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進退維谷

她前後一連串,越覺得周天賢其人可疑,不由螓首微擡,突然問道:“梅哥哥,昨晚他和你見面之後,談些什麼?”

梅三公子被慧妹妹這一問,不由問得臉上微微發紅。

當下就把自己和周天賢相遇情形,詳細說了一遍。自然他會把在酒店中最後一段對話,略過不說。

崔慧忽然輕輕“哦”了一聲,好像已有所悟。急忙說道:“梅哥哥,把他送給你的象牙圓筒,給我瞧瞧好嗎?”

梅三公子皺了皺眉,遲疑的道:“這個我答應過他,中途決不偷瞧。”

崔慧白了他一眼,嬌嗔的道:“你答應過他中途不偷瞧,並沒有包括我們在內呀!我和燕妹妹瞧一瞧,不能算是你言而無信。因爲這東西一定和我們上六紹山,有着重大關連,不先瞧清楚,可能被人所算。”

上官燕聞言,早就拉着梅三公子衣袖,急急的道:“梅哥哥,崔姐姐說得對呢!你快拿出來給我們瞧瞧!”

梅三公子給慧妹一說,心中本就犯疑。這時更爲好奇心所趨,反正只要不是自己偷瞧,算不得失信。

這就從懷中取出象牙圓筒,隨手遞過。那知這一瞧,當真泄露了天機,梅三公子差點因此送命,此事後話不提。

崔慧把象牙圓筒接到手中,仔細一瞧。只見筒身還雕刻着一幅山水畫,峰巒隱隱,樓臺重重,十分精細。靠筒頂一寸來長之處,還有一圈淡淡黑痕,敢情是一個蓋子。用手旋了幾下,果然立即旋開,裡面露出一根筷子粗細的象牙圓杆。用指一抽,原來這支六七寸長的象牙圓杆上,還卷着一面小小旗幟!

迎風一揚,旗面展開,那是一面黑緞製成的三角小旗,中間用金線繡成小小圓圈,裡面又是篆文的一個“玄”字。

上官燕張着一雙大眼睛,“噫”了一聲道:“這是玄女教的令旗!那天雪峰山破廟裡,不是有人用三角小旗把陰世秀才和於文姐姐一起召回去嗎?說什麼‘教主有令,着公孫慶,於文嫺立即回壇。’鬼秀才那麼壞,還瞧得恭恭敬敬的說走就走。那天我看得最清楚,和這面旗一模一樣!”

崔慧卻並沒理會上官燕說話,只是從鼻孔中重重的哼了一聲,道:“果然不出我所料,梅哥哥!你瞧!這會總該相信了罷!”

梅三公子先前還因答應了周大哥,半途中不準偷瞧之言,是以揹着身子,並沒去看。這會給上官燕崔慧兩人一嚷一哼,也只好轉過身來。一眼瞧到崔慧手上擎着的一面三角小旗,和那黑緞中間十分顯明的金線“玄”字。

這是玄女教令旗,已是絲毫不假!心中尋思周天賢周大哥言語行動,固然有許多可疑之處。但細細想來,他對自己似乎又並無惡意。

何況這面小旗,如果確是玄女教令旗,那麼它該是教中的重要符信。不是嗎?江湖上時常有“見令如見祖師”,這一類說法。

玄女教的令旗,當然是代表教主的東西,只要看到那天雪峰山破廟中,陰世秀才對小旗的恭敬程度,即可證明。那麼玄女教如此重要之物,怎會落到周天賢周大哥手裡?他舉以相贈,又是什麼意思呢?

哦!是了。那天他聽說自己要上六紹山去,先前他勸自己不可犯險。後來因自己表達非去不可,他怕自己雙掌不敵四手,才把這面令旗相贈。他說如果遇上困難,只要自己打開此筒,便可化戾氣爲祥和。

由此推想,周大哥如果不是玄女教的重要人物,那就是和玄女教有着極深淵源之人。而且這一贈旗之舉,也確是一番好意。他恐怕自己事先瞧到是玄女教令旗,不肯接受。纔要自己答應他半途上決不偷瞧,用心可謂良苦。

一陣沉思,不由把前因後果,從恍然之中,鑽出一個大悟。當下又望了三角小旗一眼,然後徐徐道:“慧妹,你可別錯怪周大哥,他倒確是一番好意!”

崔慧一面捲起小旗,塞進筒中,把蓋子旋緊,依然還給梅三公子。一面披着櫻脣,說道:

“哼,旁門左道的玄女教,還有好人?”

上官燕在旁搶道:“慧姐姐,那於文姐姐,卻是好人。”

崔慧冷哼着望了梅三公子一眼,笑道:“她呀!她是衝我們公子爺來的……”

她話一出口,陡覺自己一個女孩兒家話說得以太露骨。尤其脫口而出的那句“我們公子爺”,直羞得崔姑娘粉臉通紅,一時說不出話來。

梅三公子微微一笑,把自己心中所料之事,詳細說了一遍。

崔慧是個性子倔強之人,雖然聽到梅哥哥所說,極爲合理。但她豈肯服輸?聞言接口說道:“梅哥哥,你是盡往好的地方想,玄女教暗放蠱毒,存心要把我們擒上六紹山去,不可能會有好意送我們令旗之理,也許他們另有陰謀也說不定。”

崔慧所說,當然也極合情理,自然不能算是負氣之口。

梅三公子劍眉一軒,輕聲笑道:“我們且不管是周大哥的好意也罷,是玄女教的陰謀也好,反正我們上六紹山去,志在救人,能不傷和氣,自是最好。即使真要動手,玄女教這幹人,還不在我梅君壁眼裡,那裡用得上令旗?等下次遇上週大哥時,還給他也就是了。”

三人這一陣細談,時間已是不早。梅三公子收起象牙圓筒,店夥早已在門外牽着馬匹伺候,三人接過繮繩,就開始上路。

由百色西行,已是雲南地界。梅三公子一行,一個是風流俊逸的少年公子,兩個是嬌豔如花的美麗少女,並轡疾馳。而且三人腰間,又各自掛着一口長劍,長長的劍穗,臨風飄忽。

即使在繁華都市,也極其惹目,何況在這邊陲古道之上,自然更是惹人注意!

這天他們趕到富州,一路上已發現了暗中有人跟蹤。梅三公子藝高膽大,並未在意。

一宵易過,居然出人意料的平安無事。第二天,繼續上路,傍晚時分,到了文山,差不多距離六紹山只有數十里路程。

這個小小縣城,大街小巷家家戶戶門前,都貼着“供奉九天玄女菩薩”的紅紙,可見全是玄女教信徒。一個旁門左道,能有這許多人去信奉它,這份聲勢,確也非同小可!

梅三公子三人,落店之後,大家悄悄的一陣計議。反正自己三人,行藏已露,玄女教也早有了準備,不如好好休息一宵。俟明天白天,堂堂正正的拜山爲好。

晚餐之後,三人就各自歇燈就寢。這一晚依然一無動靜,這當然是玄女教的人,故示大方,表示並沒把三人放在眼內。

越是這樣沉靜,越顯得他們早有準備。

崔慧畢竟從小跟隨嶽麓老人長大,江湖上的事兒,聽也聽得多了。瞧着這份情形,芳心漸呈不安,秀眉也不禁微微蹙起。

三匹馬離開文山,逐漸接近六紹山了。前面,層峰隱隱,山勢綿連,片刻工夫,已經進入了山區之中!溪澗如帶,峻嶺摩天。

玄女教,但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三個人打量着四周山勢,觸目荒涼,全是參天古樹,連一個樵夫也沒有。要想問路,也無從問起。

梅三公子望着前面一座高峰,回頭笑道:“慧妹,我們登峰先瞧瞧地形再走罷!”

崔慧上官燕兩人,答應一聲,各自下馬。大家把馬匹縱入林中,然後同向峰上躍去。不大工夫,便已登上峰頂。

梅三公子向四周查看了一遍,只覺峰巒起伏,峻嶺無數,那裡有玄女教總壇的影子?

側臉望了崔慧一眼,只見她望着遙遠的天際出神,不知在想些什麼心事?心中甚感奇怪,跨上前去,輕聲問道:“慧妹,你在看什麼,這等出神?”

崔慧“唔”了一聲,突然似有所悟的道:“梅哥哥,你快把象牙圓筒,拿出來給我瞧瞧!”

梅三公子不明就理,只得從懷中掏出象牙圓筒,一手遞過。崔慧接到手中,仔細向筒身上看了一陣,又向四面山勢,逐一對照。

過了一會,只聽她喜道:“梅哥哥,你瞧,那遠處的一座高峰,不是和這圖上山勢相似嗎?玄女教總壇,敢情就在那裡!”

梅三公子依言湊過頭去,瞧着筒身上雕刻的山水,又向遠處一看。果然那座排雲而起的山峰,和圖上隱約相似。不由笑道:“到底還是慧妹,心細如髮,不然可真找不到呢!”崔慧給梅哥哥這一稱讚,嬌媚一笑,道:“從這裡過去,恐怕還有三四十里路呢!如果所料不錯,中間一定還有許多險阻,我們快走罷!”

說完話,把象牙圓筒往自己懷中一塞,就向峰下躍去!

這一陣工夫,三人聯袂疾奔,越壑渡澗,差不多翻越了三五重山頭!

梅三公子長袍飄忽,態度從容。崔姑娘紅裳如錦,劍穗飄風,施展出輕功提縱。柳腰款擺,蓮足輕點,也走得十分輕鬆。

梅三公子走了一陣,側臉一瞧,不見了小妹子連忙收步停身,回頭看去,她已經落後了三五丈遠。連忙一長身,人似行雲流水,輕飄飄落到上官燕身側。眼看小姑娘粉臉嬌紅,滿是汗水,氣息短促得連胸前一堆雙峰,都還在隱隱顫動,起伏不停。分明自己和慧妹兩人,只顧趕路,把她跑累了。心中不由一陣憐惜,笑着問道:“小妹子,你走得很累嗎?”

上官燕嬌喘着點了點頭。

梅三公子伸手握住她一隻纖手,低聲說道:“還是我帶着你走罷!”

上官燕心頭一甜,臉上更紅得厲害。但她心中明白,如果憑自己的腳程,決難跟得上兩人,只好嬌羞地點點頭。“好!小妹子,我們這就走!”

話聲才落,梅三公子人已向前飛出!

上官燕只覺一股潛力,帶着自己,向前掠去!耳邊風聲颯颯,衣袂飄飄。小姑娘又驚又喜,一個嬌軀小鳥依人似的緊貼着梅哥哥,雙腳差不多就沒有沾地。

以梅三公子的功力,帶上一個嬌小玲瓏的小妹子,翻山越嶺,自然毫無問題,但問題是小姑娘已經不小啦!十五六歲的姑娘家,情竇初開,一個軟綿綿的嬌軀,緊傍着自己。她身上散發的幽幽甜香,撲鼻沁心,也不禁使得我們公子爺心神微蕩。握着她纖手的手掌,不期而然微微握緊。

三人又奔了一陣,前面橫着一條絕壑,縱目望去,差不多約有五丈來寬。下臨千尋,深不見底。

崔慧停住身形,回頭笑道:“梅哥哥,過了這座深谷,就算進了玄女教總壇的第一道門戶呢,我們總算並沒白跑。”

梅三公子略一收步,笑着問道:“慧妹,你可以過去嗎?”

崔慧微微點頭道:“我自問還可以過得。”

ωwш ●ttκΛ n ●C 〇

“好!那我們先過去了。”

了字才落,梅三公子一手改握住上官燕臂膀。輕喝了聲“起”!長袖一拂,人已凌空而起。眨眼工夫,早已橫過五丈有餘的千尋絕望!

崔慧也並不怠慢,緊隨着一躍而起,她可自知沒有梅哥哥的功力,不敢和他一樣橫飛過去。只見她玉臂一分,先是“一鶴沖天”躍起三丈多高。然後提氣凝神,雙臂一劃,又使了一個“乳燕掠波”,頭先腳後,飛落對岸。

三人略事休息,便向前面走去,轉過一重山腳,眼前突然現出一道二三十丈寬窄的谷口,兩側卻是排天峭壁,十分陡險。

崔慧瞧得暗暗吃驚,她一路上細心觀察,只覺自己三人一路行來,玄女教早已知道。怎會到了他們總壇所在的大門口,還不見半個人影?而且這道山谷,兇險陰森,難保不無陰謀。

她秀眉微蹙,蓮足加勁,躍到梅三公子身側,低聲說道:“梅哥哥,這處天然形勢,極利防守,如果玄女教在中間要隘之處,放上暗器,乘機偷襲,我們就無法隱避呢!”

梅三公子略一遲疑,凝目向谷內望了一陣,笑道:“不要緊,玄女教憑藉這點天險,暗算我們,今天就得先給他們些厲害瞧瞧!”

說到這裡,頓了一頓又道:“哦!慧妹,這樣罷!我走在前面開路,上官妹子在中間,你斷後,我們就都有個照應,你看可好?”

崔慧笑道:“我不管,隨你怎麼走都行,反正小心一點,也就是了。”

梅三公子含笑點頭,就向谷內縱去!上官燕不敢怠慢,雙腳輕點,緊隨他身後五尺左右,往前躍去。崔慧香肩一晃,也跟縱掠起。

三人走了一箭來路,山勢更形險惡,兩邊崖壁如削,山谷愈走愈狹。猛聽兩側插天峻壁上,一聲梆子響處,銳風劃空,漫天暗器,由上而下,逕向自己兜頭打到。

梅三公子大喝一聲:“小妹子小心!”

話聲纔出,猛的袍袖一抖,兩隻手掌,運足內力,向遙空劈出!他內功精湛,掌風過處,那些電射而來的匣弩利箭,俱被震飛開去。

梅三公子趁這一緩之勢,昆吾劍業已拔在手中。一劍在握,心無所懼。但見劍尖輕顫,一圈瑩光,乍然飛起,打來的弩箭,紛紛吃那瑩光迫落!

上官燕小姑娘緊隨在梅三公子身後,入谷之初,早已手握劍柄,暗中戒備。峭壁上向她激射而來的弩箭,又經梅哥哥兩股掌風,差不多被他震開了一大半。她聽梅哥哥一聲大喝,立即玉腕疾翻,撤下長劍。刷刷刷,劍法展開,白虹罩頂,護住自己身子,撥蕩着射來強弩。

崔慧更不怠慢,清叱聲中,寒英劍抖出朵朵劍花,把嬌軀護得風雨不透。只聽一片軋軋鏘鏘之聲,那些射來的匣弩,全被她一支長劍掃蕩開去。

從較遠之處射到的,力道稍衰,還沒近身,就被那一股凌厲劍風震拂出去。

三人一邊撥擋弩箭,一邊還是向谷中走入。如似梅三公子的身法,原可一掠而過,但他耽心後面兩位妹子,趕不上自己,才走得較慢。

那知正當此刻,忽聽身前十丈光景,突然響起兩聲震天般巨震,狹谷前後道路,立時往下陷落。變成了一道深澗,只有自己立身之處,十丈左右,仍是實地。

原來玄女教在這山谷兩頭,早已挖好了深澗,上面鋪着木板黃泥。只要你走到中間,他們在峭壁上推下巨石,木板下陷,使你進退兩難,困在其中,束手待斃。

梅三公子心中一驚,立即一旋身左手挾起上官燕,右手長劍仍是揮舞不停,叫了聲:

“慧妹快隨我來!”

身子立即往橫裡一閃,緊貼在右邊石壁之下。就在他剛放下上官燕嬌軀,和崔慧跟蹤躍到之際,頭頂上又是一聲梆子響處。兩邊峻壁之上,忽然火光照耀,無數捆帶火松枝,帶着熊熊煙火,由上而下。一齊往僅存的十來丈狹谷,投擲而下。

匣弩雖然勢道極猛,急如雨點,但還能用劍撥擋。這一捆捆的帶火松枝,火花四濺,濃煙撲鼻,聲勢委實驚人!

三人緊貼着石壁之下,也立感火勢迫人,避不勝避!

這一來,直把梅三公子激得怒不可遏。他劍眉陡豎,朗目凝煞,猛的回頭向崔慧叫道:

“慧妹,我們上去!”

去字出口,左手一把挾起上官燕,口中一聲長嘯,昆吾劍化成一圈精光,雙足頓處,人如巨鳥騰空,一下子拔起七八丈高。劍尖向石壁上一點,再次騰身飛起。崔慧輕功原是不弱,這時冒着漫天火星,也奮不顧身躍登而上。一先一後,兩團銀光,向峭壁上疾撲。

因爲峭壁四面無處可以遮掩,兩人登時成了衆矢之的。躲在兩邊峭壁縫間的發箭匪徒,匣弩齊發,但聞軋軋之聲,和一支支尖銳的破空嘯聲,響成一片。急勁強弩,像驟雨似的,密集激射!

梅三公子劍光繞身,一連兩三個起落,已躍登上二十七八丈左右。但見瑩光如電,那些匣弩利箭,只要與昆吾劍光一接,立時碎裂四射,紛紛在丈外墜落,沒有一支完整長箭!

他一雙煞氣四射的目光,向上一瞧,發箭的匪徒,敢情就隱在離自己不遠的壁縫之間。

雙足再點,衝破箭雨,直向發箭之處衝去!

玄女教匪徒,目睹梅三公子這份威勢,無不心頭大駭!

就在羣匪一怔神時,梅三公子已劍先人後,驟然降落,一道精光,平掃過去!斷箭與人頭俱落,血雨共碎石齊飛!隱身在巨石後面的放箭匪徒,有的被劈去半個腦袋,有的被齊肩截斷。

總共三十來個匣弩手,這一劍之下,立即死傷過半。餘下的人那裡還敢再放,正待回身逃走——

xmwjw掃描,大天神OCR,舊雨樓獨家連載

第六十一章 鬼蜮伎倆第七十六章 劍底迷魂第五十九章 九幽教主第二十二章 金線桃花第十七章 傳言之爭第二十三章 巖寨先生第一章 貴介公子第十七章 傳言之爭第二十八章 截脈療傷第二十六章 絕處逢生第六十三章 用毒能手第二十五章 良藥助盅第五十八章 森羅寶香第三十四章 象牙圓筒第五章 轎前四煞第六十九章 故弄玄虛第六十八章 感應絕學第八章 隧道列屍第七十三章 危橋之爭第五十四章 九幽沉沙第八章 隧道列屍第五章 轎前四煞第四十八章 百里聞香第三十三章 九幽門人第九章 歌樂山莊第六十一章 鬼蜮伎倆第五十五章 迷魂之戰第二十八章 截脈療傷第十九章 亦友亦敵第五十一章 七絕傳人第十一章 赤金鳳釵第五十三章 墓中人語第五十二章 曝屍之場第二十一章 紫衣少女第六十七章 丹心大俠第十二章 聞香教主第三十五章 進退維谷第六十二章 各懷機心第二十三章 巖寨先生第三章 一哭一笑第三十八章 心魔交戰第三十九章 神翁尋仇第七十一章 慎防奇毒第二十七章 狹路仇蹤第四十一章 幽囚老人第六十九章 故弄玄虛第七十四章 越林追蹤第六章 一顆人頭第三十四章 象牙圓筒第四十四章 紫鳳飄零第七十九章 互殺之局第七十三章 危橋之爭第五十章 蒼虯之困第六十七章 丹心大俠第七十二章 以矛攻盾第六十八章 感應絕學第十四章 香爐石室第三十章 苗疆毒婦第六十三章 用毒能手第七十五章 鐵柺逞威第五章 轎前四煞第二十一章 紫衣少女第五十二章 曝屍之場第六十四章 竹石之困第十一章 赤金鳳釵第七十九章 互殺之局第十七章 傳言之爭第三十五章 進退維谷第十六章 名門正派第四十四章 紫鳳飄零第三十五章 進退維谷第四十四章 紫鳳飄零第三十二章 阿耨神劍第十八章 兩件奇珍第七十四章 越林追蹤第六十五章 劍殲四壇第三十一章 天外浮雲第二十二章 金線桃花第六章 一顆人頭第四十四章 紫鳳飄零第二十五章 良藥助盅第四十七章 藍腰帶幫第四十四章 紫鳳飄零第四十九章 恩仇變幻第四十六章 一絲陰影第五十七章 撲朔迷離第七十九章 互殺之局第二十五章 良藥助盅第二十六章 絕處逢生第二十八章 截脈療傷第七十四章 越林追蹤第三十五章 進退維谷第十三章 初試昆吾第六十九章 故弄玄虛第五十章 蒼虯之困第五十三章 墓中人語
第六十一章 鬼蜮伎倆第七十六章 劍底迷魂第五十九章 九幽教主第二十二章 金線桃花第十七章 傳言之爭第二十三章 巖寨先生第一章 貴介公子第十七章 傳言之爭第二十八章 截脈療傷第二十六章 絕處逢生第六十三章 用毒能手第二十五章 良藥助盅第五十八章 森羅寶香第三十四章 象牙圓筒第五章 轎前四煞第六十九章 故弄玄虛第六十八章 感應絕學第八章 隧道列屍第七十三章 危橋之爭第五十四章 九幽沉沙第八章 隧道列屍第五章 轎前四煞第四十八章 百里聞香第三十三章 九幽門人第九章 歌樂山莊第六十一章 鬼蜮伎倆第五十五章 迷魂之戰第二十八章 截脈療傷第十九章 亦友亦敵第五十一章 七絕傳人第十一章 赤金鳳釵第五十三章 墓中人語第五十二章 曝屍之場第二十一章 紫衣少女第六十七章 丹心大俠第十二章 聞香教主第三十五章 進退維谷第六十二章 各懷機心第二十三章 巖寨先生第三章 一哭一笑第三十八章 心魔交戰第三十九章 神翁尋仇第七十一章 慎防奇毒第二十七章 狹路仇蹤第四十一章 幽囚老人第六十九章 故弄玄虛第七十四章 越林追蹤第六章 一顆人頭第三十四章 象牙圓筒第四十四章 紫鳳飄零第七十九章 互殺之局第七十三章 危橋之爭第五十章 蒼虯之困第六十七章 丹心大俠第七十二章 以矛攻盾第六十八章 感應絕學第十四章 香爐石室第三十章 苗疆毒婦第六十三章 用毒能手第七十五章 鐵柺逞威第五章 轎前四煞第二十一章 紫衣少女第五十二章 曝屍之場第六十四章 竹石之困第十一章 赤金鳳釵第七十九章 互殺之局第十七章 傳言之爭第三十五章 進退維谷第十六章 名門正派第四十四章 紫鳳飄零第三十五章 進退維谷第四十四章 紫鳳飄零第三十二章 阿耨神劍第十八章 兩件奇珍第七十四章 越林追蹤第六十五章 劍殲四壇第三十一章 天外浮雲第二十二章 金線桃花第六章 一顆人頭第四十四章 紫鳳飄零第二十五章 良藥助盅第四十七章 藍腰帶幫第四十四章 紫鳳飄零第四十九章 恩仇變幻第四十六章 一絲陰影第五十七章 撲朔迷離第七十九章 互殺之局第二十五章 良藥助盅第二十六章 絕處逢生第二十八章 截脈療傷第七十四章 越林追蹤第三十五章 進退維谷第十三章 初試昆吾第六十九章 故弄玄虛第五十章 蒼虯之困第五十三章 墓中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