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崔夫人

沈幼瑩享受着衆人的讚譽,眉眼帶笑,春風得意,似毫不覺得這首詩已經在另一個地方出現。

首輔大人府上,泠月院,晚上。

書房燈火通明,崔瓊華披着一件大衣裳,坐在檀木桌案前,一個相貌整齊的小丫頭侍立在身後,書桌上一張華箋用白玉鎮尺鎮在一旁,她手中翻閱的是一本極普通的詩集,翻到一頁時,她突然頓住了,她的雙瞳凝着一道幽深而肅穆的光,她拿起那張華箋,華箋上面用簪花小楷工整的抄着一首詩,對照那本詩集裡出現的的詠梅詩是一模一樣,一字一句,絲毫不差。

她凝着眉頭思索片刻,轉眼心中就有了答案。

崔瓊華出生清貴的崔府,品行端方,最看不上的就是這等欺世盜名之輩,她才學出衆,少時便享譽京城,曾經大興朝的第一才女,現在的首輔夫人,一生沒有污名,沒想到卻被一個黃毛丫頭騙過了,也怪她見了好詩欣喜若狂,卻不察沈幼瑩的品格。

既然她知道這件事,那麼她必定不會再縱容沈幼瑩,以免她帶壞貴女們風氣。

到了第二天,京城中有頭有臉的人家的女眷們都收到崔瓊華的帖子。

由於崔瓊華極少下帖子,因此當女眷們收到崔夫人的帖子時,憑着崔夫人自身的身份,京城的夫人太太們竟有一大半聚在首輔府上。

當衆人都到首輔大人的府上時,崔瓊華讓丫頭們把衆位夫人引到一個大廳,備好茶水點心,她坐在上首面容嚴肅,柳眉微蹙,目光微動,環視一圈。

夫人們的心都被提起來了,這裡不乏有和崔瓊華相識的,但大都是第一次參加崔瓊華的的宴會,有那心思活絡的笑着打趣道,“崔夫人,今日把我們請來,莫不是要收幾個女弟子。”

崔瓊華出生高貴,崔家在世家中最清貴不過的,崔瓊華更是才華橫溢,少年成名,曾被先帝讚譽爲大興朝的第一才女,尤其書畫更是一絕,到如今已有大家風範,能得到她的一聲誇讚是大多數貴女夢寐以求的幸事,更別提收爲弟子了。

當即氣氛又熱烈起來,紛紛圍繞着這件事情談論,都誇讚自己家的姑娘。

崔夫人臉上卻未見喜色,她一生從未收徒,所誇讚的也只有那麼寥寥數人,沒想到卻受人矇蔽,她的面容越發凝重,她緩緩開口,“我今兒把衆位夫人起來,確有一件事情要向大家交代。”

崔瓊華的聲音並不十分悅耳動聽,反而帶着一種沙啞,就像那風吹過光禿禿的樹幹發出瑟瑟的聲音,同她秀美的外表並不相符。

衆人見崔夫人口吻沉重,都不由聚精會神仔細聆聽。

“因我識人不清,未能發現有貴女品行不端,反而大肆誇獎她剽竊他人之作,實在是我之錯。”

這話一出口,衆人譁然,崔瓊華所贊過的貴女一隻手都能數的過來,而她說的是近來之事,衆人一聽就明白了,靜了幾秒後,有人小心翼翼的問道,“崔夫人說的可是最近才聲名鵲起的才女沈家七姑娘。”

崔夫人點點頭,擡眸看了身邊伺候的丫頭一眼,把茶几上的一本詩集拿起來,解釋道,“因我無意中得到這本詩集,發現前面幾首詩同沈七姑娘以前做的那幾首一模一樣,我便心存懷疑,再後來沈七姑娘新做的這首詠梅詩,竟然和這上面的一首一模一樣,如此我便知道沈七姑娘的才華全都是抄襲這本不知名但卻可以流傳於世的佳作。”

崔夫人說着眸中露出追悔莫及的神情,“我一生清白,最厭惡的就是這種行竊之事,可嘆,最終是我識人不明,因我一句讚賞之詞,讓人打着我的名頭,再外面行如此卑劣之事,今日,請衆位夫人爲我做個見證,我讚賞的是這本詩集的詩,而非沈七姑娘。”

那丫頭拿出詩集另幾本抄寫本,遞給衆位夫人讓她們翻看,果然見前面幾首如沈幼瑩做的一模一樣,再往後翻,俱是些文采斐然,耐人尋味的詩篇,最讓人吃驚的是這些詩作她們從來都未曾見過,好像突然冒出來一般。

崔瓊華道,“這些詩篇都未曾流下名字,我反覆考證過,詩篇的風格不同,便猜測是前朝隱士文人記載一些才華出衆但不爲人知的士子所留下的詩文。”

在座的夫人們多多少少學文習字,聽崔瓊華這麼一解釋都連連稱讚,“崔夫人見識多,果然不凡。”

“沒想到沈七姑娘年紀雖小,就有這樣的心思,果然人不可貌相,多虧崔夫人發現這本詩集,要不然我們還矇在鼓裡。”

“就是,就是,我就說她纔多大的年紀,就有如此才華,現在你們看嘛,可不是抄的,以後我一定讓我們家的姑娘不要跟她來往了,免的沾染一身惡習。”

衆人皆義憤填膺,七嘴八舌把沈幼瑩損的一無是處。

其實京城裡有些勳貴世家的夫人早就看沈幼瑩不順眼了,沈幼瑩只憑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就名滿京城,把她們府上的貴女踩在腳下,這讓出生高貴的夫人小姐們如何甘心。

大興朝注重貴女們的才華,以前也有貴女在宴會上請人代寫詩文,被人發現後,立刻遭人唾棄,貴族們對一個貴女的才華品貌要求甚高,一個沒才華沒品德的貴女如何在貴族圈立足,就算她出身頂級世家,在家裡備受寵愛,所求娶的人家的範圍也大大縮小,有遠見的夫人們也不會娶這樣一個貴女。

現在沈幼瑩出了這麼一件大丑聞,她們無疑是最痛快的,紛紛不掩飾對沈幼瑩的厭惡之情。

“果然是旁支末等出生,盡幹這些歪門邪道之事。”有夫人鄙夷。

崔瓊華聽了又道,“沈大人也是一生清白,他才學出衆,從未做出污名釣譽,不知沈七姑娘的詩集是從哪裡得到的,但我相信沈大人的人品,絕對不會容忍這等敗壞門風的事情出現。“

崔瓊華肯替沈齊安說話,實在是她的丈夫高淵極爲贊善沈齊安說他明經擢秀,光朝振野,又通透豁達,極適合當官,她也曾見過沈齊安一面,實在不相信他會包庇女兒做下這等錯事,沈齊安前夫人所生之女沈幼璦,是由孟老夫人養大,規矩禮儀並無差錯,可這個沈幼瑩卻是由徐氏養大的,而貴女們的規矩教養大多來自母族。

而徐氏這些年在外頭的傳聞雖好,但因爲沈幼璦的婚事就被沈齊安送入庵堂,只憑這一點,徐氏能是什麼好的。

崔瓊華的身份地位高,爲人又素來嚴謹端方,她一開口替沈府說話,有人雖不滿,在心裡撇撇嘴,但都不再開口詆譭沈齊安。

這本詩集一經崔夫人傳出來,立即在京城裡引起軒然大波,何況沈幼瑩所做的詩文傳播甚廣,在士子中間也引起了重視,沈幼瑩的名聲一下子差到極點。

第19章 路遇第80章 舅舅第84章 楊家第二百八十二章第66章 庚帖第63章 攔路第19章 路遇第139章 舊聞第93章 皇室秘密第202章 賜婚第99章 不甘第256章 甜蜜第61章 見禮第9章 死亡第8章 懲罰第222章 聘禮第二百六十一章第227章 韋漪第231章 信件第88章 緣由第143章 查賬第65章 動手第185章 打聽第34章 番外(一)第83章 恐慌第197章 緊張第201章 動怒第1章 沈家幼璦第35章 心思第44章 有喜第二百九十四章第13章 “幼瑩”第20章 魏國公府第112章 管家之權第72章 詢問第108章 餘波第二百七十二章第113章 利錢第二百八十六章第192章 說媒第30章 “表妹”第195章 挾持第96章 情詩第247章 官兵第100章 詩社第二百七十九章第30章 “表妹”第41章 懷疑第183章 絕情第16章 來客(中)第18章 邀約第108章 餘波第162章 探望第244章 張狂第188章 暗示第219章 指婚第147章 分家(下)第11章 銀兒第88章 緣由第193章 定親第238章 方法第6章 夜審第二百九十章第152章 羞澀第63章 攔路第二百七十四章第二百六十五章第222章 聘禮第170章 借人第183章 絕情第229章 芸香第251章 低頭第43章 發賣第229章 芸香第225章 送信第233章 詢問第8章 懲罰第255章 “妹夫”第15章 來客(上)第233章 詢問第137章 拜年第225章 惹怒第224章 回來第171章 門當戶對第239章 激怒第14章 晚宴第62章 傲慢第107章 請罪第245章 算計第89章 子嗣第二百六十六章第二百七十三章第143章 查賬第123章 帷幕第235章 收留第二百六十五章第172章 打聽第87章 德妃第173章 問話第二百九十五章
第19章 路遇第80章 舅舅第84章 楊家第二百八十二章第66章 庚帖第63章 攔路第19章 路遇第139章 舊聞第93章 皇室秘密第202章 賜婚第99章 不甘第256章 甜蜜第61章 見禮第9章 死亡第8章 懲罰第222章 聘禮第二百六十一章第227章 韋漪第231章 信件第88章 緣由第143章 查賬第65章 動手第185章 打聽第34章 番外(一)第83章 恐慌第197章 緊張第201章 動怒第1章 沈家幼璦第35章 心思第44章 有喜第二百九十四章第13章 “幼瑩”第20章 魏國公府第112章 管家之權第72章 詢問第108章 餘波第二百七十二章第113章 利錢第二百八十六章第192章 說媒第30章 “表妹”第195章 挾持第96章 情詩第247章 官兵第100章 詩社第二百七十九章第30章 “表妹”第41章 懷疑第183章 絕情第16章 來客(中)第18章 邀約第108章 餘波第162章 探望第244章 張狂第188章 暗示第219章 指婚第147章 分家(下)第11章 銀兒第88章 緣由第193章 定親第238章 方法第6章 夜審第二百九十章第152章 羞澀第63章 攔路第二百七十四章第二百六十五章第222章 聘禮第170章 借人第183章 絕情第229章 芸香第251章 低頭第43章 發賣第229章 芸香第225章 送信第233章 詢問第8章 懲罰第255章 “妹夫”第15章 來客(上)第233章 詢問第137章 拜年第225章 惹怒第224章 回來第171章 門當戶對第239章 激怒第14章 晚宴第62章 傲慢第107章 請罪第245章 算計第89章 子嗣第二百六十六章第二百七十三章第143章 查賬第123章 帷幕第235章 收留第二百六十五章第172章 打聽第87章 德妃第173章 問話第二百九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