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請罪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一時間京城都在議論紛紛,那本詩集一出現就被當朝的幾個大儒認定是可以傳世的經典,沈幼瑩做的那幾首詩流傳甚廣,好多有名望的人都誇過,當時就有人懷疑那詩並非沈幼瑩所做,現在一經證實,沈幼瑩的名聲一下子就變的臭不可聞。

沈府的名聲也一下子就受到影響,沈齊安早已料到這件事,他對幾個嫡子嫡女向來都是關愛有加,四個兒女中只對沈幼璦有幾分偏愛,一是由於沈幼璦聰慧,二是沈幼璦自小離開沈府,但沈幼瑩從小也是由他親自啓蒙,他能給沈幼璦的從來都不會短了沈幼瑩,可是他萬萬沒想到,沈幼瑩竟變成一個自私自利,又貪念虛榮的人,自從沈幼瑩全然不顧念他們的父女之情,編造謊言污衊於他,他對這個女兒已經失望透頂,他能怎麼教導沈幼瑩,她在宴會上的所作所爲,沈齊安都一清二楚,因此現在沈齊安只讓人帶話給沈幼瑩讓她好自爲之。

在出事的第二天,沈齊安特地向聖上請罪,說自己治家不嚴,教女無方,導致女兒秉性不良,自請連降三級,罰俸三年來贖罪。

那些御史見沈齊安自己認錯,在加上沈齊安平時與人爲善,是一個八面玲瓏之人,便歇了要參沈齊安的心思。

朝中大臣見沈齊安給自己的處判罰的如此嚴重,紛紛在心底罵了一句老狐狸,這事若開先例,把沈齊安連降三級那麼以後那們府中傳出去點什麼新聞,也要照着這個罪判下來,他們可受不了。

因此沈齊安這一跪,這些官員們紛紛爲他求情道,“沈大人公務繁忙,疏忽內宅也屬無心之過,實在不能當這麼大的懲罰,罰俸三年即可。”

有一位素來端正以鐵面無私著稱的嚴正清皺眉道,“此事傳播太廣,影響太壞,非沈大人罰俸三年就可以解決的,我看沈大人必須連降三級,方可平息此事。”

他一說話,朝臣面面相覷都都不知該如何是好,嚴正清鐵面無私,一生的心願就是做一個忠君報國的諫臣,當初皇上想要立麗妃爲後,便是他以死相諫,在金鑾殿上撞了個頭破血流,被太后知道了,盛讚大興朝有如此剛正不阿的諫臣實乃幸事,有這句誇獎在,聖上雖嫌嚴正清說話難聽,但在朝中也給他留了一席之地。

有同沈齊安素來交好的大臣笑道,“連降三級未免太嚴重了,嚴御史得饒人處且饒人吧。”

嚴正清擲地有聲的說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沈大人連自己女兒的教育出了大問題,又何談治國。”

四皇子李瑜溫和一笑,“沈大人這些年對父皇忠心耿耿,對大興朝也是盡心盡力,爲了沈大人的一件家事怎麼可能將沈大人降到一個五品小官,那天下人豈不是認爲父皇心胸狹窄,也寒了這麼多大臣的心啊。”

不得不說,四皇子這幾句話說的極好,拿捏了當今聖上的心思,又說到了朝中官員的心裡,也爲沈齊安找了個好理由開脫。

嚴正清瞬間啞口無言,如果他再說下去,那麼便是不體恤聖上,他罷罷手,退了下去。

聖上笑道,“此事就依四皇子所言,沈尚書罰俸祿三年。”

沈齊安立即磕頭謝恩,這事的結果他早已料到,他說連降三級只不過是個表示,嚴正清的態度他也想到了,早有應對之法,不過卻沒想到四皇子會在大庭廣衆之下爲他求情。

此事就暫且揭過不提。

下朝後,沈齊安朝李瑜恭恭敬敬拱身行禮道,“多謝四皇子爲微臣說話。”

李瑜穿一件圓領白底金蟒的錦服,站在硃紅色的欄杆前,他手微微一提示意沈齊安起身,他舉手投足間流露出皇室的威儀,可嘴邊噙着一抹溫文爾雅的笑意,這是一種上位者透露出來的親近之感。

沈齊安其實早就明白李瑜爲他說話的目的,沈齊安能坐上戶部尚書之位,並非因爲姻親,反而由於他向聖上投誠,對所有的大臣都是一視同仁,除了把沈幼璦由魏國公府養大,在朝堂上極少同魏國公府六皇子站在一邊,正因爲沈齊安從不拉幫結派,偶爾有一兩個交好的也是無實權又清貴的大臣,因此聖上才分外的信任他。

李瑜表現的並不急躁,也不是以施恩人自居,他的笑容如沐春風道,“沈大人客氣了,你爲大興朝鞠躬盡瘁,是本王要向你謝謝纔是。”

四皇子的賢王名聲果然名不虛傳,一上來就給沈齊安戴了一個如此的高帽子,也體現了自己禮賢下士的一面,如沈齊安是那種態度不堅定之輩,一定會被李瑜這話感動的視爲知己。

沈齊安恭身道,“這實在是微臣的份類之事。”

李瑜見他面上並沒有露出感激之色,反而誠惶誠恐的表情,眼神一閃,笑容卻未變,道,“父皇常誇沈大人最懂他的心思,本王想跟沈大人相交的想法已久了,如沈大人有空,不防常來四皇子府上,你我小酌一二杯,王府裡也常備了沈大人愛喝的桑落酒。”

這是暗示他站隊麼,用桑落酒做喻,表示站在他那一邊,他不會虧待他嗎,也能給他想要的。

沈齊安只當沒聽懂李瑜的話,他道,“四皇子如此相邀,按說微臣怎能不答應,只是還是由微臣在聚福樓先請四皇子一頓,以答謝四皇子今日所施的援手。”

聚福樓是京城最好的酒樓,也是最沒有秘密的地方,如果李瑜和沈齊安在聚福樓吃了一頓飯,那麼朝野上下都會知道。

李瑜微微怔了一下,眸中透出一道冷光,隨即大笑起來,“就依沈大人所言,本王在府中就等沈大人下帖子了,沈大人可不要言而無信。”

“定不敢忘。”沈齊安回頭答道,可眼角的餘光不小心瞄到不遠的石柱後面透着一塊藍色的衣角。

他心思微微一轉,立刻就明白是誰了,四皇子果真好心思,把這一幕讓六皇子看到,如果他的態度有一點不對,對四皇子的示好稍微流露一點親近之意,六皇子會怎麼想呢,只要六皇子心裡存了這個由頭,那麼遲早會爆發出來。

能得到朝中不少大臣死心塌地追隨的李瑜果然是不可小看之輩。

想到這裡,沈齊安的態度更加謙卑有禮。

李瑜見今日的接近沒什麼效果,還有時間反正也不急於這一時,笑道,“既然這樣那本王先告辭了。”

沈齊安道,“微臣恭送四皇子。”

待四皇子走後,沈齊安發現石柱後的那個身影也消失不見,不由在心裡一嘆。

第二百七十章第164章 召見第二一十三章 災情第142章 蠱惑第154章 禮物第155章 告密第165章 改變第212章 紅筏第30章 “表妹”第二百七十二章第250章 爭吵第225章 送信第39章 嘲笑第50章 找到第14章 晚宴第224章 蠱惑第196章 落水第226章 挑選第72章 詢問第42章 打架第180章 病重第27章 誇讚第202章 賜婚第102章 監視第44章 有喜第100章 詩社第237章 教訓第216章 準備離京第32章 心慈縣主第14章 晚宴第141章 花燈第184章 謀求親事第167章 景春園第237章 教訓第203章 報應第91章 宴會(下)第二百六十九章第182章 拒絕第148章 鬧劇(上)第16章 來客(中)第207章 相信第245章 算計第245章 算計第103章 沈家宴會(上)第二百八十八章第227章 韋漪第51章 分析第90章 宴會(上)第226章 挑選第143章 查賬第89章 子嗣第248章 逼宮第245章 算計第127章 操辦第二百七十九章第27章 誇讚第226章 挑選第181章 鬧劇第199章 一夜第18章 邀約第205章 查探第34章 番外(一)第179章 親事第221章 錦緞第155章 告密第258章 水嫩小丫頭第124章 年禮第2章 請安(上)第72章 詢問第二百七十六章第191章 丫頭第150章 破碎第109章 出事第236章 鬧事第113章 利錢第23章 八姑娘第246章 打壓第194章 桃花林第一百五六十章 病況第116章 來了第251章 低頭第229章 芸香第125章 小年第202章 賜婚第245章 算計第96章 情詩第二百八十四章第20章 魏國公府第192章 說媒第202章 賜婚第183章 絕情第189章 好轉第135章 驚馬第36章 聊天第8章 懲罰第204章 哭訴第191章 丫頭第245章 算計第33章 世子
第二百七十章第164章 召見第二一十三章 災情第142章 蠱惑第154章 禮物第155章 告密第165章 改變第212章 紅筏第30章 “表妹”第二百七十二章第250章 爭吵第225章 送信第39章 嘲笑第50章 找到第14章 晚宴第224章 蠱惑第196章 落水第226章 挑選第72章 詢問第42章 打架第180章 病重第27章 誇讚第202章 賜婚第102章 監視第44章 有喜第100章 詩社第237章 教訓第216章 準備離京第32章 心慈縣主第14章 晚宴第141章 花燈第184章 謀求親事第167章 景春園第237章 教訓第203章 報應第91章 宴會(下)第二百六十九章第182章 拒絕第148章 鬧劇(上)第16章 來客(中)第207章 相信第245章 算計第245章 算計第103章 沈家宴會(上)第二百八十八章第227章 韋漪第51章 分析第90章 宴會(上)第226章 挑選第143章 查賬第89章 子嗣第248章 逼宮第245章 算計第127章 操辦第二百七十九章第27章 誇讚第226章 挑選第181章 鬧劇第199章 一夜第18章 邀約第205章 查探第34章 番外(一)第179章 親事第221章 錦緞第155章 告密第258章 水嫩小丫頭第124章 年禮第2章 請安(上)第72章 詢問第二百七十六章第191章 丫頭第150章 破碎第109章 出事第236章 鬧事第113章 利錢第23章 八姑娘第246章 打壓第194章 桃花林第一百五六十章 病況第116章 來了第251章 低頭第229章 芸香第125章 小年第202章 賜婚第245章 算計第96章 情詩第二百八十四章第20章 魏國公府第192章 說媒第202章 賜婚第183章 絕情第189章 好轉第135章 驚馬第36章 聊天第8章 懲罰第204章 哭訴第191章 丫頭第245章 算計第33章 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