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

繞過巷子的土坯牆,兩人來到一處簡陋卻不破落的小院外面,院門口立着槐樹,枝幹粗壯,樹幹亭亭如蓋遮去了大半個院子,一老人拄着木杖坐在樹下的磨盤上,下巴頦抵着雙手持握木杖的橫拐,雙目空泛似在追憶往事。

皇甫見到此等情形不忍上前打擾,這樣的畫面總能體味人生悲涼之感,他攔住欲上前探問的王思禮,只站在遠處靜靜地等着。

老翁將神思從記憶中抽出,回到了眼前的世界,對兩個等了很久的不速之客相問:“兩位遠客可是要討口水喝?”

皇甫惟明上前連忙拱拱手:“老丈,我二人是聽說漢代的耿恭井就在此處,特來訪尋故地拜謁。”

“喔,是想喝耿恭井的水啊,可惜暫時不行,都督府已經把那包圓了,正在修繕祠堂。”

皇甫惟明決定從側面出擊,誘發老人主動露出謊言的漏洞:“老丈家距這耿恭井不算遠,以前是不是經常在這井中挑水喝?”

“哪兒呀,”老翁擺了擺手:“這口井好多年前就乾涸了,我們家喝水一直是從別處挑的。”

“你是說這井現在突然出水了?這也不一定是什麼吉兆啊。”

老翁狐疑地擡起頭:“何來這吉兆凶兆一說?這明明是疏勒鎮使李將軍親自站在井前恭拜,這枯井才涌出清泉,這正是他的虔誠感動了上天吶。”

“老丈此言不盡不實啊。”皇甫惟明捋着鬍鬚笑道。

老翁雙手重重地用木杖敲了一下地面,高擡起下巴頦冷聲說道:“你的意思是我老翁胡謅?到今年我已經活了九十九,上半輩子騙過人,下半輩子又何曾說過誑語?”

皇甫惟明連忙躬身作揖:“原來老丈已是人瑞,失敬失敬。”

“人瑞什麼的不敢當,不過遠客此來是爲井水,還是爲別的事?若是爲井水,你去親嘗一口不必問我。若是爲別的事,那一日我們這個坊、這條巷的百姓,可是親眼看見李鎮使站在井外參拜,然後纔有枯井生泉,您若是不信,倒是問問別人去。”

老翁說完這番話,便不再理會皇甫,雙手抵着木杖繼續眯眼出神。

皇甫惟明牽着馬離開,回頭看了老人一眼,心想人老成精,怕已看穿了他們的身份。不管眼下這井出水是真是假,李嗣業在這疏勒城中的人氣倒也做不得假,既然多數人都說他的好話,那說明他至少還能維持住表面功夫。

他們一路走來,安西的大多數官員都是這個水準。不騷擾百姓,風評就不會太差。此人治軍方面,稍微出彩些,但也沒到讓他皇甫惟明佩服的地步,其餘方面中規中矩,論到考課等級,倒應該給他箇中中,稍比高仙芝弱些。

暗訪差不多結束了,他們決定把駱駝牽到客棧去,先安頓房間住下,再等着大隊伍前來。

不遠處傳來馬嘶聲和鐵錘敲擊的聲音,兩人循着聲音牽着駱駝往前走,眼前已是疏勒城中心地帶,卻有一座用土坯牆木頭柵欄圍起來的大院,院子分左中右三部分,左邊是馬廄,裡面有幾匹瞧上去病怏怏的矮馬。

矮馬通常是兵卒們用來馱運物品的,比起石國大宛馬和突厥敦馬要廉價得多,私人也能夠也買得起。

中間是一座摺尺狀的平頂屋,分別朝兩個方向,黑洞洞的門中彌散出熬煮中藥的味道,一個裹着皮圍裙的傢伙提着一桶水走出來,他來到矮馬跟前,用梳子沾着水梳洗馬鬃。

這個機構的作用他一眼便知,這不就是軍中的馬醫麼?不過一路行來,疏勒城中的這個倒是最完善的。

靠左邊這個,竟然還有鐵匠鋪?他們牽着駱駝貼在欄杆旁邊好奇地觀看,一個鐵匠漢子在學徒的幫助下,將一隻馬腿擡起,把一個環形的鐵掌鐺鐺地釘在了馬的腳掌上。

他們給馬穿鐵靴?皇甫惟明回頭看了王思禮一眼,王思禮搖頭聳肩表示自己也沒有見過。不過疏勒位於磧西最西端處,從大食、拂菻手裡學來這種東西,也是正常的。

由此來看,這個李嗣業能做兩鎮鎮守使也不是沒有緣由,他在領軍治軍上雖沒有高、夫蒙這兩個胡人那麼亮眼,但在馬政和後勤方面應當是遠遠超過了,這個考課可以考慮往上提提,與高仙芝同等,也算箇中上。

兩人牽着駱駝來到城中邸店,交給店裡活計牽到後院的馬廄中喂料。進城後巡遊了一個上午,腹中早已空空,便索性在樓下待客的廳堂中吃些飯食。

兩人盤膝坐在案几前,店中的酒博士挽着麻布巾上前來擦了擦案几,熱忱地問道:“客,兩位來點什麼?”

“羊肉湯,胡餅。”

“好嘞,客稍等,羊肉湯胡餅馬上就來嘍!”

皇甫惟明突然看見屋檐下掛着的一串串肉脯,不由得好奇道:“某隻聽說荊楚之地百姓喜歡做風乾臘肉,沒想到這習俗竟然傳到磧西來了?”

坐在他們斜對面案几前有兩三位本地老客,聽到後接茬道:“這醃肉還是從唐軍軍營裡傳出來的呢。”

兩人點了點頭,王思禮表示很驚訝,開口說道:“想不到疏勒鎮如此富庶,我們剛剛在外面街上轉了半圈,看見幾乎家家門外都掛着醃肉。”

“哪裡是富庶了。”一個穿着褐衣短裳的漢子說道:“這是去年冬天遭災後積攢了下來的羊肉。”

皇甫惟明聽者有意,就像敏銳的獵狗嗅到了獵物的傷口,緊跟着搶問道:“去年冬天遭遇了什麼大災,大風雪?還是霜凍?”

他實際上是想知道疏勒鎮唐軍官員在這種災害中保持什麼樣的立場,有怎樣的表現?

可能是口音的問題,幾位老客皺起眉頭,好似在其中聽出了幸災樂禍的味道,立刻陰陽怪氣地反嗆道:“大風雪和霜凍還能算災麼?我們疏勒冬天要能有大風雪,種地的估計晚上睡覺都能笑醒。說到霜凍,年年十月就開始霜凍啦,日子雖一天比一天冷,但也是提醒牧民早做過冬準備哩。”

客人們顯然不想順着他倆的問話談下去,緊接着講起了別的事情,皇甫惟明索性不再說話,只慢慢地嚼着羊肉,只當做了聽衆。

兩人選擇閉嘴時,反而聽到了自己想聽到的東西。這些老客喝了不少酒,隨口閒聊提到了去年冬天的大火。

“放火的卜老三放出來了沒有?”

“早就放出來了,他又不是故意的,只能算是無心之失,都督府打了他板子,又關了他兩個月。

“呵呵,這個憨貨。”

“嘿,卜老三早就認栽了,卜家娘子也準備把所有羊主動送出去等唐軍挨個兒宰掉。奇怪的是唐軍並沒有那麼做,還給他家分了草料,他們家保下了一半兒的羊。聽說卜老三放出來的那天晚上,站在羊圈門口嚎啕大哭,又對着軍營方向磕了三個響頭。”

“哪兒是軍營啊,我聽說是對着了鎮守使府邸磕的。”

“咳,不管是哪兒,反正是磕了。”

一名老客感慨地說道:“這要是往年,別說卜老三家的幾百只羊保不住,就算是受災的那些牧民,估計也不剩下幾頭,一次性要殺掉好幾萬吶。羊毛皮子全部賠出血賣給本地的幾家商鋪,就這人家還不願意收呢。”

“也幸虧李鎮使及時從於闐趕回來,他剛進城門就把殺羊的兵卒們罵了一通,阻止裴都督他們殺羊,逼他寫下徵調令,讓整個疏勒鎮軍民都從自家的牧草中分潤出一點救災。又命令屯田的段將軍奔赴幾百裡去天山北面的草場收割牧草,牧民們才保下了大部分的羊。”

幾個客人唏噓不已,稍微年長者感慨道:“我們疏勒還從未有過像李將軍這樣的官,出了事情最先想到的就是挽救咱們這些牧民的損失,救下了幾萬只羊,等於救了多少放羊的?這可是偌大的恩德。連老天爺都認爲他仁德,不然他拜耿恭井的時候怎麼會突然出水?”

第二百九十二章 全局考慮者第六百四十八章 吉溫的選擇第四百零二章 敵軍燒糧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二百八十章 熱海湖畔訓導第九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戰(下)第八百二十章 蒲津渡大戰第八百四十七章 撤退是技術活第六百五十一章 胡椒物流遇風波第三十八章 封大倫與廢物點心第四百一十八章 軍功居於第一第四百九十七章 功成貴妃榻第七十章 太子拍板,楊洄深謀第七百九十七章 鄴城決勝時刻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曜許諾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張口要錢第六百七十四章 將相生矛盾第八十三章 不速之客造訪(求推薦票收藏)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七百五十一章 三郎自蘭州來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軍重聚魏州界第三十二章 偶遇安祿山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護府定策第二百九十八章 吐蕃女奸細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五百二十章 翻越坦駒嶺冰川第二百八十七章 士別三日當裂目第八章 突騎施勇士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對坐論平叛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八百六十七章 敗軍之將無處逃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原險些易手第一百八十三章 宗呂不死有後福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九十一章 每逢佳節必喝酒第二百四十二章 將才難得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考量朝中態度第一百六十三章 俏娘子行刺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是隴西李氏旁支?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釗處處提防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冤大仇第五百七十一章 前期投入太大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五百四十二章 右相辦公流程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一百八十九章 授職校尉第五百五十六章 加緊排演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第二百三十章 潛伏爪牙忍受第五百四十五章 郭子儀遺憾離任第二百二十五章 蓋世陽謀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二百一十四章 蓋中丞整軍備戰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二百四十四章 冒雪搬師安西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嗣業白馬入長安第二百八十四章 御下之道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六百五十三章 孤兒寡母第四百零六章 埋鍋炒麪 枕戈待旦第四百零五章 欲長途奔襲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六百二十八章 酒宴授勳獎賞第六百八十五章 爲查案也爲權欲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石城宣調令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引入南薰殿第七百章 酒宴上鬥嘴第五百零四章 自負自私之心第二百六十四章 尷尬的信使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楊府拜會第五百二十三章 道柔忽歸來第二百九十六章 店大宰客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五百七十章 加餉與主持考課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欲攀扯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五百四十一章 進奏入長安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資已經送達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營門阻擋高仙芝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六百零四章 利誘頓毗伽葉護第七百五十九章 細柳原大戰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第十六章 立功者入獄第八十五章 兄弟都是坑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
第二百九十二章 全局考慮者第六百四十八章 吉溫的選擇第四百零二章 敵軍燒糧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二百八十章 熱海湖畔訓導第九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戰(下)第八百二十章 蒲津渡大戰第八百四十七章 撤退是技術活第六百五十一章 胡椒物流遇風波第三十八章 封大倫與廢物點心第四百一十八章 軍功居於第一第四百九十七章 功成貴妃榻第七十章 太子拍板,楊洄深謀第七百九十七章 鄴城決勝時刻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曜許諾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張口要錢第六百七十四章 將相生矛盾第八十三章 不速之客造訪(求推薦票收藏)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七百五十一章 三郎自蘭州來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軍重聚魏州界第三十二章 偶遇安祿山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護府定策第二百九十八章 吐蕃女奸細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五百二十章 翻越坦駒嶺冰川第二百八十七章 士別三日當裂目第八章 突騎施勇士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對坐論平叛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八百六十七章 敗軍之將無處逃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原險些易手第一百八十三章 宗呂不死有後福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九十一章 每逢佳節必喝酒第二百四十二章 將才難得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考量朝中態度第一百六十三章 俏娘子行刺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是隴西李氏旁支?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釗處處提防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冤大仇第五百七十一章 前期投入太大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五百四十二章 右相辦公流程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一百八十九章 授職校尉第五百五十六章 加緊排演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第二百三十章 潛伏爪牙忍受第五百四十五章 郭子儀遺憾離任第二百二十五章 蓋世陽謀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二百一十四章 蓋中丞整軍備戰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二百四十四章 冒雪搬師安西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嗣業白馬入長安第二百八十四章 御下之道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六百五十三章 孤兒寡母第四百零六章 埋鍋炒麪 枕戈待旦第四百零五章 欲長途奔襲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六百二十八章 酒宴授勳獎賞第六百八十五章 爲查案也爲權欲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石城宣調令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引入南薰殿第七百章 酒宴上鬥嘴第五百零四章 自負自私之心第二百六十四章 尷尬的信使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楊府拜會第五百二十三章 道柔忽歸來第二百九十六章 店大宰客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五百七十章 加餉與主持考課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欲攀扯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五百四十一章 進奏入長安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資已經送達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營門阻擋高仙芝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六百零四章 利誘頓毗伽葉護第七百五十九章 細柳原大戰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第十六章 立功者入獄第八十五章 兄弟都是坑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