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恬淡如菊的曹皇后

這天上午,許清得到了宮裡來的小太監傳旨,讓它進宮去一趟,他不敢怠慢,趙禎讓人來傳他的次數不多,估計又是遇到什麼難道了,便跟着小太監來到了天章閣外,趙禎還沒有下朝,只能耐心地等着。

天章閣外雕欄玉砌,奇花異草讓人賞心悅目,由於金水河從西北角直通到皇宮裡,宮中還人工引出了一些小溪,潺潺的流水頓時讓這座莊嚴靜謐的皇宮多了不少生氣。

正在這時,白玉雕欄的小橋那邊走來了一行十多人,前面一個宮裝麗人,後面跟着七八個宮女還有一些太監。領許清進宮來的小太監偷偷扯了一下他的衣袖,提醒道:“許大人,皇后娘娘來了。”

不用他提醒,橋上適時也傳來了一聲吆喝:皇后娘娘駕到﹗

許清飛快地瞄了一眼走在前面的皇后,只見她長得非常端莊美麗,看上去大概是二十四五歲的樣子,他不敢多看,趕緊行禮道:“微臣奉直郎許清見過皇后娘娘。”

“免禮平身。”一串溫和的聲音隨着一陣淡淡的香風飄過。

據許清所知現在的皇后姓曹,當然皇后的芳名嘛,許清沒敢打聽,只知道曹皇后是曹彬的孫女,曹彬是宋初大名鼎鼎的戰將,敗契丹、攻北漢、滅後蜀,他的戰績就不再一一贅述了,只須知道曹彬後來封了周武惠王,就能體會到曹家多麼的顯赫。

趙禎的第一任皇后是郭皇后,是當初皇太后劉娥爲趙禎選配的;有說郭皇后脾氣挺暴躁,趙禎常會受到她的責難,有一回還失手扇了趙禎一巴掌,六年前被廢后出家修道了。趙禎(性)格寬厚,連個宮人都不忍心責罰,在廢郭皇后一事上卻極爲堅定,不顧衆多大臣的反對,毅然決然地開了大宋廢后的先河。許清由此猜想,郭皇后脾氣暴躁應該不是謠傳。

許清隱隱聽過范仲淹也曾因反對廢后之事被貶過官,曹皇后是郭皇后被廢后才選入宮來的,受封爲皇后這幾年來,曹氏未因自己顯赫的出身而驕橫,反而表現得極爲賢良淑德,爲朝野所稱道。

許清剛剛直起身,走過去七八步的曹皇后突然停下來,回頭望着他問道:“你就是許清?建銀行的那個奉直郎許清?”

曹皇后雖然一身皇后的盛裝,但卻無形中流(露)一種淡若丹青素菊的氣質,聲音也很和藹親善,加上二十五六歲正是女人最具魅力的年齡,不愧於母儀天下的皇后之尊啊。

“回皇后娘娘,正是微臣。”許清只好再次躬身答道。

“本宮聽官家說起你正建議朝庭大力推廣旱地作物,還提出一個嫁接的新方法來提高瓜果產量,嗯,前面的建議很好,只是後面這個嫁接方法太過稀奇了些,着實可行嗎?”

許清聽曹皇后問起不(禁)有些愕然,他常來宮中,雖然這是第一次見到曹皇后,但關於她的(性)格多少聽過一些,據說她從不過問政事的,今天怎麼了問起這個來了呢?

許清剛想作答,不遠的轉角處趙禎突然轉了出來,後面也是一大羣隨侍的宮女太監,從他穿着正式的袞冕朝服可以看出,趙禎是剛剛下早朝回來,只見他笑呵呵地說道:“皇后怎麼到天章閣來了?”

曹皇后上前作禮答道:“昨夜官家身子感了風寒,這天已近午,聽說官家還未下早朝,臣妾放心不下,這便過來看看。”

趙禎上去扶起她笑道:“勞皇后費心了,朕昨夜吃了太醫開的藥,發了汗後已經沒事了。”

許清行了禮在這邊看着,這倆人看上去倒是挺般配的,夫妻倆都是個溫和的(性)子,給人一種相敬如賓的感覺。

趙禎這纔看了看許清笑道:“子澄啊,看你神色就知道你奇怪皇后爲何問你農桑之事。”

“臣不敢,皇后娘娘垂詢微臣,是微臣的榮幸。”

“跟你說吧,朕的皇后憐惜百姓,別的事不理,但有關農桑之事卻是極爲關心的,皇后於宮中年年親自下地種穀,採桑養蠶。”

皇后下地幹活?這倒是一個新鮮事兒,許清雖聽說過皇帝在春祭是要下地躬耕,皇后嬪妃和朝中命婦們同時也會參加親蠶的活動,帶頭下地採桑,但那畢竟只是一個儀式,每人摘幾片葉子了事,倒不如是說去春遊再合適些,象曹皇后這樣,自己在後宮種穀種桑養蠶的事還真沒聽說過。

他(禁)不住向曹皇后看了一眼,見她素手纖纖如玉,如此估計曹皇后在宮中大概也只是把種桑養蠶當做一種消遣而已,不會是趙禎這傢伙太過冷落人家吧?

許清爲突然冒出來的想法有些慚愧,趙禎畢竟對自己不錯,這樣想他們夫妻倆,是有些不地道了,何況消遣的方式千萬種,人家曹皇后卻選中了種穀種桑這一項,作爲一國之母,至少起到了一個提倡的作用,不管她種得怎樣,這種行爲還是值得肯定的。

“皇后娘娘愛民如子、賢良淑德之名朝野皆知,微臣有幸……”

“行了行了,少擺弄你那張巧嘴,今日朕詔你來正是爲了農桑之事,留着點口水等下跟司農寺卿他們說清楚吧。”

許清被趙禎一頓搶白,臉帶尷尬地站着,曹皇后看了也不(禁)抿嘴(露)出一個恬淡的笑容。

不行啊,趙禎對自己的看法可有些不妥,不清楚的還以爲自己淨是在拍他馬屁呢,可自己有拍過他馬屁嗎?許清那叫一個鬱悶啊。

“官家還是先去更衣,用過午膳再來處理政事吧。”曹皇后面帶關懷向趙禎說道。

“子澄大概也沒用過膳吧?走,跟朕一起去用完午膳再說。”

“謝陛下﹗”

許清沒有跟趙禎客氣,他常是中午趙禎下朝時進宮來找他,和趙禎用午膳也不是一次了。

用過午膳之後,回到天章閣時,有兩個官員已經在那等着,許清猜想這應該就是判司農寺事的兩名官員了,自從提出推廣旱地作物後,他也對司農寺做了一些瞭解,結果讓他甚爲失望,甚至說是失望透頂。

據許清了解後得知,如今的司農寺只掌供籍田九種、大、中、小祀供豕及蔬果、明房油,與平糶、利農之事,職司範圍較窄。只有兩個朝官負責判寺事;司農卿、司農少卿之類,成爲僅作虛銜的寄祿官,所謂虛銜就是由其它官員兼任,比如說某州的知州兼任司農寺卿,知州是那位官員的實職,司農寺卿只是給那位知州增加俸祿的虛銜,他可能連司農寺的大門口在哪裡都不知道。

說白了如今的司農寺只能算是一個閒散機構,雖然宋承唐制,但宋朝的許多機構只是有唐朝一樣的名稱,卻沒有唐朝那時的實權,司農寺便是明顯的例子,明房油,平糶?這都什麼事啊?象平糶也就是調節市場糧價,直接劃歸戶部和太倉不就得了?而提供祭祀用的牲畜及果蔬這些事,則更象是在打雜。除了掌籍田外,其它與許清想象中的司農寺職能基本都不沾邊。

所以剛纔趙禎說找他來竟是爲司農寺的事時,他就沒什麼勁頭了,要想更改司農寺的職能,牽涉將會很大,如今就讓自己出頭,許清絕不幹,他可不以爲自己那點能耐就能呼風喚雨了,再怎麼說也得讓范仲淹、韓琦他們先跳出來再說,象王安石變法時,司農寺後來成了核心的機構,負責至關重要青苗法實施;以目前司農寺的情形而論,要想發揮它的作用,那麼司農寺的職權就得增加,人員得重新調配,機構得重設。

許清估計要是自己此時提出這些的話,先就夠自己喝一壺,還是等等吧,等那些大神們跳出來打頭陣後,自己再撩撥幾下就好。

幾人進了天章閣,經介紹許清得知,兼司農寺卿的叫農憶時,是禮部的郎官,這名字倒是挺適合做司農寺卿的,可這禮部和司農寺八杆子也打不到啊,另一個司農寺少卿更神奇,叫田方,門下封駁司的官員,許清之所以覺得神奇,是他連門下封駁司也是昨天才剛聽說的,今天就來了這個什麼司的官員。

一個姓農,一個姓田,許清直想笑,是不是因爲他們的姓,所以才被選到司農寺掛個虛銜呢?

“子澄,今日朝會已經通過了推廣旱地作物的朝議,由地方勸農使負責蒐集各種旱地作物,再由司農寺驗明品(性),然後加以推廣主。此事爲你首議,朕今日把你詔來,就是想要你跟司農寺卿具體說說你的想法,若還有何建議不妨盡言。”趙禎剛剛落坐,就對許清說道。

許清望了望對面那兩位吃幹撈麪的一田一農,感覺就差點被噎着,這還有什麼好說的呢?算了,敷衍一下吧。

“陛下,議案雖然是臣提出的,但具體怎麼施行還得聽朝中大臣的意思,微臣對這方面也不甚瞭解,臣只能說一些注意事項,就是有些作物並不是每個地方都適合生長的,司農寺光在一個地方試種還不行,推廣前要多在南北各路試種,等確定這種作物適應哪些地方的氣候及土壤之後,才能選出適合的地區推廣。至於嫁接技術,我倒可以去司農寺教授一翻,只是如今也不是適合嫁接的季節,最適合嫁接的季節是在驚蟄到穀雨這段時間,那時萬物發新枝,嫁接成活率最高。”。.。

第217章 將來的大賢第136章 如夢令第252章 驚人之語第236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41章 雨中的剪影第82章 螃蟹島VS烏龜島第73章 死局第269章 艙中危情第448章 蕭惠潰敗第262章 要挾朝廷第318章 承諾第170章 皇帝不是賜婚了嗎第423章 汝州風雲第210章 傲歌第281章 賢內助第113章 家園依舊第322章 千里送烏龜第290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146章 教導營. 衝﹗第301章 高麗使臣第112章 爲難第126章 另有用意第147章 月圓之夜.涇水之濱第117章 桂花樹下第233章 升帆第338章 報國不忘家第142章 龍衛軍教導營第323章 隔着十里叫姐夫第44章 彼此算計第206章 夏寧侯的胳膊第350章 以日以年. 我行四方第340章 明犯大宋者,雖強必戰第339章 武舉比賽第272章 心屬第305章 廖化作先鋒第324章 春夢了無痕第162章 何以安百萬將士之心第154章 黑寡婦第114章 毛驢是金子做的?第27章 午後的琴聲第79章 我胡漢三會回來的第455章 草原鷹揚第36章 御前論策(上)第86章 風起青萍之末第328章 鋪牀第54章 朝爭的風向標第239章 殺聲透九重第437章 平遼之期第345章 搞搞師生關係第392章 漢武帝的朔方郡第283章 放我歸去第400章 萬事俱備第387章 龍裡墳之戰(一)第455章 草原鷹揚第242章 天章閣之夜第312章 草船借箭第111章 亮着的燈光第235章 雷動第28章 意外的收穫第298章 醉聽懿旨第434章 渭城已遠波聲小第227章 山有木兮木有枝第226章 塵埃落定第41章 匯通天下第125章 今夜該怎麼犒勞她第444章 伐遼詔第259章 裂痕第23章 誰跟你有緣?第358章 兩個西瓜八萬貫第238章 兜嶺雄關第30章 狀元遊街?第242章 天章閣之夜第222章 扯虎皮充大旗第309章 新野之戰第48章 金玉良言第374章 遼夏開戰第109章 明前龍井女兒紅第290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207章 不負如來不負卿第23章 誰跟你有緣?第279章 三十六計第179章 要戰便戰第448章 蕭惠潰敗第9章 膽小鬼第430章 漁家傲第110章 湖上論青苗第142章 龍衛軍教導營第83章 破帽遮顏過鬧市第265章 大宋官員的幸福生活第400章 萬事俱備第282章 驚變第457章 龍衛軍之魂第35章 覲見第187章 初雪蹄痕新第80章 十里長亭三杯酒第93章 朝中羣臣彈劾忙第26章 票號的遐想第48章 金玉良言第326章 報君黃金臺上意第161章 打的就是你這狗官
第217章 將來的大賢第136章 如夢令第252章 驚人之語第236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41章 雨中的剪影第82章 螃蟹島VS烏龜島第73章 死局第269章 艙中危情第448章 蕭惠潰敗第262章 要挾朝廷第318章 承諾第170章 皇帝不是賜婚了嗎第423章 汝州風雲第210章 傲歌第281章 賢內助第113章 家園依舊第322章 千里送烏龜第290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146章 教導營. 衝﹗第301章 高麗使臣第112章 爲難第126章 另有用意第147章 月圓之夜.涇水之濱第117章 桂花樹下第233章 升帆第338章 報國不忘家第142章 龍衛軍教導營第323章 隔着十里叫姐夫第44章 彼此算計第206章 夏寧侯的胳膊第350章 以日以年. 我行四方第340章 明犯大宋者,雖強必戰第339章 武舉比賽第272章 心屬第305章 廖化作先鋒第324章 春夢了無痕第162章 何以安百萬將士之心第154章 黑寡婦第114章 毛驢是金子做的?第27章 午後的琴聲第79章 我胡漢三會回來的第455章 草原鷹揚第36章 御前論策(上)第86章 風起青萍之末第328章 鋪牀第54章 朝爭的風向標第239章 殺聲透九重第437章 平遼之期第345章 搞搞師生關係第392章 漢武帝的朔方郡第283章 放我歸去第400章 萬事俱備第387章 龍裡墳之戰(一)第455章 草原鷹揚第242章 天章閣之夜第312章 草船借箭第111章 亮着的燈光第235章 雷動第28章 意外的收穫第298章 醉聽懿旨第434章 渭城已遠波聲小第227章 山有木兮木有枝第226章 塵埃落定第41章 匯通天下第125章 今夜該怎麼犒勞她第444章 伐遼詔第259章 裂痕第23章 誰跟你有緣?第358章 兩個西瓜八萬貫第238章 兜嶺雄關第30章 狀元遊街?第242章 天章閣之夜第222章 扯虎皮充大旗第309章 新野之戰第48章 金玉良言第374章 遼夏開戰第109章 明前龍井女兒紅第290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207章 不負如來不負卿第23章 誰跟你有緣?第279章 三十六計第179章 要戰便戰第448章 蕭惠潰敗第9章 膽小鬼第430章 漁家傲第110章 湖上論青苗第142章 龍衛軍教導營第83章 破帽遮顏過鬧市第265章 大宋官員的幸福生活第400章 萬事俱備第282章 驚變第457章 龍衛軍之魂第35章 覲見第187章 初雪蹄痕新第80章 十里長亭三杯酒第93章 朝中羣臣彈劾忙第26章 票號的遐想第48章 金玉良言第326章 報君黃金臺上意第161章 打的就是你這狗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