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4.第374章 小妹有喜,麗正修書

張嘉貞罷相了。

前朝也好,後宮也好,這都是天子車駕在回京路上,最大的一個話題。儘管用一記狠招斬斷了武惠妃一臂,但接下來就諸事不順,兄長爲庶子求娶王元寶之女,卻爲御史所奏,時論所譏,最後匆匆爲庶子結下一門親事的時候,所請賓客竟然只有寥寥無幾捧場,那種門庭冷落的架勢,王皇后只聽妹妹嗣滕王妃王氏提起,都覺得心寒。而此次張嘉貞驟然罷相,哪怕王守一和張嘉貞已經不像從前那樣的親厚關係,她也感受到了一股濃重的危機。

“這還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見王氏說話時面露戚色,她便直起腰道:“不用慌,我還在後位呢!只要我活得比趙麗妃那個經常病得七死八活的活得長,便終究是太子的嫡母!更何況,我就未必真的生不出來!”

十數年來一兒半女都沒有,王皇后每每想起當年的高宗廢后王氏,便不禁心有慼慼然。她話雖如此說,卻更知道自己再無後路,遂一字一句地對妹妹吩咐道:“你回去之後見阿兄,對他說,無論什麼樣的秘方,都給我找來。死馬當做活馬醫。當年三郎舉事,若無我和阿兄,他也不能成事!但使我有子……未必不能如昔日武后故事!”

這話就極其大逆不道了!然而,王氏也曾經耳聞目睹過這幾十年來,一個又一個女人在朝堂呼風喚雨主宰天下,因而知道阿姊雖處境艱難卻仍心志剛強,她便義無反顧地點了點頭。

嗣滕王妃退出未久,武惠妃就得知皇后姊妹屏退人密謀頗久的消息。儘管說的是什麼無從得知,但她就算猜也猜得到和日前最大的消息有關。對於害得自己一度捉襟見肘的張嘉貞,她恨不得人直接被貶到嶺南最遠處去,而貪贓的張嘉祐最好也捱上一通杖責,嚐嚐那種苦痛是什麼滋味。如今這對兄弟被貶,她舒了一口氣的同時,不免便生出了幾分希望。

王皇后無子失寵,她則是有子,興許她真的有可能如姑祖母一般,讓武氏再度母儀天下!

“瑤光。”見心腹侍女立刻上來跪坐於身側,武惠妃便低聲說道,“設法在張說那兒使一點勁。我未必要他親近於我,但日後萬一有事的時候了,至少他決不能不利於我!此人貪財,不妨投其所好!”

長安未到,張說便如願以償地坐上了中書令之位。而他上任伊始便展現出了大刀闊斧的魄力,以之前太原府所設天兵軍大武軍等各處軍鎮不便擾民,且戰力薄弱爲由,請廢黜,而於大同軍別立節度,李隆基不出意外地准奏了此事。不但如此,張說更是援引太子詹事王晙任吏部尚書,相比張嘉貞一直都壓着王晙不讓動,此舉頓時被人雅贊爲有容人雅量,內外一片好評。

等到天子車駕重回長安,已經是開元十一年三月的事了。這一年多李隆基先東巡洛陽,而後又最遠到了太原府,汾陰祭后土,大赦天下重設北都太原府,再加上突如其來的張嘉貞罷相,張說取而代之爲中書令,長安城中還鬧過一場太極宮中都爲人斬門闖入肆虐的鬧劇,這一年可謂是處處多事。如今重新回來,杜士儀踏入自家在長安宣陽坊的私宅,看到崔儉玄和杜十三娘笑眯眯迎了上前,他竟是有一種物是人非的感覺。

“好你個崔十一,這下子總算是明經及第了!”

“那是,只要我下狠勁,區區明經哪裡在話下!”

見杜士儀和崔儉玄這一來一回說話很有意思,杜十三娘不禁抿嘴一笑,隨即輕聲說道:“別得意了,口試經義的時候你不是差點兒就給難住了?”

“最終考中了就好,十三娘你別揭我的短嘛!”崔儉玄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這才突然笑着又伸出了兩根手指頭,“而且這次是雙喜臨門,杜……咳咳,內兄你且猜猜另一樁!”

杜士儀知道崔儉玄喜歡賣關子,只不過捋掉了張嘉貞,他心情不錯,當即若有所思地問道:“是你已經授官有望?不是……那是你最近馬球賽又有了什麼進展?也不是……那是你家九娘和王十五郎的婚事定了?竟然還不是……這也不是那也不是,究竟是什麼你直接說吧!總不成十三娘已經喜結珠胎,你要當阿爺了吧?”

最後一句他是實在猜不出來隨口一說,可看到崔儉玄那目瞪口呆的樣子,還有杜十三娘那俏臉緋紅,顯然默認的表情,這次變成了他瞠目結舌,竟是失聲驚呼道:“居然這麼快!”

“阿兄!”

杜十三娘又羞又惱,張口喝了一聲,見杜士儀猛然間反應過來,竟是哈哈大笑,她只覺得心頭又是歡喜,又是惘然。歡喜的是自己嫁入崔家不久就傳了喜訊,丈夫高興,婆婆和小姑們必然也會高興,可惘然的是兄長還不知道何時方能和意中人修秦晉之好。於是,她糾結了好一會兒,這才囁嚅說道:“阿兄,到時候若是孩子平安生下來,不論男女,你給他起個名字吧。”

儘管知道杜十三娘一片誠心,但杜士儀還是立刻搖頭:“胡說,這是崔家的嫡脈,你阿兄怎麼能越俎代庖?”

“這有什麼,如今阿爺不在了,阿孃總不會干涉我的事,只要你起的名字好,我用了,旁人誰能說三道四?”說到這裡,崔儉玄立刻洋洋得意了起來,“杜十九,你要做舅舅啦!你可得抓緊時間,否則等日後我和十三孃的兒子女兒生了一堆,你卻還一個人,那時候可太丟臉了!”

“崔十一!”

杜士儀被崔儉玄這口氣給逗樂了,見杜十三娘微嗔薄怒地瞪着崔儉玄,而後者立刻打躬作揖道歉賠禮,他不禁只覺得那種在朝堂詭譎政爭中也不知道浸染了多少墨汁的心,竟透出了一股清新溫暖的氣息來。等到問出如今杜十三娘已經懷胎三月有餘,算算日子,竟彷彿是在回京途中懷上的,他不禁面色古怪地看着崔儉玄,好一會兒方纔嘆道:“你這傢伙,福氣真是一等一的!”

崔儉玄的福氣顯然並不止這一丁點,如今三月開春,萬物復甦,而天子已經回到了長安,他挑唆竇鍔去奏了馬球賽決勝賽的事,正巧天子得知武惠妃又懷了身孕,一時間自也喜上眉梢,當即吩咐便在大明宮東內苑舉行,竟是帶着衆多妃嬪並皇太子臨場觀瞻,此外就是諸多文武百官臨場,杜士儀這個左拾遺也在其中。

因天子言說今日不按官階,隨處可坐,杜士儀本和王翰裴寧韋禮等人一處觀戰閒談,可還沒等他在韋禮那囉嗦的盤問下說到張嘉貞罷相的細節時,突然只聽得一聲君禮,他擡頭一瞧,卻見那邊廂張說正在不遠處向他招手。對於這位新晉的又一位張相國,雖則他在太原的時候打過不少交道,此次也沒少推波助瀾,可對於剛愎自用什麼都掛在臉上的張嘉貞,他反而對張說更加警惕,整理了一下心情方纔起身迎了上去。

“相國。”

稱相國,而不是張相國,這自然是語言藝術。如今朝堂上又是三相,源乾曜爲侍中,張說爲中書令,而王晙又在前幾天轉任兵部尚書兼同中書門下三品。因而,張說對這個稱呼自然甘之如飴,面上越發和顏悅色。

“君禮如今任左拾遺已經一年有餘,上封諫諍無不恪盡職守,陛下每每提起,亦是讚賞有加。你本爲三頭及第,文辭雅麗自不必說,而陛下此前建麗正書院,聚天下才學之士於其中修書侍講,令我爲修書使總攬全局,你可願以本官入內供奉否?”

所謂以本官入內供奉,就是以正八品左拾遺之銜,入麗正書院修書侍講,後者和宇文融的覆囚使一樣,其實是使職。而左拾遺的本官事務,他就不用負責了。杜士儀正在沉吟之際,張說又笑吟吟補充了一句:“王翰王子羽我也一併問了,他倒是頗有興趣。如今身在其中的還有會稽賀四明,他當年可也是有名的狀頭!秘書監徐堅亦是與劉子玄齊名的大儒了……”

張說一張口就是一連串耳熟能詳的名字,杜士儀不禁暗歎如今這文壇之中的人才濟濟。想到張說親自示好,他若拒絕必然會被人覺得是不知好歹,更何況自己風頭出盡,去修書也不是壞事,他遂拱手謝道:“得相國愛重,自不敢辭。若不以我才疏學淺,願從學於諸位前輩。”

張說本就覺得杜士儀十有八九會不答應,此刻頓時喜笑顏開。正巧此刻場中那一騎黑馬上的楚沉揮杆重擊,就只見那鞠球猶如流星一般直入球門,兩邊看臺頓時傳來了震天彩聲,其中甚至有當今天子李隆基親自高呼好球,他在這種激烈的氣氛中,不禁更覺心情舒暢。

“好,那我便與源翁去說,請他割愛於我。”

見張說揹着手含笑離去,杜士儀回座之後,韋禮自然最八卦地第一個詢問,當得知張說竟是請杜士儀入麗正書院修書,他立刻露出了殷羨的表情:“好差事啊好差事,陛下聽說一回來就去麗正書院整整三回,比其他地方都多!更何況事情清閒,俸祿優厚,就連伙食都比中書省門下省的尋常官員好!”

裴寧此前和韋禮同留長安,因爲杜士儀的關聯,來往也漸漸多了些。此刻,他斜睨了一眼韋禮,很想說你個吃貨,可總算還硬生生忍住了。看了一眼含笑不語的王翰,他便點頭道:“去修書也好,長學問。只內中不但全都是飽學之士,而且也大多酒中豪客,你可別被帶壞了!”

張嘉貞罷相了。

前朝也好,後宮也好,這都是天子車駕在回京路上,最大的一個話題。儘管用一記狠招斬斷了武惠妃一臂,但接下來就諸事不順,兄長爲庶子求娶王元寶之女,卻爲御史所奏,時論所譏,最後匆匆爲庶子結下一門親事的時候,所請賓客竟然只有寥寥無幾捧場,那種門庭冷落的架勢,王皇后只聽妹妹嗣滕王妃王氏提起,都覺得心寒。而此次張嘉貞驟然罷相,哪怕王守一和張嘉貞已經不像從前那樣的親厚關係,她也感受到了一股濃重的危機。

“這還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見王氏說話時面露戚色,她便直起腰道:“不用慌,我還在後位呢!只要我活得比趙麗妃那個經常病得七死八活的活得長,便終究是太子的嫡母!更何況,我就未必真的生不出來!”

十數年來一兒半女都沒有,王皇后每每想起當年的高宗廢后王氏,便不禁心有慼慼然。她話雖如此說,卻更知道自己再無後路,遂一字一句地對妹妹吩咐道:“你回去之後見阿兄,對他說,無論什麼樣的秘方,都給我找來。死馬當做活馬醫。當年三郎舉事,若無我和阿兄,他也不能成事!但使我有子……未必不能如昔日武后故事!”

這話就極其大逆不道了!然而,王氏也曾經耳聞目睹過這幾十年來,一個又一個女人在朝堂呼風喚雨主宰天下,因而知道阿姊雖處境艱難卻仍心志剛強,她便義無反顧地點了點頭。

嗣滕王妃退出未久,武惠妃就得知皇后姊妹屏退人密謀頗久的消息。儘管說的是什麼無從得知,但她就算猜也猜得到和日前最大的消息有關。對於害得自己一度捉襟見肘的張嘉貞,她恨不得人直接被貶到嶺南最遠處去,而貪贓的張嘉祐最好也捱上一通杖責,嚐嚐那種苦痛是什麼滋味。如今這對兄弟被貶,她舒了一口氣的同時,不免便生出了幾分希望。

王皇后無子失寵,她則是有子,興許她真的有可能如姑祖母一般,讓武氏再度母儀天下!

“瑤光。”見心腹侍女立刻上來跪坐於身側,武惠妃便低聲說道,“設法在張說那兒使一點勁。我未必要他親近於我,但日後萬一有事的時候了,至少他決不能不利於我!此人貪財,不妨投其所好!”

長安未到,張說便如願以償地坐上了中書令之位。而他上任伊始便展現出了大刀闊斧的魄力,以之前太原府所設天兵軍大武軍等各處軍鎮不便擾民,且戰力薄弱爲由,請廢黜,而於大同軍別立節度,李隆基不出意外地准奏了此事。不但如此,張說更是援引太子詹事王晙任吏部尚書,相比張嘉貞一直都壓着王晙不讓動,此舉頓時被人雅贊爲有容人雅量,內外一片好評。

等到天子車駕重回長安,已經是開元十一年三月的事了。這一年多李隆基先東巡洛陽,而後又最遠到了太原府,汾陰祭后土,大赦天下重設北都太原府,再加上突如其來的張嘉貞罷相,張說取而代之爲中書令,長安城中還鬧過一場太極宮中都爲人斬門闖入肆虐的鬧劇,這一年可謂是處處多事。如今重新回來,杜士儀踏入自家在長安宣陽坊的私宅,看到崔儉玄和杜十三娘笑眯眯迎了上前,他竟是有一種物是人非的感覺。

“好你個崔十一,這下子總算是明經及第了!”

“那是,只要我下狠勁,區區明經哪裡在話下!”

見杜士儀和崔儉玄這一來一回說話很有意思,杜十三娘不禁抿嘴一笑,隨即輕聲說道:“別得意了,口試經義的時候你不是差點兒就給難住了?”

“最終考中了就好,十三娘你別揭我的短嘛!”崔儉玄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這才突然笑着又伸出了兩根手指頭,“而且這次是雙喜臨門,杜……咳咳,內兄你且猜猜另一樁!”

杜士儀知道崔儉玄喜歡賣關子,只不過捋掉了張嘉貞,他心情不錯,當即若有所思地問道:“是你已經授官有望?不是……那是你最近馬球賽又有了什麼進展?也不是……那是你家九娘和王十五郎的婚事定了?竟然還不是……這也不是那也不是,究竟是什麼你直接說吧!總不成十三娘已經喜結珠胎,你要當阿爺了吧?”

最後一句他是實在猜不出來隨口一說,可看到崔儉玄那目瞪口呆的樣子,還有杜十三娘那俏臉緋紅,顯然默認的表情,這次變成了他瞠目結舌,竟是失聲驚呼道:“居然這麼快!”

“阿兄!”

杜十三娘又羞又惱,張口喝了一聲,見杜士儀猛然間反應過來,竟是哈哈大笑,她只覺得心頭又是歡喜,又是惘然。歡喜的是自己嫁入崔家不久就傳了喜訊,丈夫高興,婆婆和小姑們必然也會高興,可惘然的是兄長還不知道何時方能和意中人修秦晉之好。於是,她糾結了好一會兒,這才囁嚅說道:“阿兄,到時候若是孩子平安生下來,不論男女,你給他起個名字吧。”

儘管知道杜十三娘一片誠心,但杜士儀還是立刻搖頭:“胡說,這是崔家的嫡脈,你阿兄怎麼能越俎代庖?”

“這有什麼,如今阿爺不在了,阿孃總不會干涉我的事,只要你起的名字好,我用了,旁人誰能說三道四?”說到這裡,崔儉玄立刻洋洋得意了起來,“杜十九,你要做舅舅啦!你可得抓緊時間,否則等日後我和十三孃的兒子女兒生了一堆,你卻還一個人,那時候可太丟臉了!”

“崔十一!”

杜士儀被崔儉玄這口氣給逗樂了,見杜十三娘微嗔薄怒地瞪着崔儉玄,而後者立刻打躬作揖道歉賠禮,他不禁只覺得那種在朝堂詭譎政爭中也不知道浸染了多少墨汁的心,竟透出了一股清新溫暖的氣息來。等到問出如今杜十三娘已經懷胎三月有餘,算算日子,竟彷彿是在回京途中懷上的,他不禁面色古怪地看着崔儉玄,好一會兒方纔嘆道:“你這傢伙,福氣真是一等一的!”

崔儉玄的福氣顯然並不止這一丁點,如今三月開春,萬物復甦,而天子已經回到了長安,他挑唆竇鍔去奏了馬球賽決勝賽的事,正巧天子得知武惠妃又懷了身孕,一時間自也喜上眉梢,當即吩咐便在大明宮東內苑舉行,竟是帶着衆多妃嬪並皇太子臨場觀瞻,此外就是諸多文武百官臨場,杜士儀這個左拾遺也在其中。

因天子言說今日不按官階,隨處可坐,杜士儀本和王翰裴寧韋禮等人一處觀戰閒談,可還沒等他在韋禮那囉嗦的盤問下說到張嘉貞罷相的細節時,突然只聽得一聲君禮,他擡頭一瞧,卻見那邊廂張說正在不遠處向他招手。對於這位新晉的又一位張相國,雖則他在太原的時候打過不少交道,此次也沒少推波助瀾,可對於剛愎自用什麼都掛在臉上的張嘉貞,他反而對張說更加警惕,整理了一下心情方纔起身迎了上去。

“相國。”

稱相國,而不是張相國,這自然是語言藝術。如今朝堂上又是三相,源乾曜爲侍中,張說爲中書令,而王晙又在前幾天轉任兵部尚書兼同中書門下三品。因而,張說對這個稱呼自然甘之如飴,面上越發和顏悅色。

“君禮如今任左拾遺已經一年有餘,上封諫諍無不恪盡職守,陛下每每提起,亦是讚賞有加。你本爲三頭及第,文辭雅麗自不必說,而陛下此前建麗正書院,聚天下才學之士於其中修書侍講,令我爲修書使總攬全局,你可願以本官入內供奉否?”

所謂以本官入內供奉,就是以正八品左拾遺之銜,入麗正書院修書侍講,後者和宇文融的覆囚使一樣,其實是使職。而左拾遺的本官事務,他就不用負責了。杜士儀正在沉吟之際,張說又笑吟吟補充了一句:“王翰王子羽我也一併問了,他倒是頗有興趣。如今身在其中的還有會稽賀四明,他當年可也是有名的狀頭!秘書監徐堅亦是與劉子玄齊名的大儒了……”

張說一張口就是一連串耳熟能詳的名字,杜士儀不禁暗歎如今這文壇之中的人才濟濟。想到張說親自示好,他若拒絕必然會被人覺得是不知好歹,更何況自己風頭出盡,去修書也不是壞事,他遂拱手謝道:“得相國愛重,自不敢辭。若不以我才疏學淺,願從學於諸位前輩。”

張說本就覺得杜士儀十有八九會不答應,此刻頓時喜笑顏開。正巧此刻場中那一騎黑馬上的楚沉揮杆重擊,就只見那鞠球猶如流星一般直入球門,兩邊看臺頓時傳來了震天彩聲,其中甚至有當今天子李隆基親自高呼好球,他在這種激烈的氣氛中,不禁更覺心情舒暢。

“好,那我便與源翁去說,請他割愛於我。”

見張說揹着手含笑離去,杜士儀回座之後,韋禮自然最八卦地第一個詢問,當得知張說竟是請杜士儀入麗正書院修書,他立刻露出了殷羨的表情:“好差事啊好差事,陛下聽說一回來就去麗正書院整整三回,比其他地方都多!更何況事情清閒,俸祿優厚,就連伙食都比中書省門下省的尋常官員好!”

裴寧此前和韋禮同留長安,因爲杜士儀的關聯,來往也漸漸多了些。此刻,他斜睨了一眼韋禮,很想說你個吃貨,可總算還硬生生忍住了。看了一眼含笑不語的王翰,他便點頭道:“去修書也好,長學問。只內中不但全都是飽學之士,而且也大多酒中豪客,你可別被帶壞了!”

315.第315章 妾薄命672.第672章 撫卹善後,帝王心術1112.第1112章 凱旋1253.第1253章 以道事君,不可則止157.第157章 不能求生,只得求死12.第12章 薦師578.第578章 雪封雲州652.第652章 平定142.第142章 不死不休518.第518章 文壇新秀,濟濟一堂12.第12章 薦師609.第609章 許君給事中113.第113章 近鄉情怯735.第735章 替罪羊,心不平1155.第1155章 長安攻略戰151.第151章 十三娘面聖208.第208章 贈君琉璃,願君榮歸103.第103章 美酒贈狂客,潑墨大揮毫786.第786章 火箭之利,腹心之言213.第213章 神狼之怒907.第907章 姊妹如花209.第209章 變生肘腋1136.第1136章 東西截擊185.第185章 都堂唱第,狀頭登科233.第233章 豪俠之道,飄零金枝274.第274章 此消而彼長,人約黃昏後128.第128章 第二波的造勢482.第482章 宇文統之心1080.第1080章 戰略資源,奇襲契丹1013.第1013章 上元夜遊295.第295章 先爲親友後蒼生613.第613章 冥頑不靈1188.第1188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258.第258章 聚散有時,贈君部曲919.第919章 人心向背定成敗1146.第1146章 人心渙散的逃命之路18.第18章 美人飄渺,功成身退230.第230章 軍法人情635.第635章 代州裴主代州事528.第528章 今夜羣星不如皓月628.第628章 巡行雁門,代州三虎677.第677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1171.第1171章 兵諫逐節度522.第522章 拿人和蕃不心疼310.第310章 親不慈,親不待374.第374章 小妹有喜,麗正修書365.第365章 報應不爽296.第296章 表字君禮,忘年知己823.第823章 寄君以厚望?392.第392章 黃泉之路,請君走好782.第782章 許君刺史1206.第1206章 潛入和策反77.第77章 珠聯璧合77.第77章 珠聯璧合964.第964章 巧舌如簧1075.第1075章 直面酷吏1032.第1032章 御前訴衷腸750.第750章 千里奔救1115.第1115章 漠北新聯盟862.第862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698.第698章 二王相邀523.第523章 風雲際會311.第311章 吳生求墨,不屈之音129.第129章 名利雙收動京華142.第142章 不死不休312.第312章 離婚!第1279章 終章 三天下易主152.第152章 鷸蚌相爭,漁翁誰人111.第111章 洗心革面,灞橋風雪885.第885章 天倫之樂558.第558章 應對之策784.第784章 將有虎膽,巾幗雄心88.第88章 萬里奔波,啓殯路祭33.第33章 越女傳人1235.第1235章 攻城攻心21.第21章 救人如救火1061.第1061章 聽壁角的長輩們156.第156章 最是護犢京兆公1252.第1252章 君臣義絕694.第694章 君已陌路824.第824章 心無所屬,情牽依299.第299章 見微知著,大獲全勝289.第289章 君知我意,我體君心442.第442章 要人566.第566章 雲州招商862.第862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1037.第1037章 大戰將起104.第104章 臨行殷切囑,意恐遲遲歸369.第369章 簡在帝心,念君靈犀1201.第1201章 李隆基的噩夢1034.第1034章 軒然大波950.第950章 漠北烽煙14.第14章 蝗患猛如虎609.第609章 許君給事中679.第679章 言辭逼人,壓力山大918.第918章 教化之功在千秋1169.第1169章 巨敗之後鞭文武1230.第1230章 玉石俱焚1100.第1100章 大亂將起
315.第315章 妾薄命672.第672章 撫卹善後,帝王心術1112.第1112章 凱旋1253.第1253章 以道事君,不可則止157.第157章 不能求生,只得求死12.第12章 薦師578.第578章 雪封雲州652.第652章 平定142.第142章 不死不休518.第518章 文壇新秀,濟濟一堂12.第12章 薦師609.第609章 許君給事中113.第113章 近鄉情怯735.第735章 替罪羊,心不平1155.第1155章 長安攻略戰151.第151章 十三娘面聖208.第208章 贈君琉璃,願君榮歸103.第103章 美酒贈狂客,潑墨大揮毫786.第786章 火箭之利,腹心之言213.第213章 神狼之怒907.第907章 姊妹如花209.第209章 變生肘腋1136.第1136章 東西截擊185.第185章 都堂唱第,狀頭登科233.第233章 豪俠之道,飄零金枝274.第274章 此消而彼長,人約黃昏後128.第128章 第二波的造勢482.第482章 宇文統之心1080.第1080章 戰略資源,奇襲契丹1013.第1013章 上元夜遊295.第295章 先爲親友後蒼生613.第613章 冥頑不靈1188.第1188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258.第258章 聚散有時,贈君部曲919.第919章 人心向背定成敗1146.第1146章 人心渙散的逃命之路18.第18章 美人飄渺,功成身退230.第230章 軍法人情635.第635章 代州裴主代州事528.第528章 今夜羣星不如皓月628.第628章 巡行雁門,代州三虎677.第677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1171.第1171章 兵諫逐節度522.第522章 拿人和蕃不心疼310.第310章 親不慈,親不待374.第374章 小妹有喜,麗正修書365.第365章 報應不爽296.第296章 表字君禮,忘年知己823.第823章 寄君以厚望?392.第392章 黃泉之路,請君走好782.第782章 許君刺史1206.第1206章 潛入和策反77.第77章 珠聯璧合77.第77章 珠聯璧合964.第964章 巧舌如簧1075.第1075章 直面酷吏1032.第1032章 御前訴衷腸750.第750章 千里奔救1115.第1115章 漠北新聯盟862.第862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698.第698章 二王相邀523.第523章 風雲際會311.第311章 吳生求墨,不屈之音129.第129章 名利雙收動京華142.第142章 不死不休312.第312章 離婚!第1279章 終章 三天下易主152.第152章 鷸蚌相爭,漁翁誰人111.第111章 洗心革面,灞橋風雪885.第885章 天倫之樂558.第558章 應對之策784.第784章 將有虎膽,巾幗雄心88.第88章 萬里奔波,啓殯路祭33.第33章 越女傳人1235.第1235章 攻城攻心21.第21章 救人如救火1061.第1061章 聽壁角的長輩們156.第156章 最是護犢京兆公1252.第1252章 君臣義絕694.第694章 君已陌路824.第824章 心無所屬,情牽依299.第299章 見微知著,大獲全勝289.第289章 君知我意,我體君心442.第442章 要人566.第566章 雲州招商862.第862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1037.第1037章 大戰將起104.第104章 臨行殷切囑,意恐遲遲歸369.第369章 簡在帝心,念君靈犀1201.第1201章 李隆基的噩夢1034.第1034章 軒然大波950.第950章 漠北烽煙14.第14章 蝗患猛如虎609.第609章 許君給事中679.第679章 言辭逼人,壓力山大918.第918章 教化之功在千秋1169.第1169章 巨敗之後鞭文武1230.第1230章 玉石俱焚1100.第1100章 大亂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