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東行家書

“不一般?”文怡不解,“怎麼個不一般法?”

蔣瑤正要開口,頓了頓,又忽然泄了氣。那人眼角都沒瞥她一眼,她又何必處處關注他?他既然沒把自己的身份告訴文怡,自有他的顧忌,她又何必枉作小人?

蔣瑤收回了手,有些怏怏地道:“沒什麼,大概是我多心了。”低低嘆了口氣,便勉強露出笑臉,拉着文怡要回內院。

文怡任由她拉着自己走,心裡反而生出疑惑來。

她原本只是因爲對告密之事拿不定主意,又怕將密信置之不理,將來會害得柳東行受東平王妃牽連,纔打算向羅明敏問計的。本來祖母也是個請教的好對象,但象這樣涉及到朝廷與藩王的謀逆大事,任祖母再睿智,也只是位內宅老婦人,又長年住在老家,對朝政的瞭解有限,未必能看得準,還要害她老人家擔心。

相比之下,羅明敏見多識廣,爲人可靠,又是皇商,對內廷人事知道得多些,就算想不出辦法,也不會泄露消息,幫着打聽一下蔣舅老爺的安危,也是極容易辦到的。

然而,羅明敏出人意料地與這件事拉上了關係,還主動將事情接手過去,連那密信也帶走了。雖然他說會把東西交給“能管這事兒的人”,但他是怎麼認識那等人物的?他在京城待的時間,也不過是一年半載罷了,莫非羅家的人脈當真廣到這個地步,王公官場,三教九流,處處都認得人?而且蔣瑤方纔那句話也問得有些古怪,她在京城長大,又是官家千金,對官場上的事自然比自己更清楚,難道說她看出了什麼問題?

文怡心中疑慮萬千,蔣瑤則有滿腹心事,兼且擔心父親安危,兩人都沒了說笑的興致,沒過多久,蔣瑤就告辭了。

第二日,文怡就收到了柳東行送回來了家書。原來這一回北疆將士的家書全都被臨時截起,等針對敵軍的圈套設好,大戰勝利結束後,方纔一起送出。家在京城的將士所寫的書信,則要在朝廷封賞的旨意下來後,纔有人空出手來送往各家各戶。柳東行品級不低,又是立下大功的青年俊傑,因此他的書信僅比幾位軍中高官的略晚一天,就被送到了羊肝兒衚衕的家中。

文怡大喜之餘,立時派人去給祖母報信,又打點了豐厚的謝禮送那送信的軍士,讓舒平好生把人送走了,便急不可待地拆了信來看。見到那熟悉的字跡的瞬間,她的眼淚就忍不住掉下來了。

柳東行的信足足寫了四五張紙,小小的字寫得密密麻麻,倒有大半是在問及文怡在家中的情形,以及盧老夫人的身體安康,還問了尚書府與侍郎府是否還在爲難她,京中入夏後日子會難熬些,勸文怡帶了祖母到莊子上避暑,接着又說書信送得慢,興許到京城時已經將近入秋了,千萬要小心彆着涼,這京城的秋天比平陽可要冷得多……云云。

待這些話都寫完了,柳東行方纔輕描淡寫地提到自己在北疆的日子,除了天氣乾燥,飲食有些不慣外,並無甚苦處,住的屋子睡的牀都是上好的,比一般的士兵要強得多,還有兩個小兵負責打點他的起居,加上北地涼快,民風純樸,將士們也都是率直性子,好相處得很,因此他的日子過得很好,讓妻子不必擔心,唯一不足的,就是鞋襪帶得少了,讓文怡若是方便就請人多捎幾雙鞋襪去,外頭買的遠遠比不上家裡做的……

文怡越看心裡越酸,她怎會相信柳東行的日子當真過得很好?

她雖沒去過北疆,卻也曾聽李春熙提過那裡的生活,天氣乾燥是真的,一般人在太陽底下走上一兩個時辰,嘴脣就要幹得裂皮了,風沙又大,早上洗了臉,出門倒個水,回屋後臉上又是一層灰。吃的東西以烤制的麪餅爲主,那東西吃到嘴裡,若是沒有水,那就很難嚥得下去,瓜菜是不要想了,一年裡有兩三個月,幾位地位較高的將士興許還能勻點果子吃,其他時候,那是想都不要想。肉倒是不少,可誰也經不住天天吃肉卻連點蔬菜絲都沒有。有些軍將在那裡待得長了,回家後聞到肉味都要吐。

那地方日夜冷熱差別極大,就算是在夏天,晚上與清晨時,若只穿着單衣,人都要凍得發僵,但到了中午,太陽便熱得能把人烤乾。但駐守北疆的將士又不可能成天躲在屋裡,這苦頭可是人人都逃不過的,就算是軍中大將,又有士兵打點起居,日子也不可能過得舒服。

柳東行不把這些事寫在信裡,只是輕描淡寫地說吃得不太習慣,天氣有些幹,外回鞋襪備得少了,分明是不想讓她擔心呢。

文怡暗暗決定,要多做二三十雙鞋襪,託人送給柳東行。不過,儘管她希望柳東行的衣服鞋襪都是自己親手做的,卻也知道自己一個人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做完這麼多東西,而要柳東行多等些時日,她又捨不得,因此她還是決定把這個活分派給全家上下的丫頭婆子媳婦們,自己只負責做襪子就好,還有貼身的衣服,之前他離家時,帶了好多件去,也不知道穿壞了沒有,既要送,自然要多送些,也許還要添上些乾菜葫蘆條之類的吃食,對了,藥一定不能少……

文怡心下暗暗想好了,又接着看信裡最後寫的內容。

最後一段,是關於北疆戰局的,柳東行並沒有過多地提到戰事的詳情,只說遇上了一個棘手的敵人,兩次遭遇,都叫那人逃了,不過他也把對方的人馬幾乎完全擊潰。眼下蠻族大軍傷了元氣,只是心有不甘,仍舊頑固地到處偷襲,給朝廷大軍添些堵。但這種日子不會太長久了,蠻族在最應該休養生息的夏天將全副精神都耗在了戰事上,頂多只能再撐一個秋天,只要入冬,他們便要面臨斷糧的危機,到時候別說打仗了,只怕連存活都成問題。屆時就是朝廷大軍鏟滅蠻族的最好時機。

柳東行還說,他如今極得北疆諸將的賞識,回京後定能得個好職位,到時候回鄉祭祖,又能爲父母增光,忙完這一段後,定會在家好好陪她過幾日舒心日子……

文怡眼前已經是朦朧一片了,她察覺到臉上的溼意,忙將信紙放下,拿帕子去擦淚,免得淚水打溼信紙,糊了上頭的字。

柳東行信裡所描繪的未來,她似乎已經能看到了,因此流淚的同時,嘴角也在不知不覺間露出了喜悅。

秋天,最多是到冬天。而前世的朝廷大軍就是在秋天裡獲得大勝,班師回朝的。只是幾個月的時間,很快就能等到了

文怡擦乾淚水,又重新把信讀了一遍,滿心歡喜,無意中一擡頭,才發現祖母盧老夫人由石楠攙着立在門口,已不知站了多久,面上隱隱有些笑意。

文怡臉微微一紅,忙放下書信,起身迎上去:“祖母幾時過來的?怎的不叫孫女一聲?”

盧老夫人道:“孫女婿的家信,自然是要你頭一個去看的,我急什麼?快給祖母說說,信裡都寫了什麼?東行一切安好吧?”

“一切安好。”文怡笑道,“就是日子過得清苦些,孫女正打算讓家裡多做些衣物鞋襪送過去呢。他很有可能過年前就能回來了。”

“那就好。”盧老夫人也鬆了口氣,“你們小兩口才新婚就分開了,若不是爲了保家衛國,禦敵於國門之外,誰家願意做這樣的事?等這場戰事結束,東行回來了,怎麼也得讓他尋個正經官位做,安安穩穩地過幾年太平日子。若他還要再回北疆去,祖母頭一個就不依”

文怡笑了,緊緊地抱着祖母的手臂,眼圈微微發紅。

男主人有家書送回來,沒多久宮裡也送來了賞賜之物,不過是些金珠財帛,倒是那封聖旨體面得緊。文怡鄭重將東西供奉在柳家祖先父母靈位之前,祭拜一番,然後便下令全家上下僕役每人多領半個月月錢,晚上再加兩個菜,一碗酒,以作慶賀,家裡的丫頭媳婦婆子們只要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把鞋子趕製出來,入秋前每人再多發半匹布。

柳家上下聞訊,人人都喜氣洋洋,紛紛前來向文怡磕頭道喜,說了無數吉祥話。

就在柳家一片歡喜之際,羅明敏再度來到了羊肝兒衚衕。他並非獨自前來,同行的還有一輛馬車,門房的王老爺子認得是羅四太太的馬車,便報進了內院,但當文怡趕到二門上相迎時,才發現從馬車裡下來的是個陌生的中年婦人,打扮得樸素整齊,頭上也插了兩三樣稍微值些錢的首飾,但她無論長相、身量還是說話的聲音,都給人以極普通的感覺,無論京城還是外地,都常常能見到這樣說話打扮的殷實人家女眷。

文怡站在二門上,有些驚訝地看了那婦人幾眼,便不解地轉向羅明敏。羅明敏笑道:“弟妹,能不能進屋說話?這位太太是我熟人,不妨事的。”那婦人便對文怡微微一笑,道了個萬福:“柳宜人安好?小婦人有禮了。”

文怡心中疑惑,但還是把人迎進了客廳奉茶。待落座上茶後,她見羅明敏遲遲沒有介紹那婦人身份,便忍不住先開了口:“羅大哥,不知……這位太太怎麼稱呼?”

羅明敏略一遲疑,看了侍立在旁的潤心與荷香一眼,沒出聲。文怡略一思索,便讓丫頭們都出去了。她信得過羅明敏,又有那婦人在場,倒不必顧慮太多。

羅明敏這才介紹說:“這位是鍾離太太,她是……”頓了頓,似乎有些猶豫。

那鍾離太太倒是爽快,衝文怡笑笑:“柳宜人,小婦人的相公是通政司中人,今日請羅公子引介,其實是爲了請柳宜人幫一個忙的。”

文怡怔了怔:“通政司?”她好象沒聽說過這個衙門。

羅明敏忙將通政司的職能簡單說了說,才道:“我們家的生意鋪得大,人脈也廣,所以有時候……那個……會給官家幫點小忙,提供一點方便……”他臉上有些不自在,在他心裡,柳東行是兄弟,文怡自然也是自己人,這種事何必瞞着?但司裡卻不同意,因爲柳東行已經不能入司當差了,既然柳家內眷本不知情,那又何必讓她知道太多?

文怡吃了一驚,但暗下一想,又覺得挺合情理的。再低調安份的世家,也未必能保證逃過每一次朝廷爭鬥,但若跟那種衙門有關係,那要事先知道些風聲,應該不是難事。再說,羅家在皇商之事並不出挑,卻是安安穩穩地將那位子佔了許多年,從未有人能動搖,若是一點依仗都沒有,她是不信的。

不過這種秘事,知道太多也沒什麼好處,文怡可沒忘記自己前世是怎麼死的。她直接開口問:“羅大哥與鍾離太太今日前來,可是因爲蔣舅老爺送回來的那封信?”

羅明敏見她並未多問,稍稍放下心來,又見那鍾離太太給自己使了個眼色,便提出了今日上門的目的:“弟妹,那事兒通政司已經知道了,其實我……我認得的幾個通政司的人都在青州與錦南佈下了人手,無奈消息傳不出來,他們也擔心那些人是不是已經讓鄭王府發現了,怕會出岔子。聽說蔣知州把信送了出來,就想……想請蔣小姐過來一趟,與我們商議一下,該如何打聽那裡發生的事,再把人救回來。”

文怡眨了眨眼,明白了幾分:“你們是想借蔣家的名義……派人過去?”

羅明敏微微一笑,正要開口,那鍾離太太搶先一步:“正是,我相公也曾派人進青州,但那裡的士兵守得死緊,根本沒法走近官衙或王府一步,若換了是蔣知州的家眷,想要進去就不難了,這還要請蔣小姐配合才行。”

文怡想了想,道:“蔣家姐姐住在侍郎府,你們大概也不想驚動了那府裡的人,我去把人請來吧,只是……”她看了羅明敏一眼,“羅大哥可不能讓她涉險。”

羅明敏笑了,眉眼一挑:“弟妹也太小看我了,放心,這種事用不着蔣小姐出面,咱們不過是要借用她的名義,再問些蔣家的事,省得叫人看出破綻來而已。”

鍾離太太忽然嘆了口氣,羅明敏不解地看了她一眼,文怡卻忍不住笑了:“羅大哥,你還真的要小心纔是,這破綻也太容易叫人看穿了。”

羅明敏眨了眨眼,忽地渾身一震,指着文怡半天都說不出話來。

| |

第34章 勸慰表哥第144章 暗箱操作第236章 意外使者第10章 連消帶打第239章 事如人意第122章 東廂密議第174章 提點背後第87章 一個耳光第313章 東宮召令第143章 聯姻初定第150章 狹路相逢第373章 收服部屬第243章 顧文怡出閨成大禮(中)第6章 長房之行第402章 窮途末路第15章 下榻農莊第73章 半夜火來第111章 歸海羅氏第369章 嬌客駕到第62章 隔牆有耳第397章 暗潮再涌第399章 圈套(上)第97章 誰算計了誰第396章 事後漣漪第303章 今非昔比第167章 意外來客第338章 扭轉形勢第13章 救命恩人第196章 事情見光第13章 救命恩人第25章 祖孫交心第185章 臘八粥第48章 有朋自遠方來(下)第188章 漫天流言第121章 窗臺會第121章 窗臺會第57章 柳氏秘辛第167章 意外來客第75章 兩對兒第11章 各有思量第94章 大吐苦水第219章 小定禮第126章 扣船風波第61章 富貴隱憂第125章 各人盤算第263章 坐困愁城第350章 大功德第96章 驚弓之鳥(下)第274章 可柔異狀第69章 警鐘敲響第408章 弟弟弟媳第373章 收服部屬第383章 親疏遠近第194章 好兄弟第236章 意外使者第10章 連消帶打第350章 大功德第407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64章 公府邀約第131章 肝膽相照第32章 林間傾訴第120章 意外緣份(下)第384章 康王府在行動第290章 議定計劃第325章 夫妻反目第260章 皇宮一行第64章 世子**第169章 那個男人第3章 不得已第61章 富貴隱憂第189章 天家皇子第240章 顧慮盡釋第284章 再傳喜訊第141章 認親宴(上)第51章 螳螂捕蟬第65章 攔路老虎第86章 忽如其來第244章 顧文怡出閨成大禮(下)第294章 班師回朝第275章 恍然大悟第42章 零陵飄香第81章 幾家歡樂幾家哀愁(一)第414章 心中生怨第123章 再度出發第6章 長房之行第369章 嬌客駕到第51章 螳螂捕蟬第372章 夫妻和好第270章 真情假意第326章 軒然大波第38章 秦家有兒第232章 救兵上門第125章 各人盤算第58章 芳辰有禮第146章 貴人們(一)第344章 知錯能改第422章 開誠佈公第195章 新的變化第412章 尷尬之事第291章 淑女之思
第34章 勸慰表哥第144章 暗箱操作第236章 意外使者第10章 連消帶打第239章 事如人意第122章 東廂密議第174章 提點背後第87章 一個耳光第313章 東宮召令第143章 聯姻初定第150章 狹路相逢第373章 收服部屬第243章 顧文怡出閨成大禮(中)第6章 長房之行第402章 窮途末路第15章 下榻農莊第73章 半夜火來第111章 歸海羅氏第369章 嬌客駕到第62章 隔牆有耳第397章 暗潮再涌第399章 圈套(上)第97章 誰算計了誰第396章 事後漣漪第303章 今非昔比第167章 意外來客第338章 扭轉形勢第13章 救命恩人第196章 事情見光第13章 救命恩人第25章 祖孫交心第185章 臘八粥第48章 有朋自遠方來(下)第188章 漫天流言第121章 窗臺會第121章 窗臺會第57章 柳氏秘辛第167章 意外來客第75章 兩對兒第11章 各有思量第94章 大吐苦水第219章 小定禮第126章 扣船風波第61章 富貴隱憂第125章 各人盤算第263章 坐困愁城第350章 大功德第96章 驚弓之鳥(下)第274章 可柔異狀第69章 警鐘敲響第408章 弟弟弟媳第373章 收服部屬第383章 親疏遠近第194章 好兄弟第236章 意外使者第10章 連消帶打第350章 大功德第407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64章 公府邀約第131章 肝膽相照第32章 林間傾訴第120章 意外緣份(下)第384章 康王府在行動第290章 議定計劃第325章 夫妻反目第260章 皇宮一行第64章 世子**第169章 那個男人第3章 不得已第61章 富貴隱憂第189章 天家皇子第240章 顧慮盡釋第284章 再傳喜訊第141章 認親宴(上)第51章 螳螂捕蟬第65章 攔路老虎第86章 忽如其來第244章 顧文怡出閨成大禮(下)第294章 班師回朝第275章 恍然大悟第42章 零陵飄香第81章 幾家歡樂幾家哀愁(一)第414章 心中生怨第123章 再度出發第6章 長房之行第369章 嬌客駕到第51章 螳螂捕蟬第372章 夫妻和好第270章 真情假意第326章 軒然大波第38章 秦家有兒第232章 救兵上門第125章 各人盤算第58章 芳辰有禮第146章 貴人們(一)第344章 知錯能改第422章 開誠佈公第195章 新的變化第412章 尷尬之事第291章 淑女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