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杜工部集

鄭氏見她幾乎要摩拳擦掌,不由得笑著打趣道:“怎的同你裴三哥一樣,一顆心都鑽到官眼裡去了!當日真該投個男胎纔好!”

提起侄兒,她漸漸收斂笑意,有些嘆惋地道:“繼安原也是這樣說,衙門裡本來已經打算放手給他去管公使庫印書……偏生遇到……”

沈念禾見得四下無人,忍不住好奇問道:“遇到什麼?”

彷彿林間餓著肚子的松鼠聞見松果香氣一般,鑽個頭過來,十分積極。

她雖然臉上還是瘦,到底養了近月,那肉也略微有了一丁點,比起從前已是好看了不少,更兼此時又機靈又乖巧的樣子,叫鄭氏半點遭不住。

鄭氏左右掃了一圈,特把沈念禾的胳膊挽住,與她頭挨著頭,細細碎碎地道:“縣衙裡頭有個謝押司,原在你裴六伯手下當差,做事情很懂規矩,當日你三哥能入衙去那戶曹司,他也幫著出了不少力,偏生有個獨子謝圖,年紀不大,脾氣卻不小,那時同他爹大鬧了一通,說自己人胳膊肘朝外拐,父子二個幾乎反目……”

“彭知縣此人雖說能力尋常,爲人卻很溫善,聽聞此事,又因那小謝在他面前立下誓言自薦,還誇海口說必定能做得好,畢竟給謝押司面子,便將刊印之事予他兒子做了。”

說到此處,她指著面前一堆子無人問津的書道:“做出來的東西就長這模樣了。”

管公使庫印書事宜,不但可以採買紙、繩、墨等物,還負責徵僱匠人、小工,再到後來發賣、計損,處處都能揩些油水下來,這樣一個肥差,怨不得有能耐染指的人會不肯放過。

沈念禾一聽便知,這事情哪裡是單單一個小吏立個誓言便能做成的,說不得大謝小謝一齊上陣,才把差事落到手中。

她隨手取了一本過來,乃是《春秋穀梁傳》,那書第一第二頁已是裁了邊,翻開便見內容,不過低頭纔看了半邊,已是挑出兩處錯誤,簡直不堪入目,怨不得那些個熟客無一個肯過來污眼睛。

衙門的事情,也不好多做評價,她把書放得回去,頗有些嫌棄地說那謝圖道:“做成這樣,定是要被下頭罵的,若是瞞得不夠乾淨,怕是上頭也要教訓。”

鄭氏點頭附和道:“在此處已是擺了大半年了,也不曉得總共賣出去幾本。”

又道:“別理這糟心事,你想要看什麼書,嬸嬸與你一同挑來。”

沈念禾此行自有目的,本是要專尋那有關大楚前朝的正史,前、今兩朝太祖皇帝的傳記,順便也瞧一瞧而今文士們都讀些什麼書,是個什麼情況,是以也不多言,只轉去看牆面書架上排的書冊,慢慢朝前踱步。

她挽著鄭氏的手才走完兩面牆,剛要路過一處拐角,忽聽得前頭一陣喧鬧,循聲望去,卻是兩人在吵嚷。

正說話的是個老書生,他身著襴衫,頭戴襆頭,露出來的鬢髮同鬍鬚都已經斑白,氣得鬍子直翹,指著對面人吼道:“你給我放手!”

站在他對面的是個青年文士,此時手中捧著一部書,皺眉辯解道:“我先挑中的書,怎的就要我放手?”

“什麼你先挑中的書!明明是我早看定的,你這般強搶,虧得還是個讀書人,究竟要不要臉,講不講道理了?!”那老書生怒道。

這話夾槍帶棒的,聽得那文士也惱了,刺道:“搶別人東西?!這書是印了你的章,還是刻了你的字了?!凡事總要講先來後到罷?我雖年紀輕,也知道老吾老,

卻有人年紀長,不知道幼吾幼。”  那老書生氣得倒仰,罵道:“你……欺人太甚!老夫前次已是同夥計說過,這一部《杜工部集》進得回來,定要給我留住,方纔問過前頭……才、纔來此處取的,怎的不是我的東西了?”

竟是話都說得有些結結巴巴起來。

這一處吵得兇,把書鋪夥計也引了一個過來,那人連連作揖道:“二位莫急,這是怎的回事?有話好好說,可是少了什麼書?小的去庫房裡再找一部出來便是。”

那青年文士見四處人人都看向自己,一時也有些尷尬,忙把手中書名豎起來給那夥計看,又道:“正是!再取新的來予你就是!”卻也不肯放手。

夥計湊過頭去一看,原本帶著笑的臉頓時變得有些爲難。

那老書生從鼻子裡“哼”了一聲,道:“取一本新的?說得倒輕巧,你去取給我看!這是特地從京城‘戴記書鋪’搶回來的善本,由孫咎先生點校,張啓先生做序,全天下攏共也就印了八百部,一部要足錢二十貫,若不是老夫月前探得消息,特地交代過舊友幫忙留住,你在這宣縣裡頭窩著,哪裡有福分親眼得見!”

那青年聽得他這樣說,面上將信將疑,手裡卻抱著書不肯放,強自鎮定道:“你說是便是了?既是放在書架上的東西,就是沒有買主的,我已是看中了,此時便要買,凡事總要按先後罷?”

他一面說著,一面先去摸荷包,摸到之後,卻是躊躇了一會,又把手挪到腰間解開一枚玉佩,道:“那夥計,你把這玉佩先做抵,也不要找贖了,只換這部書便是,若是不肯,我寫一封書信,你拿去城東樓門巷子蘇家取三十貫回來……”

竟是坐地起價,做出一副要爭搶的架勢了!

聽得這一部書要二十貫時,書鋪裡已是響起此起彼伏的呼氣聲。

此時一斗米不過六七十文,出去當個長僱,一個月也未必能掙得一貫錢,一部書賣到這樣貴,自然引得窮書生們紛紛議論。

沈念禾聽得她後頭有人道:“二十貫,怎的不去搶!那人是傻的罷!”

旁邊就有人嗤笑道:“放屁!前日先生講課,你是不是身在堂上,一顆心又飛到小酒巷那老相好身上去了?這可是《杜工部集》的善本!聽聞那戴記書鋪不知從哪裡收了前朝古書,裡頭有好幾篇早已失傳的杜工部佳作,此次由孫咎老先生點校、張啓先生做序,一併刊印出來,總共也只有八百部,早早被人定完,像咱們先生那樣沒本事的,捧著錢也沒處定呢!還那人傻,我看是你傻!”

又有人關切地道:“老彭啊,你悠著點,今年可是要下場考發解試的,你又不是年輕人,一盞茶都要跑三趟登東了,還日日泡在小酒巷,那腎遭不遭得住的?”

第31章 小孩子不要多問第261章 教訓第317章 她怎麼看我第127章 往事第227章 照料第359章 欺軟怕硬第199章 爭執第130章 悶氣第311章 如鯁在喉第18章 拮據第75章 才與德第229章 打下手第104章 鮮花與豬糞第89章 舊藏第32章 擔心第382章 可疑第308章 意外第375章 奇怪第170章 幫忙第31章 小孩子不要多問第65章 披風第248章 親生與否第104章 鮮花與豬糞第341章 陳2娘第163章 枇杷蜜第82章 打聽第301章 故人第382章 可疑第136章 防塵第315章 踏青第314章 錦衣夜行第58章 沈婆賣瓜第186章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第152章 跑馬第270章 查庫第266章 新差第357章 渾水摸魚第20章 無趣第247章 交心第146章 越鳥屁股第376章 疥癬第255章 臨行第277章 瑞獸第114章 合情合理第124章 傷心第130章 悶氣第361章 爭權第50章 幫忙第222章 嘴碎第371章 失散第309章 陰沉關於更新第173章 因材而行第160章 照料第95章 分辨第215章 治病第196章 落成第141章 傻乎乎的第339章 借力第173章 因材而行第335章 送書第336章 雪蓮第242章 同氣連枝第293章 拾人牙慧第361章 爭權第54章 打點第376章 疥癬第80章 含笑第323章 召見請假條第315章 踏青第54章 打點第222章 嘴碎第56章 應對第60章 小吏有什麼好做的第223章 私事第31章 小孩子不要多問第319章 獻力第189章 揣度第213章 有什麼好惦記的第374章 我不要她的東西關於更新第376章 疥癬第78章 苦不苦第261章 教訓第163章 枇杷蜜第91章 偷印第184章 由奢入儉難第218章 畢竟不美第136章 防塵第147章 破罐子破摔第198章 謀劃第104章 鮮花與豬糞第294章 文章第375章 塌了第42章 遝來第341章 陳2娘第110章 叫屈第203章 鬧事第145章 見蠢蛋吃大虧
第31章 小孩子不要多問第261章 教訓第317章 她怎麼看我第127章 往事第227章 照料第359章 欺軟怕硬第199章 爭執第130章 悶氣第311章 如鯁在喉第18章 拮據第75章 才與德第229章 打下手第104章 鮮花與豬糞第89章 舊藏第32章 擔心第382章 可疑第308章 意外第375章 奇怪第170章 幫忙第31章 小孩子不要多問第65章 披風第248章 親生與否第104章 鮮花與豬糞第341章 陳2娘第163章 枇杷蜜第82章 打聽第301章 故人第382章 可疑第136章 防塵第315章 踏青第314章 錦衣夜行第58章 沈婆賣瓜第186章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第152章 跑馬第270章 查庫第266章 新差第357章 渾水摸魚第20章 無趣第247章 交心第146章 越鳥屁股第376章 疥癬第255章 臨行第277章 瑞獸第114章 合情合理第124章 傷心第130章 悶氣第361章 爭權第50章 幫忙第222章 嘴碎第371章 失散第309章 陰沉關於更新第173章 因材而行第160章 照料第95章 分辨第215章 治病第196章 落成第141章 傻乎乎的第339章 借力第173章 因材而行第335章 送書第336章 雪蓮第242章 同氣連枝第293章 拾人牙慧第361章 爭權第54章 打點第376章 疥癬第80章 含笑第323章 召見請假條第315章 踏青第54章 打點第222章 嘴碎第56章 應對第60章 小吏有什麼好做的第223章 私事第31章 小孩子不要多問第319章 獻力第189章 揣度第213章 有什麼好惦記的第374章 我不要她的東西關於更新第376章 疥癬第78章 苦不苦第261章 教訓第163章 枇杷蜜第91章 偷印第184章 由奢入儉難第218章 畢竟不美第136章 防塵第147章 破罐子破摔第198章 謀劃第104章 鮮花與豬糞第294章 文章第375章 塌了第42章 遝來第341章 陳2娘第110章 叫屈第203章 鬧事第145章 見蠢蛋吃大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