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2)

“張二哥,聽說了麼,姚家集的姚太爺一家被官兵滿門抄斬了。聽說木蘭山上的山匪是姚太爺家的家丁扮的。這事體被官兵發現了之後,姚太爺家鬧了個滿門抄斬。連高橋的王家都受了牽連,因爲王家是姚家的姻親,結果也被一體抄家了。”

“何止啊,聽說這木蘭山上的山匪還不是一家的。木蘭山邊上的塗家、鄭家和包家都和這羣山匪有牽連。這幾家好像都是個滿門抄斬的下場。你沒看鎮上的那幾座大院都換了人家了麼?”

距離武昌府兩百里地左右的高橋鎮上,兩個小販在街邊上正在交換着最近的新聞。

“李四弟,我聽說這次的官兵可不得了。據說是現如今新任湖廣總兵的親兵營。好傢伙,前天早上我可是親眼見了一隊兵。各個都穿的利利索索乾乾淨淨。長槍那麼老長,大炮十好幾架。我的天,怪不得那麼厲害的木蘭山大王黑心虎都被打死了。光是山賊我就看到好幾百,都被那羣官兵押着,在鎮裡遊了好一會兒的街呢。”

“二哥這話說的對。黑心虎這狗賊可是把咱們十里八鎮的老百姓禍害了個夠嗆。前兩年我去武昌躉貨的時候,就在周家灣那裡被幾個土匪截住過一次。我跪在地上求了一個時辰才撿了條命,可是貨卻被那羣東西搶了個精光。”

“能撿着條命就不錯了。你沒去聽那個什麼公審大會麼。人家官兵可是說了,土匪自己招供出來的就有三十多條人命。沒招出來的到底有多少,誰知道啊。”

“哎哎,二哥你瞧,這一隊泥腿子怕又是來應徵的。”

聽了李四說完這話,張二趕快轉過了頭去看街面上的情況。果然,十幾個十七八歲的小夥子正到處打聽徵兵的在哪裡。

張二嘖了嘖嘴,帶着些酸溜溜的語氣說道:“這世道果然是不行了。萬曆老爺在的時候,這當兵的買賣誰會稀罕。就是鄉下那些窮棒子,寧可在鄉下窮死也不願意當兵。現如今這世道,只要是給口飯吃的買賣,人人都搶着做啊!”

張二的年紀大約有四十出頭。確實,從他的個人經歷出發,萬曆皇帝在位期間,大明朝的民生狀況確實要比現在好。

李四今年也才二十出頭,他對於耳朵都已經聽的起了繭子的萬里老爺的美好日子沒有什麼切實的體會。他對張二說道:“張二哥這話也對也不對。如今這世道確實越來越壞。天災不斷,捐稅越來越多。可是那招兵的待遇也實在是讓人眼饞。”

李四想了想之後才說道:“我可是聽那招兵的說了。好麼,只要是當兵的,當場就給發十個銀元的安家費。那銀元我可是在武昌府見過的。一個銀元,那就是直接能當一兩銀子用的。十兩銀子,把命賣了都是賺的啊!現如今這生意是越來越難做了。要是哪天小弟我混不下去了,我也準備當兵賣命去。把十兩銀子往我娘那裡一交,我這輩也算是把當兒子的孝心給盡到了。”

張二聽了這話,語重心長的對李四說道:“四弟你別那麼灰心。這幾年的日子是不好過。可是現如今不也有了點盼頭了麼。鎮裡不是新開了個叫供銷社的地方麼。我昨天去了一趟那個供銷社。一進門給我嚇了個跟頭。兩層樓的大鋪子,裡面滿滿當當的上百樣的東西。那店家不知道怎麼回事,出貨的價格便宜的嚇人,和武昌府的那個大供銷社的價格一個樣。就是和武昌府似的,只能用那個鋼板(鋼鏰,相對於銅板)買東西。”

小心翼翼的看看周圍,張二神秘兮兮的對李四說道:“咱們鎮上的買賣人都還不知道那個供銷社的事情。這件事就我和幾個人知道。我和人家打聽了,換鋼板的儲蓄所大後天就開張。到時候我們兄弟兩個借些本錢到儲蓄所裡換了鋼板,然後就到供銷社裡進貨。咱們兄弟拿了貨就到鄉下去賣。這一次咱們肯定能夠賺筆肥的!”

1626年三月開始,復興會對武昌府周邊地區正式開展整肅統合工作。

武昌周邊地區一馬平川水利資源豐富,無論是在明代還是在現代,都是中國最重要的產糧區之一。在後世,漢江平原正是中國的十大商品糧生產基地之一。

像往常一樣,復興軍配合各個工作組開進武昌周邊地區適合進行農場建設的地區,開始進行治安清繳、轉化地主和土地改革工作。

隸屬於武昌府的黃安縣是復興會勢力擴張的第一個目標。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黃安縣的地主大戶就遭到了復興會的大規模的打擊。因爲當地所有的地主都拒絕接受復興會的轉化方案,並被複興軍情報機構查明大部分人都有勾結土匪的犯罪事實,所以他們的所有土地都被複興會沒收。

因爲農場建設和地方治安維護的需要,各地工作組在對地主的土地和財產進行沒收、統計並上繳總部之後,就地開始進行生產建設兵訓練工作。

不過,各地工作組都面臨着相同的問題。即使整合了各地地主名下所有的僱農和佃農,可是面對即將大規模開展的農田基礎建設工作,復興會仍舊要解決巨大的人力缺口。

因爲從外地引進的人力資源還需要一段時間的訓練和教育,在武昌府周邊地區執行任務的各個工作組目前不得不自己解決人力資源緊缺的情況。所以,在各個人力資源相對過剩的未進行土改工作的周邊地區進行招聘工作,成了各工作組現階段的臨時性措施。

經過統計處對復興會外地引進的人力資源進行的成本覈算(主要是運費方面),復興會給各個工作組提供了十塊銀元安家費這樣“離譜”的指導價格。

雖然這樣的價格有些離譜,可是因爲武昌周邊地區的百姓對於復興會銀元的購買力比較瞭解,使得各工作組在各地區的人力吸納工作開展的非常順利。?? 時空之門1619

———————————————————————————————

第404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7第371章 在山東(6)第176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2)第75章 大豐收(1)第204章 連鎖反應5第2章 穿越(2)第128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1第89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4)第279章 天啓皇帝的表態(1)第9章 婚事(1)第381章 魯東土地革命6第259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7)第384章 東改編3第401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4第88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3)第139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1第169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1)第494章 軍事行動面具下的經濟目的第469章 後悔的陳新民第398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第491章 覲見大皇帝第110章 第一次反圍剿3第419章 愛錢的人才有動力第489章 進入倒計時的南明第494章 軍事行動面具下的經濟目的第69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3)第131章 工業化的浪第185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1)第388章 光復遼南3第209章 保民軍第一戰2第386章 光復遼南1第273章 承天事變(7)第5章 準備(1)第111章 第一次反圍剿4第489章 進入倒計時的南明第346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7)第426章 王書輝犯了聖母病第275章 魏忠賢的疑惑(1)第404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7第4章 穿越(4)第391章 光復遼南6第344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5)第18章 起步(2)第263章 學員張兆歡(3)第247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1)第53章 馬縣丞的末日(5)第269章 承天事變(3)第106章 反對本本主義2第190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6第119章 不算戰鬥的戰鬥2第337章 制度這個事兒(2)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綻放的幸運第322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1)第404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7第66章 有水分的工業黨人(2)第78章 大練兵(2)第304章 終結者(1)第489章 進入倒計時的南明第428章 即將改變歷史的事件第265章 學員張兆歡(5)第244章 肖文龍的覺醒(4)第147章 簡單邏輯3第103章 王書輝下鄉記7第463章 遵紀守法的蒙古人第224章 四省攻鄂(1)第326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1)第19章 起步(3)第216章 程紹之死1第202章 連鎖反應3第304章 終結者(1)第138章 大炮機槍蒸汽機第65章 有水分的工業黨人(1)第12章 婚事(4)第46章 鬥爭模式的雛形2第396章 光復遼南11第368章 在山東(3)第400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3第378章 魯東土地革命(3)第30章 日常(2)第115章 第一次反圍剿8第108章 第一次反圍剿1第209章 保民軍第一戰2第209章 保民軍第一戰2第320章 混亂與平靜(1)第405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8第296章 朱舜水訪武昌(1)第374章 在山東(9)第426章 王書輝犯了聖母病第161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1)第227章 四省攻鄂(4)第253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1)第461章 搭板樓比紫禁城更美麗第305章 終結者(2)第355章 炮擊金州衛(8)第93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8)第134章 入學風波3第395章 光復遼南10第234章 張知府的崛起(1)第460章 國家級吉祥物的鬱悶第373章 在山東(8)
第404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7第371章 在山東(6)第176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2)第75章 大豐收(1)第204章 連鎖反應5第2章 穿越(2)第128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1第89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4)第279章 天啓皇帝的表態(1)第9章 婚事(1)第381章 魯東土地革命6第259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7)第384章 東改編3第401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4第88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3)第139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1第169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1)第494章 軍事行動面具下的經濟目的第469章 後悔的陳新民第398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第491章 覲見大皇帝第110章 第一次反圍剿3第419章 愛錢的人才有動力第489章 進入倒計時的南明第494章 軍事行動面具下的經濟目的第69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3)第131章 工業化的浪第185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1)第388章 光復遼南3第209章 保民軍第一戰2第386章 光復遼南1第273章 承天事變(7)第5章 準備(1)第111章 第一次反圍剿4第489章 進入倒計時的南明第346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7)第426章 王書輝犯了聖母病第275章 魏忠賢的疑惑(1)第404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7第4章 穿越(4)第391章 光復遼南6第344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5)第18章 起步(2)第263章 學員張兆歡(3)第247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1)第53章 馬縣丞的末日(5)第269章 承天事變(3)第106章 反對本本主義2第190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6第119章 不算戰鬥的戰鬥2第337章 制度這個事兒(2)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綻放的幸運第322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1)第404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7第66章 有水分的工業黨人(2)第78章 大練兵(2)第304章 終結者(1)第489章 進入倒計時的南明第428章 即將改變歷史的事件第265章 學員張兆歡(5)第244章 肖文龍的覺醒(4)第147章 簡單邏輯3第103章 王書輝下鄉記7第463章 遵紀守法的蒙古人第224章 四省攻鄂(1)第326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1)第19章 起步(3)第216章 程紹之死1第202章 連鎖反應3第304章 終結者(1)第138章 大炮機槍蒸汽機第65章 有水分的工業黨人(1)第12章 婚事(4)第46章 鬥爭模式的雛形2第396章 光復遼南11第368章 在山東(3)第400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3第378章 魯東土地革命(3)第30章 日常(2)第115章 第一次反圍剿8第108章 第一次反圍剿1第209章 保民軍第一戰2第209章 保民軍第一戰2第320章 混亂與平靜(1)第405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8第296章 朱舜水訪武昌(1)第374章 在山東(9)第426章 王書輝犯了聖母病第161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1)第227章 四省攻鄂(4)第253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1)第461章 搭板樓比紫禁城更美麗第305章 終結者(2)第355章 炮擊金州衛(8)第93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8)第134章 入學風波3第395章 光復遼南10第234章 張知府的崛起(1)第460章 國家級吉祥物的鬱悶第373章 在山東(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