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二章 堅船利炮抵金陵

陳立夫在家中休息了三天後,就是出發前往德州,準備開啓新一輪的巡察生涯。

而於此同時,大唐王朝宣平五年的會試也是召開了,這一次比往年推遲了足足兩月的會試卻是沒有引起士子們的反對,反而是博得了大量士子們的好感。

因爲時間比較寬鬆,所以讓很多偏僻地方的士子們也是能夠趕到並參加科舉,而此外大唐朝報上也是透出了風聲,這一次錄取士子的規模將會超過往年。

雖然具體多多少還不得而知,但是肯定是要比往年多卻是已經成爲了定局。

增加錄取人數,這是李軒的決定,實際上這幾年來大唐王朝的會試錄取人數,一直都是在增加,從以往的一百多人再到兩百多,然後到五百多。

而今年的錄取人數,李軒可是準備直接增加到一千人以上,進士科和博士科各取五百人!

別擔心這麼多官員無法安排,現在大唐王朝新佔領了江南、浙江等大片地區,而且各種直屬機構正在逐步完善,對官員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

也不用擔心沒有足夠多的士子來參加科舉,去年大唐王朝都還沒有佔據江南呢,參加科舉的士子就有兩三千人了,而這一次,禮部科舉司預估參加科舉的士子,將由可能達到五千人以上。

其中多出來的一小部分是湖南、江西地區的士子,去年這兩個地區雖然也有士子來參加科舉了,不過來參加的還是不多,今年的話,不出意外將會有大批的士子前來參加會試。

不過還有一大半部分新增加的士子,則是江南地區的士子了,江南地區本來就是文風濃郁之地,讀書人衆多,哪怕是來參加科舉的人只有少數一部分,但是總額還是非常多的。

廣開科舉,這一直都是大唐王朝用來安撫、招攬士紳階層的利器。

四月二十日,會試正式開始,而事先報名的舉子加起來足足有五千三百餘人,而有意思的是,其中報考博士科的士子就有三千多人。

報考博士科的學子首次超過了進士科的學子。

這是因爲進士科和博士科的新科官員中試後,雖然在品級上一樣,但是博士科在選官的時候更有優勢,能夠進入稅部、工部等實權部門,擔任實權職務,而且在後續升遷上,大唐王朝還更加喜歡升遷博士科的學子。

大唐王朝成立也有這麼多年了,官場上也只逐漸出現了這樣的潛規則,並且爲外人所熟知。

在明王朝裡最吃香的進士科,在大唐王朝這邊,卻已經是逐步淪爲了二流。

士子們陸續進入考場後,就是開始了連續三天的考試,考試的題目比以往更加多,而且是更加的全面,雖然八股文章還是有,並且依舊佔據主要地位,但是策論,理科卻也是佔據了重要地位。

目前大唐王朝的科舉錄取規則,大體上是八股文章只是敲門磚,寫不好肯定是中不了的,但是八股文章這東西,基本上對於這些舉人而言不存在任何的難度,而考官們對八股文章的選用標準也是比較低的。

以進士科爲例子,兩千報考進士科的士子,不敢說百分百,但是百分之八十都能通過最基礎的八股文章這一關,但是後續怎麼選呢,其重點自然是落在了策論和理科上面來了。

然後在理科階段和策論的初選階段,直接刷掉一半,進士科的理科題目都是比較基礎的題目,哪怕不是去專門研究,但是隻要死記硬背大唐皇家出版社出版的那些理科書籍,基本上都能夠考得過去,但凡是理科考得不好的考生,那基本都是不關注,或者說對大唐王朝的科舉政策有所排斥的學子,這樣的人要來何用!

策論也是,策論寫的好不好,那可不僅僅是考驗考生文章功底,更加考較考生的所見所聞以及處理事務的能力,題目都是貼緊現實,如果只會背死書的考生,是絕對無法寫出一片讓人眼前一亮的策論的。

而剩下的大約七八百人怎麼選出來最後的五百名進士呢,答案很簡單,自然是以綜合評分爲主,每一考生的三份試卷,八股文章卷、理科卷、策論卷,考官都會進行單獨打分,然後三者相加,以總分論高低。

不過,進士科的策論分數比例比較大,佔據總分的一半,理科佔據百分之三十,文科佔據百分之二十。

博士科的的錄取流程大體也是相當,不過他們的核心科目就是理科,八股文章雖然也考,但是題目是非常簡單的,只要不是實在無法入目的八股文章,那麼基本都能入選。

而錄取總分階段,其理科的分數直接就是佔據了總分的一半,策論又佔據了三成,文科只佔據兩成而已。

等到了殿試階段,不管是進士科還是博士科,都只考策論一科。

畢竟這些人都是要當官的,理科和文科只是他們基礎知識的體現而已,考覈他們能不能當官,其實還是以策論爲主。

這樣篩選之後,大唐王朝在宣平五年的科舉裡,直接錄取了總是一千名考生,進士科和博士科各五百人。

錄取之後,除了一甲,以及二甲前三名,一共十二人將會被直接授予正七品官身,然後進入翰林院。

而其他人的話,二甲第四名以後以及三甲,則是授予從七品官身,而這些人還需要在內閣各部以及其他機構經過爲期三個月的實習,然後參加選官,最後纔會被授予正式官職。

而往往選官階段,纔是決定絕大部分二甲、三甲士子們前途的時候,選官由吏部文選司主持,綜合考慮這些新官員們實習時的表現,同時也會根據考生們的自主意願,然後進行分配,極少數最優秀的會被分配到翰林院,優秀者則是會留在京師各部門工作,而一般般的,則是打發到省、府、州三級下屬各機構任職。

而值得注意的是,大唐王朝從一開始,就沒有把新官員直接扔到某一個地方主政一方的慣例。

而這一點,也是大唐王朝和以往各朝各代的選官制度不一樣的地方,大唐王朝明確規定,新入官員不得主政一方。

這自然是爲了避免這些新官員們,考中進士、博士後,扔下書本就去當一個縣令了,那可是一個縣的父母官,讓一個官場新手去當,這不是坑百姓嘛!

不過如果是能力出色者,這些新官員們很快也是能夠主政一方了,現在他們的品級是從七品,如果幹得好升官了就是正七品,那就是縣令的品級了,能力出色的話,就會被外放到一個縣擔任縣令進行歷練。

不過這樣的人比較少。

畢竟在大唐王朝的官制裡,縣令、知州、知府這三個級別的職務,那都是全力巨大,而且能夠直接影響到治下數萬乃至數十萬百姓生計的,所以能夠擔任一地主官的官員,哪怕是個縣令,那也是正七品官員裡最爲出色的一批。

同時,這些主政地方的官員,升遷速度也是很快的,幹得好了,縣令不用多久就能夠變成知州,然後咻的一聲又變成知府了。

跨級快速升遷,這是地方主官們的巨大優勢,當然了,前提是要幹得好,幹不好分分鐘滾蛋!

正所謂,權力越大,責任也是越大!

浩浩湯湯的四月科舉結束了後,時間也就是進入了五月份!

五月初,金陵城外的碼頭,也是迎來了一支龐大的艦隊!

而這支規模龐大的艦隊,乃是長江艦隊的直屬艦隊,轄有足足十二艘武裝商船,而且都是適合內河航行的沙船,噸位從兩百噸到三百多噸不等,這些船隻之前可不是長江艦隊,而是第一艦隊的。

今年上半年,大唐海軍進行了改革和劃分,正式確定以第一艦隊、第二艦隊爲遠洋艦隊,並且是不在保留戰鬥能力不強,遠海航行能力不足的傳統中式武裝商船,只保留全新的職業戰艦,同時還保留了多艘西式軟帆海船改裝而來的武裝商船,不過這些武裝商船實際上也是被進行了大規模的改裝,火力比傳統的武裝商船要強得多。

這樣一來,第一艦隊和第二艦隊就是進行了大瘦身,撤編多餘的幾個分艦隊,只保留了三個分艦隊,目前第一艦隊只轄有四艘巡洋艦、八艘護衛艦,分別歸屬第一分艦隊、第二分艦隊。

第二艦隊則是隻有一艘巡洋艦、四艘護衛艦,編有第三分艦隊、第四分艦隊。

而衆多的傳統中式商船改裝的武裝商船,一部分福船則是開始移交給海軍後勤部門,一部分廣船、沙船等適合內河、近海航行,同時火力偏弱的武裝商船,則是移交給珠江艦隊和長江艦隊以及最新設立的閩江艦隊,作爲內河以及近海作戰船隻使用。

而長江艦隊,則是一股腦接受了整整二十六艘武裝商船,編成了長江艦隊的直屬艦隊,數量僅次於珠江艦隊。

而前面幾天,長江艦隊直屬艦隊的這一部分戰艦,趁着大雨以及夜色,冒險闖過了揚州,而且途中還和明軍水師大戰了一場,被擊毀了兩艘,這纔是帶着傷痕衝到了金陵城。

儘管損失不小,但是這一舉動,卻是讓大唐王朝在揚州以西、湖口以東的長江流域裡擁有了一支可觀的作戰力量。

而這對於大唐王朝後續的作戰是非常有利的!

至少有了這一支直屬艦隊後,明軍水師在這一段長江就不能肆無忌憚的活動了!

同時在後續如果大唐陸軍要發起渡江作戰的話,這支艦隊也能夠發揮出來巨大的作用!

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印度擴張攻略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韃靼人異動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洪水危機第六百六十四章 災後民亂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印度洋上的炮聲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帝國石油公司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蘇州宋家的貢品第兩百四十三章 送銀子送女兒第五百六十四章 騎兵在衝鋒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造船業大爆發第八百八十七章 官場得意陳立夫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 汽油機第二千一百五十七章 人在官場身不由己第八百三十章 火力覆蓋攔截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子爵世子的戰鬥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七十萬大軍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英勇而絕望的葡萄牙人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唐王師的巷戰利器第四十九章 爲皇上服務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 堂堂帝國太子第四百七十六章 僞唐不可力敵第二千四十九章 有錢了才能玩步球第五百一十二章 武裝柳州獨立團第七百三十三章 戰馬的悲鳴第六百八十九章 憑本事借的錢爲什麼要還?第五百三十七章 朕來朕見朕征服第一百章 九部制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被一鍋端的上海碼頭公司第四百五十七章 陛下,不好了第九百二十四章 百艘戰列艦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陸軍的‘海上戰車’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皇家青年軍校第兩百六十三章 該殺的還是要殺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貴族子弟在扶桑第八百三十九章 趴下,都趴下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瀝青公路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沒有戰列艦的海軍是沒有靈魂的第四百零五章 郝柏年面聖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 舉國轟動的經濟發展會議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沒有戰列艦的海軍是沒有靈魂的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田平一生的痛第一百六十章 怎麼不按劇本演啊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攘外先安內第一千零九十章 天子不是人第九百一十四章 神帝李軒第二千一百八十八章 直線引發的衝突第一百六十八章 請先生教我第五百二十九章 從不退縮的稅務稽查隊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大隅縣籌備特使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一點也不朦朧的上頭村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合約就是草紙第五百五十三章 幼軍營吊打全球第七百八十五章 王以旗議和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平息衆怒第七百五十章 大唐子民格德斯第八百二十章 慧塵長大了第六百九十一章 李春景的‘小冒險’第二千二十章 大唐從不插手土著內務第七百二十六章 被堵住的明軍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苦逼試航三人組第二千一百七十一章 把自己變成大唐人第兩百四十六章 柳八苟出山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不是不想而是不敢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新北侯去美洲第八百七十二章 紙糊一樣的空心方陣第八十四章 沒人能阻擋大唐的崛起!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誰說太子就一定能笑到最後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一個地球一個帝國第二千四十九章 有錢了才能玩步球第一百九十六章 收糧新思路第九百零四章 傳統:通通打包帶走第二千一百四十章 激進的陳立夫第一百七十七章 讓人震驚的馮家莊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沒辦法,就是這麼牛逼第八百二十八章 剿賊安民檄——北伐!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掌控直布羅陀海峽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陳立夫的奏章第二千九十三章 衛生觀念第二千一十九章 矛盾的目標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大唐岌岌可危第八百三十四章 近衛軍奔赴前線第四百四十五章 衝鋒的騎兵第三百零三章 大戰爆發第四百二十四章 豬都比他們強第七百五十八章 海軍出擊南澳島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多拿幾個,反正也不值幾個錢第四百七十五章 賊軍打炮了,快跑啊!第七十六章 任重而道遠第四十七章 斬李軒者,賞銀千兩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北岸開發區第九百四十八章 第一槍騎兵團第四百五十六章 就是幹,死就死了!第二千七十三章 大唐人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高麗四府第五百八十八章 宏偉的造艦計劃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南洋上的棱堡第二千五十三章 賣的不是車而是面子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擴大殖民規模第一百一十二章 偉大的無私奉獻精神第八百七十一章 萬騎衝鋒
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印度擴張攻略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韃靼人異動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洪水危機第六百六十四章 災後民亂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印度洋上的炮聲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帝國石油公司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蘇州宋家的貢品第兩百四十三章 送銀子送女兒第五百六十四章 騎兵在衝鋒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造船業大爆發第八百八十七章 官場得意陳立夫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 汽油機第二千一百五十七章 人在官場身不由己第八百三十章 火力覆蓋攔截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子爵世子的戰鬥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七十萬大軍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英勇而絕望的葡萄牙人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唐王師的巷戰利器第四十九章 爲皇上服務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 堂堂帝國太子第四百七十六章 僞唐不可力敵第二千四十九章 有錢了才能玩步球第五百一十二章 武裝柳州獨立團第七百三十三章 戰馬的悲鳴第六百八十九章 憑本事借的錢爲什麼要還?第五百三十七章 朕來朕見朕征服第一百章 九部制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被一鍋端的上海碼頭公司第四百五十七章 陛下,不好了第九百二十四章 百艘戰列艦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陸軍的‘海上戰車’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皇家青年軍校第兩百六十三章 該殺的還是要殺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貴族子弟在扶桑第八百三十九章 趴下,都趴下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瀝青公路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沒有戰列艦的海軍是沒有靈魂的第四百零五章 郝柏年面聖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 舉國轟動的經濟發展會議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沒有戰列艦的海軍是沒有靈魂的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田平一生的痛第一百六十章 怎麼不按劇本演啊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攘外先安內第一千零九十章 天子不是人第九百一十四章 神帝李軒第二千一百八十八章 直線引發的衝突第一百六十八章 請先生教我第五百二十九章 從不退縮的稅務稽查隊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大隅縣籌備特使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一點也不朦朧的上頭村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合約就是草紙第五百五十三章 幼軍營吊打全球第七百八十五章 王以旗議和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平息衆怒第七百五十章 大唐子民格德斯第八百二十章 慧塵長大了第六百九十一章 李春景的‘小冒險’第二千二十章 大唐從不插手土著內務第七百二十六章 被堵住的明軍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苦逼試航三人組第二千一百七十一章 把自己變成大唐人第兩百四十六章 柳八苟出山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不是不想而是不敢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新北侯去美洲第八百七十二章 紙糊一樣的空心方陣第八十四章 沒人能阻擋大唐的崛起!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誰說太子就一定能笑到最後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一個地球一個帝國第二千四十九章 有錢了才能玩步球第一百九十六章 收糧新思路第九百零四章 傳統:通通打包帶走第二千一百四十章 激進的陳立夫第一百七十七章 讓人震驚的馮家莊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沒辦法,就是這麼牛逼第八百二十八章 剿賊安民檄——北伐!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掌控直布羅陀海峽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陳立夫的奏章第二千九十三章 衛生觀念第二千一十九章 矛盾的目標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大唐岌岌可危第八百三十四章 近衛軍奔赴前線第四百四十五章 衝鋒的騎兵第三百零三章 大戰爆發第四百二十四章 豬都比他們強第七百五十八章 海軍出擊南澳島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多拿幾個,反正也不值幾個錢第四百七十五章 賊軍打炮了,快跑啊!第七十六章 任重而道遠第四十七章 斬李軒者,賞銀千兩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北岸開發區第九百四十八章 第一槍騎兵團第四百五十六章 就是幹,死就死了!第二千七十三章 大唐人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高麗四府第五百八十八章 宏偉的造艦計劃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南洋上的棱堡第二千五十三章 賣的不是車而是面子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擴大殖民規模第一百一十二章 偉大的無私奉獻精神第八百七十一章 萬騎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