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浴血南京(八)

孫百里用手指着地圖上代表敵我雙方的箭頭說道:“目前日軍已經封鎖了長江,而我們又沒有足夠的船隻,向浦口轉移肯定是行不通了,只剩下三個選擇如果往蕪湖方向突圍的話,可以得到李從文集團的接應,再加上日軍第十軍在巷戰當中損失較大,還要分兵防守周邊的幾個城市,兵力比較薄弱,成功的機會比較大正因爲如此,也最容易被敵人料到,一旦其增調兵力重部署,難度就會相應提高東南方向的日軍兵力也很薄弱,突圍的問題也不大,但是卻沒有多少公路可以利用,部隊的行進度肯定大受影響現在,留守的軍隊加上工人和市民還有十幾萬人,要是被日軍緊緊地咬住尾巴,肯定難以脫身,所以也不是很好的選擇這兩個選擇各有千秋,實在難以決斷,我想聽聽諸位的見解”

王敬久說道:“我覺得蕪湖方向比較好第一,這裡有李從文的部隊接應第二,從南京到蕪湖有良好的公路,便於大部隊行動”

孫元良說道:“根據這幾天前線作戰的情況分析,日軍的戰鬥序列中似乎增加了的部隊番號,也就是說已經有增援部隊加入上海派遣軍,第十軍的兵力在巷戰損失較大,應該得到增援,加強之後的敵人肯定會在蕪湖方向佈下重兵,防止我軍突圍,故而我認爲還是朝東南方向較爲穩妥雖然部隊的行進度不快,可是日軍如果想攔截我們的話也要在這一地區運動,即使他們的機械化程度高,度也快不了多少,我們畢竟是在本土作戰,對地形和路況的熟悉程度是日軍無法比擬的”

宋希濂說道:“我同意王敬久的意見——走蕪湖從淞滬戰場撤回來的部隊大部分在皖南整補,我軍撤到這裡,便於集結兵力準備的戰役”

鍾武說道:“我也贊成與李從文匯合”

這時候桂永清不緊不慢地說道:“大家可要想清楚,撤退的人數是十萬,不是一萬就是日軍毫不阻攔,我們以行軍的方式離開南京也不是一天就可以完成的你們不要忘了,這裡面有將近一半的人是工人和市民,沒有接受過最基本的軍事訓練,長途行軍的話肯定會有許多問題小鬼子只有要派一兩個師團跟着屁股追就可以把我們打個落花流水,因爲這麼多人在同一方向上運動,根本沒有辦法瞞過敵人的飛機偵察”

聽了桂永清的話,包括孫百里在內的其他指揮官全部醒悟過來,齊聲問道:“那你認爲該怎麼辦呢?”

桂永清胸有成竹地說道:“我認爲最好的辦法是分幾路突圍,讓日軍摸不清主力部隊的方向,這樣成功的機會才能大些宋希濂的部隊就利用現有的船隻,強渡長江,北上浦口,其餘的部隊兵分兩路,同時向蕪湖和廣德突圍”

宋希濂不滿地說道:“你這不是把我往火坑裡推嗎?在日本軍艦的監視下用汽艇渡江,不是給他們做靶子嗎?”

桂永清解釋道:“軍艦到了晚上就要完全依靠探照燈,只要拉開適當的距離,使敵人看不到汽艇,安全渡江也不是不可能畢竟南京市區還在我們手裡,這十幾公里的江面處處都可以渡江,又是在晚上行動,日軍肯定顧及不到的”隨後他又說道:“我們防守紫金山的部隊就從東南方向突圍,其他部隊往蕪湖攻擊前進,總有一路能夠成功的”

鍾武說道:“我現在倒是覺得沒有必要這麼悲觀,敵人在南京打了這麼久都沒把我們怎麼樣,何苦把自己搞得如此狼狽不如在這裡和日軍耗着,實在不行了就化整爲零,擇機突圍日軍雖然有二十萬的兵力,可是好幾十公里長的防線,肯定到處是漏洞,很容易安全通過的”

孫百里解釋道:“在沒有接到大本營的命令之前,我們是不可能撤退的,現在只是提前制定方案,免得到時候手忙腳亂,弄出差錯”接着又說道:“桂總隊長和鍾武的話給了我一些啓發,重分析了目前的形勢,感覺還是有好的辦法”

其他人急忙問道:“什麼辦法?”

孫百里回答道:“日軍第十軍下轄有第、第8和第4師團,再加上國崎嶇支隊,總兵力在十萬左右其中,第4師團的大部分兵力用來守備佔領的城市,保護交通線,被李從文殲滅掉不少,減員嚴重,現在和國崎支隊一起阻擊李從文的部隊而第師團在南京外圍的戰鬥中已經有相當大的損失,再加上在巷戰當中損失慘重,部隊嚴重減員,幾乎沒有什麼戰鬥力了所以第十軍的主力部隊只剩下第8師團,獨自支撐局面如果李從文能夠擊潰日軍的阻擊部隊,和我們前後夾攻的話,不但突圍沒有任何問題,就是再殲滅一個師團也不是不可能”

孫元良急忙說道:“我剛纔提到過,上海派遣軍都有部隊加入,第十軍既然減員嚴重,日本大本營沒有理由不優先增援的,所以敵人的兵力應該不是原來的三個師團,再貿然進攻的話很危險的”

孫百里說道:“李從文前幾天來電說,第十軍把國崎支隊都派出去搶糧食了,如果再增加部隊後勤如何維持?再者說,真的有援軍加入的話,爲什麼不繼續攻城呢?”

鍾武附和道:“這幾天第十軍基本停止了對市區的攻擊,只是頻繁地出動空軍來轟炸,很明顯不是兵力不足就是後勤出現了困難”

孫元良本來也不是十分肯定,見孫百里和鍾武說的在理就不再堅持,其他幾個人都同意孫百里的看法,於是南京衛戍區制定出一個相當大膽的撤退計劃:首先要求李從文不惜一切代價攻克馬鞍山,逼近南京市郊區,接着南京衛戍部隊集中優勢兵力,從側背發起攻擊,從日軍第師團和第8師團的接合部插進去,把第師團分割包圍,殲滅之後再向蕪湖轉移獨立師的一個團替代第3師監視日本海軍,而教導總隊則負責阻擊上海派遣軍

第226章 用人不疑第311章 橫山抗命第77章 坐失良機第322章 黔驢之技第251章 經濟規律第122章 掩護傷員第5章 夜戰敗敵第6章 停戰協定第197章 聲東擊西第174章 瘋狂反撲第398章 天皇有罪第239章 穩固後方第326章 鋼鐵較量第364章 日落大洋(上)第343章 出其不意第264章 盾堅矛利(中)第341章 領袖歸來第165章 虎膽英雄第39章 議政準備第79章 借道租界第150章 武漢會戰(七)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五)第204章 絕嶺雄風第56章 兩廣事變(下)第200章 夜戰基隆第97章 鏖兵吳福(六)第244章 以身犯險第20章 泉州起義第373章 競選總統第175章 前進坦克(下)第34章 意外收穫第215章 知恥後勇(下)第324章 死戰黃河(上)第77章 坐失良機第103章 最後嘗試第13章 事變失敗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第139章 深入敵後(四)第181章 不擊堅城第218章 汪僞建國第271章 危機四伏第162章 河源問計(下)第278章 暗渡陳倉第198章 怒海爭鋒(上)第199章 爲淵驅魚第270章 陳誠示警第272章 幕後黑手第231章 重慶危機第329章 決戰大洋第264章 盾堅矛利(上)第237章 語出驚人第200章 夜戰基隆第48章 視察軍工(上)第157章 另起爐竈第358章 驚天逆轉(下)第234章 賭場風雲第152章 地下通道第130章 絕不低頭第320章 攻略江淮第255章 羣起而攻第78章 血氣之勇第24章 佔領清流第378章 美軍西下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第96章 鏖兵吳福(五)第358章 驚天逆轉(下)第74章 計劃圍殲第141章 重整旗鼓(下)第240章 李代桃僵第182章 嶺南烽火第164章 鋼鐵雄師第311章 橫山抗命第139章 深入敵後(三)第307章 殺一儆百(下)第164章 鋼鐵雄師第195章 邊境衝突第288章 脣槍舌戰第11章 事變前夜第158章 鬧市驚魂第352章 新年攻勢第108章 浴血南京(三)第166章 捨生忘死第305章 兵乎匪乎第393章 關東精銳第281章 絕處逢生第220章 炮臺悲歌第197章 聲東擊西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三)第200章 夜戰基隆第2章 準備戰鬥第392章 櫻花凋謝第17章 主力對決第30章 經濟危機第230章 以勢取勝第86章 拔刀相助第95章 鏖兵吳福(四)第150章 武漢會戰(七)第294章 急轉直下第205章 金蟬脫殼第380章 滅國之計
第226章 用人不疑第311章 橫山抗命第77章 坐失良機第322章 黔驢之技第251章 經濟規律第122章 掩護傷員第5章 夜戰敗敵第6章 停戰協定第197章 聲東擊西第174章 瘋狂反撲第398章 天皇有罪第239章 穩固後方第326章 鋼鐵較量第364章 日落大洋(上)第343章 出其不意第264章 盾堅矛利(中)第341章 領袖歸來第165章 虎膽英雄第39章 議政準備第79章 借道租界第150章 武漢會戰(七)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五)第204章 絕嶺雄風第56章 兩廣事變(下)第200章 夜戰基隆第97章 鏖兵吳福(六)第244章 以身犯險第20章 泉州起義第373章 競選總統第175章 前進坦克(下)第34章 意外收穫第215章 知恥後勇(下)第324章 死戰黃河(上)第77章 坐失良機第103章 最後嘗試第13章 事變失敗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第139章 深入敵後(四)第181章 不擊堅城第218章 汪僞建國第271章 危機四伏第162章 河源問計(下)第278章 暗渡陳倉第198章 怒海爭鋒(上)第199章 爲淵驅魚第270章 陳誠示警第272章 幕後黑手第231章 重慶危機第329章 決戰大洋第264章 盾堅矛利(上)第237章 語出驚人第200章 夜戰基隆第48章 視察軍工(上)第157章 另起爐竈第358章 驚天逆轉(下)第234章 賭場風雲第152章 地下通道第130章 絕不低頭第320章 攻略江淮第255章 羣起而攻第78章 血氣之勇第24章 佔領清流第378章 美軍西下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第96章 鏖兵吳福(五)第358章 驚天逆轉(下)第74章 計劃圍殲第141章 重整旗鼓(下)第240章 李代桃僵第182章 嶺南烽火第164章 鋼鐵雄師第311章 橫山抗命第139章 深入敵後(三)第307章 殺一儆百(下)第164章 鋼鐵雄師第195章 邊境衝突第288章 脣槍舌戰第11章 事變前夜第158章 鬧市驚魂第352章 新年攻勢第108章 浴血南京(三)第166章 捨生忘死第305章 兵乎匪乎第393章 關東精銳第281章 絕處逢生第220章 炮臺悲歌第197章 聲東擊西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三)第200章 夜戰基隆第2章 準備戰鬥第392章 櫻花凋謝第17章 主力對決第30章 經濟危機第230章 以勢取勝第86章 拔刀相助第95章 鏖兵吳福(四)第150章 武漢會戰(七)第294章 急轉直下第205章 金蟬脫殼第380章 滅國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