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第314章 端午節上的宮怨詩

崔儉玄有杜十三孃親自督促備考,杜士儀自然分毫都不替他擔心。隨着藍田縣主這位上躥下跳女演員的黯然退場,洛陽城中的暗流涌動也爲之消停了下來。身在門下省任左拾遺也已經快三個月了,杜士儀已經習慣了每日閱讀大量制書敕書誥旨的日子,從抄錄到存檔,再到將那些不合宜的挑出來封還,乃至於上書陳奏,這對於他來說得心應手,閒時還能抄錄書卷。

轉眼間就到了五月初五端午節,次日便是洛陽縣明經科的縣試,杜士儀趕早上朝後,和其他拾遺補闕之類的同僚一起,在宣政殿領了端午節所賜的林林總總一整套十幾樣賜物,全都在一個大包袱裡裝着。而別的官員儘管也有賜物,但如他這般低品官員,多半就是尋常糉子,連長命縷都不知道能撈着一星半點,這也讓幾個年已三四十的拾遺補闕異常志得意滿。

每年逢年過節,最是他們這些位低職重的官員享受尊榮的時候,尤其是陪侍皇帝登洛陽宮南城樓,看洛水之上彩舟競渡,百姓於洛水南岸夾道歡呼喝彩,更是人人神采飛揚!

杜士儀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場合,他對於這種看熱鬧的方式倒是無可無不可,尤其是這種時刻禮儀多規矩大,若不是左右同僚都興奮得如同打了雞血似的,他也不好意興闌珊,否則他根本提不起多少精神。好在登高觀賞這彩舟競渡的李隆基眼看羣臣一片肅然,欣然說了一句今日佳節,諸卿隨意,一時整整齊齊的侍臣隊列很快隨着天子之言而四散了開來,他立時便找了個角落,迥異於那些想要擠進天子身邊,意圖能在關鍵時刻一語博彩的官員。

而就在這時候,他只聽得身後彷彿有動靜。察覺到有人接近,他忍不住有些意外,下一刻,有人在他肩膀上輕輕一拍,繼而就嘿然笑道:“杜拾遺倒是躲懶,其他人都到陛下身邊去拾遺補闕了!”

杜拾遺和杜士儀,這名字和官銜竟然讀音幾乎相同,這也是別人在杜士儀官授左拾遺之後用來開玩笑的由頭之一。

儘管這聲音不算頂頂熟悉,但今日能有份在這城樓上觀賞彩舟競渡的熟人屈指可數,如源乾曜和裴漼這等高官斷然不會如此隨性,因而杜士儀輕而易舉就猜到了背後之人是誰,當即頭也不回地笑說道:“宇文監察如今最是炙手可熱,還不是一樣躲了清淨?這時候往御前湊,頂多是一首好詩得了陛下褒獎,可治國平天下,又不是一首詩就能夠的,必得紮紮實實下苦功夫,何必苦心孤詣,卻求一個瞬時文名?”

宇文融儘管也算是出身世家,自幼讀書,可卻詩文平平,因而對文名卓著的人素來敬而遠之,對杜士儀另眼看待,卻也是因爲杜士儀當年觀風歸來,首奏雲州逃戶一事。後來打了兩次交道,他覺得杜士儀文名赫赫卻並不孤高,此刻更是覺得人對自己脾胃,當即笑了起來。

“你這話我愛聽!只會做詩,不懂時務,卻還心比天高,豈不知道真做起事情來樣樣上不了手!”也許是在底層廝混了太多年,宇文融說着便帶上了幾許怨氣,“就因爲這些詩文得了好名聲,做什麼都被人稱讚,一路順風順水青雲直上,可實則有幾個真本事的?我如今領着推勾使和檢括逃戶使,也不知道多少人往我這裡舉薦了人,唯有你舉薦的郭荃最得我心意!”

“郭兄得上峰若宇文監察,那也是他的福氣了!”

杜士儀假作沒聽出來宇文融這纏槍夾棒似的話裡藏話,輕輕巧巧把話題轉到了郭荃身上。果然,宇文融對這個能幹而又踏實的下屬很滿意,言語中流露出了舉薦之意——倘若不知道的人,必然會心懷嘀咕,須知宇文融自己也不過是從八品的監察御史,這種居高臨下的態度卻自然而然。

兩人如此閒聊片刻,眼見得洛水之上鑼鼓震天,一條條彩舟猶如離弦之箭似的奮力划向終點,無論是百姓雲集的南岸,還是自己這些人所在的洛陽宮南城樓,歡呼喝彩此起彼伏,就連觀戰的李隆基也站起身來。

“對了,杜拾遺可注意到,今日陪侍陛下觀瞻這彩舟競渡的,不是皇后,而是惠妃?”

除非是瞎子,否則決不至於忽視了這一點。可此刻宇文融一問,杜士儀便彷彿是才發現似的往御座旁邊掃了一眼,這才輕飄飄地說道:“想來興許是皇后殿下身體不適,這纔是惠妃代勞。”

“宮中這種地方,病也不是能夠輕易病的。”

宇文融若有所指地提了一句,見杜士儀興趣不大,他便知機地另換了一個話題,又閒談片刻便笑吟吟辭去了。而他這一走,杜士儀換了個地方,又隨意和認得的寥寥幾人說笑幾句,待看着那中間一艘彩舟猶如離弦之箭似的直奔終點,他自然也和別人一樣撫掌讚歎。而與此同時,他的眼角餘光卻一直留心着宇文融,當注意到其與一個三十多歲有些眼熟的年輕男子並肩而立,彷彿相談甚歡,他仔細一回憶,終於想起了那人是誰。

那是李林甫!

一場你爭我奪的彩舟競渡之後,羣臣恭送天子回宮,繼而便各自回府。在這種端午佳節,除卻少部分運氣不佳的當值官員之外,其餘人都可以休假。作爲時運不濟那少數人中的一員,杜士儀在這端午節裡回到門下省,卻是發現不但官員休假,門下省那數目高達上百的流外吏員,如今也同樣在放假之列,留守的加一塊,連十個人都沒有。

在這種時候,往日也算是繁忙官署之一的門下省便顯得極其安靜,一間間往日坐滿了人的屋子裡空空蕩蕩,唯有堆積如山的卷宗一如從前,而捧了衆多賜物跟着杜士儀回來的書令史安義跟着杜士儀進了直房後,小心翼翼地將那包袱放在了杜士儀的書案上,隨即有些殷羨地說道:“歷來賜物,中書門下向來第一,比尚書省那些尚書侍郎都更豐厚些。聽說每歲端午賞賜的細葛宮衣都是宮女親手縫製的,外間最好的裁縫也找不出那樣的好針線。”

杜士儀本沒在意那些賜物,見安義不住用眼睛去偷瞥那包袱,他不禁莞爾。然而,他即便並不是太在乎這些東西的價值和意義,也不會隨意滿足一個書令史的好奇心,當即隨口應道:“陛下恩寵,吾等自當肝腦塗地。對了,昨日那份關於營州軍馬僑治漁陽的文狀,你替我去找一找。”

“是。”

打發走了安義,杜士儀方纔若有所思地打開了那包袱。內中一襲青色細葛外袍,正好和他品級相符,一條五彩絲線的長命縷,一把以飛白寫着端午詩的團扇,一串小巧可愛的九子糉,另有就是艾草雄黃酒等物,御製銀錢兩枚,對於一個八品官來說,確實算得上是豐厚周到得很。他正重新系好包袱的時候,卻突然發現衣袍的手感有些不對,微微一愣後便隨手到裡頭掏了一掏,等抽了出來見是一張黃麻紙,展開一看,他不禁愣住了。

草綠長門掩,苔青永巷幽。寵移新愛奪,淚落故情留。啼鳥驚殘夢,飛花攪獨愁。自憐春色罷,團扇復迎秋。

彷彿是當年杜審言的一首宮怨詩!

杜士儀怔忡片刻,不禁沉吟了起來。深宮鎖怨婦,不得見君王,因而宮人在這頒賜臣下的宮衣中寫詩訴情,其情可憫,然則其實可疑。儘管唐傳奇中還有紅葉傳情的離奇故事,可寫詩於紅葉讓其順着御溝飄出來,興許還有宮女訴懷的可能,可在如今這等頒賜臣下,必然要挑揀的宮衣中夾一首宮怨詩,而且還是當年李嶠這赫赫有名大文人作的訴懷宮怨詩,這就顯得要多可疑有多可疑了。而且,這一手漂亮的飛白看上去不像是尋常宮人能寫出來的。

思量片刻,他將其將其挑揀了出來,先攏在了袖中,卻不敢馬虎,將所有賜物林林總總又查檢了一遍,確定並無其他夾帶的東西,他這才稍稍安心了幾分。等到安義找來了他要的東西,他看似專心致志地做着手頭的做事,可心裡卻少不了思量。

直接將東西呈送天子是最簡單最直接,也是最問心無愧的方式,可怕就怕李隆基到時候演一出成人之美之類的好戲,那時候他反而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至於放着不管,卻又不知道此事究竟是否有後招;至於燒了就更不用提,這等端午節的炎熱季節,除非拖到傍晚掌燈,否則用什麼去燒?不是他多疑,如此物事出現在自己的包袱裡,一定要處理得快,難道他還得把這麼厚厚一張黃麻紙吞到肚子裡,那可是貨真價實地折騰人了!

一時半會沒有萬全之計,杜士儀不禁有些躊躇地放下筆揉了揉太陽穴,突然只聽得外間傳來了一個聲音。

“杜拾遺,宇文監察來了。”

聽到這一回是宇文融直接到了門下省來,杜士儀不禁心中納罕,連忙吩咐了一聲有請,又親自站起身相迎。等到宇文融進了門,這位大器晚成如今卻炙手可熱的天子信臣四下一張望,當即笑了起來:“都說拾遺補闕最是清要,可這辦事的地方實在是顯得逼仄了。”

崔儉玄有杜十三孃親自督促備考,杜士儀自然分毫都不替他擔心。隨着藍田縣主這位上躥下跳女演員的黯然退場,洛陽城中的暗流涌動也爲之消停了下來。身在門下省任左拾遺也已經快三個月了,杜士儀已經習慣了每日閱讀大量制書敕書誥旨的日子,從抄錄到存檔,再到將那些不合宜的挑出來封還,乃至於上書陳奏,這對於他來說得心應手,閒時還能抄錄書卷。

轉眼間就到了五月初五端午節,次日便是洛陽縣明經科的縣試,杜士儀趕早上朝後,和其他拾遺補闕之類的同僚一起,在宣政殿領了端午節所賜的林林總總一整套十幾樣賜物,全都在一個大包袱裡裝着。而別的官員儘管也有賜物,但如他這般低品官員,多半就是尋常糉子,連長命縷都不知道能撈着一星半點,這也讓幾個年已三四十的拾遺補闕異常志得意滿。

每年逢年過節,最是他們這些位低職重的官員享受尊榮的時候,尤其是陪侍皇帝登洛陽宮南城樓,看洛水之上彩舟競渡,百姓於洛水南岸夾道歡呼喝彩,更是人人神采飛揚!

杜士儀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場合,他對於這種看熱鬧的方式倒是無可無不可,尤其是這種時刻禮儀多規矩大,若不是左右同僚都興奮得如同打了雞血似的,他也不好意興闌珊,否則他根本提不起多少精神。好在登高觀賞這彩舟競渡的李隆基眼看羣臣一片肅然,欣然說了一句今日佳節,諸卿隨意,一時整整齊齊的侍臣隊列很快隨着天子之言而四散了開來,他立時便找了個角落,迥異於那些想要擠進天子身邊,意圖能在關鍵時刻一語博彩的官員。

而就在這時候,他只聽得身後彷彿有動靜。察覺到有人接近,他忍不住有些意外,下一刻,有人在他肩膀上輕輕一拍,繼而就嘿然笑道:“杜拾遺倒是躲懶,其他人都到陛下身邊去拾遺補闕了!”

杜拾遺和杜士儀,這名字和官銜竟然讀音幾乎相同,這也是別人在杜士儀官授左拾遺之後用來開玩笑的由頭之一。

儘管這聲音不算頂頂熟悉,但今日能有份在這城樓上觀賞彩舟競渡的熟人屈指可數,如源乾曜和裴漼這等高官斷然不會如此隨性,因而杜士儀輕而易舉就猜到了背後之人是誰,當即頭也不回地笑說道:“宇文監察如今最是炙手可熱,還不是一樣躲了清淨?這時候往御前湊,頂多是一首好詩得了陛下褒獎,可治國平天下,又不是一首詩就能夠的,必得紮紮實實下苦功夫,何必苦心孤詣,卻求一個瞬時文名?”

宇文融儘管也算是出身世家,自幼讀書,可卻詩文平平,因而對文名卓著的人素來敬而遠之,對杜士儀另眼看待,卻也是因爲杜士儀當年觀風歸來,首奏雲州逃戶一事。後來打了兩次交道,他覺得杜士儀文名赫赫卻並不孤高,此刻更是覺得人對自己脾胃,當即笑了起來。

“你這話我愛聽!只會做詩,不懂時務,卻還心比天高,豈不知道真做起事情來樣樣上不了手!”也許是在底層廝混了太多年,宇文融說着便帶上了幾許怨氣,“就因爲這些詩文得了好名聲,做什麼都被人稱讚,一路順風順水青雲直上,可實則有幾個真本事的?我如今領着推勾使和檢括逃戶使,也不知道多少人往我這裡舉薦了人,唯有你舉薦的郭荃最得我心意!”

“郭兄得上峰若宇文監察,那也是他的福氣了!”

杜士儀假作沒聽出來宇文融這纏槍夾棒似的話裡藏話,輕輕巧巧把話題轉到了郭荃身上。果然,宇文融對這個能幹而又踏實的下屬很滿意,言語中流露出了舉薦之意——倘若不知道的人,必然會心懷嘀咕,須知宇文融自己也不過是從八品的監察御史,這種居高臨下的態度卻自然而然。

兩人如此閒聊片刻,眼見得洛水之上鑼鼓震天,一條條彩舟猶如離弦之箭似的奮力划向終點,無論是百姓雲集的南岸,還是自己這些人所在的洛陽宮南城樓,歡呼喝彩此起彼伏,就連觀戰的李隆基也站起身來。

“對了,杜拾遺可注意到,今日陪侍陛下觀瞻這彩舟競渡的,不是皇后,而是惠妃?”

除非是瞎子,否則決不至於忽視了這一點。可此刻宇文融一問,杜士儀便彷彿是才發現似的往御座旁邊掃了一眼,這才輕飄飄地說道:“想來興許是皇后殿下身體不適,這纔是惠妃代勞。”

“宮中這種地方,病也不是能夠輕易病的。”

宇文融若有所指地提了一句,見杜士儀興趣不大,他便知機地另換了一個話題,又閒談片刻便笑吟吟辭去了。而他這一走,杜士儀換了個地方,又隨意和認得的寥寥幾人說笑幾句,待看着那中間一艘彩舟猶如離弦之箭似的直奔終點,他自然也和別人一樣撫掌讚歎。而與此同時,他的眼角餘光卻一直留心着宇文融,當注意到其與一個三十多歲有些眼熟的年輕男子並肩而立,彷彿相談甚歡,他仔細一回憶,終於想起了那人是誰。

那是李林甫!

一場你爭我奪的彩舟競渡之後,羣臣恭送天子回宮,繼而便各自回府。在這種端午佳節,除卻少部分運氣不佳的當值官員之外,其餘人都可以休假。作爲時運不濟那少數人中的一員,杜士儀在這端午節裡回到門下省,卻是發現不但官員休假,門下省那數目高達上百的流外吏員,如今也同樣在放假之列,留守的加一塊,連十個人都沒有。

在這種時候,往日也算是繁忙官署之一的門下省便顯得極其安靜,一間間往日坐滿了人的屋子裡空空蕩蕩,唯有堆積如山的卷宗一如從前,而捧了衆多賜物跟着杜士儀回來的書令史安義跟着杜士儀進了直房後,小心翼翼地將那包袱放在了杜士儀的書案上,隨即有些殷羨地說道:“歷來賜物,中書門下向來第一,比尚書省那些尚書侍郎都更豐厚些。聽說每歲端午賞賜的細葛宮衣都是宮女親手縫製的,外間最好的裁縫也找不出那樣的好針線。”

杜士儀本沒在意那些賜物,見安義不住用眼睛去偷瞥那包袱,他不禁莞爾。然而,他即便並不是太在乎這些東西的價值和意義,也不會隨意滿足一個書令史的好奇心,當即隨口應道:“陛下恩寵,吾等自當肝腦塗地。對了,昨日那份關於營州軍馬僑治漁陽的文狀,你替我去找一找。”

“是。”

打發走了安義,杜士儀方纔若有所思地打開了那包袱。內中一襲青色細葛外袍,正好和他品級相符,一條五彩絲線的長命縷,一把以飛白寫着端午詩的團扇,一串小巧可愛的九子糉,另有就是艾草雄黃酒等物,御製銀錢兩枚,對於一個八品官來說,確實算得上是豐厚周到得很。他正重新系好包袱的時候,卻突然發現衣袍的手感有些不對,微微一愣後便隨手到裡頭掏了一掏,等抽了出來見是一張黃麻紙,展開一看,他不禁愣住了。

草綠長門掩,苔青永巷幽。寵移新愛奪,淚落故情留。啼鳥驚殘夢,飛花攪獨愁。自憐春色罷,團扇復迎秋。

彷彿是當年杜審言的一首宮怨詩!

杜士儀怔忡片刻,不禁沉吟了起來。深宮鎖怨婦,不得見君王,因而宮人在這頒賜臣下的宮衣中寫詩訴情,其情可憫,然則其實可疑。儘管唐傳奇中還有紅葉傳情的離奇故事,可寫詩於紅葉讓其順着御溝飄出來,興許還有宮女訴懷的可能,可在如今這等頒賜臣下,必然要挑揀的宮衣中夾一首宮怨詩,而且還是當年李嶠這赫赫有名大文人作的訴懷宮怨詩,這就顯得要多可疑有多可疑了。而且,這一手漂亮的飛白看上去不像是尋常宮人能寫出來的。

思量片刻,他將其將其挑揀了出來,先攏在了袖中,卻不敢馬虎,將所有賜物林林總總又查檢了一遍,確定並無其他夾帶的東西,他這才稍稍安心了幾分。等到安義找來了他要的東西,他看似專心致志地做着手頭的做事,可心裡卻少不了思量。

直接將東西呈送天子是最簡單最直接,也是最問心無愧的方式,可怕就怕李隆基到時候演一出成人之美之類的好戲,那時候他反而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至於放着不管,卻又不知道此事究竟是否有後招;至於燒了就更不用提,這等端午節的炎熱季節,除非拖到傍晚掌燈,否則用什麼去燒?不是他多疑,如此物事出現在自己的包袱裡,一定要處理得快,難道他還得把這麼厚厚一張黃麻紙吞到肚子裡,那可是貨真價實地折騰人了!

一時半會沒有萬全之計,杜士儀不禁有些躊躇地放下筆揉了揉太陽穴,突然只聽得外間傳來了一個聲音。

“杜拾遺,宇文監察來了。”

聽到這一回是宇文融直接到了門下省來,杜士儀不禁心中納罕,連忙吩咐了一聲有請,又親自站起身相迎。等到宇文融進了門,這位大器晚成如今卻炙手可熱的天子信臣四下一張望,當即笑了起來:“都說拾遺補闕最是清要,可這辦事的地方實在是顯得逼仄了。”

777.第777章 祭天賑災240.第240章 阿姊84.第84章 臨終囑聯姻910.第910章 文人皆宮怨1264.第1264章 郭二的故事1275.第1275章 真忠臣也!1186.第1186章 內外交困的李隆基200.第200章 幷州酒中豪1116.第1116章 全軍備戰601.第601章 吾兒廣元,採煤供幽州637.第637章 州學講春秋162.第162章 慶功宴後,穿心一劍389.第389章 勝敗之間334.第334章 御前激辯,針尖對麥芒675.第675章 送客茶後莫登門1027.第1027章 一呼百應392.第392章 黃泉之路,請君走好339.第339章 催妝卻扇送新人107.第107章 珠玉輝耀動人心53.第53章 勳戚相邀約62.第62章 帝后之心182.第182章 衆矢之的!1061.第1061章 聽壁角的長輩們206.第206章 爭鋒360.第360章 翻舊賬397.第397章 錦城風光冠蜀中625.第625章 爲副節度賀!96.第96章 驚鴻一曲震天地之下445.第445章 全勝865.第865章 慶豐年中暗流涌1076.第1076章 沉鬱之下的大爆發10.第10章 線裝書686.第686章 監考使862.第862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841.第841章 等價交換1222.第1222章 深夜殺機132.第132章 厚積薄發何畏奸998.第998章 英主的條件1160.第1160章 興慶宮大清洗1043.第1043章 死戰892.第892章 風雲變幻迷人眼587.第587章 戮力同心1081.第1081章 雙殺1035.第1035章 亂246.第246章 金枝玉葉無福求399.第399章 仇人不見,今非昔比516.第516章 破碎一片“芳心”935.第935章 何處求邊功1186.第1186章 內外交困的李隆基514.第514章 君前鬥法136.第136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43.第43章 夜半魅影315.第315章 妾薄命406.第406章 見利忘義非君子1057.第1057章 諍諫諷諫145.第145章 畫龍點睛的第二場571.第571章 千里來投251.第251章 不求騰達,但求名師庇寒士779.第779章 郎舅之志1218.第1218章 重見天日56.第56章 胡騰舞后胡騰詩287.第287章 狼狽而退336.第336章 死則死爾!51.第51章 人心向背170.第170章 藏鋒之劍112.第112章 名門夜宿,大風起兮285.第285章 快刀斬亂麻512.第512章 喜事將近295.第295章 先爲親友後蒼生1176.第1176章 登基仍敗戰331.第331章 貶官反爲榮482.第482章 宇文統之心54.第54章 竇宅夜宴下馬威1076.第1076章 沉鬱之下的大爆發226.第226章 尊卑長幼105.第105章 志同道合364.第364章 宴集揚名,當堂鎖拿474.第474章 託以愛子,教諸愛徒1.第1章 兄妹828.第828章 誰是郭子儀?795.第795章 杜氏幼麟720.第720章 忽悠和跑官89.第89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1069.第1069章 聯姻925.第925章 問君心何許194.第194章 梅花風骨世無雙1256.第1256章 不記名投票推舉557.第557章 天子之喜,崔氏之喜497.第497章 栽贓706.第706章 交鋒前夜1190.第1190章 磨刀霍霍謀東宮587.第587章 戮力同心106.第106章 分道揚鑣664.第664章 論功行賞,時不我待446.第446章 楊氏姊妹1051.第1051章 西域新主970.第970章 子當明父志335.第335章 直諫的藝術114.第114章 家業已傾頹934.第934章 美人計
777.第777章 祭天賑災240.第240章 阿姊84.第84章 臨終囑聯姻910.第910章 文人皆宮怨1264.第1264章 郭二的故事1275.第1275章 真忠臣也!1186.第1186章 內外交困的李隆基200.第200章 幷州酒中豪1116.第1116章 全軍備戰601.第601章 吾兒廣元,採煤供幽州637.第637章 州學講春秋162.第162章 慶功宴後,穿心一劍389.第389章 勝敗之間334.第334章 御前激辯,針尖對麥芒675.第675章 送客茶後莫登門1027.第1027章 一呼百應392.第392章 黃泉之路,請君走好339.第339章 催妝卻扇送新人107.第107章 珠玉輝耀動人心53.第53章 勳戚相邀約62.第62章 帝后之心182.第182章 衆矢之的!1061.第1061章 聽壁角的長輩們206.第206章 爭鋒360.第360章 翻舊賬397.第397章 錦城風光冠蜀中625.第625章 爲副節度賀!96.第96章 驚鴻一曲震天地之下445.第445章 全勝865.第865章 慶豐年中暗流涌1076.第1076章 沉鬱之下的大爆發10.第10章 線裝書686.第686章 監考使862.第862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841.第841章 等價交換1222.第1222章 深夜殺機132.第132章 厚積薄發何畏奸998.第998章 英主的條件1160.第1160章 興慶宮大清洗1043.第1043章 死戰892.第892章 風雲變幻迷人眼587.第587章 戮力同心1081.第1081章 雙殺1035.第1035章 亂246.第246章 金枝玉葉無福求399.第399章 仇人不見,今非昔比516.第516章 破碎一片“芳心”935.第935章 何處求邊功1186.第1186章 內外交困的李隆基514.第514章 君前鬥法136.第136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43.第43章 夜半魅影315.第315章 妾薄命406.第406章 見利忘義非君子1057.第1057章 諍諫諷諫145.第145章 畫龍點睛的第二場571.第571章 千里來投251.第251章 不求騰達,但求名師庇寒士779.第779章 郎舅之志1218.第1218章 重見天日56.第56章 胡騰舞后胡騰詩287.第287章 狼狽而退336.第336章 死則死爾!51.第51章 人心向背170.第170章 藏鋒之劍112.第112章 名門夜宿,大風起兮285.第285章 快刀斬亂麻512.第512章 喜事將近295.第295章 先爲親友後蒼生1176.第1176章 登基仍敗戰331.第331章 貶官反爲榮482.第482章 宇文統之心54.第54章 竇宅夜宴下馬威1076.第1076章 沉鬱之下的大爆發226.第226章 尊卑長幼105.第105章 志同道合364.第364章 宴集揚名,當堂鎖拿474.第474章 託以愛子,教諸愛徒1.第1章 兄妹828.第828章 誰是郭子儀?795.第795章 杜氏幼麟720.第720章 忽悠和跑官89.第89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1069.第1069章 聯姻925.第925章 問君心何許194.第194章 梅花風骨世無雙1256.第1256章 不記名投票推舉557.第557章 天子之喜,崔氏之喜497.第497章 栽贓706.第706章 交鋒前夜1190.第1190章 磨刀霍霍謀東宮587.第587章 戮力同心106.第106章 分道揚鑣664.第664章 論功行賞,時不我待446.第446章 楊氏姊妹1051.第1051章 西域新主970.第970章 子當明父志335.第335章 直諫的藝術114.第114章 家業已傾頹934.第934章 美人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