閣的大佬們雖然表面上說的都是發展地方經濟,做好民生之類的話,但是大家都是官場老油條了。

自然都是能夠從陳立夫等內閣大佬的話裡聽的出來:讓你們過去擔任巡撫,不是爲別的,就是爲了維穩。

維持住這些海外省的穩定,別讓他們折騰起來。

而要怎麼維護這些海外省的穩定,自然是要緊跟經濟一體化的政策走。

對海外省的不同人採取不同的施政方針,發展好地方經濟,讓當地的普通民衆過上安穩日子,同時引導當地的士紳們從事貿易、農業投資、礦產投資之類的。

總之別讓那些士紳們一天到晚就想搞製造業之類的!

在這個基礎上,配合經濟一體化政策,讓這些海外省和本土聯繫的更加緊密。

比如說教育方面,要多鼓勵當地的學生學習,然後報考本土內的各所大學,讓那些二代移民、三代移民們要回來帝國本土看一看,看一看帝國的強大,看一看帝國的繁榮,讓他們知道,作爲一個大唐人是多麼自豪的事。

由此杜絕地方主義擡頭!

更不能讓二代、三代移民們生出我是美洲人,不是大唐人的念頭!

和內閣大佬們的過後,馮新原在出發之前,還得到了聖天子的接見。

儘管整個接見過程只持續了十五分鐘不到,但是馮新原卻是記憶深刻,當時聖天子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他都是記在心裡。

他很清楚的記得,當時的聖天子對他說:“過去了要切實做好民生工作!”

簡單一句話,聽起來很普通,但是馮新原卻是覺得這話意味深長。

從本土出發後,在船上的這段時間裡,他反覆的琢磨這句話,再結合內閣大佬們的意見以及北美洲地區的實際情況。

他大體上已經是對五湖省有了大概的施政方案了。

他乘坐的遠洋萬噸客輪抵達新南港後,他並沒有停留太久,而是直接換乘內河客輪,沿着新南運河前往五大湖地區。

新南運河,也是帝國早年開發北美洲五大湖地區的重要工程,因爲聖勞倫斯河和五大湖這一片流域裡的急流衆多,而且還有一個超級大的瀑布。

當年爲了能夠更加便利的同行五大湖地區,尤其是把新南港和五大湖地區聯繫起來,當時的美洲事務衙門動用了大量的資源開鑿了一條運河,也就是新南運河。

整條運河從新南河開挖,最後連接小西湖(伊利湖),整條運河達到了驚人的五百多公里。

當然了,雖然很長,不過運河的並不算寬,水深更是隻有平均一米左右。

然而饒是這樣,當年爲了挖這一條運河,也是死傷了至少十幾萬的土著勞工,耗費資金上百萬。

但是自從建成通航後,這條新南運河卻是成爲了北美洲的大動脈,發揮出來巨大的作用,無數的蒸汽駁船、客輪通過這一條運河往來五大湖地區和新南港。

建成後沒多久,這條運河的建設費用就已經通過通行費收回了成本,並且還有富餘,更重要的是這一條新南運河給北美當地的農業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好處。

所以收回成本沒多久,美洲事務衙門就直接宣佈運河免費通航,同時加大運河的擴展。

這,纔有了馮新原乘坐內河客輪前往五湖省,要不然的話,他還得麻煩無比走陸路呢。

他一路沿着運河而去,沿途的風光也是讓他深切的感受到了爲什麼帝國如此重視北美洲,如此忌憚北美洲。

運河兩岸,盡是一望無際的土地!

不是平原,不是草地,而是耕地……

活了一輩子,他見過帝國不知多少宏偉壯觀的山河,但是這一望無際的農田,他還真是頭一次看見!

看看人家農民怎麼種地的,都是直接用巨大的耕馬耕地,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放眼望去這麼大一片地方,竟然只有區區十多個人在勞作。

以往看見的都是冷冰冰的數據,還沒有什麼直觀的感受,但是現在親眼看到了這些一望無際的農田,他總算是理解了爲什麼諸多內閣重臣們的憂慮了。

這地方的自然環境實在太優越了。

這都已經是優越到讓本土爲之忌憚的程度了。

第二千四十三章 體面的基礎:工業化第九百二十五章 決戰、護航、巡邏第四百七十章 爾等圖謀甚大啊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韃靼定都歐洲第一千零三章 慧塵公主要出嫁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 西南鐵路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不了就投降唄第一千零七十章 舉白旗投降的子島氏第九百八十五章 富貴險中求,去琉球算個屁第九百八十一章 琉球請求冊封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電報第五百五十九章 明軍火槍營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大唐地雖廣,然寸土不讓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震驚世人的廣告第一百章 九部制第二千一百八十章 不能跟錢過不去第二百二十八掌 蘇大人被俘?第七百二十五章 火燒衡陽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朝廷重臣的羣毆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大唐的自由貿易政策第四百零六章 各方爭奪(萬字爆發求訂閱)第一千九百零二章 丹麥人去非洲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十年千萬噸第二千一百四十二章 讓人無語的大唐子民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千炮齊轟第四百八十七章 柳州天空飄落的血雨第六百九十三章 張嶽的果斷第七百三十二章 狂奔追擊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把丹麥也搬到非洲去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米尼步槍初登場第三百二十九章 危在旦夕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新式引信和炮彈第一百零四章 整合第六百五十七章 花魁們的黃金時代第二千一百九十二章 持續敗家的陸海軍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苦逼試航三人組第三百三十七章 千斤重炮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你丫算個屁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包工頭應易康第三百五十六章 炮轟城塌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沒人就去抓啊第三百零九章 擊鼓進攻第一百三十八章 跑着跑着就不見了第三百三十九章 統治核心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格德斯之死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干涉歐洲第八百七十三章 被方陣淹沒的騎兵!第十章 夜深了,歇息吧第七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九百一十四章 神帝李軒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格德斯之死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扯着蛋的海軍第兩百六十章 插上翅膀的明軍第六百零三章 殘酷的跳幫戰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烏力罕的野望第九百二十六章 好客的南洋百姓第六百八十六章 關係通天的孫老頭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試射:好!好!好!第七百二十八章 強攻!車輪戰!第二千二十七章 交州雜交水稻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齊廣號通訊艦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 舉國工程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金陵花魁迎陳立夫第四百九十章 捷報南來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大唐最慘騎兵團長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三等動員令第一千九百九十章 海軍前沿戰略第九十章 蔡二虎的自信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 大唐丟不起這個臉!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三守備旅大變樣第二十八章 危機依舊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陳立夫述職第二千七十六章 結婚難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坐穩扶好,老子要飆船了第二千一百三十二章 硬實力抄襲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流口水的左成生第二千一百九十四章 盛世步球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陳立夫的雄心壯志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請不要懷疑我們大唐的實力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田平一生的痛第五百九十五章 擴旅爲師第二千七十九章 全球性民族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槍聲依舊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大唐尊嚴不容冒犯第二千六十九章 韃靼金國和大唐帝國的戰略合作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無奈的進出口委員會第二千一十六章 設備到港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不甘寂寞的海軍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金髮碧眼的韃靼軍隊第五百二十三章 李軒賜毒酒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迎風臭十里的大唐外交官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扶桑土著的覺悟相當高第二千一十三章 穩住基本盤第七百一十四章 慧塵公主長大了第七百八十二章 遲早得被李春景害死第六百四十一章 重型火槍和胸甲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上海商報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大有深意的謝一衛第二千零四章 一個想要上岸一個想要下海第七百三十五章 吾之君父,非爾之君父
第二千四十三章 體面的基礎:工業化第九百二十五章 決戰、護航、巡邏第四百七十章 爾等圖謀甚大啊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韃靼定都歐洲第一千零三章 慧塵公主要出嫁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 西南鐵路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不了就投降唄第一千零七十章 舉白旗投降的子島氏第九百八十五章 富貴險中求,去琉球算個屁第九百八十一章 琉球請求冊封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電報第五百五十九章 明軍火槍營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大唐地雖廣,然寸土不讓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震驚世人的廣告第一百章 九部制第二千一百八十章 不能跟錢過不去第二百二十八掌 蘇大人被俘?第七百二十五章 火燒衡陽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朝廷重臣的羣毆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大唐的自由貿易政策第四百零六章 各方爭奪(萬字爆發求訂閱)第一千九百零二章 丹麥人去非洲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十年千萬噸第二千一百四十二章 讓人無語的大唐子民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千炮齊轟第四百八十七章 柳州天空飄落的血雨第六百九十三章 張嶽的果斷第七百三十二章 狂奔追擊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把丹麥也搬到非洲去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米尼步槍初登場第三百二十九章 危在旦夕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新式引信和炮彈第一百零四章 整合第六百五十七章 花魁們的黃金時代第二千一百九十二章 持續敗家的陸海軍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苦逼試航三人組第三百三十七章 千斤重炮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你丫算個屁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包工頭應易康第三百五十六章 炮轟城塌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沒人就去抓啊第三百零九章 擊鼓進攻第一百三十八章 跑着跑着就不見了第三百三十九章 統治核心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格德斯之死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干涉歐洲第八百七十三章 被方陣淹沒的騎兵!第十章 夜深了,歇息吧第七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九百一十四章 神帝李軒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格德斯之死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扯着蛋的海軍第兩百六十章 插上翅膀的明軍第六百零三章 殘酷的跳幫戰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烏力罕的野望第九百二十六章 好客的南洋百姓第六百八十六章 關係通天的孫老頭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試射:好!好!好!第七百二十八章 強攻!車輪戰!第二千二十七章 交州雜交水稻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齊廣號通訊艦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 舉國工程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金陵花魁迎陳立夫第四百九十章 捷報南來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大唐最慘騎兵團長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三等動員令第一千九百九十章 海軍前沿戰略第九十章 蔡二虎的自信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 大唐丟不起這個臉!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三守備旅大變樣第二十八章 危機依舊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陳立夫述職第二千七十六章 結婚難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坐穩扶好,老子要飆船了第二千一百三十二章 硬實力抄襲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流口水的左成生第二千一百九十四章 盛世步球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陳立夫的雄心壯志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請不要懷疑我們大唐的實力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田平一生的痛第五百九十五章 擴旅爲師第二千七十九章 全球性民族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槍聲依舊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大唐尊嚴不容冒犯第二千六十九章 韃靼金國和大唐帝國的戰略合作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無奈的進出口委員會第二千一十六章 設備到港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不甘寂寞的海軍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金髮碧眼的韃靼軍隊第五百二十三章 李軒賜毒酒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迎風臭十里的大唐外交官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扶桑土著的覺悟相當高第二千一十三章 穩住基本盤第七百一十四章 慧塵公主長大了第七百八十二章 遲早得被李春景害死第六百四十一章 重型火槍和胸甲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上海商報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大有深意的謝一衛第二千零四章 一個想要上岸一個想要下海第七百三十五章 吾之君父,非爾之君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