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渭水泱泱

秦州,伏羌城。

伏羌城目前大宋控制的最西的一座城寨,再過去便是永寧城,那裡已經屬於青唐羌控制的範圍,千年以降,這裡一直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渭水自西往東流入京兆府,而西行的道路也一直沿渭水岸邊而行,過了永寧城不遠才折道向西北往蘭州。

蒼茫的大地上,蹄聲如雷,揚塵如靄,趙野帶着二千五百騎兵沿着渭水上游一路飛馳,西南面,朱圉山遙遙在望,蒼翠入目,橫亙於古原之上。

“趙都指揮使前面不遠就是永寧城了,是青唐羌的地盤,咱們還要追嗎?”。秦山大聲問着。

“什麼青唐羌的地盤,這本是我華夏故土,吐蕃人趁着前唐疲弱才奪去的,遲早有一天咱們要把它奪回來追”

趙野一馬當先,揮鞭揚蹄向永寧城南面衝過去,身後兩千五百人馬義無反顧的追隨而去,鐵蹄如同遠古的戰鼓在隆隆作響

文王夢熊,渭水泱泱。

這片華夏文明的發源地,曾幾何時成了吐蕃人的樂園

自前唐中後期失去這片土地的控制權之後,中原漢人的鐵蹄時隔近兩百年,再次在這片遠古的大地上敲響,如歌如訴,如鐵鏗鏘

山嶽在默默回望着這些遠來的子孫,天也無言;渭水若有情,那嗚咽的聲音當是在哭泣着無盡的委屈

大宋五德屬火,尚赤那面血紅色的宋字大旗從永寧城南捲過,城上的吐蕃人剎然色變,緊張地望着這隊大宋鐵騎。

目前大宋與青唐羌交好,雙方很少有越界行爲,但這只是官方行爲,事實上青唐羌有許多鬆散的部落,名義上聽令於唃廝羅,但唃廝羅對他們的控制力並不很強,這些部落也常會越過宋境進行搶掠,趙野今天追趕的就一股入境搶掠的羌人。

龍衛軍左廂調往西北,表面上是在宋夏談判時給西夏造成一種增兵備戰的假象,事實上來到西北有兩個任務,一是實地練兵,龍衛軍左廂一到西北就以軍爲單位分開,馳騁各地,剿匪拉練,爲將來的伐夏大戰做準備;

另外一層意思是,西北正在富弼的主持下強力裁軍整訓,龍衛軍的到來,也是給富弼撐腰,震懾那些有心作亂的士卒。一但裁軍過程中真有誰膽敢作亂,龍衛軍兩萬五千騎兵將負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亂源踏平。

“趙都指揮使入境搶掠的羌人往踏波山方向去了”前軍斥侯飛馬回報。

趙野不管永寧城追出來的吐蕃軍,長槍向南一指,大軍迎着烈日如風捲去

踏波山位於永寧城西南二十里地,兩百咯支族的羌人到了這裡彷彿回到山林的猴子,無忌了暢笑着,相互顯擺着搶來的財物,戰馬上甚至還有幾個搶來的大宋婦人,宋軍從來沒有越過永寧城的這道邊界,回到這裡,他們就再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了,信馬由繮晃悠悠地走着

突然,身後傳來轟隆的馬蹄聲,他們只道是其它部族的吐蕃人,倒也沒有太慌張,但還是收起了掠來的財物,以防別人眼紅。

“殺”

趙野大喝一聲,從山林邊繞出,胸口沸騰的血液比天空的太陽還要灼熱,兩千五百人馬以嚴密的陣型向驚慌失措的咯支族人壓去,龍衛軍就是來練兵的,並不以對方人少勢弱而放鬆,現在沒有大戰,每一次實戰都是難得的練兵機會,陣型的變換,馬上的配合,每個士卒都做得一絲不苟。

“斬人奪馬”即使到了此刻,趙野深受許清影響的這個毛病依然改不了,隨着趙野大喝,巨大的衝擊陣型如錐而進,轟隆的撞擊聲響起,宋軍如泰山之石將兩百無措的吐蕃人壓得魂飛魄散。

沒有一絲憐憫,鐵槍過處,一蓬蓬血雨並飛如箭,燦若煙花,沒有太多的喊殺聲,兩千五百宋軍就如同一臺沉默的殺人機器,趟過的地方屍橫滿地,血灑黃塵。

永寧城追來的兩千吐蕃軍眼睜睜地看着眼前的大屠殺,竟不敢上前制止,能來宋朝邊界守城的吐蕃將領都受過唃廝羅的叮囑,不得輕易與大宋開戰,這是戰略需要的必然,否則青唐羌就要同時面對西夏和大宋兩個強敵

宋軍衝過之後,戰馬上已經沒有一個活着的吐蕃人,趙野一聲令下,兩千人向左兜出,隔着裡許和追來的兩千吐蕃軍遙遙對峙,陣型嚴密,戰馬嘯嘯餘下的五百人負責打掃戰馬,收攏無主戰馬。

一個吐蕃將領越衆而出,單騎向宋軍大陣馳來,來到數十仗處大喊道:“請問前方是哪位將軍,爲何領兵進入我方疆域?”

趙野將長槍一橫,前出數步大聲說道:“本將大宋龍衛軍都指揮使趙野”

說到這,趙野長槍向右邊的羌人屍體一指,繼續說道:“這些人入我大宋境內搶掠,如今人贓具獲,被搶來的幾名婦人更是最好人證,本將不管你是誰,回去告訴唃廝羅,若他不能約束好自己的部族,或是故意縱容他們入我宋境搶掠,就算是逃到青唐城,本將也誓要追殺”

吐蕃將領眼不瞎,從散落滿地的財物和那幾個大宋婦人身上,早已明白是什麼回事,唃廝羅雖然明令吐蕃各族不得進入宋境搶掠,但他們這些守邊的將領心知肚明,這種現象不是靠唃廝羅一聲命令就能禁絕的,對此他們通常是睜隻眼閉隻眼,只要大宋不出聲,他們也權當沒看見。

如今已方理虧在先,吐蕃將領一時也不知如何處理,眼神變幻了一下才說道:“即便他們真是入宋境搶掠,交由我吐蕃處理便是,趙將軍事先未作通報,就帶兵強闖我方地域,若是引起兩方衝突,請問趙將軍擔待得起嗎?”。

“我軍只是追殺搶掠者,若是貴軍因此想與我大宋起衝突,本將一力擔着”趙野也不傻,人已斬殺,大宋與青唐還處於交好姿態,他自然不會再強行挑起雙方大戰。管你怎麼說,只要還有人敢越境搶掠,我就照舊越境斬殺,只要自己佔着理,也不怕朝廷怪罪。

眼看戰場已打掃完,趙野大喝道:“此事已了,請貴軍讓路,否則將視爲貴軍對我軍的挑釁行爲一切後果將由貴方負責”

趙野說完長槍一舉,身後兩千人馬暴喝一聲,槍林前指,殺氣騰騰

吐蕃將領無奈,他可不敢真的挑起雙方大戰,只好讓開道路,目送宋軍遠去,回看一地的屍體,吐蕃將領默默無言。

夏收開始了,又到了許清忙碌的季節。

大宋的夏收是由南而北展開的,江南各地的夏收已經進入尾聲,京畿附近纔剛剛開始,今年常平倉擴建了許多新倉,因爲青苗款還貸的穀物全由常平倉接管,不經地方官府以及三司,常平倉已變相成了一個戰略糧儲的機構。

既是戰略糧儲,京兆府的常平倉自然是擴建的重點,青苗貸款收上來的穀物將被儘量運到京兆府儲存;如此一來,常平倉的壓力就變得非常大,許清只得每天坐鎮調度,甚至讓朝廷同意動用一部分廂軍幫着調運,才稍稍緩解這部壓力。

從目前上報的數據看來,江南、荊湖等地的收成十分喜人,其實就大宋的糧食產量而言,大宋從來不缺糧,缺糧的只是朝廷和普通農戶,每年收成的大半都進了那些大地主的私倉之中,這樣一來就造成了大宋缺糧的假象。

而青苗款的發放,使得糧食在目前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收到了朝廷的手裡,今年春季的青苗款共發放兩百多萬貫,光這一項,朝廷就能從那上地主手中搶出三百多萬石存糧;

之所以說是從地主手中搶出,是因爲往年沒有青苗款可貸,百姓只得從地主手上借高利貸,償還之時也多以穀物償還,那這部分糧食自然就落到地主手中了。

三百多萬石,這是一個令人欣慰的數字,若真個全收起來,支持一場伐夏之戰,軍糧也基本可保無憂了。

許清在自己的簽押房聽完提舉司的彙報,接着對張正問道:“今日京中糧價幾何?”

張正樂呵呵地答道:“許少卿放心,地方夏收的漕糧雖然還沒進京,但憑咱們常平倉糶出十多萬石新糧,京中糧價前天就已落到原來的鬥米七十文,加上少卿大力宣傳今年糧食豐產,今日京中糧價已經跌到鬥米六十七文。”

前些時日京中糧價一直居高不下,是他的一大心病,此翻新糧一入倉,許清掌握着京華時報,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宣傳渠道,多日來報上總是出現各地豐收的消息。

“好好好”許清心中大感快慰,敲着桌子說道:“繼續做好監控,一但糧價跌破鬥米六十五文,常平倉立即停止出糶,萬一米價跌破鬥米六十文,常平倉還要立即購糧,一定要將糧價保持在六十文以上。”

張正立即答道:“是,許少卿”

這時馮雨卻疑惑地問道:“少卿,這是爲何?下官嘗聞,前唐貞觀年間,民生豐足,鬥米才幾文錢,被史書稱爲難得的盛世,少卿大人爲何卻要控制糧價下跌呢?”

幸好問這話的不是主理常平倉的張正,否則許清一定會失望透頂。

他看着馮雨耐心地解釋道:“安溪啊,你現在身爲司農寺的一員,對這些事也應該有一個瞭解,其實糧價並不是越低越好,就大宋目前的情況來說,保持在鬥米六十文到七十文之間最爲合適,太低會造成穀賤傷農,百姓種出糧食多了,可若是出糶價格過低,收入反而少了,民生會爲之困苦;

但太高又會超出普通購糧百姓承受範圍,市場其它物價也會被糧價拉高,造成整體物價混亂,市井蕭條,百業不興。

如何調控糧價是門綜合性的學問,要結合市場其它物價來詳加評估,當然,市場本身有它自已的調控能力,咱們要做的,就是不讓它短期內下上波動太大就行了,世事洞明皆學問,安溪以後要在這方面多多留心。”

馮雨趕緊起身施禮說道:“多謝少卿指點,下官感激不盡,今後一定多多留心學習。”

“對了鄧州到京兆府的道路修得如何了?”

“回少卿,鄧州境內的已經修好,商山一帶正在抓緊整修”

許清聽了點點頭,鄧州境內山道少些,修起來自然容易,商山一帶則是山區,真正難點就在這裡,可惜了,這次常平倉的糧食轉運是用不上這條通道了

HY:感謝彩雲天的月票支持謝謝

第212章 水上歌聲第344章 殺一儆百第69章 奪城之變第362章 高麗有公主嗎第442章 清平樂第258章 乾柴烈火第58章 明月揚州第一樓第163章 喃喃站我這邊第120章 金屋藏嬌第2章 印象東京第271章 郡主,你快脫呀第419章 遇事要有靜氣第354章 是誰在遠方呼喚第385章 直襲敵巢第305章 廖化作先鋒第11章 .猛將狄青第271章 郡主,你快脫呀第136章 如夢令第199章 英俊瀟灑的山賊第62章 刀光再現第356章 耶律宗真的國書第253章 素兒的聲音第405章 踏平興慶府第194章 堪比三皇五帝第91章 我往北去君往南第315章 生擒敵首第361章 咱們的孩子叫許仙第314章 鐵鎖寒江第290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413章 耐人尋味的封賞第342章 嫁接第338章 報國不忘家第412章 大遷徙第141章 雨中的剪影第176章 另版三國之宋遼夏第346章 經典無間道第304章 花市燈如晝第106章 今晚我請客第394章 執戈十萬漢家軍第20章 山神廟的火第398章 誓掃黃沙萬里清第141章 雨中的剪影第203章 天降聖捷指揮第195章 京城第一才女第23章 誰跟你有緣?第408章 賊配軍的榮耀第62章 刀光再現第321章 包拯出場第298章 醉聽懿旨第422章 海的女兒第83章 破帽遮顏過鬧市第125章 今夜該怎麼犒勞她第129章 零亂的黃昏第316章 軍管第105章 醉裡挑燈看劍第410章 打完再說第141章 雨中的剪影第162章 何以安百萬將士之心第44章 彼此算計第166章 想起猴子第25章 交子第297章 又見龍衛軍第137章 景明坊的早晨第157章 衰草送客咸陽道第319章 戰後重建第219章 端倪第224章 一力降十會第160章 趙禎的決定第222章 扯虎皮充大旗第332章 敬茶第68章 羣情洶涌第211章 奸臣的潛力第72章 鼓聲梵唱第127章 找回場子第70章 潤州暴亂第381章 有女勝男第238章 兜嶺雄關第9章 膽小鬼第444章 伐遼詔第161章 打的就是你這狗官第317章 強買強賣第206章 夏寧侯的胳膊第106章 今晚我請客第420章 許勝男立威第331章 洞房花燭第372章 不知今夕何夕第285章 夏府往事第205章 滅國大戰第240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445章 狄青收費有些貴第46章 女兒長大了第322章 千里送烏龜第307章 襄州攻略第204章 鬧劇第162章 何以安百萬將士之心第457章 龍衛軍之魂第379章 嚇得李元昊一哆嗦第293章 一統江湖第205章 滅國大戰第193章 砸個五百萬貫
第212章 水上歌聲第344章 殺一儆百第69章 奪城之變第362章 高麗有公主嗎第442章 清平樂第258章 乾柴烈火第58章 明月揚州第一樓第163章 喃喃站我這邊第120章 金屋藏嬌第2章 印象東京第271章 郡主,你快脫呀第419章 遇事要有靜氣第354章 是誰在遠方呼喚第385章 直襲敵巢第305章 廖化作先鋒第11章 .猛將狄青第271章 郡主,你快脫呀第136章 如夢令第199章 英俊瀟灑的山賊第62章 刀光再現第356章 耶律宗真的國書第253章 素兒的聲音第405章 踏平興慶府第194章 堪比三皇五帝第91章 我往北去君往南第315章 生擒敵首第361章 咱們的孩子叫許仙第314章 鐵鎖寒江第290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413章 耐人尋味的封賞第342章 嫁接第338章 報國不忘家第412章 大遷徙第141章 雨中的剪影第176章 另版三國之宋遼夏第346章 經典無間道第304章 花市燈如晝第106章 今晚我請客第394章 執戈十萬漢家軍第20章 山神廟的火第398章 誓掃黃沙萬里清第141章 雨中的剪影第203章 天降聖捷指揮第195章 京城第一才女第23章 誰跟你有緣?第408章 賊配軍的榮耀第62章 刀光再現第321章 包拯出場第298章 醉聽懿旨第422章 海的女兒第83章 破帽遮顏過鬧市第125章 今夜該怎麼犒勞她第129章 零亂的黃昏第316章 軍管第105章 醉裡挑燈看劍第410章 打完再說第141章 雨中的剪影第162章 何以安百萬將士之心第44章 彼此算計第166章 想起猴子第25章 交子第297章 又見龍衛軍第137章 景明坊的早晨第157章 衰草送客咸陽道第319章 戰後重建第219章 端倪第224章 一力降十會第160章 趙禎的決定第222章 扯虎皮充大旗第332章 敬茶第68章 羣情洶涌第211章 奸臣的潛力第72章 鼓聲梵唱第127章 找回場子第70章 潤州暴亂第381章 有女勝男第238章 兜嶺雄關第9章 膽小鬼第444章 伐遼詔第161章 打的就是你這狗官第317章 強買強賣第206章 夏寧侯的胳膊第106章 今晚我請客第420章 許勝男立威第331章 洞房花燭第372章 不知今夕何夕第285章 夏府往事第205章 滅國大戰第240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445章 狄青收費有些貴第46章 女兒長大了第322章 千里送烏龜第307章 襄州攻略第204章 鬧劇第162章 何以安百萬將士之心第457章 龍衛軍之魂第379章 嚇得李元昊一哆嗦第293章 一統江湖第205章 滅國大戰第193章 砸個五百萬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