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選擇

聖歷三年九月二十六日,狄仁傑卒於家中。

武則天萬分悲慟,親自主持了狄仁傑的葬禮,並且在葬禮上哀嘆:天奪吾國老何太早耶!

而在葬禮後,武則天的精氣神彷彿一下子被抽空了似地。

此前,她雖然已呈現出了倦怠之意,可每天還是堅持批閱奏章,處理朝中的事務。

可是在狄仁傑走後,武則天似乎再也沒有心情批閱奏章了。

她整日流連於上陽宮中,或是找來張易之兄弟,讓他們奏樂吟詩;或是叫上上官婉兒,漫步於神都苑中,也不說話,只默默的走着,累了便在涼亭中坐下休息……

“婉兒,青之他們可有消息了?”

“回稟陛下,今晨剛得到了消息,三天之前他們已經抵達金城。”

“那快要回來了!”

“是的。”

武則天的眼中,閃過一絲猶豫。

她似乎有話想說,但話到了嘴邊,卻最終又咽了回去,只坐在亭子裡,看着那清冷的風,吹皺了一池湖水。

上官婉兒在宮中陪伴着武則天,一直到天色昏黑。

已經是初冬時節,氣溫越來越低,那園中更百花凋零,呈現出一派蕭瑟的氣象。

武則天感覺有些乏了,便早早回宮歇息。

上官婉兒一直等到武則天睡着後,才悄然離開了上陽宮。

出上陽宮後,上官婉兒登上了馬車。

“西山。”

上官婉兒靠坐在馬車裡,吩咐了一句。言語中,透着一股子疲憊,吩咐完之後,就再也沒有其他的言語。

那車伕跟隨上官婉兒多年,哪能不明白上官婉兒的意思?

於是,馬車沿着寬敞的街道急速行駛,沿途雖遇到了巡兵,但當他們看清楚馬車上的標誌以後,便立刻裝作什麼都沒有看見,任由上官婉兒的車馬疾馳,駛出城門。

西山,千騎大營。

楊承烈坐在偏房裡,看着燭火呆呆發愣。

由於狄仁傑故去,武則天倦怠朝政,以至於朝堂上出現了一些波動。

楊承烈雖然還沒有參政的地位,可是卻對朝堂上的事務洞若觀火。有波動,就代表着可能會有事情發生。他執掌千騎,負責拱衛神都安全,自然不敢掉以輕心。

所以,一連半月,他都是在千騎大營中值守。

可是,楊承烈也有些迷茫。

狄仁傑活着的時候,他只把狄仁傑視爲朝堂上一個睿智的能臣。可是當狄仁傑過世之後,他就立刻感受到了狄仁傑的份量。說他是定海神針,一點也不算過分。狄仁傑活着的時候,如果武則天倦怠朝政的話,他會毫不猶豫的勸諫,甚至指責。

但是現在,卻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說話。

不是說朝中沒有能人……姚崇、宋璟、張柬之、崔玄暐這些人能力絕對不差,但是卻沒有狄仁傑那樣的資格,能夠在武則天面前說話。說穿了,武則天對他們的震懾力太大了,大到即便他們知道武則天這樣做不好,也沒有人敢站出來進行勸諫。

長此以往下去,朝中必有災禍。

想到這裡,楊承烈就有些頭疼……這也是楊承烈的缺點所在。

他治兵練兵沒有問題,但是對於朝政,卻有很大的不足。特別是他脫離朝堂許多年,也就等於失去了相應的資歷。雖然武則天后來飛速的把他提拔起來,但她能夠提拔楊承烈的地位,卻無法彌補楊承烈缺失了十五載的閱歷和經驗,以及資歷。

楊守文爲他找了呂程志,找了張九齡……

這兩個人,出謀劃策都沒有問題,但是就一些朝堂事務而言,他們和楊承烈的情況差不多。

呂程志只當了三年的冒牌縣令,從沒有接觸過高層。

張九齡出身官宦家庭,可嶺南和中原的情況又有許多不一樣,他還需要慢慢適應。

要是兕子在的話,我又何至於如此頭疼呢?

楊承烈有些想念楊守文了!

這一晃就是大半年的時光,一開始楊承烈還以爲楊守文是去了嵩山參禪,做替身和尚。可後來他才慢慢知道,這小子竟然是奉了密旨,孤身前往安西……隨後,安西發生戰亂,薄露造反。這也使得楊承烈更加擔心,害怕楊守文會遭遇到麻煩。

這個小子,未免也太兒戲了!

居然學人家去做密探?

這年頭,密探可不是一個多麼榮耀的事情。想想當初在昌平時,楊承烈到最後才知道,他身邊最信任的助手管虎,居然是一個小鸞臺的密探。雖然管虎後來依舊對他表現出了友善之意,可是楊承烈卻本能的不想和管虎走的太近,甚至故意疏遠。

如今,管虎已是幽州司馬。

表面上,他似乎已經和小鸞臺沒有任何關聯。

但楊承烈卻知道,如果沒有小鸞臺在他身後出手相助,管虎也不可能這麼順利升遷。

哪怕,楊守文曾寫了一首《贈管叔》;哪怕,楊守文向幽州都督薛訥推薦了管虎。

這孩子,實在是不知道輕重!

爲了這件事,楊承烈曾在私下裡拜訪了狄仁傑,但是狄仁傑卻勸說他,不要插手。

“陛下自有她的安排,文宣你不要過問。”

話是這麼說,可那是他兒子,楊承烈又怎能不擔心呢?

思緒,一下子變得有些混亂起來。

他站起身,走出房間。

屋外,不知是在什麼時候,下起了小雨。

冬雨的雨勢不大,但落在身上,卻很冷……又降溫了!楊承烈打了一個寒顫,下意識把衣服緊了緊。

“將軍,轅門外有一輛車馬,說是有要事求見。”

就在楊承烈沉思的時候,張九齡走了過來。

這兩天呂程志的孩子身體不好,所以大都是張九流代班。他說着話,吧一張名剌遞給了楊承烈。

目光在名剌上掃了一眼,楊承烈眼睛頓時眯成了一條線。

“讓車馬從側門進來,不要驚動任何人。”

名剌上什麼文字都沒有,只畫着一隻鸞鳳。張九齡不明白這畫的含義,可楊承烈卻很清楚。早在去年,他出任洛州司馬的時候,就已經和上官婉兒有了一些交集。

只是,因爲一些原因,他和上官婉兒從來是若即若離,並沒有走的太近。

若說最近的一次,就是他去年找到了上官婉兒,逼迫沈慶之答應幫忙,助楊守文逃離東城獄。一般來說,上官婉兒不會主動找他,而今天突然到來,莫非朝中有了變故?

楊承烈不敢怠慢,一邊等待,一邊又下令張九齡,率部在四周戒嚴。

不一會兒,馬車來了。

上官婉兒身披大氅,頭戴帷帽從馬車上下來,走到了楊承烈面前。

“楊君,好久不見!”

她話語中帶着一絲絲的哀怨,令楊承烈感到手足無措。

細想起來,他好像是有些不太地道。去年他找上官婉兒幫忙之後,就再也沒有主動和上官婉兒聯繫。有時候他去上陽宮見到上官婉兒,也會下意識的躲避對方。

“婉兒……這麼晚,莫非有要緊事找我?”

對眼前這個男人,上官婉兒是又愛又恨。

她撇了楊承烈一眼,輕聲道:“怎麼,難道就打算和我站在門口說話嗎?”

“啊,是我失禮了,快請進。”

楊承烈忙側身禮讓,把上官婉兒請進了屋中。

可是,在進了房間之後,楊承烈便詞窮了。他不知道該說什麼,也不知道該怎麼做。特別是當上官婉兒坐在他對面時,他就有一種莫名的緊張,一時間手足無措。

上官婉兒見他這模樣,也不禁莞爾。

“楊君,我這麼晚過來找你,難道連被水都沒有嗎?”

“啊,抱歉抱歉……子壽,子壽,上茶。”

只是,沒等張九齡那邊有反應,上官婉兒已經阻止了楊承烈。她哭笑不得的看着楊承烈,好好的一個話題,被他這麼一鬧,就變得有些不妥了。她這次是秘密前來,不希望被任何人知道。如果楊守文在的話,她倒無所謂。可那勞什子‘子壽’……

上官婉兒示意楊承烈坐下,輕聲道:“楊君,我今日找你來,是奉了狄公遺命。”

“啊?”

“昨日我收到了狄景暉送來的一封信,是狄公生前所書。

狄公信中言,若他故去之後,陛下懈怠了朝政,需找人出面勸諫纔是。你可知道,狄公在信中舉薦的人是誰嗎?”

楊承烈一怔,脫口笑道:“婉兒你這讓我怎麼猜測?難不成還是我嗎?”

朝中許多大佬,鸞臺鳳閣之中,更有無數高屋建瓴的能人,楊承烈的確是不知道該怎麼猜測。只是,他話出口之後,卻發現上官婉兒用一種古怪的目光看着他。

她似笑非笑,也不說話。

楊承烈心裡一咯噔,頓時緊張起來,“婉兒,狄公不會是讓我勸諫吧。”

“當然不是讓你去勸諫陛下!”

“你嚇死我了。”

“不過,狄公的意思是,要你去找太子,勸說太子出面勸諫,這對於你和太子而言,會有極大的好處。”

“啊?”

楊承烈聞聽,頓時懵了!

說實話,他和李顯的關係,比之他剛到洛陽的時候,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只是在他的心裡,始終對當初的事情存有芥蒂。哪怕他已經知道,那件事並非李顯所爲,而是太子妃韋氏自作主張。可是,事情畢竟發生了,楊承烈又怎會毫不在意?

如今楊守文和裹兒的婚約已經確定,他最終還是選擇了和解。

但是,楊承烈卻不願意和李顯走的太近。

“讓我去勸諫太子勸諫?”

“楊大哥,過去的事情都已經過去,太子對你始終視作爲自家人。就算你不願意承認,青之和裹兒的婚事就拜在那裡。有些事情,並不是你想要躲避,就能躲避。”

“我躲避什麼?”

楊承烈一臉的不高興,嘀嘀咕咕道。

上官婉兒嘆了口氣,輕聲道:“你藉口對當年的事情存有芥蒂,可實際上,還是擔心站錯了隊伍,對嗎?”

“我……”

“楊大哥,你不要急着否認,可以好好的想一下。

陛下無心朝政,已有倦怠之意。二張本就張狂,若沒了陛下的約束,勢必會引出更多的麻煩。而你,不管怎樣,在別人的眼中,始終都是太子的人。太子如今根基薄弱,更需要你出手相助。在這一點上,你有些優柔寡斷,遠不似青之的果決。”

“我……”

“楊大哥,你聽我說完。”

上官婉兒阻止了楊承烈想要爭辯,沉聲道:“太子遠離中樞十五載,朝中並無太多根基。本來,狄公是想要堅持兩三載,助太子穩固根基,可是現在……你呢,隱姓埋名十數載,雖然得陛下關照,爲一軍主將,但是這根基,同樣不太牢固。

太子,需要親近之人協助。

而你將來,也需要有一個依靠。

你手握兵馬,可以增加太子的底氣,而太子則可以穩固你的地位,助你重回楊家……

楊大哥,我知道你怎麼想。

你是覺得有陛下相助,不會有什麼危險。可你要知道,太子終究有一天會執掌朝堂,你認爲你可以離開嗎?若你離開了,青之又該怎麼辦?還有小瑞和青奴,難道你要他們跟着你重又隱姓埋名,過那清苦的生活?就算他們願意,其他人呢?”

“這個……”

“今狄公故去之後,陛下又有復起樑王的心思。

就算樑王和魏王的關係不好,可是魏王的子嗣終究死在令尊手裡,而青之更壞了樑王好事,讓他顏面無光。這種情況下,你真的以爲,你可以安安穩穩的過日子?”

上官婉兒說完,看着楊承烈一言不發。

而楊承烈則低着頭,同樣是沉默不語。

兩人就這麼靜靜的坐着,良久,上官婉兒站起身來,沉聲道:“楊大哥,該說的我都已經說了,怎麼決定,還要看你自己。太子那邊,早晚會有人過去提醒,與其把這份功勞讓給別人,倒不如把握在你的手中。這樣做,對你,對青之,都有好處。”

“好了,天色不早,我還要趕回宮中。

何去何從你自己決斷……我只有一句話想告訴你,有些事情,還是要看的長遠些。”

上官婉兒,悄悄地來,又悄悄的離開。

楊承烈則有些煩躁,站在門階上,看着屋外那淅淅瀝瀝的小雨無聲落下……

上官婉兒說的那些,他懂!

只是在這以前,他一直存着幾分猶豫,無法下定決心。

可是現在看來……楊承烈深吸一口氣,清冷的空氣進入肺中,讓他也不禁精神許多。

也許,真到了做選擇的時候!

如果兕子在,他又會怎麼決定呢?(。)

第370章 楊某赴約而來第402章 遊仙宮(一)第171章 結個善緣(上)第62章 噩耗(下)第459章 越人歌(上)第526章 紅忽魯奴兒(二)第422章 事有蹊蹺第249章 夜宿香山寺(二)第684章 最長一夜(一)第53章 看走了眼(上)第139章 歲寒三君勾魂香(續2)第439章 西山校場(二)第670章 和蠻第398章 明家有英雌(三)第128章 第一日(五)第98章 又見神秘人(三)第19章 突厥獒(上)第314章 朝天闕(四)第79章 騎虎難下第711章 小算盤第456章 才獲武魁,便入囹圄第9章 大生意(上)第324章 無愧於心第612章 雲詭波譎第404章 遊仙宮(三)第79章 騎虎難下第309章 什麼狀況?第14章 悶聲發大財(下)第735章 倭人不可信第67章 各有心思(上)第1章 風雪青石渡第七百四十五章第219章 上達天聽(中)第182章 女嬰(上)第357章 八仙客棧第471章 桃花峪裡桃花僧第282章 宿命相逢(下)第29章 老楊一家(上)第180章 真相第146章 出城第684章 最長一夜(一)第313章 朝天闕(三)第221章 太子不賢(上)第480章 兄弟重逢(二)第24章 楊茉莉(下)第738章 無題第71章 馬蹄鐵(上)第306章 過公子破案記(二)第340章 約定(下)第511章 是非只爲多開口第248章 夜宿香山寺(一)第534章 碎葉之變(七)第113章 一夜(二)第584章 猜測第164章 別管叔(下)第17章 有那麼一隻猴子(上)第310章 陌刀起第197章 我欲揚名第557章 阿史不來山口(三)第403章 遊仙宮(二)第716章 長安二年(上)第342章 楊執一(中)第七百五十五章第164章 別管叔(下)第51章 長眉羅漢(上)第499章 密旨(上)第677章 追擊(五)第594章 薄露來襲(四)第345章 行路難(下)第724章 張士龍第296章 瑤臺第701章 聖旨到(上)第738章 無題第19章 突厥獒(上)第700章 幕後黑手第84章 變天了(下)第348章 衆矢之的第532章 碎葉之變(五)第236章 血統論(三)第414章 不是結束第733章 先發制人第252章 情敵來襲第七百五十三章第359章 夜探普會寺(一)第329章 俠客行(三)第451章 決戰奉先寺(六)第175章 換房第684章 最長一夜(一)第161章 聖歷二年(中)第240章 上神都(四)第710章 乘虛而入第57章 大叔你好(上)第463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三)第480章 兄弟重逢(二)第505章 白龍馬,蹄兒朝西第420章 歸途第58章 大叔你好(下)第335章 太平(上)第547章 最長一日(二)第721章 歸途(一)
第370章 楊某赴約而來第402章 遊仙宮(一)第171章 結個善緣(上)第62章 噩耗(下)第459章 越人歌(上)第526章 紅忽魯奴兒(二)第422章 事有蹊蹺第249章 夜宿香山寺(二)第684章 最長一夜(一)第53章 看走了眼(上)第139章 歲寒三君勾魂香(續2)第439章 西山校場(二)第670章 和蠻第398章 明家有英雌(三)第128章 第一日(五)第98章 又見神秘人(三)第19章 突厥獒(上)第314章 朝天闕(四)第79章 騎虎難下第711章 小算盤第456章 才獲武魁,便入囹圄第9章 大生意(上)第324章 無愧於心第612章 雲詭波譎第404章 遊仙宮(三)第79章 騎虎難下第309章 什麼狀況?第14章 悶聲發大財(下)第735章 倭人不可信第67章 各有心思(上)第1章 風雪青石渡第七百四十五章第219章 上達天聽(中)第182章 女嬰(上)第357章 八仙客棧第471章 桃花峪裡桃花僧第282章 宿命相逢(下)第29章 老楊一家(上)第180章 真相第146章 出城第684章 最長一夜(一)第313章 朝天闕(三)第221章 太子不賢(上)第480章 兄弟重逢(二)第24章 楊茉莉(下)第738章 無題第71章 馬蹄鐵(上)第306章 過公子破案記(二)第340章 約定(下)第511章 是非只爲多開口第248章 夜宿香山寺(一)第534章 碎葉之變(七)第113章 一夜(二)第584章 猜測第164章 別管叔(下)第17章 有那麼一隻猴子(上)第310章 陌刀起第197章 我欲揚名第557章 阿史不來山口(三)第403章 遊仙宮(二)第716章 長安二年(上)第342章 楊執一(中)第七百五十五章第164章 別管叔(下)第51章 長眉羅漢(上)第499章 密旨(上)第677章 追擊(五)第594章 薄露來襲(四)第345章 行路難(下)第724章 張士龍第296章 瑤臺第701章 聖旨到(上)第738章 無題第19章 突厥獒(上)第700章 幕後黑手第84章 變天了(下)第348章 衆矢之的第532章 碎葉之變(五)第236章 血統論(三)第414章 不是結束第733章 先發制人第252章 情敵來襲第七百五十三章第359章 夜探普會寺(一)第329章 俠客行(三)第451章 決戰奉先寺(六)第175章 換房第684章 最長一夜(一)第161章 聖歷二年(中)第240章 上神都(四)第710章 乘虛而入第57章 大叔你好(上)第463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三)第480章 兄弟重逢(二)第505章 白龍馬,蹄兒朝西第420章 歸途第58章 大叔你好(下)第335章 太平(上)第547章 最長一日(二)第721章 歸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