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覺醒

中平六年,秋八月,庚午。

洛陽城北,小平津。

夜色蒼茫,寒氣逼人。一場秋雨剛過,空氣中充滿了蕭瑟清冷的味道,寒意直沁到人的心裡。

劉辯站在齊腰間的野草叢中,渾身冰冷,牙齒不受控制的打顫,咯咯作響。他看着洶涌澎湃的黃河奔騰而過,目光呆滯。

在他身後的地平線上有一點紅光,那是洛陽城朱雀闕的火光,高大的朱雀闕在火光中扭動,挑起的飛檐彷彿浴火重生的鳳凰,直欲展翅高飛。

即使隔着十來裡遠,劉辯依然能感受到那份炙熱。可是這份炙熱卻溫暖不了他的心,反而讓他感覺徹骨的寒冷,還有深深的絕望,以及對老天的無窮詛咒。

“不帶……這麼玩的……”他牙齒打顫,聲如蚊蚋,語帶哭音:“不帶這麼……玩的,我只是開個玩笑,您別當真哪。”

天地無言,只有河水翻騰,嘩嘩作響,彷彿在嘲笑劉辯這個可憐的傢伙。

劉辯低下了頭,腦海裡翻滾着無盡的憂傷和懺悔。

千不該,萬不該,不該在菩薩面前口無遮攔,大放厥詞,說要做什麼皇帝,醒握天下權,醉臥美人膝。結果好死不死,一個跟頭摔到三國,附身到現在這個窩囊廢的身上了。皇帝倒是皇帝,登基幾個月了,不過實在談不上開心——用不了幾天,他就會被西涼屠夫董卓廢掉,然後又被李儒毒死。

因爲他是歷史上的漢少帝劉辯,現在站的地方就是黃河邊。

幾個時辰前,國舅大將軍何進被殺,袁紹兄弟發動兵變,火燒朱雀闕,他和弟弟劉協被張讓、趙忠等人帶出了皇宮,深一腳,淺一腳的來到了黃河邊。就在剛纔,就在他的眼前,張讓等人被一口長劍逼着,跳進滾滾黃河餵了魚。也許那位本尊劉辯就是受了驚嚇,靈魂出殼,才讓他奪了舍。

穿越千年而來,認清了這一點的劉辯差點嚇尿了。

有這麼玩人的麼?佛祖,你真夠幽默的。

也許……只是一場夢?說不定馬上就醒了。劉辯偷偷的掐了一下自己的胳膊,隨即疼得差點叫出來聲來。不是夢?那豈不是太悲摧了?算了吧,我還是和張讓他們一樣跳河算了。早死早投胎,說不定佛祖慈悲,眼睛一睜,還是在二十一世紀。窮就窮吧,苦就苦吧,總比這位苦命的皇帝好。

劉辯擡起沉重的腳步,向黃河走去。

黃河濤聲更響。

“阿兄,小心點。”劉辯剛走出兩步,就被一隻稚嫩的小手抓住了左邊的袖子。

“陛下,小心!”又一隻柔弱的小手伸過來,抓住了他右邊的袖子。

他不用回頭看,左邊那個孩子是弟弟劉協,那個以後將被稱爲漢獻帝的劉協。右邊那個與自己年歲相當的少女是自己的皇妃唐瑛。

弟弟今年才九歲,再過幾個月,自己死了之後,他將成爲大漢的最後一任天子,要做三十年的傀儡。不知道他的未來很悲摧,比死好不了多少,所以他現在還有心情關心自己。

一想到弟弟,劉辯冰冷的心裡忽然涌起一種莫名的溫暖。這應該是來自本尊的記憶,他在二十一世紀沒有弟弟,不會有這樣的感情——沒辦法,誰讓老爹老媽支持只生一個好的國策呢,搞得我連個玩伴都沒有。

沒曾想,這一世有了一個弟弟,也許是唯一的福利?

劉辯不由自主的轉過身,看着劉協。劉協仰着小臉,臉上溼漉漉的,不知是雨水還是淚水,可是眼中的關切卻很真實,看得劉辯心中一軟。

“阿……阿弟,我……”劉辯不知道說什麼纔好。他眼睛一掃,看到劉協懷裡抱着一顆石球,長長的,像一顆巨蛋。石球很重,劉協抱着很吃力。劉辯猶豫了一下,伸手去拿:“我幫你拿。”

劉協有點遲疑,看看劉辯,又看看石球,咬了咬嘴脣,將石球遞了過來。

石球涼涼的,劉協的眼神怕怕的。

劉辯一手託着石球,一手拉起劉協的手,翻來覆去的看了石球好幾遍。石球很粗糙,暗啞無光,還有一些斑點,看起來像一隻大號的鵪鶉蛋。談不上好看,卻沉甸甸的,也不知道劉協是哪來的力氣,一直抱在懷裡。也不知道這是什麼寶貝,以至於劉協會有這樣的眼神。

“這是……什麼?”

“……”劉協嚅了嚅嘴,眼神有些猶豫。

靠,小屁孩子,還跟我玩心眼,不知道我是一個快死的人了嗎?劉辯很鬱悶。

唐瑛冷眼旁觀,一言不發。

“阿兄……”劉協忽然轉過頭,看着遠處。劉辯順着他的目光看去,見遠處有一點火光,火光越來越大,伴隨着一陣雷聲,由遠及近,越來越響。劉辯不免有些詫異。雨已經停了,不應該有雷聲啊,這是什麼聲音?

這應該是……馬蹄聲。劉辯突然靈光一閃,頓時臉色煞白。

董卓來了。那個挾帶着沖天殺氣的西涼人帶着三千西涼鐵騎,星夜從涼州趕來,即將正式登上大漢的朝堂,向世人展示他的冷酷和殘忍,無情的摧毀一切,將大漢徹底推入深淵。

他看了一眼驚慌失措的弟弟劉協,心裡涌過一陣悲哀。董卓來了,自己很快就要死了,好容易有了一個弟弟,我卻保護不了他。

他又看了一眼唐瑛,唐瑛緊緊的咬着嘴脣,臉色蒼白。

鐵騎如風,那一點火光迅速變成了一團火,又變成了一片火海,隱隱約約的馬蹄聲也迅速化作震耳欲聾的驚雷。大地震顫,聲如潮涌,數千西涼鐵騎衝到了劉辯等人面前,將他們圍在中間,繞着他們打轉,馬蹄幾乎要踢到他們臉上去。一時間,馬蹄聲、兵器撞擊聲、士兵們兇狠的呼喝聲,匯成一道巨浪,將他們吞沒、捲走。

衆星捧月中,董卓巨熊般的龐大身影出現在劉辯的面前。在背後火光的映襯下,他像一座山,沉甸甸的壓在每一個人的心上,也壓在劉辯的心上。一種說不出的恐懼籠罩了他,讓他兩腿發顫,牙齒打戰,咯咯的聲音連聾子都能聽得到。

董卓應該也聽到了,他鄙視的看了劉辯一眼,喝了一聲:“我,董卓也,天子何在?”

他的聲音如同炸雷,刺得人耳膜生疼。劉辯嚇得一哆嗦,手裡的石球一滑,差點掉在地上。

劉協小臉發白,卻向前邁了一步,擋在劉辯的面前。

幾乎在同時,唐瑛也向前跨出一步,護住了劉辯。

劉辯愣了一下,隨即臊得面紅脖子粗,臉皮發燙。沒想到自己兩世爲人,居然要一個九歲的孩子和女人來保護。他們做得如此自然,彷彿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曾經的自己該是何等的無能懦弱,以至於他們會毫不遲疑的做出這樣的反應?

“大膽,天子在此,還不下馬拜見?”閔貢迎了上去,拔劍大喝。別看他是文官,卻非常強悍,不久前,就是他用劍逼着張讓等人自殺贖罪,惡名昭著的十常侍在他的面前像一個無助的孩子,痛哭着拜別劉辯兄弟,自己跳進了黃河。

董卓沒有下馬,更沒有正眼看閔貢一眼,他踢了踢戰馬,高大的戰馬向前邁了兩步,馬頭抵到了閔貢的面前,嘴角的泡沫幾乎甩到閔貢的臉上。閔貢不由自主的向後退了一步,握緊了手中的劍,卻沒敢刺出去。

“天子在此,有詔卻兵!”尚書盧植站了出來,大聲說道。他身高八尺,相貌堂堂,更有一副好嗓子,聲如洪鐘,說起話來比閔貢更有氣勢。不久前,就是他吼了一聲,從張讓等人手中搶走了何太后。見他出面,劉辯安心了些,放低了袖子,偷偷的看着這一切。

盧植可是劉備、公孫瓚的老師,鼎鼎大名的大儒,又有這般威風,應該能鎮住董卓吧?一念及此,他忽然有些激動起來,彷彿有一股暖流涌入身體。

即使劉協也升起了些許希望,原本有些顫抖的小身子放鬆了些。

董卓冷笑一聲:“公等爲國之大臣,不能匡正王室,至使國家播蕩,何卻兵之有?”

盧植的聲音像洪鐘,可是董卓的聲音卻像是一把巨大的破盾椎,一下擊破了洪鐘。盧植氣勢一弱,他看了一眼董卓身後的西涼兵,不由自主的嘆了一口氣,向後退了一步,避開了董卓的正面。

“嚓”的一聲輕響,閔貢手中的長劍落地,消失在草叢之中。

董卓輕蔑的看了他們一眼,目光掃了一圈,看向抱在一起的劉辯兄弟。感覺到董卓殺氣騰騰的目光,劉辯嚇得低下了頭。他緊緊的摟着劉協,將劉協擋在自己身前。劉協也感受到了董卓的壓力,卻不肯退縮。他死死的咬着嘴脣,不讓自己哭出聲來。

唐瑛握着雙拳,兩眼圓睜,怒不可遏,宛如擋車的螳螂,撼樹的蚍蜉。

董卓暗自搖了搖頭,眼前這個少年太沒用了,居然躲在一個孩子和女人的後面,連頭都不敢擡一下。如果他就是剛即位不久的天子,大漢怎麼可能不亡。他眼神一閃,剛準備把目光從那個顫抖的身體上挪開,忽然覺得有些異樣,不由自主的又移了回去,目不轉睛的盯着劉辯。

劉辯沒有注意他,他剛剛發現了一個詭異的情況。

懷中的石球不知怎麼的越來越涼,越來越冷,有看不見的水氣升騰而起,涌入他的身體,迅速瀰漫開來。周圍的一陣似乎都離他遠去,不管是威猛如山的董卓,還是鼓譟不安的西涼鐵騎,抑或是劉協、盧植,都離他遠去了。他的腦海裡一片空白,只有一個越來越響的聲音。

是水流聲,越來越響的水流聲,衝擊着他的耳膜,鼓盪着他的全身,彷彿整個黃河都灌進了他的身體,滔滔不絕,無窮無盡。

一股說不出的力量充滿了他的全身,洗刷着他的每一個毛孔,洗去他無邊的恐懼。他奇蹟般的平靜下來,輕輕的推開強自鎮靜的劉協,推開唐瑛,走向像山一般的董卓,一字一句的說道:“天子在此,還不下馬?!”

他的聲音並不響,卻字字清晰,送入每一個人的耳中,就連最遠處的騎士都能聽得真真切切。

原本人喊馬嘶,人聲鼎沸的黃河岸邊突然安靜下來。大喊大叫的西涼騎士緊緊的閉上了嘴巴,收起了刀矛,原本昂頭奮蹄、搖頭擺尾的戰馬肅立不動,低下了馬頭,垂下了馬尾。就連兵器的撞擊聲都不見了,三千鐵騎彷彿突然消失了一般,肅穆無聲。

劉協不由自主的轉過身,看向劉辯,掩住了嘴巴,將驚訝堵在嘴裡。

唐瑛轉過頭,詫異的看着劉辯,伸手掩住了沒有血色的嘴脣,驚喜交加。

盧植轉過頭,詫異的看着劉協,一臉的不可思議。

失魂落魄的閔貢擡起頭,打量着劉協,嘴脣顫抖,卻說不出一句話來。

劉辯站在草叢中,身後是奔騰咆哮的黃河,彷彿是一頭從天而降的巨龍,正俯首托起劉辯的身體。劉辯雖然還不及董卓的馬頭高,卻宛如站在雲端,居高臨下的俯視着他們。

端坐在馬背上的董卓睜大了眼睛,不敢置信的看着劉辯。在場數千人,大概只有他一人看到了劉辯身上發生的異變。只不過是一眨眼的功夫,剛纔那個怕得直髮抖的少年就變成了另外一個人。一個雄渾悠長的聲音在他耳邊炸響,餘音縈繞,攝人心魄:“天子在此,還不下馬?!”

董卓不知不覺的滑下了馬背,拜伏在地,顫聲道:“臣董卓,拜見陛下。”

三千西涼鐵騎如夢初醒,齊唰唰的翻身下馬,齊聲大呼:“拜見陛下!”

聽着這山呼海嘯般的吶喊,盧植等人如釋重負。他們不假思索的放下了手中的武器,拜伏在草叢中,顫聲道:“拜見陛下!”

第417章 崑崙懸圃第446章 天下爲棋第344章 破綻第17章 危機第208章 惡戰雪狼湖第392章 惟一心第162章 卞氏第46章 蘿莉蔡琰第289章 誰家少年第185章 江東猘虎第110章 人無完人第423章 傳國璽的秘密第121章 龍系血脈第241章 兩隻鷹第186章 人牲第231章 水火無情第326章 在水一方第68章 自有主張第368章 對手第302章 荀氏之儒第402章 清者自清第130章 蕭牆之內第161章 危機第388章 心動第141章 猛虎怕羣狼第12章 賈詡獻計第276章 以情動人第207章 一觸即發第348章 騎虎難下第370章 傻人有傻福第378章 好人第11章 鸞鳳命格第446章 天下爲棋第372章 一生之敵第195章 狼與鷹第386章 一扇窗第270章 敏感的袁紹第448章 立功心切第159章 飛龍在天第144章 故事第232章 帝者,諦也第325章 念念不忘第200章 內戰,外戰第335章 破境第236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266章 一躍萬里第256章 望穿秋水第374章 欲擒故縱第110章 人無完人第221章 駁獸第176章 湳水之戰第273章 九歌第3章 棟樑第23章 神棍第135章 上善若水第325章 念念不忘第454章 玉鼎之體第44章 失傳的樂經第378章 好人第380章 荀氏易第321章 論道彈汗山第454章 玉鼎之體第5章 袁紹第42章 斬丁原第81章 勾心鬥角第86章 關羽戰張繡(下)第309章 伏羲八卦的秘密第147章 上駟對下駟第64章 獻計第209章 棋高一着第352章 技不如人第126章 人小鬼大第170章 君子協定第61章 陰謀第360章 陽謀第49章 大將之風第2章 赤兔龍馬第116章 入營第171章 離別第368章 對手第86章 關羽戰張繡(下)第326章 在水一方第337章 底牌第243章 青鳳第323章 最大的愛護第119章 棋子與棋手第78章 復古之陣第63章 楊修第308章 義之所在第297章 聞徐色變第25章 道與術第36章 朝會(中)第405章 事出意外第233章 精兵猛將第210章 鮮卑神獸第309章 伏羲八卦的秘密第38章 一語誅心第167章 逼供第457章 亡國之道第31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
第417章 崑崙懸圃第446章 天下爲棋第344章 破綻第17章 危機第208章 惡戰雪狼湖第392章 惟一心第162章 卞氏第46章 蘿莉蔡琰第289章 誰家少年第185章 江東猘虎第110章 人無完人第423章 傳國璽的秘密第121章 龍系血脈第241章 兩隻鷹第186章 人牲第231章 水火無情第326章 在水一方第68章 自有主張第368章 對手第302章 荀氏之儒第402章 清者自清第130章 蕭牆之內第161章 危機第388章 心動第141章 猛虎怕羣狼第12章 賈詡獻計第276章 以情動人第207章 一觸即發第348章 騎虎難下第370章 傻人有傻福第378章 好人第11章 鸞鳳命格第446章 天下爲棋第372章 一生之敵第195章 狼與鷹第386章 一扇窗第270章 敏感的袁紹第448章 立功心切第159章 飛龍在天第144章 故事第232章 帝者,諦也第325章 念念不忘第200章 內戰,外戰第335章 破境第236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266章 一躍萬里第256章 望穿秋水第374章 欲擒故縱第110章 人無完人第221章 駁獸第176章 湳水之戰第273章 九歌第3章 棟樑第23章 神棍第135章 上善若水第325章 念念不忘第454章 玉鼎之體第44章 失傳的樂經第378章 好人第380章 荀氏易第321章 論道彈汗山第454章 玉鼎之體第5章 袁紹第42章 斬丁原第81章 勾心鬥角第86章 關羽戰張繡(下)第309章 伏羲八卦的秘密第147章 上駟對下駟第64章 獻計第209章 棋高一着第352章 技不如人第126章 人小鬼大第170章 君子協定第61章 陰謀第360章 陽謀第49章 大將之風第2章 赤兔龍馬第116章 入營第171章 離別第368章 對手第86章 關羽戰張繡(下)第326章 在水一方第337章 底牌第243章 青鳳第323章 最大的愛護第119章 棋子與棋手第78章 復古之陣第63章 楊修第308章 義之所在第297章 聞徐色變第25章 道與術第36章 朝會(中)第405章 事出意外第233章 精兵猛將第210章 鮮卑神獸第309章 伏羲八卦的秘密第38章 一語誅心第167章 逼供第457章 亡國之道第31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