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二月春風似剪刀

滎陽,由歷史上的東虢、京、滎陽、成皋、滎澤、汜水、武泰、河陰、廣武等地區分和演變而成,故而也稱之爲滎州。其所轄地域,土地肥沃、物產豐饒、山川秀美,更有滎陽關、虎牢關等險關要隘,也有廣武山、鴻溝等名山溝川。其歷史若追朔,約七百年之久,也是自春秋戰國以來重要的政治中心和軍事重鎮。

公元581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將北周時的滎州改名爲鄭州,治所設立在成皋。

而在入唐之後,鄭州的轄區較之隋朝又有擴大,下轄密縣、汜水、滎陽、滎澤和成皋五縣。至貞觀七年,也就是公元633年,鄭州的州府治所自成皋移至管城。

不管鄭州州治轉移至什麼地方,滎陽縣在這個時代,都佔居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這個‘得中原者得天下’的時代,滎陽作爲赤畿上上下下,有人口逾十萬之多。整個鄭州,州府在管城,但其中心卻在滎陽。畢竟,至聖歷二年,管城人口也不過近四萬人,甚至還不到滎陽人口的一半。其繁華程度,更遠無法和滎陽相提並論。

不過,滎陽的繁榮和錦繡,並非只源於其經濟、政治和人口上的優勢。

滎陽真正的優勢,在於它悠久的歷史,與其文化的追朔。

自春秋戰國時期以來,滎陽曆經千餘年演變,孕育了兩個龐大的宗族,聲名遠揚。

滎陽鄭氏,自不必贅述。五姓七大家之一,中原有數的頂級豪門,人才輩出。

然而除了鄭氏之外,滎陽尚有一個論及歷史,比鄭氏更加久遠的豪門貴胄,也就是滎陽潘氏。這潘氏的歷史,甚至可以追朔到西周成王四年,也就是公元前1040年。當時周朝方興。周公旦重整諸侯國,改當時的潘邑爲潘國,季孫公因功被封爲滎陽侯,並且建立宗廟於滎陽。隨後更創立的滎陽堂,成爲滎陽唯一豪門。

然則,斗轉星移,滄海桑田。

滎陽潘氏漸漸沒落,而鄭氏則逐漸崛起。兩大豪門相互對峙,彼此之間爭鬥不休。

西晉時期,有潘氏族人潘岳橫空出世,拜黃門侍郎。

其後人又以他的官職創立堂號,取名黃門堂。除此之外,歷史上極具盛名的潘安,也出自滎陽潘氏。不過,他並非出自滎陽宗房,而是遷徙至鞏縣的分房子弟。

相比之下,滎陽鄭氏的名人。已遠遠超過潘氏。

他們的歷史沒有潘氏久遠,奈何宗族子弟人才輩出,其聲勢逐漸把潘氏壓制,成爲滎陽第一望族。不過,自玄武門之變以後,鄭氏開始進入一個衰弱期。從貞觀開始,鄭氏再沒有涌現出什麼能夠在朝堂上佔居舉足輕重地位的人才。究其原因,除了朝廷對名門貴胄的強力打壓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在玄武門之變中,鄭氏站錯了隊伍。

鄭氏由於有女下嫁李建成爲太子妃。於是和李建成結成了共同戰線。

他們聯手對秦王府一脈進行打壓,可誰料想最終李世民拼死一搏,卻取得了勝利。

這也就使得鄭氏的地位,變得格外尷尬。

李世民登基之後。對鄭氏的打壓幾乎是明目張膽。

所有位於中樞的鄭氏子弟,紛紛被流派爲外官,而且所去之處,大都是邊荒之地。

當然了,你可以不去!那你就老老實實在家當一個平民好了。

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五姓七大家中。鄭氏的損失最爲嚴重,於是便進入了蟄伏期。

可這一蟄伏,卻被潘氏從身後逐漸趕上。

潘氏,追隨武則天,並且得到了重視。這八年來,潘氏外放刺史多達十幾人,而鄭家卻寥寥數人而已。若不是鄭靈芝這個從三品下的河南校尉勉力支撐,鄭氏的情況會更加悽慘。即便如此,面對潘家咄咄逼人的態勢,鄭氏卻只能默默忍耐。

聖歷二年二月十八,春回大地。

陽光和暖,普照人間。

洞林湖畔微風徐徐,拂動岸邊楊柳隨風搖曳。

波光粼粼,更襯出幾分柔美之氣。湖面上有幾艘畫舫,隱隱約約傳來絲竹歌舞之聲。

而在案上,紅男綠女身着華服,漫步在岸邊,或高聲談論,或是垂首低語。

這是一幅絕美的春?光圖。位於洞林湖畔的觀水閣裡,鄭鏡思看着窗外那絕美的春?光,但心情卻格外激動。若非身邊有愛子相隨,他甚至想要和對方動起手來。

原因嘛,非常簡單。

今日是北祖二房子弟鄭長裕前往許州出任許州刺史,鄭家子弟紛紛前來道賀。

鄭鏡思是鄭長裕的族弟,唐高宗時期曾爲秘書郎。但由於反對武則天登基,被罷黜官身,回家閉門思過。鄭鏡思是滎陽鄭氏北祖六房子弟,祖父鄭道援是隋朝官員,因爲站隊問題,也遭遇了貶官。而他的父親鄭懷傑同樣因爲站隊問題,死後才被封爲刺史。

所以說,鄭氏一族在站隊問題上,實在是有些……

鄭長裕以而立之年出任許州刺史,可謂是鄭家自玄武門之變以後,除鄭靈芝外升遷最快的人。那許州畢竟不是邊荒之所,就坐落於鄭州之畔,也就是後世的許昌。

能夠以而立之年拜許州刺史,相信用不得多久,鄭長裕就能夠入主中樞。

所以,鄭家人很重視此事,專門爲鄭長裕送行,北祖七房子弟中只要是在滎陽,都奉命前來送行。

鄭鏡思近來興致不高,但愛子鄭虔卻好像對此頗有興趣。

年方八歲的鄭虔,是鄭鏡思唯一的兒子,自幼就顯示出非凡才智,聰明機警。

可是誰也沒想到,這原本是一場極爲歡樂的送別會,卻遇到了潘家子弟的挑釁。

潘家有子潘華成丁,今日也在這觀水閣中擺酒。

兩家恩怨已久,只要見面就會發生爭執。

今天也沒有例外,潘家子弟見鄭家子弟聚會,於是就以潘華爲首,上前挑釁。

當然了,名門貴胄子弟見的爭執,大都不會用拳頭解決。在他們看來,那是田舍漢纔會做的事情。於是潘華就提議這洞林湖畔的垂柳爲題,賦詩三首,決出高下。

這在當時,是一種非常流行的比斗方式,名爲鬥詩。

鄭家子弟同樣是書香門第,又怎可能露怯。

鄭鏡思也對此很感興趣,於是便參與其中。只是,那潘華顯然是有備而來,就在鄭家子弟還在思考的時候,已提筆在牆上賦詩一首。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潘華提筆賦詩,顯示出他才思敏捷。而且這首詩極爲應景,恰恰喝了眼前的景色,即便是鄭長裕鄭鏡思等人,看到這首詩之後,也忍不住在心裡暗自稱讚起來。

更重要的是,潘華一下子就打亂了鄭家子弟思緒,令得衆人手足無措的。

就在這時,耳邊傳來一聲輕‘咦’,令鄭鏡思不由自主的扭頭看去。(。)

第241章 上神都(五)第315章 朝天闕(五)第685章 最長一夜(二)第196章 萬貫家財第49章 盧永成(上)第324章 無愧於心第730章 遣唐使第396章 明家有英雌(一)第50章 盧永成(下)第145章 誰也別想阻攔我第579章 斥責第85章 最凌厲的反擊(上)第703章 心狠手辣第196章 萬貫家財第216章 小鸞臺之怒(上)第662章 樑九(一)第463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三)第493章 帝王之家無小事(下)第154章 我在灤河觀風景(三)第212章 三皇觀(二)第409章 奇門遁甲第409章 奇門遁甲第623章 保你一世富貴第570章 丘升頭第50章 盧永成(下)第418章 神都來信第439章 西山校場(二)第68章 各有心思(下)第590章 小鸞臺的前世今生第18章 有那麼一隻猴子(下)第206章 太平第598章 狄公之殤(一)第129章 萬歲樂,不得已(一)第511章 是非只爲多開口第2章 生離死別第112章 一夜(一)第98章 又見神秘人(三)第18章 有那麼一隻猴子(下)第261章 鄭靈芝(下)第691章 毒士(上)第422章 事有蹊蹺第640章 伊人何處尋?第51章 奕劍傳人第710章 乘虛而入第615章 火燒武家樓(一)第150章 大戰落幕第161章 聖歷二年(中)第378章 打草驚蛇(三)第315章 朝天闕(五)第590章 小鸞臺的前世今生第71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上)第227章 那年十八(二)第171章 結個善緣(上)第281章 宿命相逢(上)第609章 回家第一彈第708章 計將安出第24章 楊茉莉(下)第21章 醜丫頭(上)第297章 牡丹令第614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353章 長洲(一)第106章 龜符奉宸 二第120章 兵臨城下(上)第706章 雙面人第27章 我要釀酒(上)第626章 任他洪水滔天第142章 結義第575章 刺客的進化(一)第379章 打草驚蛇(三)第526章 紅忽魯奴兒(二)第404章 遊仙宮(三)第68章 各有心思(下)第606章 追兇(二)第65章 老軍客棧(上)第692章 毒士(下)第642章 驚變(二)第247章 薛小四和薛小牛 二 1/3!!!第381章 海鶻第171章 結個善緣(上)第2章 生離死別第53章 看走了眼(上)第689章 負荊請罪(下)第681章 奪城第477章 公子何人?第589章 顏織已死第457章 李過是李裹兒!第194章 重逢(三)第211章 三皇觀(一)第400章 蓬萊玄龜望西風第364章 撲朔迷離(二)第565章 烏質勒第195章 重逢(四)第590章 小鸞臺的前世今生第64章 風雨欲來(下)封推感言感冒中第342章 楊執一(中)第691章 毒士(上)第15章 人比解語花(上)第181章 失蹤的耍猴人第674章 追擊(二)
第241章 上神都(五)第315章 朝天闕(五)第685章 最長一夜(二)第196章 萬貫家財第49章 盧永成(上)第324章 無愧於心第730章 遣唐使第396章 明家有英雌(一)第50章 盧永成(下)第145章 誰也別想阻攔我第579章 斥責第85章 最凌厲的反擊(上)第703章 心狠手辣第196章 萬貫家財第216章 小鸞臺之怒(上)第662章 樑九(一)第463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三)第493章 帝王之家無小事(下)第154章 我在灤河觀風景(三)第212章 三皇觀(二)第409章 奇門遁甲第409章 奇門遁甲第623章 保你一世富貴第570章 丘升頭第50章 盧永成(下)第418章 神都來信第439章 西山校場(二)第68章 各有心思(下)第590章 小鸞臺的前世今生第18章 有那麼一隻猴子(下)第206章 太平第598章 狄公之殤(一)第129章 萬歲樂,不得已(一)第511章 是非只爲多開口第2章 生離死別第112章 一夜(一)第98章 又見神秘人(三)第18章 有那麼一隻猴子(下)第261章 鄭靈芝(下)第691章 毒士(上)第422章 事有蹊蹺第640章 伊人何處尋?第51章 奕劍傳人第710章 乘虛而入第615章 火燒武家樓(一)第150章 大戰落幕第161章 聖歷二年(中)第378章 打草驚蛇(三)第315章 朝天闕(五)第590章 小鸞臺的前世今生第71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上)第227章 那年十八(二)第171章 結個善緣(上)第281章 宿命相逢(上)第609章 回家第一彈第708章 計將安出第24章 楊茉莉(下)第21章 醜丫頭(上)第297章 牡丹令第614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353章 長洲(一)第106章 龜符奉宸 二第120章 兵臨城下(上)第706章 雙面人第27章 我要釀酒(上)第626章 任他洪水滔天第142章 結義第575章 刺客的進化(一)第379章 打草驚蛇(三)第526章 紅忽魯奴兒(二)第404章 遊仙宮(三)第68章 各有心思(下)第606章 追兇(二)第65章 老軍客棧(上)第692章 毒士(下)第642章 驚變(二)第247章 薛小四和薛小牛 二 1/3!!!第381章 海鶻第171章 結個善緣(上)第2章 生離死別第53章 看走了眼(上)第689章 負荊請罪(下)第681章 奪城第477章 公子何人?第589章 顏織已死第457章 李過是李裹兒!第194章 重逢(三)第211章 三皇觀(一)第400章 蓬萊玄龜望西風第364章 撲朔迷離(二)第565章 烏質勒第195章 重逢(四)第590章 小鸞臺的前世今生第64章 風雨欲來(下)封推感言感冒中第342章 楊執一(中)第691章 毒士(上)第15章 人比解語花(上)第181章 失蹤的耍猴人第674章 追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