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嗣業白馬入長安

元載和簫華的上身被繩子捆得結結實實,下身騎在馬背上,馬繮被前方的騎卒用長繩子拽着,隨着路顛簸搖搖晃晃。

經過這一路搭檔之後,兩人之間隔閡加深,相互之間鄙視擠兌。現在彷彿都卸下了重擔,靠着鬥嘴來打發時間。

“簫郎中,你沒有想到吧?入河西查案之初一路風風光光,有人迎來送往,有人重金美女相酬,你慨然不受。現在淪落成了階下囚,還有什麼想說的?”

簫華蔑視了他一眼,哼道:“你不也一樣被捆住了嗎?”

“哈,我不一樣,我有功於楊相,進入長安誤自然會解開,加官進爵自不待言。”

“似你這等卑劣小人,只知謀取自己的前途,不以社稷爲念,我羞於與你爲伍。”

元載呵呵笑道:“我看你是過於天真,整天想着匡扶社稷,社稷離了你就不行了朝中的袞袞諸公都沒有你的眼光和能耐?李嗣業在河西經營商路,別人不出頭,爲何你偏偏要出這個頭?”

簫華閉上眼睛重重地嘆了口氣:“我大唐盡是你們這些目光短淺之人,社稷豈能不危?我們此番入河西,你都看到了什麼我看到的是河西氣象非同尋常,此地本來就富庶,如今又有西域商會大開財路。三鎮節度使李嗣業手握重兵,安西、北庭、河西各軍兵力雖不及河東幽燕,但精銳戰力遠勝安祿山。如今李嗣業盡佔西域萬里之地,又不斷尋找藉口擴充兵員,祁連山下有千里牧場,天山伊犁河畔萬里綠茵,佔據兩大養馬地,又有商路財源。退可據烏鞘嶺自立以絕中原,進則渡黃河過函谷而取關中。李嗣業若野心勃勃則天下危矣。”

元載搖頭道:“不然,河西雖強,但人丁稀少,不足以成王道。朝中有人說幽州安祿山兵強馬壯,欲行謀反,你不懷疑他反而懷疑李嗣業?這是爲何?”

“幽燕之強,可以禍亂中原,但隴右若生變,則神州傾覆,九鼎輪換。李嗣業未坐鎮之前,河西、安西、北庭最大的短板是糧倉貯備不足。而如今安西財貨充足,可向中原採買糧食以充倉稟,也可鼓勵屯田獎勵耕戰。藩鎮之主能以私財賞賜麾下,長此以往,河西將士只知有節度使,哪裡知朝廷聖人?”

簫郎中說完這番話,從馬背上轉過身遙望身後,繩索勒着他身體轉圜不足,只能硬硬地扭動脖子。

烏鞘嶺蒼茫起伏勾勒了晴空,峰巒如聚,白雲壓頂流動,宛若白駒過隙時空流逝。

……

天寶十三載六月,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上疏彈劾李嗣業獨霸西域商路聚財謀私。唐玄宗下旨命李嗣業入京,欲調和調和西北藩鎮與幽燕遼東藩鎮之間的矛盾。

李嗣業身騎白馬,身邊只帶兩名隨從入長安,他們渡過渭河來到長安城金光門下。

他身披絳紅色披風,穿紫色缺胯袍,頭戴黑紗襆頭,襆頭上叉着銀色簪子,歲月消磨使他正式邁入了中年,兩鬢已現滄桑之色,昨日種種還在眼前彷彿做夢一般。

他擡起馬鞭指着金光門城頭上的飛檐斗拱,回頭問身後的燕小四:“小四,你是第幾次跟我來長安了。”

燕小四擡起手臂叉手道:“稟大夫,我跟你來長安七次了。”

“七次啊。”李嗣業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說道:“也是,想不到歲月匆匆,半生就這樣過完了。”

“我覺得……”燕小四欲言又止,李嗣業看了他一眼問:“怎麼了?有什麼話就說。”

“卑職覺得此番來長安不太安全,大夫身邊只帶我和道柔,萬一出現什麼意外,卑職怕是難以護佑大夫周全。”

李嗣業笑着給他寬心:“不用擔憂,今日我入長安,既無驚,也無險。走吧,入城門。”

此刻正是清晨時分,金光門街道上來往人羣熙熙攘攘,百姓商販們一看到李嗣業身上的裝束,紛紛退讓到旁邊躲避。

李嗣業沒有先回到廣福坊的西涼王府邸,而是先去了河西進奏院,曹安定和米查幹就守在門口迎接。見到李嗣業騎馬前來後,連忙單膝跪地。

李嗣業翻身下馬將兩人扶了起來,揮揮手說道:“我們進去再說。”

幾人進入留後院後堂,李嗣業在主位上坐下,兩人依次上前來向他彙報最近長安城中的動向和安祿山的情況。總體來說情勢很好,和李嗣業預先估計的差不多。

這時一名院中文書溜着門邊進入堂中,在曹安定身邊耳語了兩句,他點點頭來到李嗣業身邊,低聲說道:“有客人在右廂房中等着見你。”

“好,我這就過去。”

他來到後院的右廂房,在門板上輕輕敲了敲,裡面有人拉開了隔扇,卻是中書舍人竇華面容嚴肅地站在門後叉起雙手,與平時伺候右相時的賠笑獻媚完全不同,彷彿換了一副面孔。

“竇華見過李大夫。”

李嗣業攬着他的肩膀笑道:“你我之間何需那麼多的虛禮,來,快坐。”

兩人在一條毛氈上盤膝坐下,李嗣業問他:“楊相近來如何?”

竇華苦笑着點了點頭:“確實是消停了許多。李大夫你來信教我說的那些話,獻的那些策,我都按照原話複述了出去,現在看起來效果不錯。只是在下心中有些疑慮,大夫您爲何要令楊國忠被動把矛盾轉移至你和安祿山之間?實際上來講,安祿山與楊國忠之間爭鬥,才最符合你的利益。“

“符合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李嗣業眯着眼沉聲說道:“安祿山素來有謀反之心,楊國忠在朝中代表了聖人,他又不知輕重進退,若是與安祿山矛盾加深激化,會導致安祿山提前行險謀逆。若是我與安祿山之間有矛盾,長安朝中還可以作爲調和緩衝,若朝中和安祿山有矛盾,還能有誰來緩衝?這也是聖人的期望和策略,嗣業豈能蓋以小私而毀大義。”

“好一個不以小私而毀大義。”竇華敬佩地上前,叉手說道:“與你相比,楊國忠何其狹隘偏私,每日想的都是丞相的自我威嚴,豈不知他越是自私短視,安祿山越是看不起他。昔日右相李林甫在時,雖然大興冤獄排除異己,但目光往往着遠於大處,能夠輕鬆震懾各地節度使。“

“說得及是,還望竇舍人在楊國忠身邊,能夠多多規勸與他。”

“只怕此人自恃權重,不肯聽我言,唉,大夫你保重,竇華不能久留,改日再會。”

李嗣業與他一起跨出門廊,目送着他快步走向進奏院的後門。曹安定又來到他的身旁,等待他下達新的命令。

“明日先去開化坊楊國忠府,等後日再更衣入宮。”

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五百九十一章 邊令誠獻白駝第五百七十四章 風月名利場第七百五十三章 渭河橋飛騎相救第四百三十九章 玩耍也是門道第八百一十九章 黃河灘迎敵備戰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八百八十九章 誰野戰無敵第三百四十二章 安排親衛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六百五十章 捏造罪行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張口要錢第七百六十五章 敵全軍覆沒第二百三十六章 城牆驚魂第六百八十章 米查幹應對刑官第五百九十二章 各種宣旨接任第四百零二章 敵軍燒糧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四十章 西市街道對壘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冤大仇第六十六章 互傳絕招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七百四十一章 謀攻扶風郡第二百九十七章 關門打狗vs甕中捉鱉第二百零二章 被埋沒的功勳第六百一十章 護教戰爭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六百一十章 護教戰爭第十七章 讖語解密第一百六十三章 俏娘子行刺第二百六十三章 愛得不惜此身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贓不均第七百五十章 房琯自薦欲復長安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崇雲入京第一百五十四章 審案就是互相撕第三百零九章 聽風聲辨形勢第六十九章 李嗣業獻策第七百三十四章 入紫薇欲稱帝第七百三十八章 兵變馬嵬驛第一百一十八章 考量朝中態度第八百六十四章良禽擇木而棲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功當需賞第一百五十章 到底誰在陷害誰第一百九十三章 接頭的具體細節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二百二十六章 霓裳羽衣梨園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風陳濤斜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四百三十四章 青樓楚館發牢騷第九十章 陰冷最是帝王家第八百四十六章 新的遠程武器第二百二十二章 有所謀,有所恃第三十一章 西市酒肆對飲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八百一十九章 黃河灘迎敵備戰第五十章 二進宮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淒涼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第六百五十章 捏造罪行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三百八十三章 突騎施顧問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七百八十六章 韜光養晦第五百四十六章 岑參參謀良策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二百四十八章 深夜入荒宅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安西挖掘人才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二百四十六章 恩客牌尋緣青樓女第二百九十三章 羊腿它不香嗎第四百四十五章 溫泉對浴談用兵第十五章 祆祠妖人劫持事件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四百零一章 隔河襲擾第八百五十章 人爲財瘋狂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四百二十章 即將動身入長安第三百章 商路多艱辛第二百八十八章 郭氏正直兒郎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石城宣調令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二百一十一章 兩旅帥晨起點卯第六十三章 護送太子入朝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吹草動殺人第七百八十七章 奪人之妻第五百零六章 如何教導下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當兵有好處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勃律之戰第七百九十一章 洛陽相會時第一百三十三章 蘇赫拉布的腦回路第二十三章 轉移案犯,駙馬奔走第二十九章 卻是虛驚一場第五百二十一章 預先安排後手第八百五十三章 舍遠求近回長安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軍挺進婆勒川
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五百九十一章 邊令誠獻白駝第五百七十四章 風月名利場第七百五十三章 渭河橋飛騎相救第四百三十九章 玩耍也是門道第八百一十九章 黃河灘迎敵備戰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八百八十九章 誰野戰無敵第三百四十二章 安排親衛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六百五十章 捏造罪行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張口要錢第七百六十五章 敵全軍覆沒第二百三十六章 城牆驚魂第六百八十章 米查幹應對刑官第五百九十二章 各種宣旨接任第四百零二章 敵軍燒糧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四十章 西市街道對壘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冤大仇第六十六章 互傳絕招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七百四十一章 謀攻扶風郡第二百九十七章 關門打狗vs甕中捉鱉第二百零二章 被埋沒的功勳第六百一十章 護教戰爭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六百一十章 護教戰爭第十七章 讖語解密第一百六十三章 俏娘子行刺第二百六十三章 愛得不惜此身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贓不均第七百五十章 房琯自薦欲復長安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崇雲入京第一百五十四章 審案就是互相撕第三百零九章 聽風聲辨形勢第六十九章 李嗣業獻策第七百三十四章 入紫薇欲稱帝第七百三十八章 兵變馬嵬驛第一百一十八章 考量朝中態度第八百六十四章良禽擇木而棲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功當需賞第一百五十章 到底誰在陷害誰第一百九十三章 接頭的具體細節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二百二十六章 霓裳羽衣梨園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風陳濤斜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四百三十四章 青樓楚館發牢騷第九十章 陰冷最是帝王家第八百四十六章 新的遠程武器第二百二十二章 有所謀,有所恃第三十一章 西市酒肆對飲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八百一十九章 黃河灘迎敵備戰第五十章 二進宮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淒涼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第六百五十章 捏造罪行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三百八十三章 突騎施顧問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七百八十六章 韜光養晦第五百四十六章 岑參參謀良策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二百四十八章 深夜入荒宅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安西挖掘人才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二百四十六章 恩客牌尋緣青樓女第二百九十三章 羊腿它不香嗎第四百四十五章 溫泉對浴談用兵第十五章 祆祠妖人劫持事件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四百零一章 隔河襲擾第八百五十章 人爲財瘋狂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四百二十章 即將動身入長安第三百章 商路多艱辛第二百八十八章 郭氏正直兒郎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石城宣調令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二百一十一章 兩旅帥晨起點卯第六十三章 護送太子入朝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吹草動殺人第七百八十七章 奪人之妻第五百零六章 如何教導下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當兵有好處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勃律之戰第七百九十一章 洛陽相會時第一百三十三章 蘇赫拉布的腦回路第二十三章 轉移案犯,駙馬奔走第二十九章 卻是虛驚一場第五百二十一章 預先安排後手第八百五十三章 舍遠求近回長安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軍挺進婆勒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