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堂裡的師父纏磨許久,溫七到底還是接了那個活兒,也是因爲實在沒人敢接。大師父臭着臉送她出門,囑咐幾句,本意是想她好生養養身子,誰想她在家休養了幾天就出了門,臨走前還沒忘交代了阿謙怎麼到到錢莊取錢的事兒。
連州港口,衣着光鮮的乘客們從輪渡上下來,航程太長,所以多少都帶些疲色。
“良老師,這邊,這邊。”一個年輕學生在人羣那頭使勁兒揮揮手。
人羣裡一人擡起頭來,笑了笑,迴應道:“好,我看到了。”他穿過人流緩緩走了過來,西裝筆挺,戴一副金絲邊眼鏡,瘦削單薄。
“良老師您好,我是東吳文化學院的助教徐世珍,陳校長特意囑咐我一定要接到您,您一路上辛苦了。”年輕學生接過他手裡的行李箱,笑眯眯打了聲招呼。
良河,藝術家,留法歸國,受僱於東吳文化學院,西洋文學與藝術專業的教授,另外兼職教授兩種外文。這是溫七此次任務裡僞造的身份,任務可能要籌劃半年以上,白樓掛牌代號“判官”。
“多謝,辛苦了小徐。”良河的嗓子像是捲進了些許砂礫,低沉粗啞。
徐世珍不疑有他,只當是船舶顛蕩,旅途勞累之故,他拎着行李箱,護着良河走到百米開外的路邊,那裡停着學院的公用汽車,黑鐵皮有幾處斑駁,看起來有些年頭了。他侷促的笑着,打開後車門,把行李箱放進去:“條件有些艱苦,良老師不要介意,聽說很快就會有一筆撥款下來,到時候咱們的福利待遇都會好一些的。”
“沒事,這已經很好。”良河言語不多,但卻沒讓徐世珍感到半分不適,讓年輕的助教先生對這位留洋歸國的教授好感更深。
兩人開着車向學院去,途中正好經過徐世珍的家門口,黑瓦白牆的一座大宅,足見其家世不低,接下來一路寥寥幾語,良河便對即將任職的東吳學院瞭解了差不多,第一步算是成功落定。
“教授,這裡就是咱們的教員宿舍,距離教室不遠,走十幾分鍾路就能到,很方便,宿舍都是獨門獨戶的,有廚房可以做飯,要是您不嫌棄食堂伙食,出門左邊那棟白樓就是食堂,教員吃飯不收錢,哦,對了,衛生每天有專人打掃,還有洗衣房,也有專人做清洗工作。”徐世珍絮絮叨叨,生怕這大教授哪裡不滿意,扭頭回洋人那兒去了。
屋裡是方正格局,進門是客廳,左手邊是書房和臥室,右手邊是廚房和盥洗室,二樓還是書房,四面都是大書櫃,滿登登塞着各式各樣的書。良河轉了一圈,面上帶了一點笑:“很好,謝謝你小徐,你費心了。”
徐世珍喋喋不休的嘴終於一頓,臉皮泛紅:“沒什麼沒什麼,都是我應該做的。”
“教授您先休息,我下午再來找您,轉轉學校?”
“嗯,好。”
徐世珍出門後,良河立即放下行李,將全屋搜查一遍,沒發現什麼異常,纔算略微鬆口氣,將幾件常服掛進臥室衣櫃,幾本華麗封皮的證書擺在書案上,其他收拾收拾,擺放好,如此箱子裡也就空了一大半。
睡到下午兩點,徐世珍準時來敲門,這次他帶了兩個新面孔,一個圓臉齊劉海短髮的女學生,一個高大俊朗的男青年,白襯衫外套着赭色毛衣的良河打開門想請他們進來,就見那圓臉姑娘眼睛刷的就亮了:“良老師,你好呀。”
徐世珍尷尬的拽着她:“對不起,教授,他們也是助教,不過是外語系的,想提前跟您熟悉一下。”
“沒事,進來吧,喝杯咖啡,我去換一身衣服。”
三人進了屋門,只見整潔還是那麼整潔,只是屋裡多了點深重的香氣,姑娘對這方面敏感,當即驚詫道:“是mountain?”
徐世珍和那青年都一頭霧水:“啊?什麼?”
“香味啊,這是洋人那邊仿製咱們的古香造出的香水,有點麝香又有點檀香的意思,不過仿的也就那樣。”
“哦。”兩個男生一臉我沒聽懂但是你說的就算有道理吧點點頭。
見他們適應良好,良河笑了笑,沒說什麼,自行轉進臥室去換衣服,留他們三個在客廳。
咖啡就是一般的咖啡,這三個出身都不錯,自然喝過更好的,但是教授給的不一樣,多了份珍重和親近之意,倍覺好喝。
“良老師,那邊就是我們外語系的教室,是全校最好的位置,冬暖夏涼,全校公認在這裡面上課最舒服。”女學生一路嘰嘰喳喳,粘着良河,卻不過分諂媚,活潑開朗,很招人歡喜。
“咳嗯,我們文苑也不差啊。”徐世珍小聲反駁。
良河一邊笑着應和他們,一邊把各個教學樓的位置都記清楚了,打算回去制一張小的平面地圖。
“樑慧,小心看路。”高個青年突然拽了一把女學生,躲過了一棵虯結繁茂的大樹。
圓臉女生樑慧臉色一紅,甩開他的手:“知道了,看你的路吧。”
良河看了看兩人,心下一哂:正青春啊。
熟悉了地形和位置,幾人也都餓了,就拐進了飯堂,一樓是大鍋飯,二樓是小炒,這三人不差錢,想帶着良河去樓上吃,良河沒同意,直接在一樓拿了餐盤,打了普通的套餐,一個饅頭並一葷一素,三人陪着他來的,自然也得隨着他。
四人一落座,周圍就有隱隱的眼神掃了過來,喁喁細語嗡聲一片。
樑慧把饅頭泡在白菜粉條湯裡,道:“咱們學校什麼都好,就是同學們有點沒見過世面,良教授又不是三頭六臂,至於這麼盯着麼?”
“你剛纔不也目不轉睛盯着?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啊。”徐世珍笑着擠兌她。
“我那是欣賞。”樑慧立刻回道。
徐世珍:“對對對,您樑大小姐最懂欣賞,我等俗人不堪並論。”
“有本事別陰陽怪氣。”
“怎麼,老祖宗的規矩都忘了?”良河突然開口道。
三人齊齊看他,眼帶疑惑。
“食不言寢不語呀。”
幾人哈哈笑了,本來一句諺語不至於引如此玩笑,但他們幾個都知道良河是國外長大,等同於土生土長的洋人,把這情況一帶入,頓時就覺得十分可樂。笑了一陣,師生沒了拘謹,也減少了一些別人的注意,不過是一句話的事兒。
吃了飯,三名助教在教員宿舍門口與良河道別,各回各處。
趁着記憶還新鮮,畫完地圖,良河又走出宿舍,打算多熟悉熟悉環境。
“哎,是新來的良老師吧,我是古文學系的帶班老師,鄙姓羅,羅一閣。就住您隔壁,以後有事兒招呼一聲就行。”
“羅老師,幸會。”良河微笑回道。
“幸會幸會,我等會兒還有課,咱們有空再聊。”羅老師穿着一身土黃色格子西裝,夾着一個布包急匆匆就往教學樓那邊去了。
良河注視了會他的背影,這才轉回房門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