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逃離城市

大唐的權貴以及中產們,都往城外跑。

一方面是因爲古老的傳統:傳統上除非是在城裡任職的官員、經商等羣體外,實際上更多的普通士紳們人家可不住城市裡,而是待在鄉下。

大唐帝國看似工業化了,但依舊還是一個傳統的封建帝國,還保留着諸多傳統的習慣。

權貴們依舊喜歡住在鄉下或城郊的豪宅裡頭!

而中上階層們,自然也是有樣學樣,對於他們來說鄉下的豪宅建不起也住不起,畢竟沒有個佔地幾十幾百畝的宅子,幾十個侍女僕人伺候着,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住在鄉下!

所以他們基本都是住在城郊的部分富人聚集區。

但是造成這種現象的,也並不是說因爲傳統。

傳統這東西說重要也重要,說不重要也不重要。

導致大唐的權貴以及中產們作出這種決策的最主要因爲還是:這年頭大城市的環境真不咋地!

如果說工業革命之前的古代城市,頂多就是髒亂差的話,那麼到了大唐帝國這裡就有些奇怪了。

由於大唐帝國極度重視城市衛生,所以但凡城市都不髒亂差。

表面看起來,其實都挺好的。

但是前提是你屏住呼吸,只要你忍不住了張嘴呼吸,然後就會聞見刺鼻的煤煙味!

現在是可是蒸汽機革命時期,幾乎每一座城市都能看見工廠的煙囪,往天空噴灑着煙塵。

不僅僅是大量工廠、動力等使用的蒸汽機燒煤。

普通城市居民的生活燃料,現在大多也都是用煤,反正現在李軒都已經是有些後悔搞出來什麼蜂窩煤了。

哪怕沒有什麼重污染工業的金陵城裡,但是一整個城市的居民都在用煤炭生火做飯,那味道……

爲了自己的小命以及皇室成員還有高級官員們的身體健康,李軒早幾年就是在城郊修築了一座度假園林,名爲避寒,實際上一到秋冬空氣不咋地的時候,他就往城外跑了!

工業勿擾以及生活用煤勿擾,這兩者加起來,使得大唐很多中大型城市的上空都是灰濛濛的,充滿了煤煙味,越是工業發達的城市,人口越多的城市越是如此。

帝國的工商業明珠,帝國最繁華的城市上海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城區裡一年到頭,就沒幾天的晚間能夠見到月亮,燃煤所散發出來的煤煙味,幾乎遍佈城市的每個角落。

既然城市的生活居住環境這麼差,那些有錢人這自然是不會選擇每天都生活居住在這些地方的,不說那些權貴們,就算是普通中產,人家也是住的遠遠的,儘可能的住在城郊。

所以這年頭,大唐帝國雖然也是有房地產開發這麼一回事,但是人家往往開發的都是遠離市中心的城郊富人區爲主,相對來說市中心裡的房屋價格,反而還要更低一些。

這年頭,市區往往是中下階層生活居住的地方。

中上階層一般都住在城郊的富人區,而諸多爲富人們配套的各類設施,比如說消費場所,醫療,教育等等設施,自然也是不會缺的,而且往往還更好,只是都非常昂貴罷了。

傳統以及自然環境的選擇,導致了大量的有錢人往外跑!

而官府也不會在政策上進行限制,原則上你住在那裡,並不會有什麼政治上的影響。

畢竟大唐帝國不用靠着學位制、戶籍制等亂七八糟的東西去擡高房價,犯不着把富人們都集中起來然後給他們修一座富麗堂皇的監獄,並把每個牢房都賣出天價!

因爲就算是擡高了房價,賺的也是那些地主,和官府沒有一毛錢關係,因爲那些地皮,大多都是在私人手裡,官府可沒多少。

商人們一見官府你把某個地方的地價拉起來了,立馬就會周邊跟進,然後進行競爭……

國家不直接壟斷所有土地資源,是別指望能哄擡地價房價搞什麼土地財政了。

所以官府有時候寧願把鐵路線修的遠遠的,擴大城市區域的範圍,也是不會在某個地方扎堆堆砌資源的。

說起學位戶籍這些,其實大唐也是有戶籍以及學位制度的,只不過大唐也沒有什麼農村城市戶口之分,而且你愛住農村住農村,愛住城市住城市,戶籍只是一種登記管理的手段而已,而不是限制權益的手段。

同時雖然也有學籍,但是基本也和沒有差不多了,因爲全國各地每個州府,你愛去那裡讀書就去那裡讀書,官方不做任何限制。

各校錄取也是沒有任何限制,理論上全國考生都可以報考,他們都可以招收,舉個例子,當你中學畢業後,只要你願意,全國那麼多所預科,你隨便報考哪一所,理論上都是可以的……

只是大唐帝國不採取統招統考的模式,而是採取學校自主招生,人家是否錄取你就不好說了。

名校肯定是對生源素質要求更高的,貿然跑過去報考,估計連入學考試都沒有資格參加呢。

比如金陵預科,每年遠道而來跑來參加入學考試的人多了,但是能考上的又有幾個?

而且每個學校的招生季都是固定那麼幾天,所以也不可能讓考生一一嘗試,必須提前選定心儀並且有把握的幾所學校,然後在那幾天時間裡一一報考並參加入學考試。

不然的話,可能什麼學校都沒考上,最後不得不浪費一年時間復讀或者乾脆是輟學了。

大唐的教育制度,可和公平扯不上什麼關係,嚴重傾向於天才以及權貴子弟,普通人能上個小學就不錯了。

這麼多年搞下來,有時候李軒都覺得自己做的有點過分了。

明明有餘力,甚至都不用花費幾個錢就能夠更好的普及中學甚至預科階段的教育,但是帝國依舊沒有這麼去做。

禮部教育司韓中凱是這麼私底下評價大唐現在的教育體系的!

“現在就挺好的,讓那麼多的人上大學幹嘛,都上大學了,誰去種地?誰去工廠?”

一句話道明瞭大唐帝國教育體系的本質!

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俺答汗的孝心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狼狽而逃的韃靼人第七百六十三章 反明鬥士秦志福第九百七十一章 賊軍第二步兵師去哪了?第九百零六章 陛下果然是仁君啊第八百四十三章 偷懶的禮部官員第兩百三十三章 本官還會回來的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打工哪有當老闆好第一百零五章 大唐不缺官位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爆炸的水泥產業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日爲賊終生爲賊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一切都是爲了吃飽飯第七百四十七章 格德斯遊肇慶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陳立夫當縣令第二千一十七章 本土沿海等於西太平洋第三百五十章 誓師伐明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平西南入遼東第一百八十二章 這場大戰將會是一場豪賭第六百七十六章 恐慌的明軍第五百一十章 造反真難!第三百一十九章 前景不樂觀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內需導向經濟第六百四十二章 宋志文起復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陳立夫面聖述職第二千一百五十九章 大唐人最憎恨的機構:稅部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直覺告訴他第八百二十三章 格德斯貿易公司第四百一十四章 這是要殉國的節奏啊第二十三章 搶糧搶女人第四百八十七章 柳州天空飄落的血雨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葛老弟你這手還得練一練第五百五十五章 喜迎大明王師第八百八十九章 身負重任的陳立夫第九百六十八章 龍興之地大變樣第六百三十七章 飛啊飛,一起飛!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徒有虛名的皇家產業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黃河改道計劃第三十三章 柳八苟獻策第十章 夜深了,歇息吧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履帶拖拉機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士子們最喜歡的‘伴遊’第五百二十三章 李軒賜毒酒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三萬噸鉅艦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南洋交州第三百四十章 掃盲班和軍校第九百一十六章 二九牌鹹魚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煤氣馬車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遺臭萬年的呂宋金礦公司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重建東勝城第五百八十一章 擲彈兵,前進!第二千二十三章 海軍的戰艦越來越奇葩啊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大唐王師的血汗錢第二千二百零五章 聖天子崩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洗澡?不洗,死都不死!第二千二十五章 大唐優良傳統:罰款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細分的工業化第二千一十五章 有償監管第一百零九章 整個世界都安靜了第兩百零六章 種蘑菇的土匪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 大唐使團來了第二千二十六章 全民富足的希望第八百三十章 火力覆蓋攔截第六百零一章 開炮!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畢志安身先士卒第二十六章 近衛軍第十三章 臣罪該萬死第八百二十六章 修不起皇宮的皇帝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好惹的賊軍第二千九十六章 學大唐就必須學的徹底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 鐵路沿線局部本土化第九百七十章 張嶽的不好預感第四章 搶來的皇后第二千二十章 大唐從不插手土著內務第四百八十五章 柳州總攻戰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決堤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濟州馬場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二千一百九十四章 盛世步球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要誅他九族第五百九十八章 渡海登島部隊第五百六十章 向大唐王師學習!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一點也不朦朧的上頭村第六百九十七章 冒險誘敵第十章 夜深了,歇息吧第五百三十九章 黃永祥的科舉路第二千二十四章 陸軍丟不起那臉!第八百九十九章 一封勸降書 (求訂閱)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陸軍的‘海上戰車’第六百六十三章 颱風來襲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大唐西洋貿易公司改革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因爲李軒不願意第一百零一章 忽悠坑人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烏力罕的野望第五百六十章 向大唐王師學習!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穩賺不賠的買賣第七百三十章 不要臉的張嶽第二千一百三十七章 經濟一體化的初步成果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修鐵路了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海軍博物館第兩百七十章 三千虎賁渡瀾江
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俺答汗的孝心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狼狽而逃的韃靼人第七百六十三章 反明鬥士秦志福第九百七十一章 賊軍第二步兵師去哪了?第九百零六章 陛下果然是仁君啊第八百四十三章 偷懶的禮部官員第兩百三十三章 本官還會回來的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打工哪有當老闆好第一百零五章 大唐不缺官位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爆炸的水泥產業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日爲賊終生爲賊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一切都是爲了吃飽飯第七百四十七章 格德斯遊肇慶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陳立夫當縣令第二千一十七章 本土沿海等於西太平洋第三百五十章 誓師伐明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平西南入遼東第一百八十二章 這場大戰將會是一場豪賭第六百七十六章 恐慌的明軍第五百一十章 造反真難!第三百一十九章 前景不樂觀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內需導向經濟第六百四十二章 宋志文起復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陳立夫面聖述職第二千一百五十九章 大唐人最憎恨的機構:稅部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直覺告訴他第八百二十三章 格德斯貿易公司第四百一十四章 這是要殉國的節奏啊第二十三章 搶糧搶女人第四百八十七章 柳州天空飄落的血雨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葛老弟你這手還得練一練第五百五十五章 喜迎大明王師第八百八十九章 身負重任的陳立夫第九百六十八章 龍興之地大變樣第六百三十七章 飛啊飛,一起飛!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徒有虛名的皇家產業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黃河改道計劃第三十三章 柳八苟獻策第十章 夜深了,歇息吧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履帶拖拉機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士子們最喜歡的‘伴遊’第五百二十三章 李軒賜毒酒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三萬噸鉅艦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南洋交州第三百四十章 掃盲班和軍校第九百一十六章 二九牌鹹魚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煤氣馬車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遺臭萬年的呂宋金礦公司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重建東勝城第五百八十一章 擲彈兵,前進!第二千二十三章 海軍的戰艦越來越奇葩啊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大唐王師的血汗錢第二千二百零五章 聖天子崩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洗澡?不洗,死都不死!第二千二十五章 大唐優良傳統:罰款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細分的工業化第二千一十五章 有償監管第一百零九章 整個世界都安靜了第兩百零六章 種蘑菇的土匪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 大唐使團來了第二千二十六章 全民富足的希望第八百三十章 火力覆蓋攔截第六百零一章 開炮!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畢志安身先士卒第二十六章 近衛軍第十三章 臣罪該萬死第八百二十六章 修不起皇宮的皇帝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好惹的賊軍第二千九十六章 學大唐就必須學的徹底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 鐵路沿線局部本土化第九百七十章 張嶽的不好預感第四章 搶來的皇后第二千二十章 大唐從不插手土著內務第四百八十五章 柳州總攻戰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決堤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濟州馬場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二千一百九十四章 盛世步球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要誅他九族第五百九十八章 渡海登島部隊第五百六十章 向大唐王師學習!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一點也不朦朧的上頭村第六百九十七章 冒險誘敵第十章 夜深了,歇息吧第五百三十九章 黃永祥的科舉路第二千二十四章 陸軍丟不起那臉!第八百九十九章 一封勸降書 (求訂閱)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陸軍的‘海上戰車’第六百六十三章 颱風來襲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大唐西洋貿易公司改革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因爲李軒不願意第一百零一章 忽悠坑人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烏力罕的野望第五百六十章 向大唐王師學習!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穩賺不賠的買賣第七百三十章 不要臉的張嶽第二千一百三十七章 經濟一體化的初步成果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修鐵路了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海軍博物館第兩百七十章 三千虎賁渡瀾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