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童(Kappa)是日本傳說中久負盛名的傳奇生物之一。據傳,它們看起來像小孩,有四肢,通常很纖瘦,皮膚就像青蛙的皮膚那樣黏滑能反光,而且它走過的地方還會留下黏液的痕跡。1984年,曾在日本對馬島的河流中發現疑似河童走過留下的黏液樣品,但是由於樣品太少而無法證明該動物的存在。
傳說編輯河童起源
傳說「河童」住在日本各地的河川或池子裡,根據民俗學者石川純一郎的研究資料,河童傳說分佈極廣,包括日本的東北地方、中部地方、近畿地方、關西的石川富山縣、中國地方、四國地方、北九州島地方、九州島的佐賀?宮崎縣以及奄美諸島和沖繩縣,依據各地方言的不同,河童的稱謂也不同。共通點是「居住在河川的孩子」所以叫做「河童」(KAPPA)。原本河童是水中的精靈,被當做是河神受到民衆的膜拜,也有一種說法是河童是水神的使者,由水神降下的霜幻化而成。
關於河童的起源,可分爲日本河童傳說、中國古籍中的河童和另外的一種解釋日本傳說
日本芥川龍之介的一篇短篇小說日文原題爲河童,指日本民間傳說中的一種兩棲動物,面似虎,身上有鱗,形如四五歲的兒童。作者在原題下注有:請讀做kappa。或可認爲kappa就是河童。
百鬼夜行
日本民俗學家柳田國男在《山島民譚集》裡也寫過一篇「河童駒引」(河童把馬拉進河裡的傳說)的研究,說它的形體像青黑色的猴子,手腳似鴨掌,頭頂凹陷處像頂着一個碟子,無論是水中或是陸地上,只要碟子裡面的水不幹涸,則力大無窮能與人或馬角力,所以說在日本有句俗話形容天大的災難,就叫做「河童滅頂」。河童外表長得有點像人,不過手、腳上均長有蹼,相當擅於游泳。另外,河童的背上負有一個烏龜般的甲殼,而皮膚表面則附著有溜滑的透明黏液,如同兩棲類般。河童的頭頂呈圓盤狀,傳說這部分的皮膚一旦乾涸,河童便會死亡,所以河童多出沒[2] 在水邊。雖然日本全國各地都有河童出沒的傳言,不過其中卻以琵琶湖的河童傳說起源最早、也最爲正統,其附近的安土寺裡甚至藏有河童的木乃伊。據說琵琶湖中棲息着各種不同種類的河童,其中一些「品行」較差的河童,每年都害許多無辜的人溺斃;這些行爲不良的河童會躲在水裡,並趁機拉住人的腳,待把人拉到水裡後,再吃掉部分內臟。
河童傳說
據說有一位名叫九千坊的頭目,帶領着河童一族從中國輾轉來到九州的球磨川雲仙溫泉一帶的地方住了下來。他經常率領着部下出現在村莊裡,惹出許多麻煩,由於他擁有能夠將馬拉到河邊的怪力,所以村裡的人都敵不過他。知道此事極爲震怒的熊本城主加藤清正,利用河童最討厭的猿,將爲害百姓的河童好好地教訓了一番,從此以後河童只好乖乖地住在熊本縣筑後川。後來成爲水天宮的使者,其分社位在江戶之赤羽河岸有馬氏的宅邸,(久留米殿下)後來移到日本橋附近。
據說,加藤清正爲了打敗九千坊,將河童引到會噴出硫磺氣的地獄谷去,不僅在河川裡放毒,還把燒燙的石頭往水池裡丟,最後聚集了河童最討厭的山猿,羣起攻之,九千坊因爲硫磺的熱氣,使得頭上盤中的水逐漸消失,具有法力的他,總算束手就擒,只好求城主放他一馬,答應從此不再爲害地方,這就是河童的傳說之一。(注:加藤清正是日本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幼時曾跟隨豐臣秀吉將運,與柴田勝家殊死之戰時,展露其高超的武藝,在關原之戰一役投奔德川家康,戰後成爲熊本城的城主,以勇猛善戰和城堡建築聞名於世。)
人形化說
傳說江戶時代的左甚五郎、古代竹田的番匠以及奈良、平安時代的飛驒之匠,這些工匠們在建立神社寺廟或是建城的時候,流傳着一種咒術,將人的名字寫在紙條上,然後把紙條塞進木頭的縫隙或是草扎的人形(即人偶)裡,這個動作稱之爲「叫魂」,據說建築物會蓋得更堅固牢靠。完成後不用的人形,就會被丟到河川裡,後來這些受詛咒的人形,紛紛幻化成河童,到處作亂,對人畜產生威脅。另外,以陰陽師聞名的安倍晴明,他則以神靈寄附的紙人形(式神)來幫他執行工作,後來一些人因爲對式神感到恐懼,安倍晴明只好把式神封在京都的一條戻橋下,據說河童就是這些式神的子孫。
和陰陽師使喚式神的道理一樣,術士們如果對受害者的名字、毛髮或衣物作法,便可使人發病,甚至死去。並且還可以偷取他的靈魂精氣,使之爲自己服務。中國清代也發生過「叫魂」的妖術事件:浙江省德清縣爲了造橋工程,需要將木樁打入河底,於是石匠們就借用活人的名字寫在紙片上,貼在預備要做橋樑基座的木樁頂部,再用槌子大力敲下去,這樣會給大錘的撞擊添加某種精神的力量。由於木樁很難打到河底,倘若使用叫魂之術可使橋墩穩固持久的謠言四起,引起江南一帶的百姓極大的恐慌,人人自危,誓言要把散播妖術者處死,乾隆皇帝時代的地方官,費了好大的工夫才把擾亂人心的恐慌事件鎮壓下來。(可參考時英出版的《叫魂》)
日本文學
透過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的生花妙筆,河童(一九二七年發表的作品)已不再是可怕的水鬼形象,反過來成爲一個幽默風趣的典型人物,能夠引領人們進入神奇的烏托邦世界。這篇故事是記述一個瘋子回憶他在河童國的所見所聞,借用一個瘋子的眼睛,把讀者從現實中抽離出來,利用第三者的視點回顧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從而迫使我們反省生活。小說中鉅細靡遺地描繪了河童的長相:它們的頭上有個碟子,常會做出青蛙跳躍的姿勢,或是爬在樹上看人。身體略微透明,且能隨着環境而改變顏色(感覺像是樹蛙或雨蛙)。在河童國境內,所有的觀念都在嘲諷着現實社會中的人們,它們甚至瞭解人類更甚於瞭解自己。一旦掌握了它們特有的語言,接受了它們的怪異思想,離開了這個烏托邦之後,便會立刻陷入對人類產生無比嫌惡的煩惱之中。小說的最後一章,主角好不容易纔返回人世間,由於他已經無法習慣人類的生活,而被當作是瘋子對待。如果說來到河童象徵着人類的覺悟和精神力量的超升,那麼回到人類世界就等於是一種自甘墮落的行爲,終究造成悲劇,因爲這樣的人註定不可能在現實世界裡繼續生存下去,或許這就是作者芥川龍之介最後會選擇以自殺來終結自己生命的主要原因。
中國古籍
河童渡來說
河童的傳說,最早起源自中國黃河流域的上游,古時候叫做「水虎」又名「河伯」。戰國時代初期,在魏國鄴縣這個地方。每年雨季一到,河水暴漲氾濫成災,常常奪去許多人的生命和財產,當地的巫女以「河伯娶妻」爲藉口串通官員大肆斂財,並且必須犧牲掉年輕女子取悅河伯。直到鄴縣來了一位名叫西門豹的新縣令,纔將「河伯娶妻」的迷信破除,後來提到「河伯娶妻」自然讓人聯想到以智取來抵抗暴政的故事典型。 「河伯」傳到了日本之後,變成了家喻戶曉的「河童」。
對中國人來說,河童就像是水鬼一般的生物,根據古書《幽明錄》上的記載這種生物名叫「水蟲」,又名「蟲童」或「水精」,裸形人身,身長大小不一,眼耳鼻舌脣皆具,頭上戴一盆,受水三五尺,只得水勇猛,失水則無勇力。日本民俗學家考證的結果,該生物應該就是該國所說的河童許多妖怪以前原本都是神,但由於受到外來的宗教及佛教傳入的影響,而漸漸失去信徒,到最後終於墜落而成妖怪。河童也是其中之一,她們在很久以前曾是受到各地居民所崇敬的水神。同時他們也很喜歡相撲,喜歡住在河川與沼澤之中。雙腕的骨頭相連,把一隻手縮回來之後另一隻手就會伸出去。此外還有許多傳說,隨處可聞。
一般人對於河童的印象,大部分都是一隻烏**上頂着一個盤子。其實他這種模樣是從十六世紀到日本傳教的葡萄牙傳教士的髮型來的,爲什麼會有這麼有趣的說法呢?據說以前那些耶穌會的傳教士到中國傳教的時候,有不少的中國人都以爲他們是從海的另一方坐船而來的水神。其實如果看那些傳教士頭上髮型話,跟河童倒也是有幾分神似。之後這種說法隨着傳教士一起傳到日本之後,就成爲河童的標準形象。
至於這之前的河童到底長得怎樣,雖然沒有一定的說法,不過由於他本來就沒有固定的形體,所以每個看到他的人對他的描述自然都不一樣。至於河童到底是人類的敵人還是朋友,每個地方的說法也都不同。
生活習慣
因爲是兩棲類的怪物,所以河童喜歡住在靠近河邊的洞穴中,它們全身的皮膚非常粘滑,很適應生活在這種潮溼的環境中,河童可以像變色龍一樣根據周圍的環境改變自己的皮膚的顏色,但大多數時間它們全身是保持綠色的。河童喜歡惡作劇,它們經常會愚弄人類,但偶爾也會幫助人們做些好事,但是河童還是很危險的,它們有時會襲擊到水邊喝水的馬和在河邊玩耍的小孩,河童會突然出現殺死它們並吃空其內臟,由此可見水虎的危險性。但是河童很懼怕牛,這不由讓我想起了中國傳說中王八精、烏龜精也都怕牛的說法,特別是讓人聯想到頤和圓的銅牛,可能怕牛是烏龜這種動物的通病吧。另外,河童還有一個特別愛吃黃瓜的習慣,正是因爲這個習慣日本許多小餐館裡都把黃瓜叫河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