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最長一夜(一)

兵敗如山倒,大體上便是眼前的樣子!

其實,兩千蠻兵真要是強攻普慈的話,勝負尚未可知。

畢竟普慈的兵力不過六百,雖然楊守文抵達普慈後,徵召了三百民壯,但卻不堪一擊。

一座從未經過戰爭的縣城民壯,你要他有多強的戰鬥力?

所以,楊守文命普慈民壯守城上,能開弓放箭就好,不求他們能射中多少敵人,只求能夠助長聲勢。

而真正的弓手,其實是埋伏在壕溝裡的三百府兵。

與此同時,楊守文還命令楊茉莉率領二百府兵埋伏在城外樹林中,隨時準備出擊。

桓道臣則帶着一百從射洪帶來的民壯,騎着馬,馬尾巴上綁着樹枝,在樹林的另一頭縱馬狂奔,製造出千軍萬馬正在趕來的假象……孟津也就是這樣,上當了!

楊茉莉依舊是那一身重甲,頭戴牛角盔,揮舞雙槌便衝進了亂軍之中。

飛烏蠻的人個頭大都比較矮小,也使得楊茉莉在人羣中,更顯壯碩,好像巨人一般。

他雙槌翻飛,不時會發出如同牛吼般的咆哮,所過之處,人仰馬翻。

而跟隨在他身後的府兵,在塗山豹和塗山鷹兩兄弟的帶領下,更如同下山猛虎一般。

飛烏蠻兵本就不知所措!

馬不停蹄的奔襲,好不容易到了普慈,已經是人困馬乏。

本來,如果剛纔孟津二話不說的發起攻擊,這些蠻兵還可能憑藉一口氣,發起衝鋒。

可是現在……

楊守文單人獨騎,挺槍衝進了戰場。

大金長嘶,在人羣中橫衝直撞。玄鐵槍翻飛,化作一道道,一條條的槍影,無人能敵。

“孟津,休走!”

楊守文氣沉丹田,高聲喊喝。

一口精純的金蟾氣在體內流轉不惜,強大的精神異力,也隨之將整個戰場覆蓋起來。

孟津被嚇破了膽子,正掉頭逃竄。

楊守文呼喊他的名字,更讓他感到心驚肉跳。

他這一跑,也使得整個蠻兵變成了一盤散沙。這些蠻兵打順風仗的時候,一個個如狼似虎。可如果一旦失敗,便晃晃如喪家之犬,相互推搡,相互踩踏,死傷無數。

原本還算寬敞的石橋,變得擁堵不堪。

蠻兵們哭喊着,叫罵着,一窩蜂的想要逃到對岸。只是這樣一來,卻把個石橋擠得是水泄不通,根本無法動彈。

孟津到橋頭時,橋上到處是人。

他見狀不妙,立刻撥馬就走。

www _ttκan _¢O

只是沒等他跑出去多遠,就聽得身後馬蹄聲響起,緊跟着傳來楊守文的厲喝聲:“孟津,哪裡走?”

孟津回頭看去,就見楊守文從人羣中殺出,正縱馬飛奔而來。

此時的楊守文,已是血染征衣。

他一手金鐗,一手玄鐵槍,槍挑鐗打,馬前竟無一合之將。

那張做工頗有些精美的面具,濺着鮮血,更顯出可怖之色……孟津見狀,心中突然生出一股怒氣。

老子已經如此狼狽,你還不肯放過我嗎?

他雖然膽小,可一身武藝卻不俗。眼見楊守文離他越來越近,孟津突然撥轉馬頭,厲聲喝罵道:“唐狗,你找死。”

說着話,他催馬舞刀,便迎着楊守文衝過來。

馬蹄聲急促,兩人的距離越來越近,楊守文的心,卻在這一刻變得古井不波。大金似乎也感受到了楊守文的意志,在兩人距離不過十米的剎那,突然間一個加速。

楊守文單手擎槍背在身後,另一隻手則高舉金鐗,呼的一下砸向孟津。

孟津舉刀相迎,鐺,一聲巨響。

孟津就感到了一股無匹的巨力襲來,震得他耳鳴不止,兩手發麻。

二馬錯蹬剎那,楊守文手中的玄鐵槍驀地從肋下探出,正打在了孟津的身上,把孟津一下子便甩落馬下。

不等孟津起身,楊守文已經到了他跟前。

蹄聲踏踏,手中大槍便抵在了孟津的胸口。

“孟津已降,爾等還不投降?”

楊守文的聲音,在戰場上空迴盪。

原本還有人在勉力抵抗,可是聽到他的聲音之後,蠻兵徹底失去了鬥志,四散奔逃而走。

與此同時,有幾個官軍衝過來,上前就按住了孟津,把他繩捆索綁的便拖回縣城。

失去了主將的蠻兵,如同一盤散沙。

在楊茉莉等人的追殺下亡命逃竄,不少人見橋上無法通過,乾脆便跳進了河裡,又淹死無數……

戰役,持續了大約一個時辰,終於平靜下來。

楊守文喝止了楊茉莉等人的追殺,同時命人打掃戰場。

經此一戰,普慈縣城原本低落的士氣,一下子變得高漲起來。那些個在城頭上觀戰的民壯,更是興高采烈,紛紛從城頭上下來,一邊幫忙,一邊迎接楊守文回城。

“李君,此戰勝的痛快。”

桓道臣帶着那一百個民壯也回到了戰場上,他先是安排民壯去清理戰場,自己則來到楊守文的面前,滿面春風的恭賀道賀。

而楊守文依舊帶着面具,看不見他的表情。

他輕聲道:“昨日若非知道這孟津的性子,今日也不敢兵行險招,實在是一場運氣。”

“運氣,也需要因人而定。

有的人運氣好,卻因爲無膽而錯失良機。若非李君膽大心細,少不得又是一場苦戰。”

桓道臣言語中,流露出欽佩之意。

不過楊守文卻不覺得開心,而是在城門外,看着正在打掃的戰場,心裡在盤算着另一件事。

“此戰,將士們情況如何?”

“死傷大約在六十人左右,其中還有十幾人,是被自家流矢所傷。”

流矢?

楊守文立刻反應過來,桓道臣所說的流矢,很可能就是指城樓上那些民壯的箭矢。

“不過李君無需擔心,民壯此前是惶恐,故而不堪一戰。

而今,李君挾大勝之勢,想必民壯們的膽氣,也會足上幾分。相信接下來,就算是孟凱大軍抵達,士氣可用,可堪一戰。這對於目前的普慈縣而言,絕對是一件好事。”

楊守文看着桓道臣的目光,又多了幾分欣賞。

這傢伙,真正說到了他的心坎上。說實話,他此前所擔心的,也正是孟凱的大軍……

“傳我命令,儘快打掃戰場,然後關閉城門,準備作戰。”

“喏!”

“城中防禦,怕是要你多多費心。

我估計接下來,不會再如此輕鬆……那孟凱,比之他那兒子,恐怕是會更難對付。”

“李君放心,我會盡力安排妥當。”

桓道臣這傢伙確有幾分本事,雖然不似自己和明秀那般契合,但是卻有明秀無法比擬的優點。

他的心思,比明秀細膩!

可能是因爲要離開中原的緣故,明秀在大多數時候,都會很無所謂,遇事也比較懶散。

但是桓道臣……

楊守文越發想要把桓道臣招攏過來,有他相助,倒是能省去很多瑣碎麻煩……

不過現在,楊守文決定要先回縣衙。

一來他要去看看幼娘,二來則是和馮紹安再談一談。

馮紹安此前,似乎是很用心。可楊守文卻感覺着,他有些敷衍,實際上沒有盡力。

現在,他擊潰了孟津,想必可以讓馮紹安多一些信心吧。

但是,沒等楊守文抵達縣衙,就看到塗山虎帶着十幾個人,從縣衙方向匆匆走來。

“阿郎,卑下該死。”

塗山虎一見楊守文,就跪地請罪。

楊守文一怔,沉聲道:“二郎起來吧,發生何事,如此慌亂?”

“馮紹安,那馮縣令,跑了!”

“啊?”

“剛纔阿郎作戰時,馮紹安說要回縣衙,照看一下妻女。卑下也就沒有多想,讓他獨自返回後衙。可是卑下左等不見他出來,右等不見他蹤影,於是派人進去詢問。

小娘子說,她一直陪着馮縣令的妻女,並未見到馮縣令。”

楊守文聽聞之後,大吃一驚。

他眉頭緊蹙,看了塗山虎一眼,沉聲問道:“那你可曾在別處尋找?”

“整個縣衙都翻過來遍了,都沒有看到馮紹安的影子。

小娘子還在後衙尋找,卑下帶着人來找阿郎請罪,請阿郎責罰。”

楊守文,面沉似水。

他摘下臉上的面具,眸光閃爍。。

“你立刻去通知桓道臣,讓他協助搜查。

同時,檢查縣城的城門,我不相信,那馮紹安能肋生雙翅逃走?除非是……”

楊守文想到這裡,眸光一閃,突然間撥轉馬頭,直奔城門而去。

塗山虎愣了一下,有些沒有反應過來。不過,出於本能,他還是帶着人在楊守文身後狂奔。

“大貓,立刻集合民壯,清點人數?”

楊守文人還沒到城門,就高聲喊喝起來:“立刻集合普慈民壯,清點人數。”

桓道臣此時正在城門口吩咐事情,聽到楊守文的喊叫聲,他先一怔,旋即大聲道:“立刻集合普慈民壯,集合普慈民壯。”

鐺鐺鐺!

銅鑼敲響,那是普慈民壯集合的信號。

馮紹安雖然不在,但是普慈縣尉卻在城樓上協助。

與馮紹安的情況不一樣,這位普慈縣尉,是土生土長的普慈人。此人名叫蘇老萊,已年過四旬,生的孔武有力,一派精幹之色。他也聽到了楊守文的喊叫聲,忙不迭就招呼起來。

“李君,發生了什麼事情?”

“先不要多問,清點了人數再說。”

蘇老萊聞聽,也不敢怠慢,忙領着人把普慈的民壯集合起來,開始清點民壯人數。

在此之前,普慈民壯共有三百二十四人登城參戰。

之後楊守文在城外大捷,又有一百零一個人協助出城打掃戰場。

也就是說,共有民壯四百二十五人。

蘇老萊反覆查點,卻發現燒了十個人……而其中一個,還是皁班武侯的班頭。

“那班頭,和馮縣令是什麼關係?”

蘇老萊道:“皁班守護縣衙,班頭自然是馮縣令親自委任。

那人也姓馮,據說是馮縣令老家的親戚。馮班頭的身手不弱,尋常民壯,一個人能打五六個,而且對馮縣令也非常忠心……李君,什麼情況?難道說馮縣令他……”

這蘇老萊別看是個大老粗,確是個粗中有細的人。

他隱隱猜出了其中的玄機,於是走到楊守文的身邊,壓低聲音詢問,以免被他人聽見。

楊守文看了他一眼,點了點頭。

不過,他的臉上卻沒有流露出任何表情,依舊是一副冷峻之色,沉聲道:“蘇老萊,現在的情況,你應該很清楚。飛烏蠻大軍即將到來,我們接下來,必有一場苦戰。

本來,我希望馮縣令能夠協助我,可現在看來……”

說到這裡,楊守文嘴角一撇,露出一絲森然之色。

他看着蘇老萊道:“我只問你一件事,接下來,你可願意助我一臂之力?

馮紹安棄城而逃,我自當向朝廷奏報,絕不會輕饒此人。現在,我只能靠你幫襯。”

第618章 豈是大丈夫?第451章 決戰奉先寺(六)第315章 朝天闕(五)第428章 擒賊先擒王第318章 朝天闕(八)第512章 人老奸,馬老滑第712章 前夜第277章 家在東都北市中(三)第624章 爾虞我詐第547章 最長一日(二)第149章 追擊第330章 欠我一個承諾(上)第305章 過公子破案記(一)第127章 第一日(四)第311章 朝天闕(一)第585章 夜探天馬城堡(一)第456章 才獲武魁,便入囹圄第324章 無愧於心第360章 夜探普會寺(二)第213章 三皇觀(三)第687章 最長一夜(四)第569章 棄子第263章 鬼宅(二)第518章 九斤九兩九錢金(下)第38章 成酒(下)第701章 聖旨到(上)第163章 別管叔(上)第672章 決斷第305章 過公子破案記(一)第230章 變數(一)第403章 遊仙宮(二)第224章 東宮(上)第648章 驚變(八)第七百五十四章第471章 桃花峪裡桃花僧第649章 驚變(九)第495章 時鳴春澗中(中)第211章 三皇觀(一)第42章 洗衣槌裡的秘密(下)第29章 老楊一家(上)第556章 阿史不來山口(二)第366章 蘇威(一)第283章 狀元之才第402章 遊仙宮(一)第67章 各有心思(上)第220章 上達天聽(下)第33章 鴻福客棧(上)第198章 簡單理想第328章 俠客行(二)第315章 朝天闕(五)第566章 危機到來第284章 歡喜冤家(一)第314章 朝天闕(四)第426章 王滿渡(四)第61章 噩耗(上)第246章 薛小四和薛小牛(一)第473章 驚變(下)第39章 清平調(上)第67章 各有心思(上)第494章 時鳴春澗中(上)第212章 三皇觀(二)第七百五十二章第703章 心狠手辣第602章 驛站伏殺(上)第698章 求救(下)第584章 猜測第256章 春夜喜雨第581章 天馬城第684章 最長一夜(一)第39章 清平調(上)第651章 蠻兵圍城第331章 欠我一個承諾(中)第593章 薄露來襲(三)第290章 歡喜冤家(七)第360章 夜探普會寺(二)第697章 求救(上)第354章 長洲(二)第358章 七聖刀第329章 俠客行(三)第534章 碎葉之變(七)第288章 歡喜冤家(五)第489章 狄公(四)第640章 伊人何處尋?第46章 且冷眼旁觀(下)第377章 打草驚蛇(一)第52章 長眉羅漢(下)第645章 驚變(五)第178章 命案發生 下第214章 三皇觀(四)第191章 詩名動滎州第81章 盧永成歸來(上)第368章 蘇威(三)第391章 林鑾第24章 楊茉莉(下)第132章 萬歲樂,不得已(四)第397章 明家有英雌(二)第433章 病第326章 弘農楊氏(上)第390章 心狠手辣第423章 王滿渡(一)
第618章 豈是大丈夫?第451章 決戰奉先寺(六)第315章 朝天闕(五)第428章 擒賊先擒王第318章 朝天闕(八)第512章 人老奸,馬老滑第712章 前夜第277章 家在東都北市中(三)第624章 爾虞我詐第547章 最長一日(二)第149章 追擊第330章 欠我一個承諾(上)第305章 過公子破案記(一)第127章 第一日(四)第311章 朝天闕(一)第585章 夜探天馬城堡(一)第456章 才獲武魁,便入囹圄第324章 無愧於心第360章 夜探普會寺(二)第213章 三皇觀(三)第687章 最長一夜(四)第569章 棄子第263章 鬼宅(二)第518章 九斤九兩九錢金(下)第38章 成酒(下)第701章 聖旨到(上)第163章 別管叔(上)第672章 決斷第305章 過公子破案記(一)第230章 變數(一)第403章 遊仙宮(二)第224章 東宮(上)第648章 驚變(八)第七百五十四章第471章 桃花峪裡桃花僧第649章 驚變(九)第495章 時鳴春澗中(中)第211章 三皇觀(一)第42章 洗衣槌裡的秘密(下)第29章 老楊一家(上)第556章 阿史不來山口(二)第366章 蘇威(一)第283章 狀元之才第402章 遊仙宮(一)第67章 各有心思(上)第220章 上達天聽(下)第33章 鴻福客棧(上)第198章 簡單理想第328章 俠客行(二)第315章 朝天闕(五)第566章 危機到來第284章 歡喜冤家(一)第314章 朝天闕(四)第426章 王滿渡(四)第61章 噩耗(上)第246章 薛小四和薛小牛(一)第473章 驚變(下)第39章 清平調(上)第67章 各有心思(上)第494章 時鳴春澗中(上)第212章 三皇觀(二)第七百五十二章第703章 心狠手辣第602章 驛站伏殺(上)第698章 求救(下)第584章 猜測第256章 春夜喜雨第581章 天馬城第684章 最長一夜(一)第39章 清平調(上)第651章 蠻兵圍城第331章 欠我一個承諾(中)第593章 薄露來襲(三)第290章 歡喜冤家(七)第360章 夜探普會寺(二)第697章 求救(上)第354章 長洲(二)第358章 七聖刀第329章 俠客行(三)第534章 碎葉之變(七)第288章 歡喜冤家(五)第489章 狄公(四)第640章 伊人何處尋?第46章 且冷眼旁觀(下)第377章 打草驚蛇(一)第52章 長眉羅漢(下)第645章 驚變(五)第178章 命案發生 下第214章 三皇觀(四)第191章 詩名動滎州第81章 盧永成歸來(上)第368章 蘇威(三)第391章 林鑾第24章 楊茉莉(下)第132章 萬歲樂,不得已(四)第397章 明家有英雌(二)第433章 病第326章 弘農楊氏(上)第390章 心狠手辣第423章 王滿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