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南京肅

這一天,天氣很好,秋陽如擡。

在這一個秋高氣爽的清晨,南京的市民們沐浴着溫煦的陽光,依如往日一般開始一天的工作,對於南京的市民以及中國的百姓而言,或許,現在東北仍然被日本佔領着,但在另一方面,他們卻深刻的體會到這個國家發生的變化。

從民27年停戰至今,不過短短四年,這個國家發生了太多的變化,國家的建設改變了這個國家的面貌,不僅如此,甚至就連同國家的地位亦發生了改變。當然對於絕大多數普通的百姓來說,他們看不到國家地位的變化與國際局勢之間的關係,他們所看到的是曾佔領蒙古的蘇俄不得不把蒙古交還給中國,甚至還承諾將佔據中國的土地歸還。甚至就連同英國,亦在西南邊界問題上作出了讓步,至於其它國家,他們的在華特權更是先後被加以廢除。

似乎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當然,在這個時代仍然有着這樣,那樣的不足,甚至還有潛在的衝突與爭執,但不可否認的是,至少在民國建元以來,似乎沒有比此時更好的時候了。

“我們的國家正在一點點的強大起來,現在,民族的復興正值關鍵之事,前所未有的考驗,正降臨於吾輩之身……緊密的團結在中央的周圍,當以服從中央命令、服務國家建設、服務國民爲宗旨……”

看着報紙上刊登的北平軍政委員會主任、北方邊防軍司令管明棠的就職演說,郗永綏的眉頭微微一皺,作爲軍令部第二廳二處處長,雖說他主掌的是國際情報,但是卻深知,管明棠和他的華北軍於中國而言意味什麼。

“縱虎歸山啊!”

在發出一聲嘆息之餘,他只能無奈的搖搖頭,他深知中央不是不想對華北軍下手,可問題在於,沒人願意冒那個風險,且不說華北軍的實力,佔據着東北的日軍亦是他們不得不考慮的事情,中央害怕把華北逼急了,倒致華北局勢崩潰,同樣的,中央亦擔心南京與北平發生衝突,讓日本從中得利,當然,與北平方面的接觸,使得郗永綏同樣明白,北平亦有這方面的擔心,也正因如此,現在北平與南京纔會維持着巧妙的平衡,即便是管明棠辭職期間,中央亦未把手插到北平,甚至還曾電令北平黨部謹慎工作。

“早晚有一天,總是會撕破臉的!”

心底這般感嘆一聲,郗永綏的座車駛進了軍令部,而他一進軍令部,便發現今天軍令部的氣氛似乎於往常有所不同,大院內到處都是荷槍實彈的憲兵。

“怎麼回事?”

“恩綏,”

瞧見走過來的郗永綏,站在車旁的魏大銘連忙說道。

“部裡清理了幾十名間諜!有幾人,位子比咱們還高點!”

什麼!

魏大銘的話讓郗永綏不由一驚,一次抓住那麼多間諜?

“鄭傑夫乾的?”

郗永綏口中的鄭傑夫是主管國內情報的第三處處長鄭介民,在第二廳實施反諜行動的也就是隻有他的第三處了。

“嗯!”

在魏大銘應聲時,郗永綏看到幾名被摘了軍帽的軍官被憲兵押解上了幾輛等待多時bf211,這種模樣有點像麪包的12座”麪包車”是北方汽車在前年所生產的車型,一開始用於民用,用於短途運輸車輛,後來因爲其出色的性能和可改造性,被軍隊改用爲軍事車輛。主要作爲救護車、輕型工作車以及指揮車使用。

在南京無論是憲兵亦或是軍統都是利用其大空間充當逮捕車或監視車,而在那些被押上車的軍官中,郗永綏更看到了幾個熟人,甚至有一位剛剛調到軍令部第三處,堪稱陳部長所在的土木系干將一位少將。

“鄭傑夫從什麼地方弄到的情報準確嗎?”

一次性逮捕這麼多人,而且還涉及到陳部長的親信,顯然所需要的情報支持不在鄭介民能力範圍內,他弄這麼大的行動,肯定是從什麼地方弄到了名單,而且名單來源一定非常可靠,否則單是陳部長那一關他都過不了。

“聽說是老毛子那邊提供的……”

“我聽說是北平那邊……”

一時間院子裡是衆所紛雲,在內心裡郗永綏更希望情報來自北平,因爲北平的情報無疑更準確些,這是他與其多年合作的經驗。

軍令部第二廳是抗戰軍興時政府撤到武漢時倉促成立的。它既無人員,又無機器。要在短時問內建立起自己的諜報網談何容易?唯一的辦法就是憑藉外力。在當時的情況下,只有戴笠擁有一整套蒐集敵情的必要手段。

軍令部第二廳成立之初,根據當時的客觀形勢,非常需要戴笠軍統局的幫助才能支撐場面。而戴笠是蔣介石手下最大的情報首領,如今插手軍令部,是他求之不得的事情。所以軍令部第二廳成立的第一天,戴笠就把大批軍統特工塞進了該廳。由此開始,軍令部第二廳的國內情報和情報電訊兩項業務,自始至終牢牢地控制在軍統手中,從未易手。而作爲第二處處長負責國際情報的郗永綏卻果斷的選擇了同邯彰進行合作,事實證明,他當初的選擇是極爲正確的,委員長亦不希望軍統控制對日、對蘇以及一般的國際情報業務。

過去的幾年間,二處通過同六戰區參謀部情報處以及後來的北平綏靖公署情報處通過共享情報,進行了大量的合作,從而使得第二處國際情報業務開展極爲順利,亦藉助北方公司的幫助,在歐美各國設立了情報站,用於蒐集情報。如果是北平方面向鄭介民提供的情報,那麼,那些人必須有罪,可如果是老毛子提供的,誰知道會不會是反間計。

不過,這並不是他需要考慮的,和魏大銘聊了幾句之後,郗永綏便徑直進了朝軍令部左翼的大樓走去,在進入二樓辦公室後,剛把軍帽掛在衣架上,下屬便把文件送了過來。

剛一翻開文件,郗永綏的眉頭便是猛然一皺的,文件是從駐法情報站傳來的。

“日本政府已經向法國維希政府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其在?十月十五日凌晨零時以前,就日軍進駐的法屬中財問題作出答覆!”

郗永綏的報告讓楊宣誠的神情變得嚴肅起來,就在一個星期前,北平方面向南京送交了一份情報,北平方面方面破譯了一份日本駐臺灣總督府於十月六日拍給外務省的電報。這份電報報告了他從當地陸軍當局那裡獲悉的有關進駐法屬印度支那的詳細計劃。那是一份電文頗長的電報

“進駐法屬印度支那的首要目的,在於實現我同對法屬印度支那所要達到的各種目的。次要目的在於如果國際形勢容許,就以法屬印度支那爲基地迅速採取行動。……佔領法屬印度支那後的下一步計劃,就是向荷屬印尼發出最後通牒。

在佔領新加坡時海軍將起主要作用??我們要以航空部隊和潛艇部隊斷然地一舉摧毀英美軍事力量。進駐法屬印度支那的部隊是第十五軍……”

而作爲第二廳廳長,楊宣誠卻選擇忽視了這份電報,原因非常簡單,在他看來,日本是絕不可能在剛剛挑動遠東戰事,入侵蘇俄之時,向南洋發起進攻,儘管在隨後的幾天中,一批又一批地日軍部隊乘船向着臺灣的高雄駛去。但楊宣誠依然沒有采信這一情報,因爲在他看來,這甚至可能是北平方面的陰謀,可是現在,對法國的最後通牒無疑佐證了這份情報的真實性。

“廳長,看樣子,南洋的局勢要大變了!”

看着廳長,郗永綏的語氣顯得有些緊張,儘管現在他從事情報工作,但他同樣也是一名軍官,一但日本在南洋展開行動,那麼中國會陷入什麼樣的局面呢?只有一種局面——四面合圍,中國從面至北都將陷入日本的戰略包圍之中。

“南洋局勢大變不要緊,要緊的是……”

要緊的是對中國造成的影響!

“恩綏,你立即同北平方面協調一下,看看他們掌握了什麼情報,他們在國際情報上,比咱們更有優勢,”

作爲二廳廳長的楊宣誠本人從未不想獨攬二廳的大權,或是去樹立自己的勢力,但是他能夠主持二廳至今,卻是因爲深知二廳內的武官系與軍統系之間的矛盾,同樣亦深知兩系的不足,就像掌握一二處上的武官系雖說長與國際情報,但是卻並不像軍統系那般”職業”,可是反觀北方邊防軍參謀部情報處不僅長於國際情報,而且又極爲專業,多年來,二廳通過同其進行合作可謂是獲益良多,除了……想到自己對那一重要情報的忽視,楊宣誠的臉色不由的變得有些難看,可無論再難看,現在事情已經發生了,他必須要向校長提出報告。

“等到消息確認之後,你和我一起去向校長報告……”

沉吟片刻,楊宣城又補充道。

“你看看,同北平聯繫一下,你親自去一趟北平,如果日本人要在南洋動手,北平方面肯定有後手!親自了解一下他們的計劃!”

第837章 外交之變第135章 不擇手段有何妨第1057章 我之鄉親第110章 廬山談第100章 商院明天第1188章 長崎的蘑菇第75章 國之夢想脅他人第237章 大師第436章 把它偷回來第240章 夏季攻勢(九)第819章 北進與中國的未來第77章 誰能置身之外第1240章 家已非家第378章 徵兵第802章 來自蘇俄的退讓第124章 進攻第1018章 美國的希望第1086章 柏林的笑容第1018章 美國的希望第1195章 這一天(中)第173章 濟南第775章 交給敵人決定第278章 軍心第17章 命中有時不強求第126章 書桌不靜師心憂第322章 斯大林的憂慮第298章 揹負惡名第230章 二楊入邯(下)第1236章 遠方的誘惑第293章 憂心第1116章 最後的機會第193章 勝利的歡呼第320章 還來得急第383章 石油第390章 分肥第220章 震撼之時亦感慨第270章 勢以逼人第308章 崛起中的商機第1254章 理應享受第89章 鄉變第790章 坦克戰第1142章 前夜第345章 商難第108章 徵召第219章 南京之戰(七)第210章 新憂第17章 命中有時不強求第805章 絕望的掙扎第49章 行善可需他人報第159章 緊鑼密鼓備戰忙 四...第189章 歐洲的希望第1092章 華盛頓的驚訝第1023章 安撫第1060章 目標第22章 臨計只得將就計第1086章 柏林的笑容第421章 戰爭之神第20章 誤國之人古有之第323章 背叛者同樣可以信任第1135章 勝利前夕的憂慮第178章 開封會議 !...第94章 寧靜夏維夷(下)第78章 中日合作第1045章 雨林之戰第410章 軍人之擇第165章 木秀於林風摧之第403章 廣州灣之變(中)第10章 換裝第434章 紛怒第50章 臭溝沿內藏英傑第404章 廣州灣之變(下)第33章 暗殺第111章 空軍幼年學校第799章 新的恐懼第1107章 火紅的煉獄第784章 反攻第302章 叮囑第788章 審訊第1166章 旗落第64章 小節不拘成大事第285章 共同之處第1133章 帝國末日第114章 地無分南北,年無分...第14章 新的問題第80章 決意助人心又驚第69章 根在何處第227章 未來之勢第253章 夏季攻勢(十六)第265章 階段性的勝利第403章 沙龍或者……第291章 希望與救濟的販賣第240章 夏季攻勢(九)第210章 新憂第377章 內憂之慮第106章 反應第130章 連鎖未來誰人知第336章 農村的現實第367章 中國需要第262章 事業的前提第85章 小縣大房迎新賓
第837章 外交之變第135章 不擇手段有何妨第1057章 我之鄉親第110章 廬山談第100章 商院明天第1188章 長崎的蘑菇第75章 國之夢想脅他人第237章 大師第436章 把它偷回來第240章 夏季攻勢(九)第819章 北進與中國的未來第77章 誰能置身之外第1240章 家已非家第378章 徵兵第802章 來自蘇俄的退讓第124章 進攻第1018章 美國的希望第1086章 柏林的笑容第1018章 美國的希望第1195章 這一天(中)第173章 濟南第775章 交給敵人決定第278章 軍心第17章 命中有時不強求第126章 書桌不靜師心憂第322章 斯大林的憂慮第298章 揹負惡名第230章 二楊入邯(下)第1236章 遠方的誘惑第293章 憂心第1116章 最後的機會第193章 勝利的歡呼第320章 還來得急第383章 石油第390章 分肥第220章 震撼之時亦感慨第270章 勢以逼人第308章 崛起中的商機第1254章 理應享受第89章 鄉變第790章 坦克戰第1142章 前夜第345章 商難第108章 徵召第219章 南京之戰(七)第210章 新憂第17章 命中有時不強求第805章 絕望的掙扎第49章 行善可需他人報第159章 緊鑼密鼓備戰忙 四...第189章 歐洲的希望第1092章 華盛頓的驚訝第1023章 安撫第1060章 目標第22章 臨計只得將就計第1086章 柏林的笑容第421章 戰爭之神第20章 誤國之人古有之第323章 背叛者同樣可以信任第1135章 勝利前夕的憂慮第178章 開封會議 !...第94章 寧靜夏維夷(下)第78章 中日合作第1045章 雨林之戰第410章 軍人之擇第165章 木秀於林風摧之第403章 廣州灣之變(中)第10章 換裝第434章 紛怒第50章 臭溝沿內藏英傑第404章 廣州灣之變(下)第33章 暗殺第111章 空軍幼年學校第799章 新的恐懼第1107章 火紅的煉獄第784章 反攻第302章 叮囑第788章 審訊第1166章 旗落第64章 小節不拘成大事第285章 共同之處第1133章 帝國末日第114章 地無分南北,年無分...第14章 新的問題第80章 決意助人心又驚第69章 根在何處第227章 未來之勢第253章 夏季攻勢(十六)第265章 階段性的勝利第403章 沙龍或者……第291章 希望與救濟的販賣第240章 夏季攻勢(九)第210章 新憂第377章 內憂之慮第106章 反應第130章 連鎖未來誰人知第336章 農村的現實第367章 中國需要第262章 事業的前提第85章 小縣大房迎新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