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機會

唐宗宋祖,秦皇漢武,這四個爲後人稱道的雄主中,只有漢武帝不是開國之君,也沒有在民間生活的經歷,他生於深宮,長於婦人之手,卻出人意料的成長爲一個不亞於任何開國之君的千古一帝。在這個意義上,他是一個罕見的奇才。

而這一切的原因,就是因爲他奇特的龍鳳血脈。

不過,水火不融,兩種屬性完全相反的血脈互相融合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按照荀彧的說法,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龍與鳳可以完美融合?”

“很難。”荀彧搖搖頭。“就我所知,孝武皇帝是唯一的一個。即使如此,他也稱不上完美。陛下別忘了,他晚年做出的那些事險些提前將大漢推入深淵。”

劉辯沒作聲,但是他同意荀彧的看法。漢武帝的功績令人仰視,能和統一天下的秦始皇並稱,但是他的殘暴同樣不遜於秦始皇,某種程度上,他比秦始皇更無情。秦始皇至少沒有殺扶蘇,而漢武帝卻殺了自己的太子。這樣的事別說儒門不能接受,就是對儒門頗有微詞的劉辯也不能接受。

虎毒不食子,何況是人。

“易卦中有水火既濟,現實中又有孝武皇帝這樣的實例,儒門有沒有龍鳳血脈融合這方面做一些研究,尋找其中的秘密?我覺得,也許有一些問題沒搞清楚,這才使兩種血脈的融合不完美。如果……”

荀彧不假思索的打斷了劉辯。“陛下。孝武皇帝雖然不用人祭,可是他的功績卻也是無數白骨堆積起來的。”

劉辯撇了撇嘴:“袁紹叛國難道不是用白骨堆積他的袁氏江山?他是所謂的鸞鳳命,這又怎麼解釋。你總不能又把這個罪狀推到龍系血脈的身上吧?”

荀彧啞口無言。

“荀彧,你還是不肯真正放下那些偏見。不放下偏見,怎麼能面對真正的問題,又怎麼可能得以真正的學問?”劉辯輕聲嘆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這是夫子四絕,你忘得一乾二淨。還好意思自稱什麼儒門領袖,難怪儒門一代不如一代,由君子儒淪爲小人儒,由當仁不讓。以致天下太平爲理念的志士變成苟苟營營的書蠹。”

荀彧面紅耳赤,臉上發燒,像是被劉辯狠狠抽了一耳光。在荒原上的時候,他們沒有少爭論,不過那時候劉辯不以天子自居,荀彧也不怎麼把劉辯的諷刺太當回事。現在形勢不同了,劉辯已經重新成爲九五之尊的天子,而荀彧也不能不考慮儒門的未來。如果無法改變劉辯對儒門的印象,儒門的前途很可能到此爲此。錯過了劉辯。儒門很難再遇上一個像劉辯這樣對皇權的危害有清醒認識,並且願意做出讓步的皇帝。

這也許是儒門最後的一個機會。

“陛下……”荀彧沉思良久,懇切的說道:“勝人易。勝己難,請陛下多給臣一些時間。”

“朕可以給你時間。”劉辯想了想,又說道:“你是打算去長安靜思,還是打算隨朕出征,增長見聞?”

荀彧本想說回中原靜思,可是轉念一想。又道:“臣不敏,卻已經讀萬卷書。缺的是行萬里路。既然陛下要征伐,臣就隨陛下出徵,行萬里路吧。”

劉辯笑了,挑了挑嘴角,打量了荀彧一眼。荀彧暗自慶幸自己反應還算快,沒有按照慣性思維選擇回中原,否則他很可能就被劉辯打入另冊了。到了這一步還不想改掉既有的習氣,他還怎麼進步,怎麼能讓劉辯相信儒門有寬廣的胸懷和遠大的抱負。

“既然如此,在蔡琰到來之前,你就先幫朕打理一些文書吧。”

“唯!”荀彧大喜。能幫劉辯處理文書,就等於得到了劉辯的信任,不僅可以接觸機密事務,而且可以和劉辯朝夕相處了。

……

經過幾天的選拔,華雄從一萬多鮮卑騎士中挑出了兩千三百多騎,獨立一營。雖然最開始的時候這些鮮卑人未必是真心願意爲漢人效力,可是當他們經過層層選拔,從一萬多人中脫穎而出的時候,他們還是覺得非常驕傲,不知不覺的和那些落選者有了距離,以天子親軍自居。

剩下的七八千人領了遣散費,用複雜的眼神看着曾經的同伴們換上了新裝,然後沮喪的離開了自己的家鄉。他們開始期待下一次的徵召,也暗下決心,回去之後一定要苦練武藝,爭取下一次徵召時能夠入選。他們也許可以不在乎能不能爲天子效力,但是他們不能無視征戰帶來的戰利品以及天子的賞賜。沒有戰利品,沒有賞賜,他們很難讓家人過上好日子。

劉辯隨即從龍騎中挑選了三十多名精銳,將他們安排到鮮卑人中擔任從百夫長開始的軍職。因爲之前的較量,龍騎的實力已經得到了鮮卑人的一致的認可,這個安排沒有引起任何反彈,鮮卑人平靜的接受了這些來自龍騎的上司。

一切就緒之後,華雄帶領這三千多漢胡精騎開始訓練。董卓推薦華雄到劉辯身邊來,並不是因爲他的武力超羣,更是因爲他出自西涼,長年征戰,有高超的騎戰能力。劉辯相信董卓的眼光,毫不猶豫的將唐陶龍騎騎督的位置挪了出來,交給華雄。華雄感激莫名,自然要使出渾身的本事,爲劉辯訓練出一支真正的精銳騎兵,證明自己的價值,證明董卓的忠心。

幾天之後,劉辯收到了董卓的消息,他們已經出發了。董卓留下李儒守邊,自已親率一萬步騎,直奔和連駐牧的稽落山,而楊鳳則率領五千精騎,出雞鳴塞西行,直撲千里以外的居延。

劉辯立刻明白了董卓的用意,不禁拍案叫絕。董卓不愧是久經沙場的宿將,品德不敢恭維,用兵的眼光還是有的。這兩路大軍一明一暗,看起來目的是稽落山的和連所部,其實目的是居延澤。居延澤有柘木林,向來是匈奴人制箭用的上等箭材來源。當年霍去病西出祁連山,連番惡戰,所謂斷匈奴右臂,其中就包括這個戰略目的。

草原上的民族以騎射爲根本,沒有了箭材,他們就等於被拔掉了爪牙,威力大減。如果楊鳳奪取了居延澤,其殺傷力比全殲和連所部還要大。以董卓的脾氣和身份,做出這樣的選擇,裡面少不了李儒的功勞。否則,董卓是不可能把這樣的好機會留給楊鳳的。他如果不同意,楊鳳哪有這麼多騎兵可用。

李儒這根釘子埋得很好,在關鍵的時候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劉辯隨即召華雄、闕居來議事,隨後帶着三千漢胡精騎,消失在草原上,再次趕往狼居胥山,做出北行狩獵的模樣。

……

洛陽,東觀蘭臺。

蔡邕在書架上抽出幾隻青囊,走回自己那張寬大的書案前,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他的秘密使命結束之後,劉辯罰他在東觀整理宮裡收藏的典籍,儘可能的去除儒門的篡改,恢復原貌。這個任務並不簡單,可是對蔡邕來說,卻是他夢寐以求的工作。不用操心那些煩人的政務,隨心所欲的讀書,爲自己要修的史書做資料準備,哪裡是懲罰,簡直是最大的恩賜。

因此,他每天都很快樂。

即使他看到戲志纔像鬼魅一般的出現在他面前。

戲志才依然是一襲青衫,身形瘦削,眼神忽而凌厲,忽然迷茫。他雖然作士子打扮,腰帶裡卻插了一口刀,不免有些不倫不類。漢代戰場上的兵器已經基本不包括劍,但是士子通常還是佩劍。劍乃君子之器,無故不離身。刀是殺人利器,通常是武士纔會佩帶。而武士在漢代——特別是東漢——地位下降,已經被排擠出了士人的行列。士人佩劍,武人佩刀,幾乎是一個不成文的習慣。

看到戲志才佩刀,哪怕知道那是三大神兵之一的剖鯀吳刀,蔡邕還是覺得有些不屑。

“你是……”

“在下潁川戲志才。”戲志才的眼神聚攏起來,很隨意的拱了拱手。“聞說蔡伯喈是天下通儒,特來請教。”

蔡邕心知肚明,卻不動聲色的皺了皺眉。“你有什麼問題?怎麼會闖到這裡來?”

“我想知道,儒門尚火,源自何處?”

“這個問題嘛……”蔡邕撫着鬍鬚,迅速組織了一下語言,不緊不慢的說了起來。“目前還沒有定論,就古藉所見,大致有這麼幾種說法。”他擡起頭,看了看四周,臉色一沉。“咦,我的童子呢?”

戲志才盯着蔡邕的眼睛,見他此時纔想起關心他的童子,不禁一笑。“你放心,我沒有傷他,只是讓他睡一會兒,免得來打擾我們。”

蔡邕狐疑的打量着戲志才,心裡卻是暗笑。戲志才雖然瘋了,還不忘試探他,可是他肯定想不到,早在半個月之前,他就接到了女兒蔡琰轉來的消息,做好了戲志纔來的準備,又怎麼可能讓戲志才這個半瘋的傢伙看出破綻。他一本正經的咳嗽了一聲,開始他準備了很久的長篇大論。

“你想必明白,夫子爲鳳,而鳳是儒門神獸。衆人皆知鳳是德鳥,卻不知鳳有火性,能浴火不死,更能於火中重生……”未完待續

第264章 得意忘形第50章 勇者懼第336章 鮮卑往事第103章 人形弩第420章 高山第400章 龍鳳血脈第375章 無理可講第131章 相見歡第26章 荀攸第138章 激將計第217章 以佛法化戾氣第35章 朝會(上)第65章 初戰第353章 雪林巨熊第15章 激將第221章 駁獸第180章 神鷹咒第40章 不破不立第163章 乳孃第398章 虎皮第180章 神鷹咒第224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83章 關羽來了第100章 一舉三得第381章 三重卦第71章 剖鯀吳刀第303章 性本惡第177章 應龍現身第50章 勇者懼第159章 飛龍在天第73章 差之毫釐第18章 龍虎交第458章 簡單粗暴第297章 聞徐色變第359章 大光明第80章 灌頂之咒第282章 心思難猜第126章 人小鬼大第75章 攻心爲上第356章 去從第98章 挖牆角第51章 想得美第26章 荀攸第271章 儒門棄子第61章 陰謀第297章 聞徐色變第152章 徐晃發威第414章 何必當初第179章 恩威並施第7章 挖人第349章 人形兵器第84章 曹操贈馬第225章 行獵彈汗山第21章 龍形第340章 陷阱第121章 龍系血脈第288章 小心思第192章 珠玉在前第117章 當年小道僮第238章 窮途末路第323章 最大的愛護第166章 默契第211章 養虎爲患第22章 許劭第170章 君子協定第77章 荀曹會第286章 夾縫中生存第324章 惜別第183章 董白第289章 誰家少年第194章 長纓在手第451章 于吉第421章 癥結第404章 溫故而知新第172章 大漠豪情第156章 七星刀,血手印第193章 韓遂第436章 黃忠第40章 不破不立第206章 鮮卑人的危機第120章 進擊的儒門第83章 關羽來了第361章 風雲變第370章 傻人有傻福第72章 馳援第66章 出師第365章 勁敵第258章 巨鷹擒羊第243章 青鳳第447章 命運第413章 天行健第425章 百年樹人第454章 玉鼎之體第420章 高山第63章 楊修第321章 論道彈汗山第226章 貂蟬建功第17章 危機第345章 燭龍第43章 方天畫戟
第264章 得意忘形第50章 勇者懼第336章 鮮卑往事第103章 人形弩第420章 高山第400章 龍鳳血脈第375章 無理可講第131章 相見歡第26章 荀攸第138章 激將計第217章 以佛法化戾氣第35章 朝會(上)第65章 初戰第353章 雪林巨熊第15章 激將第221章 駁獸第180章 神鷹咒第40章 不破不立第163章 乳孃第398章 虎皮第180章 神鷹咒第224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83章 關羽來了第100章 一舉三得第381章 三重卦第71章 剖鯀吳刀第303章 性本惡第177章 應龍現身第50章 勇者懼第159章 飛龍在天第73章 差之毫釐第18章 龍虎交第458章 簡單粗暴第297章 聞徐色變第359章 大光明第80章 灌頂之咒第282章 心思難猜第126章 人小鬼大第75章 攻心爲上第356章 去從第98章 挖牆角第51章 想得美第26章 荀攸第271章 儒門棄子第61章 陰謀第297章 聞徐色變第152章 徐晃發威第414章 何必當初第179章 恩威並施第7章 挖人第349章 人形兵器第84章 曹操贈馬第225章 行獵彈汗山第21章 龍形第340章 陷阱第121章 龍系血脈第288章 小心思第192章 珠玉在前第117章 當年小道僮第238章 窮途末路第323章 最大的愛護第166章 默契第211章 養虎爲患第22章 許劭第170章 君子協定第77章 荀曹會第286章 夾縫中生存第324章 惜別第183章 董白第289章 誰家少年第194章 長纓在手第451章 于吉第421章 癥結第404章 溫故而知新第172章 大漠豪情第156章 七星刀,血手印第193章 韓遂第436章 黃忠第40章 不破不立第206章 鮮卑人的危機第120章 進擊的儒門第83章 關羽來了第361章 風雲變第370章 傻人有傻福第72章 馳援第66章 出師第365章 勁敵第258章 巨鷹擒羊第243章 青鳳第447章 命運第413章 天行健第425章 百年樹人第454章 玉鼎之體第420章 高山第63章 楊修第321章 論道彈汗山第226章 貂蟬建功第17章 危機第345章 燭龍第43章 方天畫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