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廣陵散

劉辯若有所悟。儒家六經,《詩》《書》《禮》《易》《樂》《春秋》,又稱爲君子六藝,其中《樂》早就失傳,漢代就無人傳習。難道說,這失傳的《樂》就是激發命格的另一種方法。

劉辯隨即又想到了《太平經》裡提到了咒術,這咒術會不會和《樂》一樣,都是明悟命格的另一種辦法?他們有一個相同點,都是靠聲音起作用,和後世的音樂催眠或者音樂療法類似。

音樂催眠也好,音樂療法也罷,都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就是選用節奏舒緩的古典音樂,據說能激發某種頻率的腦電波,開發潛能。蔡邕說,他是從鮮卑人、匈奴人的習俗裡得到的啓發,這個習俗可能是指草原民族信仰的原始宗教。世界上的大多數原始宗教裡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巫術,包括巫樂、巫舞。

巫是人類矇昧之初的知識分子,巫這個字就代表他們是與天地溝通的職能。隨着文明的進展,巫術漸漸被學術代替,巫師也被學者所代替,只有那些文明還不夠發達的地區或民族還保留着巫師、巫術。

大漢離上古不遠,也有巫術,但已經不是主流,只有沒文化的下層百姓才重視巫術。張角的符咒治病就是巫術,被他蠱惑的也都是大字不識一個的庶民,或者是想改朝換代的野心家,真正的知識分子很少參與其中。

但是,巫術作爲學術的源頭,卻保留了更多的原始面目,當中原因爲某些原因,學術有所中斷的時候,向周邊民族的巫術中溯源求本也是一個選擇。孔子說,禮失求諸野,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樂經》失傳了,蔡邕卻在匈奴人、鮮卑人的原始巫術裡得到了啓發,得出了一個和後世理論極其相近的結論,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劉辯明白了這個道理,卻沒有任何實際意義。《樂經》失傳,蔡邕這些年的努力也白費了。劉辯看着鬚髮蒼白的蔡邕,非常同情。

“先生,你已經盡力了。”劉辯嘆惜道:“你就在洛陽好好休息吧,這些年,辛苦你了。”

“不,陛下,臣雖然沒有找到失傳的《樂經》,卻並非一無所獲。”

“哦,你有什麼收穫?”

“臣得佳琴一具,古曲一首。”蔡邕的臉上露出孩童般的快樂:“也許,陛下可以憑此琴此曲,明悟自身命格,孵化龍卵。”

“龍卵?”劉辯一愣,眉毛立刻揚了起來,折騰了這麼久,終於找到一點有用的線索了。“你是說,一顆像石頭一樣的東西?”

“正是,正是。”蔡邕連連點頭:“漢家藏有一顆龍卵,據說是周武王時的巨龍所生,若能孵化龍卵,重新撫育出一頭巨龍,則漢道可興,漢運可昌。”

劉辯剛剛高興一點,又被蔡邕這句話當頭澆了一盆冷水。“周武王時的巨龍所生?那這顆龍卵也快成化石了吧。”

“化……石?”蔡邕愣了一下,隨即明白了劉辯的意思。他撓了撓有些稀疏的白髮:“這個……臣也不敢說,不過,龍壽萬年,也許龍卵沉睡千年以後,還能被孵化也說不定。”

“龍壽萬年,那豈不說,周武王時的巨龍能活到現在?”

“當然可以。”蔡邕理所當然的說道:“不過,那頭巨龍是最後一頭巨龍,已經戰死在牧野了。”

“噗!”劉辯無語。說了半天,還是一句空話,最後一頭巨龍戰死在牧野了,現在只剩下一顆化石龍卵,龍大概也絕種了,難怪後世沒人見過龍。他擺了擺手,沒興趣再談下去:“好吧,先生可曾將琴帶來,能否爲朕鼓琴一曲?”

“這是自然。”蔡邕獻寶似的取過一直襬在身邊的皁囊,從裡面取出一張琴來。琴很漂亮,只是琴尾焦黑,像是被燒過的。劉辯突然想起來一件事:“先生,這可是……焦尾琴?”

蔡邕眨了眨眼睛,一臉好奇:“陛下……怎麼會知道,這琴……是臣新制的。”

“啊……啊,朕看這琴似乎被火燒過,故有此問,哈哈哈……”

“哦,此琴乃良桐所制,的確曾爲火所燎,不過音色甚佳,是以臣命此琴爲焦桐。”

蔡邕明顯是那種一提到學術就興奮的書呆子,抱着焦尾琴,憐愛之色溢於言表,和抱着兒子一樣。他擺好琴,撥了兩下,正如他所說,琴聲的確不錯,清越入耳,直達心靈深處。就連劉辯這種五音不全的樂盲都覺得好聽。

蔡邕丁丁咚咚的彈了一曲,劉辯聽不懂,但是很享受,眯着眼睛,靜靜的聽着,一時間,連日來的焦躁和不安都爲琴聲所化,腦海裡一片空靈。

“好曲。”劉辯輕嘆一聲:“讓人頓生空遠之心,不再汲汲於這塵世俗利。”

“陛下所言甚是。”蔡邕喜道:“此曲名爲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以名觀意,應是讓人心境平復,反觀內照之意,正如老子清靜無爲之訓。”

“廣陵散?”劉辯震撼不己,原來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廣陵散》?和後世所傳的《廣陵散》可不太一樣啊。更讓他詫異的是,原來這首《廣陵散》還有一個名字叫《廣陵止息》,止息二字,讓他想到了傳說中的內功,想到了《黃帝十二形》。

沒錯,幾乎所有的內功都要練氣,而練氣的第一步就是調息,要做到若有若無才行。而《黃帝二十形》雖然是導引術,卻也提到了止息,配合呼吸做動作纔是真正的導引,要不然就是體操了。

劉辯看到了希望。

“先生,你能每天爲我彈奏此曲嗎?”

蔡邕爲難的皺了皺眉:“陛下,臣性疏懶,且年老力疲,怕是不能時時侍奉。不如……臣授陛下此曲,陛下撫琴自修,或許效用更大?”

劉辯的臉頓時有些苦。老子五音不全,樂理更是一竅不通,讓我學琴,不是趕鴨子上架麼。唉,要是先帝在,那是一點問題也沒有。先帝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姊姊萬年公主也行,就是弟弟劉協,也比自己強太多。

真他媽的受打擊啊,我只是特工精英,不是十項全能。

劉辯無可奈何,皮笑肉不笑的說道:“行啊,不過,朕比較笨,先生要多費心。”

蔡邕如釋重負:“陛下謙虛了。”

劉辯的嘴角抽了兩下。心中哀嘆,我不是謙虛,在這方面,我是真的笨啊。

第107章 楊修請纓第55章 不謀而合第286章 夾縫中生存第245章 見機行事第62章 如淵第321章 論道彈汗山第189章 登高望遠第83章 關羽來了第49章 大將之風第356章 去從第4章 龍之夢第223章 白馬公孫瓚第380章 荀氏易第404章 溫故而知新第269章 黑與白第444章 問道鵠鳴山第332章 陰魂不散第278章 一舉兩得第180章 神鷹咒第79章 歪打正着第93章 所見略同第23章 神棍第261章 一鼓而下第302章 荀氏之儒第176章 湳水之戰第295章 百騎破陣第256章 望穿秋水第186章 人牲第195章 狼與鷹第338章 龍的傳說第345章 燭龍第69章 朝儀第27章 唯快不破第453章 歸根覆命第233章 精兵猛將第428章 作繭自縛第178章 小巫見大巫第106章 徐晃第258章 巨鷹擒羊第72章 馳援第15章 激將第254章 烈士第431章 臥龍第421章 癥結第309章 伏羲八卦的秘密第375章 無理可講第209章 棋高一着第410章 第三個第365章 勁敵第389章 福兮禍所伏第237章 取上將首級第385章 天地作證第179章 恩威並施第171章 離別第407章 一舉兩得第178章 小巫見大巫第235章 打服了好講理第412章 石破天驚第39章 袁家發達史第363章 縴夫第327章 不速之客第171章 離別第27章 唯快不破第239章 曹操擒龍第376章 始作俑者第399章 華雄第203章 貂蟬的本命獸第53章 分崩離析第285章 悔之莫及第432章 鳳雛第419章 關心則亂第117章 當年小道僮第156章 七星刀,血手印第97章 言者有心第161章 危機第185章 江東猘虎第423章 傳國璽的秘密第371章 誰是騙子第152章 徐晃發威第41章 贈馬第359章 大光明第1章 覺醒第62章 如淵第18章 龍虎交第387章 借刀殺人第98章 挖牆角第370章 傻人有傻福第222章 皇帝王霸第219章 蹤跡第403章 想念第180章 神鷹咒第374章 欲擒故縱第87章 雲泥之別第430章 聰明誤第329章 僞君子第112章 見面禮第410章 第三個第323章 最大的愛護第422章 捨得
第107章 楊修請纓第55章 不謀而合第286章 夾縫中生存第245章 見機行事第62章 如淵第321章 論道彈汗山第189章 登高望遠第83章 關羽來了第49章 大將之風第356章 去從第4章 龍之夢第223章 白馬公孫瓚第380章 荀氏易第404章 溫故而知新第269章 黑與白第444章 問道鵠鳴山第332章 陰魂不散第278章 一舉兩得第180章 神鷹咒第79章 歪打正着第93章 所見略同第23章 神棍第261章 一鼓而下第302章 荀氏之儒第176章 湳水之戰第295章 百騎破陣第256章 望穿秋水第186章 人牲第195章 狼與鷹第338章 龍的傳說第345章 燭龍第69章 朝儀第27章 唯快不破第453章 歸根覆命第233章 精兵猛將第428章 作繭自縛第178章 小巫見大巫第106章 徐晃第258章 巨鷹擒羊第72章 馳援第15章 激將第254章 烈士第431章 臥龍第421章 癥結第309章 伏羲八卦的秘密第375章 無理可講第209章 棋高一着第410章 第三個第365章 勁敵第389章 福兮禍所伏第237章 取上將首級第385章 天地作證第179章 恩威並施第171章 離別第407章 一舉兩得第178章 小巫見大巫第235章 打服了好講理第412章 石破天驚第39章 袁家發達史第363章 縴夫第327章 不速之客第171章 離別第27章 唯快不破第239章 曹操擒龍第376章 始作俑者第399章 華雄第203章 貂蟬的本命獸第53章 分崩離析第285章 悔之莫及第432章 鳳雛第419章 關心則亂第117章 當年小道僮第156章 七星刀,血手印第97章 言者有心第161章 危機第185章 江東猘虎第423章 傳國璽的秘密第371章 誰是騙子第152章 徐晃發威第41章 贈馬第359章 大光明第1章 覺醒第62章 如淵第18章 龍虎交第387章 借刀殺人第98章 挖牆角第370章 傻人有傻福第222章 皇帝王霸第219章 蹤跡第403章 想念第180章 神鷹咒第374章 欲擒故縱第87章 雲泥之別第430章 聰明誤第329章 僞君子第112章 見面禮第410章 第三個第323章 最大的愛護第422章 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