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荀氏易

貂蟬驚喜的迎了上去:“卡烏捷,你怎麼來了?”

“我要和你們去中原,看看中原的繁華和富庶。”卡烏捷狠狠的瞪了一眼遠處扶着斧頭大喘氣的荀彧,快步走到劉辯面前,用不太熟練的漢語說道:“皇帝,我們部落也是炎黃子孫,被儒門那些僞君子騙了幾百年,現在還能回去嗎?”

劉辯眉毛一挑:“爲什麼不能?鮮卑人、匈奴人和我們打了那麼多年仗,流了那麼多血,我都能接受他們,爲什麼不能接受你們?”

“可是我們幫助儒門……”

劉辯哈哈大笑,曲指彈了一下卡烏捷的腦門:“好啊,我是皇帝嘛,一言九鼎,不會騙你的。”他看了遠處的荀彧一眼,擠了擠眼睛:“我不喜歡僞君子,也不會做僞君子。”

“嘻嘻。”卡烏捷笑了起來。“那好。我回去請智者來,你當面對他說。我說的,他不信。”隨即又嘟着嘴,氣呼呼的說道:“氣死我了。”

“去吧,去吧。”劉辯擺擺手,“我多打點魚,招待你們喝魚湯。”

卡烏捷大喜,翻身上馬,急馳而去。

荀彧看着卡烏捷的背影,大惑不解。劉辯高喊了一聲:“喂,荀彧,多劈點柴,待會兒有客人來。”

荀彧頓時苦了臉。

一個時辰過後,智者在卡烏捷的引領下,帶着幾個隨從和一堆酒食,趕到了劉辯的面前。貂蟬已經準備好了坐席。劉辯熱情的請他們入座。智者侷促不安的在劉辯面前拜倒,那幾個隨從也一起跪在了劉辯面前。卡烏捷莫名其妙,她和劉辯同行了幾個月,從來沒在劉辯面前跪過。在她印象中,智者只有在祭拜天地神靈的時候纔會跪,現在卻跪在劉辯的面前,莫非就因爲他是什麼皇帝。

見卡烏捷還傻乎乎的站着,智者急了,連扯她的衣角。“卡烏捷,快跪下。”

“爲什麼?”卡烏捷不服氣的反問道:“我爲什麼要跪他?”

“他是皇帝陛下。”

卡烏捷瞪圓了眼睛。“皇帝陛下又怎麼了?”

智者急得老臉通紅。滿頭是汗。劉辯哈哈大笑。把智者扶起,又示意其他人起來,挽着智者的手入座,笑眯眯的說道:“老丈。這裡又不是朝堂。就沒必要那麼拘束了吧。來。請入座,我正好有一些問題要請老丈解惑,還請老丈不吝賜教。”

智者受寵若驚。連忙入座。貂蟬拉着卡烏捷去準備晚餐,魚湯已經熬得發白,香氣四溢。劉辯端了一碗,先遞到智者的手裡,智者惶恐不安,連連推辭,卻拗不過劉辯,只得接了。還沒喝,渾濁的眼淚就落了下來。

“陛下,我們爲儒門所欺,一直以爲龍是惡物,這纔將陛下趕出部落,現在想來,實在是不該。”

“老丈,龍不是什麼惡物,卻也不是什麼善物。”劉辯端着碗,和智者碰了一下,呷了一口,又道:“不過,龍和各種猛獸一樣,的確會傷人,而且它的力量極大,造成的傷害也就更大。不過,說龍是惡物,鳳是德鳥,就是胡說八道了。依我看,龍鳳都差不多,不存在什麼善惡。善惡的只是人。”

智者若有所思。“陛下所言甚是,我們的確聽了片刻之辭。”

“老丈,你們部落是什麼時候來到草原上的,又是怎麼和儒門聯繫上?”

智者長嘆一聲:“陛下有所不知,我們部落在草原上的時間太久了,已經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誰。故老傳說,也只知道祖先來自中原,所以一直自稱炎黃子孫。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按時間算,應該是兩百多年前,從中原來了一個人,他身材高大,有如天神,力大無窮,能以一敵十。他還能與拘鬼役神,與天地交通。他告訴了我們龍和鳳的秘密,說我們是鳳系後人,現在惡龍當道,鳳系後人要聯合起來,共同對敵……”

劉辯靜靜的聽着。智者說的支離破碎,亦真亦幻,他也搞不清裡面有多少是真的,有多少是假的。不過,對他來說,這些都無所謂,這些人自認炎黃子孫,願意回到中原去,他就舉雙手歡迎。

劉辯答應得很爽快,也非常實在。他甚至爲他們規劃了南遷的路線,由部落向東向南,離遼東最近,而且遼東現在有大量的空閒土地,足以安置他們。對中原人來說,遼東也許苦寒,可是對於這些人來說,遼東和天堂沒什麼區別,他們一定可以適應得很好。

……

送走了智者,貂蟬和卡烏捷忙着收拾殘局,劉辯端着一碗喝剩下的魚湯,拿着半條烤魚,走到荀彧的帳篷裡。他和智者說話的時候,荀彧一直坐在自己的帳篷裡,沒有露面,也沒有去吃東西。聽到劉辯的腳步聲,荀彧睜開了眼睛,自嘲的笑了一聲。

“吃點東西。”劉辯將魚湯和烤魚遞給荀彧,不忘挖苦一句:“雖然是殘羹冷炙,卻不是不勞而獲,這裡面有你的功勞的。”

荀彧一聲不吭,接過魚湯和烤魚,默默的吃了起來。

“知道他們爲什麼會向他臣服不?”

“陛下恩加四海,德澤萬民,遠人懷德,自然襁負而至。”

劉辯笑了起來,故意吸了吸鼻子。“咦,這帳裡怎麼有一股怨婦的味道。”

荀彧窘迫不堪,面紅耳赤。

“人當然不能不講道德。可是講道德之前,總得先讓人吃飽。餓着肚子講道德,特別是自己吃得飽飽的,卻要別人餓着肚子講道德,這是不是有點不道德?”

荀彧輕嘆一聲:“陛下,我知道你想說什麼。一路上,我也在想這些事。大漢走到今天這一步,皇室不行仁政,固然有推卸不掉的責任,可是世家豪強兼併土地,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光武皇帝以河北豪強爲基,又出爾反爾,抑制河北人,也是迫不得已的舉措。袁紹循其舊跡,就算得了天下,也不會有更好的辦法。”

“能讓你認識到這一點,這一路的苦頭也算沒白吃。”

“這正說明董仲舒一系的春秋公羊學不如我荀氏學合理。”荀彧話鋒一轉,又強調起荀氏儒學的優越性來。“先祖承認人性本惡,不是爲了使巧取豪奪成爲天經地義的事,而是要以禮法拘束之。陛下,儒門從來不是想奪取皇權,也不是想反對皇權,只是想限制皇權。荀氏之法與商鞅之法不同。商鞅之法,萬民皆治,唯王者不治。荀氏之法則君臣同歸於禮,禮法不僅是對臣的要求,同樣是對君的要求。以法治民,以禮治國,方能君守君道,臣守臣道,如此才能興太平,立萬世。”

“可是你們荀氏學不是又稱爲帝王術麼?”

“那是韓非自己的發明,並非先祖的本意。”荀彧無奈的輕嘆一聲:“先祖的帝王術本是帝道,而不是馭臣之道。帝者,垂拱而天下治。馭臣以法,而不以詭詐,方能君明臣賢。韓非爲人木訥,卻心機陰險,他將先祖的帝王術變成了馭臣之道,本來就劍走偏鋒,再以詭詐爲之,極力宣揚人的惡,卻忘了人亦有善,最後同門相殘,也是命中運數所致。”

“陛下熟悉易經麼?”

劉辯搖搖頭。易經太玄乎了,他基本上是一竅不通。

“易經六十四卦,人們常常以爲是八八兩重卦,其實大謬不然。”荀彧放下湯碗,取過一截樹枝,在地上畫了六道爻,是一個坎下離上的未濟卦。“其實,還有一種更古老的畫法,是四四四三重卦。”

荀彧說着,在地上重新畫了六道爻,卻是一個離下坎上的既濟卦,而且不是三爻相連,是兩爻相連,三三相依。劉辯看了這個卦,突然想起來一件事。蔡琰和他提起過這種兩爻的畫法,當然就有一個疑問,既然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那麼太極爲一,兩儀爲二,三則不可解,解成八卦的三爻有偷樑換柱之嫌。現在看到這個畫法,他突然意識到了什麼。

“如果是八八六十四卦,那麼乾坤之外,離和習坎二卦便是四極之中,實際上,與乾坤共爲四極的應該是未既和未濟。既濟是離下坎上,象徵臣下君上,君臣和諧,故而既濟。未濟卻是君下臣上,君臣逆位,故而未濟。”荀彧擡起頭,靜靜的看着劉辯:“陛下,君臣之道,在易經裡就是決定好的。”

“等等,你這三重卦是什麼意思,四極又是什麼意思?”

“三重卦,就是兩爻爲一重,三重共六爻,爲六十四卦。四極就是指乾、坤、既濟、未濟,這四卦是綱紀所在,不參與計算。所以,六十四卦中真正參與計算的是六十卦……”

聽着荀彧的解釋,劉辯震驚不已。原來這纔是六十四卦的正宗解法?莫非這又是孔子整理六經時做的手腳?這個手腳可做得太大了,現在所有研究易經的人都以爲是八八六十四卦的兩重卦,誰知道真正的解法卻是四四四的三重卦。

怪不得易經成爲三玄之一的玄經,這根本就是一個騙局嘛,不玄纔怪。(未完待續。。)

第188章 反客爲主第159章 飛龍在天第66章 出師第368章 對手第30章 張繡戰呂布(下)第231章 水火無情第162章 卞氏第278章 一舉兩得第307章 借刀殺人第409章 如鳥獸散第362章 又見巨龍第236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446章 天下爲棋第27章 唯快不破第117章 當年小道僮第243章 青鳳第451章 于吉第23章 神棍第203章 貂蟬的本命獸第262章 佛本是道第270章 敏感的袁紹第276章 以情動人第246章 並肩作戰第402章 清者自清第20章 黃帝十二形第414章 何必當初第432章 鳳雛第442章 三百勇士第273章 九歌第92章 三英戰呂布(下)第411章 攻城與攻心第166章 默契第366章 石蕩崖第391章 闖宮第238章 窮途末路第272章 人心的力量第91章 三英戰呂布(中)第186章 人牲第325章 念念不忘第380章 荀氏易第443章 坐而論道第218章 疑雲第115章 愚不可及第425章 百年樹人第119章 棋子與棋手第424章 塞翁失馬第179章 恩威並施第221章 駁獸第442章 三百勇士第133章 離羣孤鴻和242章痛飲胡虜血第三更求月票第311章 千年世家第349章 人形兵器第39章 袁家發達史第120章 進擊的儒門第377章 歸來第154章 龍淵第427章 風乍起第452章 天機第17章 危機第440章 不戰而勝第34章 鳳鳥將至第193章 韓遂第279章 入長安第336章 鮮卑往事第165章 龍騎第346章 失控第42章 斬丁原第366章 石蕩崖第112章 見面禮第263章 夜襲第12章 賈詡獻計第286章 夾縫中生存第433章 真龍第78章 復古之陣第223章 白馬公孫瓚第333章 天子駕臨第97章 言者有心第257章 親親賢賢第73章 差之毫釐第301章 文武不均第173章 老成謀國第142章 鄉音第426章 大喜第64章 獻計第449章 高處不勝寒第415章 漫漫西行路第253章 不請自來第319章 助你悟命第2章 赤兔龍馬第156章 七星刀,血手印第354章 海上生明月第447章 命運第77章 荀曹會第289章 誰家少年第381章 三重卦第399章 華雄第115章 愚不可及第208章 惡戰雪狼湖第19章 萬年公主
第188章 反客爲主第159章 飛龍在天第66章 出師第368章 對手第30章 張繡戰呂布(下)第231章 水火無情第162章 卞氏第278章 一舉兩得第307章 借刀殺人第409章 如鳥獸散第362章 又見巨龍第236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446章 天下爲棋第27章 唯快不破第117章 當年小道僮第243章 青鳳第451章 于吉第23章 神棍第203章 貂蟬的本命獸第262章 佛本是道第270章 敏感的袁紹第276章 以情動人第246章 並肩作戰第402章 清者自清第20章 黃帝十二形第414章 何必當初第432章 鳳雛第442章 三百勇士第273章 九歌第92章 三英戰呂布(下)第411章 攻城與攻心第166章 默契第366章 石蕩崖第391章 闖宮第238章 窮途末路第272章 人心的力量第91章 三英戰呂布(中)第186章 人牲第325章 念念不忘第380章 荀氏易第443章 坐而論道第218章 疑雲第115章 愚不可及第425章 百年樹人第119章 棋子與棋手第424章 塞翁失馬第179章 恩威並施第221章 駁獸第442章 三百勇士第133章 離羣孤鴻和242章痛飲胡虜血第三更求月票第311章 千年世家第349章 人形兵器第39章 袁家發達史第120章 進擊的儒門第377章 歸來第154章 龍淵第427章 風乍起第452章 天機第17章 危機第440章 不戰而勝第34章 鳳鳥將至第193章 韓遂第279章 入長安第336章 鮮卑往事第165章 龍騎第346章 失控第42章 斬丁原第366章 石蕩崖第112章 見面禮第263章 夜襲第12章 賈詡獻計第286章 夾縫中生存第433章 真龍第78章 復古之陣第223章 白馬公孫瓚第333章 天子駕臨第97章 言者有心第257章 親親賢賢第73章 差之毫釐第301章 文武不均第173章 老成謀國第142章 鄉音第426章 大喜第64章 獻計第449章 高處不勝寒第415章 漫漫西行路第253章 不請自來第319章 助你悟命第2章 赤兔龍馬第156章 七星刀,血手印第354章 海上生明月第447章 命運第77章 荀曹會第289章 誰家少年第381章 三重卦第399章 華雄第115章 愚不可及第208章 惡戰雪狼湖第19章 萬年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