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冤大仇

天色已至黃昏,晚霞將夯土牆染上了一片金色,色調陰鬱濃稠,彷彿化不開的愁緒。里正端着一碗稠粟米飯,蹲在院子裡的石臺上,手中捏着兩根筷箸在碗的邊沿颳着往嘴裡填,吃完之後還要把臉沉進碗底,伸出舌頭來來回回舔乾淨。

婆娘從院子西角的柴垛上抱了一捆乾柴,里正放下碗筷呼了一口氣,吩咐娘子道:“去把院門頂上,最近烏鞘嶺上盤踞着一夥盜匪,雖從未襲擊過咱們村,但也不得不防,早點兒封門熄燈。”

婆娘點了點頭,剛要抱起柴捆,便聽到門外突兀的敲門聲。她的身體凝住,里正也側起了耳朵。

“去開門。”

他從石臺上站起來,說:“算了,還是我去吧。”

里正雙手負於身後,步子四平八穩走到院門口,咳嗽出聲問:“誰啊,都封門了。”

“我戴六郎。”

“哪個戴六郎”

“烏嶺村有幾個姓戴的。”

“六郎!你不是……”里正呆立在門口,訥訥不能言,他低頭沉思半晌,才說道:“今天已經封門了,六郎,要不你明天早上再來”

“我已經來了,不必等到明天早上,況且,我若是想進來,你這院子門攔不住我。”戴六郎的聲音沉鬱粗重,像是從牙齒縫中發出來的。

里正推脫不得,只好緩緩打開院門,開出人臉寬的縫隙。瞧見戴六郎低着頭站在門前,其人雙眼翳黑,裡面卻燃燒着火焰。

里正嚇得倒退了兩步,開口哆嗦地說道:“六郎,你家那……不關我的事啊。”

“我知道,家中的事情,我已經問過村裡人,他們語焉不詳,或者是不敢說。你身爲里正,想必知道得最爲清楚。”

“這個,我也不太清楚。”

“是不太清楚,還是不敢說?你放心,沒有人知道我來過你這裡。”

里正艱難地吞嚥着唾液,半晌才道:“這……你千萬莫與人說是我言。”

wωω ⊙тTk Λn ⊙¢ 〇

“那是自然。”

……

里正雙手抱着膝蓋蹲在石臺上,口氣略爲悲憫地緩緩說道:“那是今年七月份發生的事了,你家嫂嫂領着大娘子到縣城去鐵匠打鐮刀,回來的路上卻被縣裡大戶張家的郎君攔住,說是要帶大娘子回去納妾,便吩咐幾個惡奴把人給搶去。你嫂嫂哭着跑回家告知戴阿大。因這張家在咱們昌鬆縣是一等一的大戶,戴阿大自知招惹不起,便也忍氣吞聲,只要自家女兒能活着,給人做妾就做妾吧,但也要到張府上看着女兒好生生的,他才能放心。”

“但是戴阿大哪裡知道,這張家在縣中以貴姓自居,像我們這些賤姓窮戶,連做人家的小妾都沒有資格。況且張家娘子善妒,你家侄女被抓進府去的第二日,就被這悍婦派下人活活打死淹進了張家菜圃的化糞池中。你兄長上門去討,數次被張家打出門去,他當時就應該到縣廨告狀的,可惜急火攻心腦門一熱,就偷悄悄溜進了人家張府,雖得知女兒被殺,卻被張家府上家丁拿住,惡人先告狀送進了縣廨。”

“那縣令和張家本就是遠房親戚,哪裡肯聽你兄長的狀訴,直接將他關進了縣獄害死,對外稱是暴斃。你嫂嫂在家中等待丈夫不歸,她一個女人家毫無主意,便帶着孩子們到縣裡告狀。縣中對她們孤兒寡母置之不理,張家卻坐不住了,派中部曲惡奴將你嫂嫂和兩個孩子拿住,囚禁在你兄長家中派人看守,不準村裡人靠近。”

“接下來你就都知道了,她們怕是早已遭了張家毒手,如今連看守的部曲都不派了,但咱村裡人都畏懼張家的權勢,不敢靠近你家院子。”

里正長吁短嘆地講述完畢後,擡起手背抹了一把淚水。

戴六郎始終默然站在院當中,拄着柺杖點點頭道:“我知道了。”

他轉身往門外走去,里正從石臺上站起來問道:“戴六郎,你到哪裡去”

“我要好好想想。”

戴望撐着木杖走出門外,翻身跨上了馬背,揮鞭打馬朝着村落的盡頭奔去。里正站在院門裡,探出頭去看着他遠去的身影,幽幽地嘆了口氣。

他一路疾奔至村子後面烏鞘嶺下的那片林子裡,翻身下馬扔掉了木杖,踉蹌地往林子深處奔去,右腳跟處的疼痛此刻似乎完全消失,他的神經痛楚已經被洶涌的恨意怒火所淹沒。

他在兩大一小三個新墳堆前跪倒,這是暴屍在家中的嫂嫂和兩個孩子的墳墓,他雙手攥着墳前的溼土,頭栽在墳頭上痛不欲生,同時心中也醞釀着糾結的風暴。

他想要親自報仇,只有手刃仇人才能夠解除心中的恨意,但這樣做他無疑會變成一個法外之徒,失去做人的資格,這輩子只能在山野中生存,與盜匪爲伍。

天漸漸暗了下來,戴望的艱難抉擇也終於有了結果,他決定前往武威城涼州府去狀訴,縣令與縣中大族張氏沆瀣一氣,涼州刺史法曹定能夠秉公法斷,這是滅門慘案吶!涼州的官員們但凡有一絲良心,豈能忍心讓他兄長一家含冤莫白

……

節度使的隊伍進入了渭城,由於隊伍太過龐大,城中的館驛容不下,李嗣業便與段秀實等幾個隨從在城中客舍住下。

時下王維的詩作渭城曲在城中已經十分出名,許多青樓妓館中都編成曲子來唱。

他們所住的客舍也不知是不是王維呆過的,只是眼下時節寒冬,找不到詩中對應的景緻,也沒有什麼客舍青柳色新。

夫蒙中丞派人來傳話,各方使者要在城中呆個三兩天,然後才動身。

行進的速度已經越來越慢了,以前一天過兩驛,現在每天一驛,凡遇到城池還要歇兩天。他真不知道這些使者腦瓜子裡到底想些什麼,竟不肯早一點入長安城,只怕照這樣走下去,進入城中已經是臘月底了。

既然他們不着急,李嗣業同樣不急,不是在城中逗留兩日嗎,到城中酒肆中喝個兩日酒,也就過去了。

安頓住下之後,李嗣業便帶着段秀實燕小四他們在渭城中游蕩,隨意尋訪了一間看着順眼的酒肆,進去覷得一張空案几,五人盤膝坐下。

這酒肆不是胡人開的,正合他意,在磧西長安兩地來往久了,見慣了那種胡姬酒肆,總是以胡姬旋舞爲樂,衆酒客喝酒圍觀,都看的他膩煩了。不禁懷疑大唐所有的胡姬酒肆都是連鎖店,娛樂方式前篇一律沒有什麼新花樣。

這間酒肆的佈置倒也中規中矩,進門後左邊是酒壚和櫃檯,右邊大片區域擺着幾張案几,用來招待客人,正對大門處有一個隔間,沒有屏風遮擋,卻掛着紗帳,可以影影綽綽見有身影坐抱琵琶,旁邊有人站着,手中不知拿着什麼樂器。

酒博士將酒水罈子端上來,又給他們幾個斟滿。

紗帳裡響起了輕盈的撥絃聲,旁邊的人拿着竹板輕輕敲打,簾中人圓融婉轉的歌喉透了出來,唱的正是王維的渭城曲,也稱之爲陽關三疊。歌聲沒什麼起伏,但卻又一種悠長的愁緒,能把人迅速拉到西風殘照那樣的情境中去。

據說這紗帳中的琵琶女是從江南過來的吳姬,瞧着隔簾的坐姿,便能看到幾分婉約苗條,與胡女的寬肩肥臀斷然不同。

唱了幾支曲子之後,紗帳中的女子抱着琵琶走出來,朝着衆人低腰行禮。在場不少客人都打賞了銅錢,連燕小四也上去湊了個熱鬧,返回來偷悄悄說道:“姿色倒是不錯,可就是太瘦了,屁股不大,不好生養。”

段秀實幾人笑着奚落了他一陣,那女子已經與身邊的目盲老人沿着樓梯到了樓上。

雖然沒有了琴音,樓下依舊不會安靜,一幫南來北往的客人談論鄉野城垣裡發生的趣聞。

“各位聽說了沒有,咸陽縣廨牢獄中被一羣神秘黑衣人闖入,劫走了一個死囚。”

“這事稀奇哈,某走南闖北這麼多年,還從未見過有人敢劫縣廨牢房的這死囚是什麼來頭啊”

“嗨,不是啥大來頭,就是曾經在隴右當兵的兵卒,說是因報私仇殺人泄憤,據說殺的還是咸陽縣的縣丞,這兵卒被關入了縣牢房快兩年多了。這不,突然就被人給劫走了。”

李嗣業這邊幾人也聽了個清清楚楚,可能是對兵卒二字敏感,心下便多留起意來。

第九十二章 月夜對酌最勾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他的身份是個謎第三百六十七章 燈下獨謀大業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護第八百九十八章 張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三百一十章 協議條條款款第四百九十九章 再會景龍觀第四十一章 具有傳奇色彩的餅第二百零八章 發餉(感謝林林鴻起來、書友201……8974飄紅打賞)第一百七十二章 百騎救場第六十九章 李嗣業獻策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你毫無壓力第六百四十八章 吉溫的選擇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原險些易手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二百七十一章 居家在龜茲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仙芝的二三事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八百七十一章 雲州城已破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關第四百六十一章 罪官可殺第四百三十三章 山賊草寇第一百五十一章 封店、抓人第四百九十四章 相繼入府拜會第四百四十六章 暗室驚心之言論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三百零四章 馬屁不穿第五百五十章 名將之痛第八百一十九章 黃河灘迎敵備戰第五百一十章 官場如同戲臺第二百六十三章 愛得不惜此身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追襲第四百九十二章 獻給貴妃的賀禮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二百零三章 蘇祿命喪西域第四十二章 太子長史,長安風聞第五百五十六章 加緊排演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對談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二百二十八章 徵召敢死之士第六百五十章 捏造罪行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四百二十二章 此生若爲河西節度第六百九十九章 花萼樓調解宴第九百二十章 勸郭子儀離襄陽第四百二十九章 張氏之死第四百三十七章 奇遇楊家三姊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五百一十二章 伽延從父子同出徵第一百七十五章 持質者,智鬥之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四十五章 協會?幫會?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二百八十五章 蔥嶺行商知遇第六百五十九章 攻克曲女城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邊的親人們第一百八十九章 授職校尉第四百零六章 埋鍋炒麪 枕戈待旦第六百三十四章 信任纔是基礎第一百六十八章 武裝心靈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護第十七章 讖語解密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五百七十章 加餉與主持考課第六十三章 護送太子入朝第五百七十八章 野心與代價第九百零八章 蜀中變亂始末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仙芝的二三事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五百零八章 各種情仇憤怒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護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曜許諾第七百三十章 調走李光弼第一百八十七章 輪臺送卿問生辰第四百六十五章 貧道看得明白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爲驚雷觀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第二十六章 駙馬府搏擊奔命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仙芝的二三事第七百八十六章 韜光養晦第七十八章 驚動李隆基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談謀商第二百九十二章 全局考慮者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七百五十一章 三郎自蘭州來
第九十二章 月夜對酌最勾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他的身份是個謎第三百六十七章 燈下獨謀大業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護第八百九十八章 張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三百一十章 協議條條款款第四百九十九章 再會景龍觀第四十一章 具有傳奇色彩的餅第二百零八章 發餉(感謝林林鴻起來、書友201……8974飄紅打賞)第一百七十二章 百騎救場第六十九章 李嗣業獻策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你毫無壓力第六百四十八章 吉溫的選擇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原險些易手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二百七十一章 居家在龜茲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仙芝的二三事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八百七十一章 雲州城已破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關第四百六十一章 罪官可殺第四百三十三章 山賊草寇第一百五十一章 封店、抓人第四百九十四章 相繼入府拜會第四百四十六章 暗室驚心之言論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三百零四章 馬屁不穿第五百五十章 名將之痛第八百一十九章 黃河灘迎敵備戰第五百一十章 官場如同戲臺第二百六十三章 愛得不惜此身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追襲第四百九十二章 獻給貴妃的賀禮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二百零三章 蘇祿命喪西域第四十二章 太子長史,長安風聞第五百五十六章 加緊排演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對談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二百二十八章 徵召敢死之士第六百五十章 捏造罪行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四百二十二章 此生若爲河西節度第六百九十九章 花萼樓調解宴第九百二十章 勸郭子儀離襄陽第四百二十九章 張氏之死第四百三十七章 奇遇楊家三姊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五百一十二章 伽延從父子同出徵第一百七十五章 持質者,智鬥之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四十五章 協會?幫會?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二百八十五章 蔥嶺行商知遇第六百五十九章 攻克曲女城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邊的親人們第一百八十九章 授職校尉第四百零六章 埋鍋炒麪 枕戈待旦第六百三十四章 信任纔是基礎第一百六十八章 武裝心靈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護第十七章 讖語解密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五百七十章 加餉與主持考課第六十三章 護送太子入朝第五百七十八章 野心與代價第九百零八章 蜀中變亂始末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仙芝的二三事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五百零八章 各種情仇憤怒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護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曜許諾第七百三十章 調走李光弼第一百八十七章 輪臺送卿問生辰第四百六十五章 貧道看得明白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爲驚雷觀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第二十六章 駙馬府搏擊奔命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仙芝的二三事第七百八十六章 韜光養晦第七十八章 驚動李隆基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談謀商第二百九十二章 全局考慮者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七百五十一章 三郎自蘭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