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簡單粗暴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衆號“qdread”並加關注,給《神話三國》更多支持!

有崇儒而亡的,卻沒有因崇儒而強的,就算劉辯的論斷有些失於簡單,卻不能說他全無道理。

孔融準備了一肚子的話,此刻面對劉辯的這個問題,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你一定在想,大漢就是因爲儒學而興盛,孝武皇帝就是因爲獨尊儒術才建立赫赫武功,是不是?”

孔融本想點點頭,他本來就是想這麼說的。可是一看劉辯那一臉的譏諷,他又放棄了。不用劉辯再說,他也知道這是一個陷阱,就像孟子的辯論術一樣,這是提出一個看似能夠接受的論點,最後卻將導出一個相反結論的技巧。

他是辯壇上的高手,豈能上這樣的當。可是,捨棄了這個例證,不管他怎麼想,他也無法回答劉辯這個看似非常簡單的問題。

孔融很困惑,他甚至覺得有些荒誕。自己不遠千里,跑到長安來,難道是爲了這個結果?

他想到了禰衡,忽然心有所動,意識到禰衡爲什麼氣勢洶洶的趕到荊州,卻沒了下文,最後成了劉辯手中的利劍,反戈一擊,將益州世家整治得死去活來,傷亡慘重。

當然,他肯定想不到禰衡比他經受了更多的折磨。不管怎麼說,他守北海有功,劉辯對他還是客氣的。

對劉辯來說,辯才固然是一項能力,但辯才的好壞改變不了問題的本質。好的銷售員能將稻草說成黃金,卻不可能真的將稻草變成黃金。儒學在儒門的眼裡當然是世上最好的學問。可是改變不了儒學天生的缺陷。儒學從誕生那一天起就是爲王權服務的,承認王權的合理性,維護王權的至高無上,是儒學邏輯的基礎。不論是仁義,還是忠孝,歸根到底都是爲了鞏固王權。

區別只有於手段不同。不管是禮教還是德教,都承認一個前提,那就是大一統,承認天子的權威性。

從這一點上來說,李斯、韓非子這兩個儒門弟子卻成了法家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因爲法家同樣認可王者遊離於法律之外。法是王法,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王犯了法,卻無法治罪。

法家與儒家的區別只在於法家乾脆把法交給王。而儒家只能通過虛無縹緲的天來限制王。

既然虛無縹緲,就難免無法落到實處。對於劉辯這樣的人來說,千言萬語,不如一拳。不管你的詞藻多麼華麗,不管你的辭鋒多麼犀利,如果不能回答我的問題,就都是廢話。

所以他給了禰衡一拳。對於孔融這樣的忠臣名士,他客氣一點。只提了一個問題。

一個問題,就點中了儒門的死穴。堵住了孔融的滔滔辯詞。如果不能回答這個問題,他沒有興趣聽孔融說任何話。孔融滿腹經綸,偏偏就回答不了這個問題。

孔融面紅耳赤,進退兩難。

劉辯指了指遠處的秦始皇陵。“知道那是什麼嗎?”

孔融看了一眼,默默的點了點頭。他當然知道這是什麼,可是他不知道劉辯爲什麼問這個問題。

“儒門內最大的爭論。就是今古文,爭論的焦點,無非是哪個是真的,哪個是假的。經過這麼多年,可能你們自己都搞不清了。”劉辯笑了笑:“不過。我卻有一個比較簡單的辦法,打開秦始皇陵,找到裡面陪葬的典籍,兩相比較,孰真孰僞,不就是一目瞭然了嗎?孔文舉,你覺得現存的儒門經典中,可能有多少是僞書?”

孔融的頭皮一陣發麻,眼中露出掩飾不住的驚惶,額頭沁出一層細密的汗珠。

作爲聖人後裔,他太清楚僞書的泛濫有多嚴重。如果真的打開秦始皇陵,並且在裡面發現了漢代以前的儒門經典,當今傳讀的很多經傳都會成爲笑話,儒生們費盡心機解釋的好多微言大義也會成爲無稽之談。

包括三皇五帝的道統在內,因爲這些絕大多數都是漢儒的發明。漢儒綜合百家,將很多原本屬於道家、墨家先賢的人物一起整合到儒家道統中來,其中最明顯的就是黃帝。黃老並稱,原本是道家崇拜的先賢——孔子從來沒有提及過他——現在卻成了華夏文明的始皇,也是孔子推崇的堯舜的共同祖先。

可以想象,一旦發現與現有儒家體系不同的古籍,儒門造假的事情就遮不住了。

而這幾乎是必然的事。

對儒門來說,這無異於是一個滅頂之災。

“陛下……認定儒道是亡國之道,要將儒門趕盡殺絕麼?”

劉辯瞥了孔融一眼,搖搖頭,有些無奈,有些自嘲。“錢串子雖然不能當錢用,卻也少不得。朕如果要將儒門趕盡殺絕,何必等到今天。”

孔融長長的鬆了一口氣。剎那間,他彷彿在生死之間走了一遍。

“不過,儒門要想重新成爲真正的治國之道,有兩個短處必須先解決。”

孔融躬身一拜:“敢請陛下言明。”

劉辯沉吟良久:“一則爲虛,一則爲僞。”他轉過頭,打量着孔融。“儒門以鳳凰自居,鳳凰能浴火重生,儒門能否如此?孔卿,你能爲國家守住北海,朕非常感激。能不能守住儒門,能不能將亡國之道變成強國之道,朕希望你能再建新功,不知道你有沒有信心?儒門常說,五百年有聖人出。可是朕覺得,五百年太久,只爭朝夕。孔卿,時不我待啊。”

孔融如釋重負,喜極而泣。“臣敢不從命。”

……

孔融昂着頭而來,低着頭而去。

蔡琰從後面繞了出來,笑嘻嘻的說道:“陛下,你的三寸舌鋒可是越來越犀利了,連登過龍門的孔文舉都被你擊敗了。”

劉辯吐出舌頭,晃了晃:“是麼。你有沒有興趣大戰三百回合?”

蔡琰紅了臉,轉身要退,劉辯哪裡肯讓她逃,伸手將她拉了過來,摟在懷中,低頭親了上去。舌尖挑開蔡琰柔軟的雙脣,攻了進去。蔡琰面熱心跳,想要推開劉辯,卻又捨不得,一時手足無措。

董白從旁邊踱了出來,重重的咳了一聲。蔡琰像受驚的兔子,連忙從劉辯的懷中掙扎出來。劉辯哈哈大笑,握着蔡琰的手,不讓她逃走。另一隻手抓住董白拽了過來,帶着三分蠻橫的吻了上去。董白不但沒有像蔡琰一樣欲拒還迎,反而奮起反擊,緊緊的摟着劉辯的脖子,幾乎將整個身子都掛在劉辯身上,咬着劉辯的嘴脣不放鬆,啐啐有聲。看得蔡琰眼熱不已,既羨慕又嫉妒。

過了好半天。董白松開了劉辯,示威的揚起了下巴。蔡琰翻了個白眼。從鼻子裡哼了一聲,以示不屑。董白聳聳肩,嘎嘎大笑,昂首挺胸,龍行虎步的走了。

“陛下……”蔡琰撅着嘴,幽怨的搖着身子。

劉辯抹了抹被董白咬破的嘴脣。有些無奈。“你看,有時候簡單粗暴的確比較好用。”

“難道陛下要每個人都像她一樣不讀書?”

“沒有啊。”劉辯想了想,又說道:“阿琰,最聰明的人會將最複雜的問題以最簡單的方式表達出來,只有笨蛋纔會將原本簡單的問題搞得複雜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嗎?我爲什麼說儒家是亡國之道。就是因爲儒門不僅虛,而且僞。虛,則禮儀繁複難明,浪費精力;僞,則無法面對真正的問題,只能多方掩飾,將原本簡單的問題搞得複雜了。我最崇拜的一位智者,只用一個簡單的公式就揭示了世上最複雜的問題。”

“什麼人這麼高明,臣妾能不能見見這位智者?”

“這個……”劉辯撓頭了。怎麼才能將蔡琰引見給愛因斯坦呢?這可有點麻煩。

除非揭開龍文明的最終秘密,發現時空的終極秘密。

唉,也不知道戲志才的進展如何。

……

在盧夫人的陪同下,戲志才緩緩的走上了祭壇,靜靜的看着數百面容各異,神情卻同樣緊張的祭司們。

這些祭司都是信奉瑣羅亞斯德教的信徒,他們接到了薩珊的邀請,從四面八方趕來,要觀瞻光明神的使者,見證光明神即將重現人間的重要時刻。在此之前,已經有人得到了消息,這位光明神的使者來自東方的大漢國——一個以火神之子自居的神秘國度,那裡盛產絲綢,遍地黃金,所有貴人們身上的絲綢都是從那裡而來,而販運這些絲綢的商人都賺得盆滿鉢滿,富得流油。

不管是因爲信仰,還是貪婪,戲志才的形象已經在他們的心目中籠罩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當他們看到盧夫人的時候,都發出驚歎,覺得她的美貌不僅配得上光明神的使者,即使是當作天使也綽綽有餘。可是當戲志才本人出現在祭壇上時,他們卻有些失望。

戲志才雖然談不上醜陋,卻也沒有神使的莊嚴。

祭壇下泛起一絲騷動。

戲志才早有準備,從容的伸出雙臂,彷彿托起一輪太陽。他微微的仰起頭,用熟練的波斯語吟誦起了瑣羅亞斯德古經——《阿維斯塔》中的經文。這是他幾個月學習的結果。經文一出口,立刻壓制住了祭司們的猜疑。他的發音非常標準,標準得連這些學習了一輩子《阿維斯塔》的祭司都歎爲觀止。更重要的是,他的聲音中氣充沛,渾厚之極,即使是在最偏僻的角落,也能聽得清清楚楚,如在耳畔。

隨着經文從他的嘴中流淌而出,迴盪在整個神廟內,一團明亮的火苗從戲志才的掌心涌出,漸漸籠罩了他的全身,幻化作一頭兩丈高的巨鳥,舞動雙翼,仰首長鳴。

祭司們震驚不已。

薩珊及時的拜服在地,大聲喊道:“萬能的光明神啊,你卑微的僕人恭迎你的降臨。請將惡魔驅逐出波斯人的土地,賜予我們和平和光明。”

祭司們如夢初醒,紛紛拜服在地。(未完待續。。)

第186章 人牲第341章 單騎破陣第428章 作繭自縛第259章 陣前擒將第5章 袁紹第16章 大道與小道第59章 患難夫妻第146章 一石三鳥第167章 逼供第54章 皇甫嵩的虯龍命第416章 小過與大善第43章 方天畫戟第45章 廣陵散第323章 最大的愛護第253章 不請自來第374章 欲擒故縱第71章 剖鯀吳刀第430章 聰明誤第5章 袁紹第385章 天地作證第269章 黑與白第337章 底牌第96章 佛骨舍利第232章 帝者,諦也第427章 風乍起第382章 奪卵第217章 以佛法化戾氣第199章 親疏有別第330章 造勢第324章 惜別第26章 荀攸第177章 應龍現身第219章 蹤跡第363章 縴夫第207章 一觸即發第210章 鮮卑神獸第185章 江東猘虎第150章 百密一疏第167章 逼供第172章 大漠豪情第6章 傀儡發飈第303章 性本惡第167章 逼供第186章 人牲第8章 燃燒的朱雀闕第230章 衆妙之門第4章 龍之夢第47章 杯弓蛇影第324章 惜別第294章 低調的張揚第401章 機會第124章 貌合神離第206章 鮮卑人的危機第103章 人形弩第79章 歪打正着第208章 惡戰雪狼湖第194章 長纓在手第228章 爭勢第169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第325章 念念不忘第279章 入長安第275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449章 高處不勝寒第352章 技不如人第431章 臥龍第94章 又是一個局第71章 剖鯀吳刀第202章 鷹過拔毛第70章 江東猛虎第49章 大將之風第130章 蕭牆之內第8章 燃燒的朱雀闕第181章 華佗第63章 楊修第253章 不請自來第154章 龍淵第113章 鍾繇第444章 問道鵠鳴山第282章 心思難猜第444章 問道鵠鳴山第219章 蹤跡第6章 傀儡發飈第277章 投其所好第108章 以靜制動第6章 傀儡發飈第217章 以佛法化戾氣第91章 三英戰呂布(中)第283章 天師道第297章 聞徐色變第31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398章 虎皮第371章 誰是騙子第274章 迫降第226章 貂蟬建功第307章 借刀殺人第179章 恩威並施第213章 右耳軍第186章 人牲第389章 福兮禍所伏第54章 皇甫嵩的虯龍命
第186章 人牲第341章 單騎破陣第428章 作繭自縛第259章 陣前擒將第5章 袁紹第16章 大道與小道第59章 患難夫妻第146章 一石三鳥第167章 逼供第54章 皇甫嵩的虯龍命第416章 小過與大善第43章 方天畫戟第45章 廣陵散第323章 最大的愛護第253章 不請自來第374章 欲擒故縱第71章 剖鯀吳刀第430章 聰明誤第5章 袁紹第385章 天地作證第269章 黑與白第337章 底牌第96章 佛骨舍利第232章 帝者,諦也第427章 風乍起第382章 奪卵第217章 以佛法化戾氣第199章 親疏有別第330章 造勢第324章 惜別第26章 荀攸第177章 應龍現身第219章 蹤跡第363章 縴夫第207章 一觸即發第210章 鮮卑神獸第185章 江東猘虎第150章 百密一疏第167章 逼供第172章 大漠豪情第6章 傀儡發飈第303章 性本惡第167章 逼供第186章 人牲第8章 燃燒的朱雀闕第230章 衆妙之門第4章 龍之夢第47章 杯弓蛇影第324章 惜別第294章 低調的張揚第401章 機會第124章 貌合神離第206章 鮮卑人的危機第103章 人形弩第79章 歪打正着第208章 惡戰雪狼湖第194章 長纓在手第228章 爭勢第169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第325章 念念不忘第279章 入長安第275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449章 高處不勝寒第352章 技不如人第431章 臥龍第94章 又是一個局第71章 剖鯀吳刀第202章 鷹過拔毛第70章 江東猛虎第49章 大將之風第130章 蕭牆之內第8章 燃燒的朱雀闕第181章 華佗第63章 楊修第253章 不請自來第154章 龍淵第113章 鍾繇第444章 問道鵠鳴山第282章 心思難猜第444章 問道鵠鳴山第219章 蹤跡第6章 傀儡發飈第277章 投其所好第108章 以靜制動第6章 傀儡發飈第217章 以佛法化戾氣第91章 三英戰呂布(中)第283章 天師道第297章 聞徐色變第31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398章 虎皮第371章 誰是騙子第274章 迫降第226章 貂蟬建功第307章 借刀殺人第179章 恩威並施第213章 右耳軍第186章 人牲第389章 福兮禍所伏第54章 皇甫嵩的虯龍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