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簡單邏輯4

“你們三個說一說,怎麼處理紡織廠那兩個傢伙纔好?”

這次的事情,是因爲紡織廠那兩個管不住褲襠的幹部導致的。所以,王書輝還是決定從這一點出發和三人討論這個問題。

孟離、陳封和張寶樹三個人裡,孟離是最沉穩的一個。王書輝以前的時候,因爲孟離做事情非常的細心,性格又非常的沉穩,所以他是把孟離作爲自己的辦公室主任使用的。

偶然有一天,王書輝發現,無論什麼時候,什麼事情,自己向各部門下達的絕大多數的命令,作爲辦公室主任和傳達人員,孟離都能用最通俗易懂的表達方式,傳達給各個部門。

反倒是有的時候,王書輝自己直接向各部門的幹部下達命令的時候,很多人不是很能理解王書輝的意思。

王書輝這才發現,不是自己對明末古代人的語言掌握的更精通,也不是幹部和技術人員們的普通話理解能力提升迅速的原因,而是孟離這個小子,他能夠全面的掌握王書輝的想法和說法,然後他能用幹部們能夠理解的水平,對他們進行了解釋。

孟離的這個能力,讓王書輝非常的欣喜。

想要把一套別人不理解的東西,通過解釋傳達給別人,讓別人弄清楚弄明白。這不就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最重要的素質之一麼。王書輝本人不是很善於做古代人的思想工作,孟離的出現,很好的填補了他的這個缺陷。

所以,王書輝很快的就把孟離安排到了更重要的崗位上。孟離一路從辦公室主任,被王書輝提拔成了復興會常務委員會主任。復興會常委會主任,這可是復興會內部,僅次於王書輝復興會主席的重要位置了。

上任以來,孟離的表現讓王書輝非常的滿意。過去對復興會成員,甚至於復興會常委會成員都很難做的理論教育工作,在有了孟離之後,明顯的變得簡單容易起來。很多時候,王書輝只需要專門針對孟離進行專門的講解。在這之後,孟離就可以很好的向復興會的各級組織的幹部們,宣傳和講解王書輝的理論。

說實話,這可真的省了王書輝很大的麻煩,而且復興會的會員們,對於理論知識的掌握水平也在明顯的提高。

像很多時候一樣,聽了王書輝的問話,孟離並沒有立即發言。從他的習慣出發,他一般要先好好理解王書輝想要表達的思想,把王書輝的想法徹底搞清楚之後,纔會發言。

對於這個問題,負責整個復興會行政事務的復興會政務廳廳長陳封也沒有立即表態。早在統計處完成調查,將調查材料上交給政務廳的時候,陳封就已經向王書輝進行了彙報,而且也當面向王書輝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現在,王書輝又一次把這個問題提了出來,聰明如陳封這樣的人,明顯的意識到,自己的師尊王書輝並不贊同自己的處理方法。但是,不殺這兩個人,明顯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爲這兩個人明目張膽的違犯了復興會的紀律。

自己的師尊一直強調,復興會的紀律就是鋼鐵鑄成的,是不容許任何的會員有絲毫的違犯的。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師尊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問的就明顯不是要不要處罰這兩個幹部,而是對這兩個幹部進行怎麼樣的處罰。

對於這個問題,陳封還真的沒有什麼太好的想法。因爲復興會對於會員違犯紀律的處罰手段只有兩個。犯了方法性錯誤的,就是打軍棍。犯了原則性錯誤的,就是上絞架。除此之外,還沒有出現過別的處罰方式。

所以,面對師尊的提問。陳封只能先不着急回答,自己先想一想。

張寶樹是最近才從特偵營調到軍委會的。在上個月的考覈中,張寶樹完成了全部的小學課程,和初級的軍事幹部指揮教程,在體能測試和技術測試中也輕鬆通過,所以,他被調離了特偵營,轉到軍委會開始全面負責政治部的日常工作。

復興軍內部的調動就是這樣的。王書輝現在的掌握的軍官水平參差不齊。指望着他們能夠像未來的軍事幹部那樣,只掌握一門專業技能就可以的情況是不現實的。

復興軍現在的情況是,只要普通士兵在三項考覈(思想政治素養、文化課、軍事技能包括體能和專業技能)中通過初級考覈那麼,他們立即就要參加王書輝的初級軍官培訓班。

初級軍官培訓結束後,他們立即就會被分配到領導崗位上。而這些軍官,在完成了班排級別的帶兵(班長、排長)、思想和行政工作(教導員)、作戰計劃制定(參謀)等工作之後,只要在一年後的考覈評比中達標,那麼這些軍官就會立即參加王書輝組織的中級軍官培訓班。

在中級軍官培訓班順利畢業後(培訓內容仍舊是以三項考覈的內容爲主,不過等級水平更高,而且加入了不同的專業內容),他們一般會被分配到更高級別的單位,從事不同專業的工作。

就這樣,即使是張寶樹,也經歷了隊(班)長、排參謀、連教導主任、特偵營營長這樣的升職過程。雖然張寶樹從正式參加復興軍開始,他的軍事生涯不過短短的三年時間。但是,他已經在復興軍裡,擔任過基層指揮官,基層作戰計劃制定,中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高級指揮官這樣四個不同級別的不同專業崗位的鍛鍊了。

不說張寶樹實際的指揮能力,實際的作戰計劃制定能力,實際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實際的特戰偵查指揮能力,到底達沒達到,王書輝通過現代社會的專業人士,根據民兵訓練手冊和復興軍實際情況制定的軍事教育課程的實際要求,單從一個基本的對復興軍的各個級別單位和不同崗位的瞭解情況上講,張寶樹的經驗就是相當的豐富的。

部隊的作風就是,上級向下級提問,下級必須立即回答。這是復興軍的紀律,這是對復興軍全體“一起行動聽指揮”要求,最直接和真實的反應。

所以,一聽到王書輝的提問,張寶樹立即起立敬禮回答道:“報告總政委,按照三大紀律和八項注意的要求,陳朝偉和蔡奇嚴重違反了八項注意第七條‘不調戲婦女’。按照紀律,應該對兩人進行槍斃處理。”

實際上,復興軍的紀律意識是最強烈的。這是軍事單位的一個特徵。在復興軍建立早期的時候,就有很多違反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被槍斃的事情出現過。王書輝對於部隊的要求,要比對工業部門和行政部門的要求嚴格的多的多。

王書輝聽了張寶樹的話,隨意的回了個禮之後揮手讓張寶樹坐下,他說道:“我和你們直接說吧。我不是詢問你們要不要殺掉陳朝偉和蔡奇的事情,而是這件事情在我想來,不能就這麼簡簡單單的處理。我們復興會內部,要對這件事情進行細緻的分析。”

說完了這話,王書輝從口袋裡掏出香菸,又用復興會生產的質量糟糕的安全火柴把煙點上,隨意的把煙盒遞給三人之後,他才繼續說道:“出現了這樣的問題,原因是什麼,這纔是我們復興會要全面反思的問題。”

“就說調查的結果吧。事實上,不提這兩個人違反了紀律確實該死這一點。不管是那幾個被害的女工,還是復興會各個工廠的工人們,都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來。他們的想法是,只要在這個事情中,他們自身的實際利益沒有受到損害,那麼這就不是一件壞事情。”

“如果我們把陳朝偉和蔡奇就那麼殺掉了,那麼無論是我們復興會的幹部,還是普通的羣衆,就都不能認識到這兩個人犯的錯誤是多麼嚴重。那麼這個槍斃就變得沒有意義了。”

孟離最能理解王書輝的想法,他聽了王書輝的話之後,開口說道:“師尊的意思是不是,要用這次出現的事情,對羣衆和幹部進行一次思想教育?”

王書輝點了點頭,他用手指了指身後黑板上的三個詞,然後對他們說道:“你們看,現在無論是幹部還是羣衆,在對事情的判斷上,還只是單純的遵循一個利益意識。在很多人,甚至是絕大多數人看來,只要是自己的利益沒有受到損害,那麼這個事情就不過是一個事不關己,可以茶餘飯後討論的閒事兒而已。”

他那手指戳了戳“道德意識”這個詞之後,對三人說道:“即使是我們復興會的高級幹部,對於這件事情的判斷,也不過是停留在道德原因上。我要問你們的就是,你們覺得陳朝偉和蔡奇的問題,只是他們的道德出了問題,違反了我們紀律這麼簡單麼?”

陳封這個時候纔想明白了王書輝的意思。他看了看剩下的那個“階級意識”的詞,一下子腦袋裡就想起了復興會高級幹部培訓班中,在歷史唯物主義教育裡提到過的,“社會的發展動力是階級鬥爭”的話。他立即張口說道:“師尊的意思是不是說,要用階級的觀點來看待這個問題呢?”

王書輝重重的點了點頭,回答道:“是的,我就是這個意思。但是,怎麼才能讓大家從利益意識和道德意識出發,樹立起一個明確的階級意識來。這纔是我要和你們三個討論的問題。”

第37章 妖僧(1)第346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7)第382章 東改編1第46章 鬥爭模式的雛形2第26章 開始(2)第350章 炮擊金州衛(3)第370章 在山東(5)第283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3)第386章 光復遼南1第25章 開始(1)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247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1)第461章 搭板樓比紫禁城更美麗第74章 骨幹的產生(2)第420章 小攤老闆第354章 炮擊金州衛(7)第67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1)第86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1)第302章 朱舜水訪武昌(7)第310章 終結者7第19章 起步(3)第345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6)第94章 鍊鋼和鍋駝機第172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4)第458章 首都和紙幣第60章 工業的獠牙(4)第67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1)第248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2)第195章 武昌起義(5)第284章 新的開始(1)第496章 長子王青柏第159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3)第117章 第一次反圍剿10第334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3)第66章 有水分的工業黨人(2)第8章 準備(4)第193章 武昌起義(3)第264章 學員張兆歡(4)第52章 馬縣丞的末日(4)第351章 炮擊金州衛(4)第182章 陳保生進城(2)第342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3)第398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第424章 教導營出身第242章 肖文龍的覺醒(2)第97章 王書輝下鄉記1第121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2第473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1第84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2)第327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2)第74章 骨幹的產生(2)第136章 教學相長1第233章 四省攻鄂(10)第454章 從席日勾力格到黃立格第411章 推銷員曾德昭第29章 日常(1)第234章 張知府的崛起(1)第213章 保民軍第一戰6第41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1)第363章 建設新湖北(6)第81章 外國傳教士第402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5第126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7第40章 妖僧(4)第78章 大練兵(2)第305章 終結者(2)第273章 承天事變(7)第23章 起步(7)第472章 臨時工高迎祥第176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2)第267章 承天事變(1)第428章 即將改變歷史的事件第61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1)第114章 第一次反圍剿7第309章 終結者6第245章 肖文龍的覺醒5第15章 立足(3)第359章 建設新湖北(2)第89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4)第144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2第495章 王書輝的家庭生活第476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4第361章 建設新湖北(4)第248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2)第17章 起步(1)第367章 在山東(2)第446章 “瘋狂”的張永濤第498章 範·德佩爾生病了第176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2)第233章 四省攻鄂(10)第390章 光復遼南5第202章 連鎖反應3第30章 日常(2)第180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6)第222章 馬祥麟的轉變(5)第274章 承天事變(8)第15章 立足(3)第321章 混亂與平靜(2)第375章 在山東(10)第301章 朱舜水訪武昌(6)
第37章 妖僧(1)第346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7)第382章 東改編1第46章 鬥爭模式的雛形2第26章 開始(2)第350章 炮擊金州衛(3)第370章 在山東(5)第283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3)第386章 光復遼南1第25章 開始(1)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247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1)第461章 搭板樓比紫禁城更美麗第74章 骨幹的產生(2)第420章 小攤老闆第354章 炮擊金州衛(7)第67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1)第86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1)第302章 朱舜水訪武昌(7)第310章 終結者7第19章 起步(3)第345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6)第94章 鍊鋼和鍋駝機第172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4)第458章 首都和紙幣第60章 工業的獠牙(4)第67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1)第248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2)第195章 武昌起義(5)第284章 新的開始(1)第496章 長子王青柏第159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3)第117章 第一次反圍剿10第334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3)第66章 有水分的工業黨人(2)第8章 準備(4)第193章 武昌起義(3)第264章 學員張兆歡(4)第52章 馬縣丞的末日(4)第351章 炮擊金州衛(4)第182章 陳保生進城(2)第342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3)第398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第424章 教導營出身第242章 肖文龍的覺醒(2)第97章 王書輝下鄉記1第121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2第473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1第84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2)第327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2)第74章 骨幹的產生(2)第136章 教學相長1第233章 四省攻鄂(10)第454章 從席日勾力格到黃立格第411章 推銷員曾德昭第29章 日常(1)第234章 張知府的崛起(1)第213章 保民軍第一戰6第41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1)第363章 建設新湖北(6)第81章 外國傳教士第402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5第126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7第40章 妖僧(4)第78章 大練兵(2)第305章 終結者(2)第273章 承天事變(7)第23章 起步(7)第472章 臨時工高迎祥第176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2)第267章 承天事變(1)第428章 即將改變歷史的事件第61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1)第114章 第一次反圍剿7第309章 終結者6第245章 肖文龍的覺醒5第15章 立足(3)第359章 建設新湖北(2)第89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4)第144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2第495章 王書輝的家庭生活第476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4第361章 建設新湖北(4)第248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2)第17章 起步(1)第367章 在山東(2)第446章 “瘋狂”的張永濤第498章 範·德佩爾生病了第176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2)第233章 四省攻鄂(10)第390章 光復遼南5第202章 連鎖反應3第30章 日常(2)第180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6)第222章 馬祥麟的轉變(5)第274章 承天事變(8)第15章 立足(3)第321章 混亂與平靜(2)第375章 在山東(10)第301章 朱舜水訪武昌(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