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老成謀國

“三百步外一箭命中?!”柯最站了起來,碰翻了手邊的金盃,美酒流淌,酒香四溢。柯最卻失魂落魄,恍然不知,瘦長的臉上滿是驚愕。

“怎麼可能?!”柯駒一腳踢翻面前的木案,拔刀出鞘,直指那些剛逃回來的騎士:“定是你們膽小怯戰,臨陣脫逃,這才連累得我兄長戰死,卻拿這些屁話來蒙人。你當我們是三歲小兒嗎,什麼人能在三百外一箭命中?難道呂布打仗不用弓,會扛一架巨弩?”

騎士們哭天喊地,卻無法辯駁。他們也奇怪,人怎麼能射出比弩還強勁的箭來。弩是漢人的利器,因爲結構複雜,鮮卑人一直無法批量製造。對於他們來說,漢人的弩是唯一值得敬畏的武器,這種武器不僅射得遠,而且射得準,是騎兵的天敵。

不過,弩也有致命的缺陷,一是射速慢,弩的射速只有弓的十分之一,二是弩身重,只適合步卒用,不適合騎兵用。能射三百步遠的弩至少是六石弩,非人力可及,一匹戰馬根本無法馱動,何況在奔馳的戰馬背上也無法上弦。別說柯駒認定他們說謊,就他們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

可他們看到的情景的確如此。

“住手,他們沒有說謊。”柯最攔住柯駒,面色陰冷,眼神中卻有一絲強烈的不安:“沒有人會說這種誰也不會信的謊。”

“大哥,他們怎麼可能沒有說謊?”柯駒叫了起來:“漢人怎麼可能射出三百步遠的箭?就算他們最強的三石弓。也射不了這麼遠。難道你覺得呂布會扛着一架弩打仗?”

“能一箭射出三百步的人的確不多,可是並不等於沒有。”柯最瞪了柯駒一眼:“大王就能做到。”

“大王,那個廢物……”柯駒啞然失笑,笑了一半,突然瞪起了眼睛,驚訝的看着柯最:“你是說……檀石槐大王?”

柯最點了點頭,摸着硬如岩石的下巴,慢慢的踱起了步。他仔細的盤問了逃回來的騎士,連一點細節都不放過,最後揮了揮手:“把他們關起來。”

柯駒應了一聲。命令把這些騎士關押起來。回到帳中。看着柯最憂鬱的眼神,柯駒也有些不安起來。

“大哥,難道呂布……和大王一樣,成神了?”

柯最看了柯駒一眼。沉吟片刻。眼神突然變得凌厲起來。彷彿剛剛下了一個決心。

“三弟,你還記得那個漢人元節先生嗎?”

柯駒想了半天,還是不太肯定:“就是那個號稱漢人八匹寶馬的那個?”

“什麼八匹寶馬。是八俊,俊傑的俊,不是駿馬的駿。”柯最沒好氣的瞪了柯駒一眼:“他曾經說過,人都有本命,有的是禽,有的是獸,一旦明白了自己的命,他就能發揮出巨大的潛能,變成神一樣的存在。”

柯駒愣住了,眼睛瞪得溜圓。“你不會是說,檀石槐大王不是真神,只是明悟了自己的本命吧?那這麼說,呂布……也成了神一樣的存在?”

“很有可能。”柯最長嘆一聲:“如果真是這樣,我們恐怕要步匈奴人的後塵。據老輩們口耳相傳,當年匈奴人橫行草原,就是遇到了明悟本命的漢人將軍衛青、霍去病,才被打得七零八落,從此一蹶不振。如今檀石槐大王病死,草原四分五裂,如果漢人中再出一個衛青、霍去病,我們可就慘了。”

柯駒嚥了口唾沫,半天沒有說出話來。他知道匈奴人曾經輝煌過,不過檀石槐大王橫空出世之後,草原就成了鮮卑人的草原,如今的匈奴人只能在漢人的土地上做客。不僅要受到漢人官吏的壓榨,還經常成爲鮮卑人的兩腳羊。如果鮮卑人也淪落到那個境地,他覺得不如死了算了。

“這事關係重大,不能大意。你守好部落,集結人馬,不要輕易與呂布交戰。”柯最站了起來,“我去彈漢山面見大王,商量對策。”

……

雁門關,劉辯在裴茂的陪同下登上了關樓,極目遠眺。

後人曾說雁門關是”三關衝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由此可見雁門關的重要性。雖然此時的雁門關並非後世的雁門關,卻同樣地勢險要,左西陘,右句注,兩山夾峙,如雁雙翅,又似兩扇大門,牢牢的護住了幷州中部。

自古以來,幷州就是遊牧民族進出中原的通道,從北向南有三道防線,最北面的一道是大同,其次是雁門關,最南面的是太原。在中原民族強盛的時候,通常能把戰線推到大同以北,甚至直抵陰山,將草原上的胡人趕到漠北,而最慘的時候則是在太原對峙,大半個幷州淪爲胡人的牧場。一旦太原失守,胡人由太原南下,快馬一日可至洛陽境內。大多數時候,雙方糾纏不下,都是在雁門對峙。

此時此刻,漢人雖然實力減弱,但還能守得住雁門一帶。不過,匈奴人已經在幷州腹地的美稷一帶的河谷中居住,隨着三國時代羣雄並起,中原忙於內戰,匈奴人很快就會趁勢而起,將整個幷州收入囊中。

蔡琰就是在隨後幾年中的某一天,被遊弋到河東的匈奴人劫走的。

劉辯看了一眼不遠處正和杜氏指着遠處的山巒說得眉飛色舞的蔡琰,微微一笑。

因爲我,這小姑娘悲慘的命運算是不會再上演了。

“陛下,鮮卑人雖然猖狂,可是檀石槐病死以後,鮮卑人四分五裂,元氣大傷,已經不足爲患。山東正亂,陛下何必急於北伐,置山東於不顧?”

面對裴茂的疑問,劉辯沉思了片刻:“我想給儒門一個機會。”

裴茂更不解了:“給儒門什麼機會?”

劉辯輕笑一聲,做了一番解釋。裴茂是他倚重的邊將,如果不把這裡面的考慮解釋清楚了,他可能會有一些想法。此外,裴茂雖然不算山東人,但他也是讀書中,以儒生自居。就像皇甫嵩一樣,雖然不是黨人,卻處處爲黨人考慮。在與皇權對峙這個觀念上,讀書人是基本一致的,區別只在於是不是改朝換代,要不要選擇造反這麼激烈的方式。

劉辯在嵩高山大敗袁術、曹操,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劉辯孵化出了巨龍,知道的人也不少。在他們看來,如果挾勝出擊,袁紹除非及時孵化出鳳鳥,否則根本無法對抗。一旦山東四分五裂,以劉辯的實力完全可以各個擊破,迅速平定叛亂,統一天下。

可是,劉辯可以用武力平定天下,但是他無法剷除儒門。袁紹、荀彧是儒門中人,難道楊彪、皇甫嵩等人就不是?就算劉辯這次平定了天下,儒門的抗爭並不會結束,只不會重新潛伏起來,或者換一批人,積累力量,捲土重來。更重要的是沒有人知道巨龍不在劉辯身邊,更沒幾個人知道劉辯寒毒侵體,性命堪憂,他很可能支撐不到平定天下的那一天。

因此,劉辯選擇了暫時與山東對峙的戰略。一方面,他要先解決自身的問題,另一方面,他也想解決與儒門的理念之爭,結束相互之間千年的對抗。在他看來,他離不開儒門,儒門同樣也離不開他,只是儒門現在還沒有認清這一點。包括裴茂在內,他們也許會將這次山東的叛亂當成一次機會,卻不會認爲儒門反對皇權就是錯了。正如皇甫嵩可以盡忠,卻不代表他贊同皇室重用宦官和外戚的做法一樣。

所以他要給他們一個機會,一個證明他們錯了的機會。

劉辯尋求與儒門的合作,當然能得到裴茂的支持。

“我想讓儒門裡的有識之士看看,袁紹不是他們希望的聖王。”劉辨轉過頭,嚴肅的看着裴茂:“他們期望的上古之世、內聖外王,終究只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夢想。”

裴茂半信半疑,他思索片刻:“那陛下以爲,什麼纔是可行的?”

劉辯笑了笑,心道裴茂在心裡果然還是贊同儒門的主張的。他心裡倒是有些想法,不過,現在說爲時過早,和裴茂說民主好象有點不合時宜,而且以他的身份,如果真談民主,估計他立刻就會被推翻。

“朕現在還不清楚,所以要等一等,看一看。爲了長治久安,耐心的等一等還是有必要的。”劉辯留了個謎團,笑道:“不過,鮮卑人擾我邊疆,殺我百姓,卻等不得。”

裴茂嘆息一聲:“陛下高瞻遠矚,深思遠慮,非臣所能及。不過,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陛下雖然志向遠大,卻也不能忽視眼前的隱患。就算陳留王有皇甫太傅輔佐,鎮守洛陽,山東亂臣不能入洛陽,西羌卻還是個麻煩啊。韓遂、馬騰都是智謀、悍勇之士,若無大將鎮守,恐怕長安不安。”

劉辯哈哈大笑:“裴卿果然是老成謀國,見識過人,一眼就看出了其中關鍵。不錯,山東雖然暫時可穩得一時,西涼卻不能等。只是要解決西涼之前,朕要先敲打敲打鮮卑人,讓他們安份一點,不要惹朕,

裴茂笑了。既然劉辯並沒有忘記西涼,並沒有忘記山東,那他還有什麼好說的呢。他滿心歡喜,劉辯尚未弱冠,就能率領精兵勇將馳騁疆場,又能深謀遠慮,從大局出發,而不是急功好利,貪功冒進,表現出這個年紀少有的冷靜,這是大漢的福氣啊。

有這樣的明君,大漢何愁不興,天下何愁不太平?。(未完待續……)

第252章 秦直道的遐思第31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302章 荀氏之儒第14章 讖語第411章 攻城與攻心第400章 龍鳳血脈第304章 臥龍第27章 唯快不破第172章 大漠豪情第455章 未雨綢繆第416章 小過與大善第379章 恩怨分明第29章 張繡戰呂布(中)第314章 溫柔一刀第374章 欲擒故縱第302章 荀氏之儒第256章 望穿秋水第38章 一語誅心第335章 破境第243章 青鳳第166章 默契第113章 鍾繇第37章 朝會(下)第174章 匈奴第309章 伏羲八卦的秘密第131章 相見歡第229章 柳暗花明第27章 唯快不破第385章 天地作證第25章 道與術第132章 杜氏第294章 低調的張揚第241章 兩隻鷹第345章 燭龍第253章 不請自來第455章 未雨綢繆第455章 未雨綢繆第245章 見機行事第260章 雙刃劍第85章 關羽戰張繡(上)第77章 荀曹會第114章 推心置腹第79章 歪打正着第374章 欲擒故縱第305章 他鄉遇故知第33章 經濟危機第147章 上駟對下駟第287章 東京和西京第145章 有口難辯第49章 大將之風第278章 一舉兩得第208章 惡戰雪狼湖第94章 又是一個局第256章 望穿秋水第187章 利劍在手第250章 驚弓之鳥第448章 立功心切第19章 萬年公主第41章 贈馬第6章 傀儡發飈第125章 砥柱觀濤第163章 乳孃第341章 單騎破陣第65章 初戰第431章 臥龍第445章 儒道並重第123章 裴潛第248章 亞歷山大第53章 分崩離析第109章 當世陳平第288章 小心思第59章 患難夫妻第50章 勇者懼第137章 幕後人第58章 大局第220章 棋逢對手第369章 冥冥天意第272章 人心的力量第338章 龍的傳說第431章 臥龍第131章 相見歡第390章 天道與人道第417章 崑崙懸圃第414章 何必當初第145章 有口難辯第436章 黃忠第143章 有佳人兮守望第254章 烈士第167章 逼供第310章 白骨觀第253章 不請自來第422章 捨得第168章 鳳系血脈第382章 奪卵第162章 卞氏第144章 故事第334章 野火燒不盡第305章 他鄉遇故知第76章 例外第18章 龍虎交
第252章 秦直道的遐思第31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302章 荀氏之儒第14章 讖語第411章 攻城與攻心第400章 龍鳳血脈第304章 臥龍第27章 唯快不破第172章 大漠豪情第455章 未雨綢繆第416章 小過與大善第379章 恩怨分明第29章 張繡戰呂布(中)第314章 溫柔一刀第374章 欲擒故縱第302章 荀氏之儒第256章 望穿秋水第38章 一語誅心第335章 破境第243章 青鳳第166章 默契第113章 鍾繇第37章 朝會(下)第174章 匈奴第309章 伏羲八卦的秘密第131章 相見歡第229章 柳暗花明第27章 唯快不破第385章 天地作證第25章 道與術第132章 杜氏第294章 低調的張揚第241章 兩隻鷹第345章 燭龍第253章 不請自來第455章 未雨綢繆第455章 未雨綢繆第245章 見機行事第260章 雙刃劍第85章 關羽戰張繡(上)第77章 荀曹會第114章 推心置腹第79章 歪打正着第374章 欲擒故縱第305章 他鄉遇故知第33章 經濟危機第147章 上駟對下駟第287章 東京和西京第145章 有口難辯第49章 大將之風第278章 一舉兩得第208章 惡戰雪狼湖第94章 又是一個局第256章 望穿秋水第187章 利劍在手第250章 驚弓之鳥第448章 立功心切第19章 萬年公主第41章 贈馬第6章 傀儡發飈第125章 砥柱觀濤第163章 乳孃第341章 單騎破陣第65章 初戰第431章 臥龍第445章 儒道並重第123章 裴潛第248章 亞歷山大第53章 分崩離析第109章 當世陳平第288章 小心思第59章 患難夫妻第50章 勇者懼第137章 幕後人第58章 大局第220章 棋逢對手第369章 冥冥天意第272章 人心的力量第338章 龍的傳說第431章 臥龍第131章 相見歡第390章 天道與人道第417章 崑崙懸圃第414章 何必當初第145章 有口難辯第436章 黃忠第143章 有佳人兮守望第254章 烈士第167章 逼供第310章 白骨觀第253章 不請自來第422章 捨得第168章 鳳系血脈第382章 奪卵第162章 卞氏第144章 故事第334章 野火燒不盡第305章 他鄉遇故知第76章 例外第18章 龍虎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