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石原終於掌權了

雪,紛紛揚揚的冬雪。(首發)在近午時分時,便降了下來。

在順承郡王府內的書房中,加溼機使得室內並未來因暖氣的使用而顯得過於乾燥,此時,幾人坐在書房內,不時的討論着,偶爾的,那聲音會略顯得有些激動。

“應該說,這個石原莞爾主持修訂的《國防國策大綱》具有一定的現實性和可行性。”

這是第一次,楊永泰翻看這份被列爲絕密的日本昭和十一年制定的《國防國策大綱》,也正因如此,原本極不瞭解的石原莞爾在他的心中擡高了幾個臺階,這個傢伙就像是主任所說的那樣——是日本陸軍中少見的幾個具有戰略眼光的之輩。

“是具有一定的現實性和可行性,但是……”

李璜將手中的副本放到几上,然後斷絕說道。

“但未免有些太過一廂情願了!”

“太過一廂情願?”

管明棠的眉頭微微一揚,然後看着李璜詢問道。

“把你的想法說來聽聽!”

在管明棠詢問時,楊傑同樣也擡頭注視着李璜,過去在他看來,李璜等人不過都是由主任“圈養”之黨人罷了,是某種程度上的政治工具。

“按照這個《國防國策大綱》提出的假想敵順序是美,蘇。首先對蘇已經放棄了進攻戰略,而代以“完成了軍備的充實和持久戰的準備後首先開始積極工作以儘快迫使蘇聯放棄進攻遠東的圖謀……”的字眼,就是說在武力的後備上與蘇聯談判,不與其交惡。起碼從現實的工業生產和軍事兵器實力來說,立即和蘇聯交惡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在石原看來,蘇聯南下的路線有三條,分別是滿洲,內蒙和新疆。但是因爲地理的因素,蘇聯人肯定會放棄後兩條而選擇滿洲,所以要北極熊打消南下的念頭,首先就要經營好滿洲國。”

聽着李璜提及《國防國策大綱》的內容,曾澈則保持着沉默,他已經命令調查局駐東北情報站,全力蒐集石原的情報,關注其在東北的舉動,既然老闆關注這個人,他必須更加關注,甚至因爲此時老闆所表示的關注,他的心裡已經開始尋思着,是否應該派人解決掉這個麻煩。

“而對美國則是“努力與美國保持親善關係……”因爲日本和滿洲都有豐富的媒,鐵資源,可是缺少最重要的戰略資源:石油和橡膠。而這兩者全在美國人和英國人手裡,所以千萬不能和美國人翻臉。只要不和英美翻臉,石原認爲英美會默認“滿洲國”的存在,因爲有一今日本人控制的滿洲,正好爲英美消除了蘇俄南下的憂慮。”

端着茶杯,管明棠並沒有喝茶,針對某一個人舉行一次應對會議,這在公署尚是首次,儘管會議是在自己的“家”中舉行的。

“對華戰略則是做好穩固日本與僞滿和華北,完成進行持久戰的準備的基礎工作,反對擴大戰爭。也就是說:在西北的挑動內戰,同時建設滿洲國,鞏固、穩定華北,堵住俄國人南下,再向南洋滲透,得到馬來亞的橡膠和文萊的石油,同時擠走英國人,爭取把手伸到“蘭印”確保石油供應,這以後再和美國進行“最終戰爭”。”

提到這裡,李璜的臉上略流露出絲許嘲諷之色。

“這確實如楊主任所言,具備可行性,但未免也太過一廂情願了,首先在對蘇俄問題上,石原的態度是暫時不與其交惡,但是日本的北進是其國策之一,而同時,蘇俄方面因我國與日本的停戰,亦發生了改變,去年日本在張鼓峰的試探性舉動,迫使一味避免兩線作戰的蘇方作出了讓步,這意味着,在接下來的幾年內,日本仍然有可能因爲邊界問題,繼續進行冒險性嘗試,石原是參謀長不假,但是原忘了,當年他還是中佐的時候,就發動了“918事變”而這一示範效應,是否會激勵日本中基層軍官作對蘇冒險嘗試呢?”

李璜的分析讓管明棠、楊永泰等人頗以爲然的點着頭,“下克上”正是石原面臨的最大的問題。

“一次讓步、兩次讓步、三次讓步,蘇俄爲了穩定遠東,接連不斷的讓步,不會讓日本滿足,反而會進一步刺激日本的胃口,當這個胃口被刺激到一定地步的時候,主任,到時候,無論蘇方是否願意,他們都不得不應戰,而界時東北的局勢必然發生變化……再就是對美態度,美國與蘇聯不同,美國在亞洲更多的是商業利益,如果不直接入侵菲律賓,以美國國內的孤立主義的盛行,美國很難對日本採取措施,但問題卻就發生在這裡——資源,正如這份大綱中分析的那樣,石油與橡膠恰恰是東北所不能提供的,甚至可以說,資源問題纔是日本最根本的問題!”

作爲三省參政會的參政員,自中日停戰後,他一直在研究着日本這個未來幾年中,華北當局最大的,甚至可以說唯一的假想敵,與其它人大都通過軍事去研究這個敵人不同,在邯彰的經歷,使得他更側重於在經濟上去分析這個假想敵

“歐戰後的二十年間,隨着日本經濟增長,各類物資的進口量有增無減。到民國十五年,日本所需的各種基本原料物資中,只有煤炭的自給自足程度達到y90%。其餘各項中,鐵礦石的自給率爲16。7%、原油20。2%、鋁40。6%、錫28。8%、鹽31。3%。除此之外,諸如橡膠、鎳、鋁礬土之類的物資完全依賴進口。巨大的資源輸入當然換來了國家的發展。到民國十六年,日本的發也量位居世界第五,鋼產量佔世界第六,棉紗產量世界第二,人造絲則是世界第一。但在所有工業化國家中,日本最爲依賴海外原料運輸。日本作爲工業化國家的地位,被其作爲原料消費大國的地位抵消了。以貨物裝卸量計算,民國十六年日本進口量3700萬噸物資,但只出口了1300萬噸物資。除了英美兩國,日本進口商品的重量超過任何國家。顯然,日本越依賴進口,把自己作爲政治抵押品的風險就越大,因爲它的原料供應國顯然處於能提出要求的有力的地位。如果不希望受制於人,唯一的辦法就是設法控制供應來源,這就是日本必然走向擴張的根本之一。”

當李璜分析日本走向擴張的根本原因時,管明棠只是偶爾的將視線投向他,日本必然擴張的觀點並不新鮮,實際上國內高層對日本亦有同樣的分析,甚至這也是當初制“苦撐待變”的根本原因。

“而相對應的還有國內外的市場,因國內50%的農民生活極爲貧困,因此日本也無法通過擴大內需的辦法走出困境,國內市場日益狹窄的同時,外部市場亦受到衝擊,民國十八年的世界經濟危機,結束了自由貿易的黃金歲月,先是危機導致美國的經濟全面下滑,使日本生絲出口遭受嚴重打擊,在民國二十年,英國放棄了其長期堅持的自由貿易,轉而與它的自治領和殖民地簽訂了關稅同盟。這使得日本失去了另一個對他十分重要的市場,此前,日本一直用薄利多銷的方式向英國在亞洲的殖民地大量出售工業產品,因爲這些貧窮的殖民地不願意買質量較好但價格昂貴的英國同類產品。世界貿易形勢的惡化使得日本更加看重中國,甚至可以說,經濟危機是其對中國的入侵的主要構成因素之一,但這正是石原莞爾的短視之處。”

石原莞爾的短視之處,李璜的點評讓管明棠的眉頭微微一跳,石原莞爾可是近代日本唯一具備戰略眼光的人,相比於東條,石原的政策更隱蔽、更加惡毒,而且可能性更高。

“主任,就資源需求而言,日本只從滿洲進口五種商品:煤、鐵礦石、鹽、小麥和大豆。其中,只有前兩種商品對日本較爲重要。但是中國本身落後的現實,並不能滿足日本的資源需求,它爲此付出的努力很可能得不償失,只是由於張學良的東北軍放棄抵抗,這個矛盾才未能充分暴露。畢竟,輕易到手的戰利品並沒有消耗太多的成本。”臉上帶着些嘲諷之色,李璜又接着說道。“原本,東北就一直是日貨的傾銷地,如果他們不打下東北,完全可以照樣利用在東北的投資獲得東北的煤鐵,從而將其轉化爲日本的工業力量,且即不會引起各國的警戒,同樣亦不會引發我國的抗日浪潮,而而影響到日貨在華銷售,原本能用市場解決的問題,石原偏偏冒險用佔領作爲解決,最終全面激化了中日矛盾,如果當年日本不這麼做,而是全力修實因濟南事變而惡化的中日關係,中日兩國又豈會如此?可以說,石原那個人,表面上看似一個戰略家,其實不過只是一個披着戰略皮毛的日本軍人罷了!”

手指朝着桌面上那列爲絕密的《國防國策大綱》輕輕一點,李璜的臉上帶着十足的輕蔑之色,那種輕蔑甚至是發白骨子裡的。

“如果沒看到這份大綱,我會覺得石原還是一個隱患,但現在,看到這份大綱,”

擡起頭,直視着主任,李璜的神情卻是突然一變,用不無激動的口吻說道。

“我只能說……天佑中華,現在終於讓石原那個傢伙掌權了!”

第299章 交給我第199章 左右之擇第1132章 帝國的崩潰第145章 以技逼人爲合併第223章 杉山元的野望 求月...第56章 忠誠的……第381章 制約第207章 南京之戰(一)第435章 困境第136章 血肉第77章 國人國事份內事第16章 機遇一現不錯過第340章 公審的威懾第70章 歸國之人第81章 身處現代卻思鄉第77章 國人國事份內事第309章 硅晶時代第57章 雪中送炭爭口氣第106章 求人不如求自己第52章 莫氏訪華(下)第278章 軍心第1210章 倫敦的憤怒第121章 出擊第1181章 地獄(下)第1231章 就這樣開始吧第1251章 南京的惱怒第1035章 緬北第1139章 政治的延續第1021章 和你們一樣第1130章 治下的人們第4章 巧簧只爲稻糧謀第36章 西安不安第91章 小車代馬益於國第18章 驚喜第1163章 三巨頭初會第1140章 韓國第161章 夜襲第28章 恐嚇第329章 登高展雲第123章 平城暗戰驟然生第1258章 南亞次大陸第149章 戰前第780章 騎兵的進攻第4章 謊言第3章 參觀之旅第1229章 故友聚第1134章 中德合作第404章 教育之變第144章 理想主義者的抉擇第31章 莫斯科第66章 軟肋第100章 是梟是雄誰人知第1071章 遼陽之戰第305章 新家第107章 空軍的未來第284章 時代前沿第278章 新的機會第216章 南京之戰(五)第274章 決定未來第1180章 地獄(中)第393章 別離第61章 勝利進軍第271章 相見第321章 變革第424章 軍人的看法第416章 與狼共舞第219章 南京之戰(七)第1136章 裡賓特洛甫第164章 初抵初逢心不同第1049章 個人交易第97章 奇襲珍珠港(下)第1163章 三巨頭初會第69章 北方印象第90章 勢之營造第443章 定心丸第89章 引導第1057章 我之鄉親第414章 走向海洋第46章 小心無錯錯失機近代山陝地區基層水利管理體系探第4章 謊言第67章 老闆聞戲思國事第41章 北平不平第208章 怒極而笑刀揚起第393章 別離第143章 在邯彰第126章 投降第268章 蹚匠第143章 未來打算心惶然第175章 長山塔下大人物第1028章 海軍需要勝利第1078章 遼陽之戰(六)第1218章 “苦衷”第35章 時代的號角近代山陝地區基層水利管理體系探第1170章 王朝末日第138章 血戰海兵司令部第379章 國之國民第1150章 憂鬱第779章 讓人頭痛的敵人
第299章 交給我第199章 左右之擇第1132章 帝國的崩潰第145章 以技逼人爲合併第223章 杉山元的野望 求月...第56章 忠誠的……第381章 制約第207章 南京之戰(一)第435章 困境第136章 血肉第77章 國人國事份內事第16章 機遇一現不錯過第340章 公審的威懾第70章 歸國之人第81章 身處現代卻思鄉第77章 國人國事份內事第309章 硅晶時代第57章 雪中送炭爭口氣第106章 求人不如求自己第52章 莫氏訪華(下)第278章 軍心第1210章 倫敦的憤怒第121章 出擊第1181章 地獄(下)第1231章 就這樣開始吧第1251章 南京的惱怒第1035章 緬北第1139章 政治的延續第1021章 和你們一樣第1130章 治下的人們第4章 巧簧只爲稻糧謀第36章 西安不安第91章 小車代馬益於國第18章 驚喜第1163章 三巨頭初會第1140章 韓國第161章 夜襲第28章 恐嚇第329章 登高展雲第123章 平城暗戰驟然生第1258章 南亞次大陸第149章 戰前第780章 騎兵的進攻第4章 謊言第3章 參觀之旅第1229章 故友聚第1134章 中德合作第404章 教育之變第144章 理想主義者的抉擇第31章 莫斯科第66章 軟肋第100章 是梟是雄誰人知第1071章 遼陽之戰第305章 新家第107章 空軍的未來第284章 時代前沿第278章 新的機會第216章 南京之戰(五)第274章 決定未來第1180章 地獄(中)第393章 別離第61章 勝利進軍第271章 相見第321章 變革第424章 軍人的看法第416章 與狼共舞第219章 南京之戰(七)第1136章 裡賓特洛甫第164章 初抵初逢心不同第1049章 個人交易第97章 奇襲珍珠港(下)第1163章 三巨頭初會第69章 北方印象第90章 勢之營造第443章 定心丸第89章 引導第1057章 我之鄉親第414章 走向海洋第46章 小心無錯錯失機近代山陝地區基層水利管理體系探第4章 謊言第67章 老闆聞戲思國事第41章 北平不平第208章 怒極而笑刀揚起第393章 別離第143章 在邯彰第126章 投降第268章 蹚匠第143章 未來打算心惶然第175章 長山塔下大人物第1028章 海軍需要勝利第1078章 遼陽之戰(六)第1218章 “苦衷”第35章 時代的號角近代山陝地區基層水利管理體系探第1170章 王朝末日第138章 血戰海兵司令部第379章 國之國民第1150章 憂鬱第779章 讓人頭痛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