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共同之處

?一個沒有大抱負更有些自私自利的小人物、一個被迫捲入大時代的小人物和小人物們的故事。一寸山河一寸血,中國的每一寸山河,都流着烈士的鮮血,都堆積着烈士的森森白骨……

只願這山河常青……

……………

……………

請大家踊躍發帖,活躍本吧!

有能力的同學,請前去創世支持。

……………

章節連載總貼:

“嘟、嘟嘟……”

各種各樣的哨聲在街道兩側迴盪着,手中拿着旗幟的工人在街道兩側的建築工地的頂部或者下方指揮着,升降機、吊車不斷的輸送着各種各樣的建築原料,在新區主幹道兩側,準確的來說是新區中央區,一棟棟現代建築,正在迅速的施工。

百貨公司、電業大樓、公司總部、大型飯店……在中央區除去公司總部建築羣外,或許更爲重要的就是商業區的建設,與此時各地興建的現代混凝土建築不同,在中央商業區的幾乎每一棟建築都是東方式的,建築風格均爲中國傳統風格和現代風格相結合,幾十年來的西風東漸,此時的中國現代建築,已經開始擺脫西方的影響,西方的現代建築技術與中國傳統風格的結合,正處於這個時代的主流,而來自全國各地的上百名優秀的建築設計師,平均參與其中,甚至包括正參與興建大上海計劃的董大酉等人亦參與設計公司新區的建築。

在一片建築工地上,頭戴着安全帽的王華彬偶爾會將視線從施工圖紙上轉移到公路上,在主幹道兩側的非機動車輔路上,堆積着大量的積土,那是正在開挖的下水道,這種施工場面在新區隨處可見,畢竟,按照市政建設的第一原則,下水道建設從來都是與水電路相同,擁有第一優先權。

“怎麼還沒到?算算時間,應該差不多了啊!”

此時,心情有些焦切王華彬正在等待的“老闆”——董大酉,這會卻正悠哉、悠哉的在公路邊,仔細查看着下水道的設計,幾乎是在進入主幹道後,董大酉便注意到道路兩側高達數米的積土,作爲一名建築師,他自然知識,這種在道路兩側連綿數公里的積土是開挖下水道時留下的,不過因爲規模的關係,他纔會在看到幾名手拿圖紙的建築師後,特意下了車,同他們交談起來。

“……爲了保障地下室的排水,新區的下水道標準埋深爲地下10米,這可以保證地下負三層都可以擁有良好的地下排水設施,利用西高、東低的地形,下水道的出口……”

“從排水道至拱頂高爲3。5米,其中排水道深1米,寬1。5米,排水量……”

看着圖紙上的數據,董大酉甚至覺得在北方開挖如此規模的下水道設施根本就有些浪費之嫌,而看到水道兩側1米的“維修步道”時,更是驚呆了,而看着圖紙中那密集的路面排水通道,董大酉似乎明白了。

“防空洞?你們把防空洞和下水道結合在一起了!”設計的意圖被董大酉一言道破時,方樸川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除去將供水、供電、供暖都融入市政下水道外,又將其同人防與其相結合,是董事長提出的,在中國,甚至在世界上,新區的多功能下水道都是第一例,而現在,竟然被董大酉一語道破了。

果然……在方樸川的驚訝中,董大酉連忙解釋道。

“是排水通道太密集了,每隔二十米一處,而且尺寸也很大,顯然是留作通氣之用,還有這裡,排水孔這裡設有一層反L型,與普通的直線式排水孔不同,這個設計我見過歐洲的一些防空洞中有采用過……”

接連點出下水道的幾個設計特點,董大酉又指着幾輛正在拉着土的渣土卡車說道。

“你們在開挖的時候,土壤都是分開的,內層粘土置於外側,又特意用渣土車運走,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這些土壤應該是運往磚廠對吧!這種粘土是最好的燒磚原料……”驚訝的看着董大酉,如果說先前方樸川只是驚訝的話,現在恐怕是震驚了,果然真應了那句盛名之下無虛士了。

“佩服、佩服!”

接連感嘆着,方樸川手朝着城外的方向指了過去。

“新區建設僅只是一期工程的建設量都是極爲巨大的,按照幾個月前制定出來的甘特圖,新區一年需石材30萬立方米、用磚25000萬塊。爲了充分保證石材的供應,在公司在後山開設了採石場,並正在修建一條臨時輕便鐵路線,將石材通過輕便鐵路直接運至城內施工現場和建材儲備場。在水泥和建築用磚的準備上,爲了避免大量開挖土地,公司只是在的沿河一帶,開設了大量的磚窯,原料都是來自市政開挖土方,雖說增加了一些運費,但是就整體來看,燒磚成本還是有所下降……”

“一年25000萬塊磚,這麼大的用磚量,恐怕只依靠這種市政開挖土方,是沒辦法滿足的話吧!”

因爲是大上海計劃設計委員會成員之一,董大酉現在反倒對由其設計的百貨公司沒有多少興趣了,百貨公司那邊,有他的助手的王華彬他們在,就可以保證施工,反倒是新區這些一些新鮮的組織施工引起了他的興趣。

“是滿足不了,所以很多埋回土方都用煤矸石取代,現在新區煤礦已經開工,雖然還沒有出煤,但卻開挖出了許多煤矸石,用硬質煤矸石鋪設路基,經過灑水碾壓後,形成的密實結構,效果毫不遜於三基土路基……”

在仔細介紹一番之後,方樸川雙特意引用了董事長的一句話,

“嗯,就是綜合利用各種資源,儘可能做到原料資源的毫不浪費,不過這要求施工組織嚴密性,不過這一點,在其它地方不敢保證,但是在這……”

伸手指向那些穿着灰色制服的土方工,方樸川用一種極爲佩服的口吻說道。

“這恰好說明了董事長的遠見,如果不是董事長要求,所有的新招聘工人,都必須接受十五天的軍訓,然後按軍隊的方式編組分配,再加上利用甘特圖組織配合,由公司統一調配一切資源,其它任何地方,都難以保證快速施工的同時,又做到資源的充分利用!”

董事長,從來到新區,從他下車的那一瞬間開始,董大酉已經不知道多少次聽說了這個名字,現在,他對那位曾名震一時的管明棠更加好奇了。甚至以董大酉看來,相比於緩慢的大上海計劃,規模更多大的、集商業區、生活區與工業區於一體的,實際上等同於一座新建一座城市的公司新區,建築速度更快,而且規劃更爲科學、更具前瞻性,難怪王華彬會在信中提到,相比於上海,這裡更具有朝氣!

“如果說唯一的美中不足的話,恐怕就是這裡和大上海相比,他更市儈一些!,’

在當天晚上舉行的新區例行的建築師餐會上,王華彬悄聲對董大酉解釋道。

“雖然大上海計劃,現在還在規劃實施階段,但是我們所有的一切規劃,都是從公共設施開始,除去市政府之外,第一批投入的絕大多數,都是用於市中心公共設施的建設,比如市體育場、市博物館、圖書館……”

在提及大上海計劃中市體育場時,王華彬不由自主的露出些驕傲之色,因爲那座中國最大的體育館,是由他和董大酉兩人共同設計的,儘管,現在它仍然存在於圖紙之中,可是在王華彬看來,這恰好表明了公司新區和大上海的區別。

“不過這或許正是商人和政府的區別,新區現在儘管規劃了不少公共設施,但都是集中在生活區,而且規模有限,大都是小型的,目的在於爲社區住客,也就是公司引進的專家和技術人員以及他們的家人提供生活上的便利,至於這裡,公司的中央區,除去公司建築之外,優先施工的建築,都是商業建築,包括您設計的百貨公司,”

接着王華彬又補充道,

“那和大上海之間,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嗎?”

端着酒杯,同一位相熟的建築師,遠遠的碰了一下杯子後,董大酉又問道王華彬,他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瞭解這座公司新區。

“口恩,”

沉吟片刻,王華彬指着遠處的一名正與幾名歐洲建築師聊着的青年建築師說道。

“他叫孫吉,是臺灣建築師,曾參與過日本人在東北弄的那個什麼新京建設……”

新京建設,對此董大酉並不陌生,甚至在“大上海計劃”的實施中,都有一種潛在的於日本人弄的那個所謂的“滿洲國新京案”比拼之意。

“按照他的說法是,無論是新京,還是新區,亦或是劃中的大上海,都有一個共同點!”

“哦?”

瞧着遠處的孫吉,董大酉心下不由一陣好奇。

“都有一個共同點,是什麼共同點?”

“東方式!”

聽到這三個字,董大酉的內心卻是涌起一陣知己感來。此時的國民可以說是民族情緒高漲,在設計師心中,也同樣擁有讓傳統建築風格在新式建築領域揚眉吐氣的理想,甚至在政府制定的建築要求中同樣要求,建築物須得具有相當規模,且外觀爲本國建築樣式。

“在新區的建築招標條件中,都歸定有儘可能排除一切與民族風格可能衝突的一切因素,建築設計內格需具有中國固有形式!也就是他所謂的“東方式”……”

“走,咱們去認識一下這位孫設計師,沒準,能給咱們一點啓示也不一定……”

說道着,董大酉便朝着孫吉走了過去,這時孫吉正用流利的英語同幾名美國建築工程師交流着,準確的來說,是正在教訓着那幾個美國建築設計師。

(。

第1127章 帝國的遺產第56章 忠誠的……第345章 商難第108章 徵召第35章 昨日銀錢今日財第104章 西南國際鐵路第406章 市間風雲第303章 目標第199章 敵後戰場戰事緊第321章 大洋彼岸謀新業第102章 事變第133章 工農互補爲王道第1129章 和平的生活第303章 寒區試驗第1196章 這一天(下)第6章 小子初進北平城第125章 夜間登門謀將來第1217章 公司的未來第198章 誰能安然入睡眠第18章 驚世駭俗第118章 目標!高加索!第29章 大事件第55章 徐聞熱帶農場第172章 戰術訓練緊密行第411章 炮兵的革命第49章 中國決定世界第1245章 揭穿他第444章 侍從官日記第368章 血液第116章 爲了一張門票第110章 北疆第41章 西安風雲第211章 決定第1153章 風之喪第364章 新中汽車第402章 廣州灣之變(上)第203章 古關之下起誓言第1198章 去過中國嗎?第385章 風雲突變第104章 動員第90章 小車乾坤誰人知第196章 看不見與看得見第148章 赤子歸國心沸騰第1092章 華盛頓的驚訝第128章 事業還需財爲柱第73章 人生考驗第41章 低調方能護已身第117章 俄國人的需要第328章 家第68章 不虛此行第1039章 何爲正義第296章 夢幻之中的陰暗第57章 東京灣第54章 銀業當爲百業母第273章 忠若明棠第89章 引導第333章 電子工業初步第815章 石油大王的浮想第1141章 憂心第386章 峰迴路轉第69章 殺人何需燕留行第1026章 太陽旗下的南洋第254章 美廬之中第15章 軍人只願沙場行第213章 制勝僅需一股氣第52章 企業迷霧暗生疑第433章 汪系人馬第16章 理想與現實的距離第9章 步兵的變革第803章 新京歲末第1170章 王朝末日第1202章 血不白流第261章 奇兵第178章 支前道路路艱難第69章 北方印象第130章 代價爲何第790章 坦克戰第448章 陰雲密佈第282章 論教(下)第239章 夏季攻勢(八)第166章 北平第810章 未來的任務第398章 心爲何用第1067章 戰爭中的政治第355章 揭穿他第1235章 在北方第152章 戰地參觀團第387章 條件第21章 信號第72章 審訊第206章 南京大疏散第327章 俄羅斯的啓示第65章 蒼穹之眼第419章 風不止第1139章 政治的延續第814章 混亂的中南第318章 風雲激盪第126章 書桌不靜師心憂第167章 撤退第771章 被點亮的未來
第1127章 帝國的遺產第56章 忠誠的……第345章 商難第108章 徵召第35章 昨日銀錢今日財第104章 西南國際鐵路第406章 市間風雲第303章 目標第199章 敵後戰場戰事緊第321章 大洋彼岸謀新業第102章 事變第133章 工農互補爲王道第1129章 和平的生活第303章 寒區試驗第1196章 這一天(下)第6章 小子初進北平城第125章 夜間登門謀將來第1217章 公司的未來第198章 誰能安然入睡眠第18章 驚世駭俗第118章 目標!高加索!第29章 大事件第55章 徐聞熱帶農場第172章 戰術訓練緊密行第411章 炮兵的革命第49章 中國決定世界第1245章 揭穿他第444章 侍從官日記第368章 血液第116章 爲了一張門票第110章 北疆第41章 西安風雲第211章 決定第1153章 風之喪第364章 新中汽車第402章 廣州灣之變(上)第203章 古關之下起誓言第1198章 去過中國嗎?第385章 風雲突變第104章 動員第90章 小車乾坤誰人知第196章 看不見與看得見第148章 赤子歸國心沸騰第1092章 華盛頓的驚訝第128章 事業還需財爲柱第73章 人生考驗第41章 低調方能護已身第117章 俄國人的需要第328章 家第68章 不虛此行第1039章 何爲正義第296章 夢幻之中的陰暗第57章 東京灣第54章 銀業當爲百業母第273章 忠若明棠第89章 引導第333章 電子工業初步第815章 石油大王的浮想第1141章 憂心第386章 峰迴路轉第69章 殺人何需燕留行第1026章 太陽旗下的南洋第254章 美廬之中第15章 軍人只願沙場行第213章 制勝僅需一股氣第52章 企業迷霧暗生疑第433章 汪系人馬第16章 理想與現實的距離第9章 步兵的變革第803章 新京歲末第1170章 王朝末日第1202章 血不白流第261章 奇兵第178章 支前道路路艱難第69章 北方印象第130章 代價爲何第790章 坦克戰第448章 陰雲密佈第282章 論教(下)第239章 夏季攻勢(八)第166章 北平第810章 未來的任務第398章 心爲何用第1067章 戰爭中的政治第355章 揭穿他第1235章 在北方第152章 戰地參觀團第387章 條件第21章 信號第72章 審訊第206章 南京大疏散第327章 俄羅斯的啓示第65章 蒼穹之眼第419章 風不止第1139章 政治的延續第814章 混亂的中南第318章 風雲激盪第126章 書桌不靜師心憂第167章 撤退第771章 被點亮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