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7

經過幾天的對復興會的參觀考察,顧君恩、宋獻策和牛金星三人的心路歷程,可謂是波瀾起伏。

最開始,全面接觸王書輝和復興會的思想綱領等各種文件的時候,他們還認爲,王書輝是一個熟讀詩書、總領百家,有“總百家而成一論”的偉大學術抱負的讀書人。

等到他們參觀了復興會的各個生產部門的時候,看到成片成片水利設施完善,生產規模巨大,生產手段專業化的農業和工業部門之後,他們又認爲,王書輝是那種精於“法墨之道”有“陶朱之能”善於聚斂經營的大豪強、大財閥。

可是最後看到,幾千人穿着統一制服,使用先進武器,每天訓練不休,表現出在他們這些讀書人眼裡難以置信的作戰水平的復興軍部隊的時候,他們心裡一起“咯噔”一聲,一致認爲王書輝是要揭竿造反。

雖然搞不清楚,作爲郡王女婿、郡主儀賓的王書輝,爲什麼會搞這種,砸自己的鍋、摔自己的碗的,看起來難以理解的造反。但是他們也都明白,自己已經是不小心上了賊船了。

等到復興會把他們的家人都接到王府鎮安置好了的時候,他們都產生了“被逼從賊”的絕望感。

說起來,他們的這些情緒也是很正常的。

要知道,這三個人後來雖然都加入了李自成的造反勢力。但是,他們也並不是天生的就具有造反的精神的。

作爲地主階級的一員,作爲封建讀書人,如果不是看到明王朝已經病入膏肓,岌岌可危的狀況,看到李自成的造反軍席捲中原的上升勢頭,他們也不可能在幾年以後加入到農民造反的大潮中去的。

對於他們三人來說,他們加入造反勢力的原因,是古代讀書人“良禽擇木而棲”的價值觀的體現。

現在平均年齡二十四歲的顧君恩、宋獻策和牛金星,還沒有看到明王朝江河日下的本相。在來到王府鎮之前,他們還在苦讀詩書,爲了參加大明王朝的科舉考試,爲取得大明王朝的舉人功名而努力呢。突然間就遭遇了造反勢力的招納裹挾,他們還相當的不適應。

人在遇到認識上的衝突的時候,往往就會做出一種退縮性的,唯心主義的舉動。對於顧君恩、宋獻策和牛金星來說,他們一到王府鎮之後,遇到的認識衝突不是一件兩件。

一方面他們在理性上認爲,王書輝和復興會已經有了造反的準備。另一方面,他們又從心裡往外不願意相信這個現實,他們不斷的在尋找王書輝沒有造反意圖的跡象。在他們的用心之下,還真讓他們找到不少。

首先,藩王宗室和通達百家的學問大家,這就是一個認識衝突。在他們看來,王書輝這種藩王女婿,肯定是那種吃喝玩樂、家財萬貫、腦滿腸肥的土豪人物。爲了混個顯赫的身份,纔會毫無進取心的去當藩王女婿的。

事實上,他們的這種認知倒是一點都不錯。按照大明朝的律法規矩,無論是公主駙馬,還是各級的儀賓,一旦獲得了這個身份,他們就不能夠參與政治了。

一般來說,還真的是誰的錢多,誰給宮裡的大太監們送的賄賂多,誰就能當上那個駙馬、儀賓的。有抱負、有能力的讀書人,不會有任何人想要去混那個虛假的榮耀的。

其次,熟讀史書的顧君恩、宋獻策和牛金星,都非常瞭解造反是怎麼回事。

按照歷史上的樣本和實例,造反者最精通的是破壞、裹挾和流竄。而王書輝和復興會,則完全沒有煽動民衆揭竿而起的舉動,反倒是非常的注重建設、秩序和地盤。

諸多的工廠、農場,巨量的工人、農工、軍人。復興會對所有的人,包括源源不斷的被吸納而來的流民難民等人,他們都進行全方位的照顧和教育。

這可不像造反者的行爲,倒是很有些政府行爲的味道。

而且,就他們看到的,單是一個對於不斷吸納而來的流民難民的程序化、制度化的淨化、安置、教育、培訓;單是復興會給每個流民在衣服飲食上的投入,復興會在每個人身上的投資就最少要超過五兩銀子了。這可是在江南繁華之地,買一個黃花大閨女的價錢。

更主要的是,顧君恩、宋獻策和牛金星,還專門旁聽了復興會下屬的各個部門,專門對成員舉辦的夜校、培訓學校的課程。他們發現,這些課程中沒有一點內容,是號召大家揭竿起義的。課程重點反倒是主要集中在認字識字、算術幾何等基礎內容,和相對各個部門工作的各種專業的業務培訓。

即使是在最爲激烈的思想政治課程上,復興會教給大家的也是《萬物一統律》、《萬世歸一律》裡面的基礎知識。使用的教學內容,也主要是針對這兩本書中的基礎知識的各種普世公認的典故事例。不過就是在對這些典故事例的解釋上,復興會的教育部門,完全是通過所謂的“實事求是”的“唯物主義”的角度進行的罷了。

就是在復興會內部的幹部培訓課程中,主要內容也是以“復興井田,土地公有”(國有土地制度)的土地政策;《萬物一統律》和《萬世歸一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指導思想;“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的荀子的“禮”“法”思想爲主。

如果單方面的從學術的角度,而不是從封建地主階級的利益角度來看的話,復興會的思想觀念,基本上也都是“聖人之言”、“先賢之典”。

各種各樣的認識衝突,讓對王書輝和復興會了解的越來越深入的顧君恩、宋獻策和牛金星三人,越來越迷惑了。

王書輝組建復興會這樣組織嚴密、制度完善的組織,蓄養了幾千個使用了最爲先進武器,訓練極度充分的武裝力量,目的到底是不是造反,倒是成了他們三人的一大疑惑了。

帶着這種疑惑,顧君恩、宋獻策和牛金星,見到了開完了擴大會議,又參加完了復興軍第一營和經驗總結會議,並根據第一營的經驗總結,對全軍進行了訓練操典的整改工作之後的王書輝。

第一次見到王書輝的顧君恩、宋獻策和牛金星,發現王書輝的樣子,完全不是他們想象的那種“鷹視狼顧”、“陰鬱陰沉”的陰謀家的樣子。

王書輝身材高大健壯,服裝一絲不苟,穿着和一切復興會幹部一樣的制服,頭上戴着一頂樣式簡單的紗帽。

身形挺拔矯健,面孔上帶着淡淡的笑容的王書輝,給了他們一種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溫文之感。

作爲文人,他們能夠感受到王書輝身上那種讀書人的氣質。可是,這種氣質卻能夠和王書輝的那種舉手投足間令行禁止的武人氣息和諧的結合在一起,這倒是讓他們覺得有種不適應的感覺。

對於王書輝來說,即使有了穿越的經歷,他和無論是現代人還是古代人相處的模式,仍然只有老師和學生、學生和老師兩種。

在現代社會的時候,他是先當了幾十年的學生,之後當了幾年的老師。穿越到了古代社會,他和人們的關係仍舊沒有變化。除了和朱由梓父女之間有點患難與共的家人關係外,他和復興會會員的關係仍舊是老師和學生。

用比較時髦的話說,王書輝實際上是有點人際關係無能的傢伙。用比較普通的話來形容王書輝的話,別看他經常參加戶外野營等活動,但是本質上他還是個書齋宅男。倒是發現時空門之後的這兩年,他身上倒是有了點實幹家的樣子。

因爲事情太多,工作太複雜,壓力太大,所以王書輝平常總是緊皺着眉頭想事情的表情。還是因爲要和自己招攬的幾個明代讀書人第一次見面,他才主動的轉換態度,有意識表現出一定的溫和氣質來。

他這麼一放鬆,就讓他大學老師書呆子的氣質自然而然的流露了些出來。就是這種大學老師的書呆子氣,讓顧君恩、宋獻策和牛金星三人感到了些遇到了同類的親切感。

可是,像王書輝這種人際關係無能的傢伙,再怎麼變換環境,他也不會變的會跟人打太極、瞎客氣的。所以,他說出的話,仍舊是那種直愣愣的,讓古代人會感到很跋扈,或者往好聽點說,很霸氣的感覺。

“我請三位來,沒有別的意思。我這個人不太會和官面上的人打交道,三位都是大明朝正統的讀書人,我就是想讓三位發揮正統讀書人的身份,幫助我們復興會和官面上的人打交道。”

看着長的好像比自己年輕不少的王書輝,也沒有什麼客套話,也沒有什麼安慰的話,直接就表現出的招攬意向。顧君恩、宋獻策和牛金星都感覺有些不太舒服。

他們原本還想着,王書輝這樣的準造反者,一定會表現出一種三顧茅廬、禮賢下士的態度來招攬自己。王書輝態度上的這種直白和跋扈,讓這三個人感覺非常的不適應。一時間有點不知道怎麼回答王書輝的話了。

王書輝看到三人有些愣愣的不知所措的樣子,才意識到這三個人可不是自己的學生、復興會的會員。他們和復興會的關係,也不是現代社會那些求職者,面對招聘帶單位的人事部門的關係。

想到了這一點,王書輝立即就調整了一下自己的態度,刻意的在自己的臉上表現出一些親切感,之後主動的轉換話題,向三個人問道:“三位先生這段時間在復興會進行參觀考察,辛苦各位了。先生們也瞭解了我們復興會的思想主張。對於我們復興會都有些什麼看法,各位先生可以談一談嘛!”

“看法當然是有的,你王大儀賓私蓄武裝,組建軍隊,不管你老人家在想法上是什麼樣的,反正你做的這些事情,就已經能算的上是造反的舉動了。”

顧君恩、宋獻策和牛金星雖然心裡都是這麼想的,但是無論從王書輝的藩王宗室的身份,還是王書輝準造反者的身份上,這話都不能這麼直接的說出來。

而且,最近三個人也隱隱約約的感覺,王書輝即使是個造反者,肯定也不是那種傳統意義上的造反者。

所以,三個人沉吟了一會兒之後,在人際關係處理上最爲成熟的牛金星先開口答道:“儀賓大人的復興會,兵強馬壯,有史書上‘後晉成德軍’的威壯之勢。”

和古代的讀書人打交道就是這一點不太好。古代的讀書人說話也帶着春秋筆法的味道。說起話來,從來不會直來直去的,總是一股皮裡陽秋的味道。

牛金星說的這話,要不是王書輝是個歷史愛好者,讀書比較充分的話,還真的聽明白。即使王書輝這樣的專業的人文學科的教育者,也是想了一會兒才弄清楚牛金星的意思。

後晉,指的是兒皇帝石敬瑭的後晉。石敬瑭手下的鎮州成德軍節度使叫做安重榮。這個安重榮在歷史上因爲兩件事情而比較有名。

第一件事情,就是作爲石敬瑭的手下,他是唯一一個在石敬瑭投降契丹之後,屹然舉兵造反的。

第二件事情,則是因爲安重榮目睹後唐末帝李從珂、晉高祖石敬瑭靠兵變得踐帝位的事實,面對着五代十國時代的亂世局面,曾對別人過說:“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爲之,寧有種耶!”的話。

牛金星說復興軍有後晉成德軍的威壯之勢,就是在暗指作爲復興軍統帥的王書輝,很像手握重兵的成德軍節度使安重榮。他隱晦的詢問王書輝,是不是也像安重榮一樣,覺得“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爲之,寧有種耶!”。

也就是說,牛金星在詢問王書輝是不是有了造反的心思。

王書輝很快就搞明白了牛金星的意思。

不過,因爲他對這種古代讀書人說話曲裡拐彎的方式,感到極大的不適應。所以,他在表情上就變得比較不舒服。他的眉頭不自覺的就皺了起來,原本臉上親切的表情也不見了。

王書輝的這種表現,在顧君恩三人看來,就是一種野心家的黑暗心思被揭破的尷尬表情。

他們都知道,如果王書輝真的是個大野心家,那麼下面面對他們的,不是王書輝一聲令下,闖進來一大堆刀斧手,就是王書輝長笑一聲,說出像什麼“先生何以教我”之類的招攬的話了。

第297章 朱舜水訪武昌(2)第399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2第8章 準備(4)第1章 穿越(1)第75章 大豐收(1)第24章 起步(8)第428章 即將改變歷史的事件第157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1第179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5)第154章 紅旗漫卷出枝4第162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2)第415章 漢川農場第139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1第12章 婚事(4)第117章 第一次反圍剿10第262章 學員張兆歡(2)第487章 大刀正向沙俄的粗脖子上砍去第50章 馬縣丞的末日(2)第80章 大練兵(4)第151章 紅旗漫卷出枝1第159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3)第153章 紅旗漫卷出枝3第376章 魯東土地革命(1)第13章 立足(1)第280章 天啓皇帝的表態(2)第441章 完蛋的太突然了第185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1)第460章 國家級吉祥物的鬱悶第193章 武昌起義(3)第221章 馬祥麟的轉變(4)第309章 終結者6第203章 連鎖反應4第411章 推銷員曾德昭第17章 起步(1)第271章 承天事變(5)第273章 承天事變(7)第270章 承天事變(4)第139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1第307章 終結者4第321章 混亂與平靜(2)第350章 炮擊金州衛(3)第19章 起步(3)第123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4第128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1第490章 雲仙國王徐天草第66章 有水分的工業黨人(2)第312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1第441章 完蛋的太突然了第342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3)第85章 奇葩的錦衣衛(2)第326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1)第193章 武昌起義(3)第246章 肖文龍的覺醒6第471章 南方局勢第28章 開始(4)第109章 第一次反圍剿2第429章 敲響喪鐘的人第230章 四省攻鄂(7)第309章 終結者6第405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8第92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7)第288章 地方工作(1)第496章 長子王青柏第193章 武昌起義(3)第57章 工業的獠牙(1)第454章 從席日勾力格到黃立格第382章 東改編1第113章 第一次反圍剿之整風運動6第48章 新奇的生活(2)第417章 兩個案件和一個態度第207章 連鎖反應8第292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1)第461章 搭板樓比紫禁城更美麗第241章 肖文龍的覺醒(1)第115章 第一次反圍剿8第367章 在山東(2)第263章 學員張兆歡(3)第60章 工業的獠牙(4)第80章 大練兵(4)第289章 地方工作(2)第317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6第219章 馬祥麟的轉變(2)第484章 中倭新關係4第130章 工業化的浪第95章 吞噬人命的工業化(1)第31章 日常(3)第203章 連鎖反應4第385章 東改編4第297章 朱舜水訪武昌(2)第337章 制度這個事兒(2)第80章 大練兵(4)第172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4)第419章 愛錢的人才有動力第350章 炮擊金州衛(3)第55章 馬縣丞的末日(7)第320章 混亂與平靜(1)第13章 立足(1)第176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2)第489章 進入倒計時的南明
第297章 朱舜水訪武昌(2)第399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2第8章 準備(4)第1章 穿越(1)第75章 大豐收(1)第24章 起步(8)第428章 即將改變歷史的事件第157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1第179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5)第154章 紅旗漫卷出枝4第162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2)第415章 漢川農場第139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1第12章 婚事(4)第117章 第一次反圍剿10第262章 學員張兆歡(2)第487章 大刀正向沙俄的粗脖子上砍去第50章 馬縣丞的末日(2)第80章 大練兵(4)第151章 紅旗漫卷出枝1第159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3)第153章 紅旗漫卷出枝3第376章 魯東土地革命(1)第13章 立足(1)第280章 天啓皇帝的表態(2)第441章 完蛋的太突然了第185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1)第460章 國家級吉祥物的鬱悶第193章 武昌起義(3)第221章 馬祥麟的轉變(4)第309章 終結者6第203章 連鎖反應4第411章 推銷員曾德昭第17章 起步(1)第271章 承天事變(5)第273章 承天事變(7)第270章 承天事變(4)第139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1第307章 終結者4第321章 混亂與平靜(2)第350章 炮擊金州衛(3)第19章 起步(3)第123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4第128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1第490章 雲仙國王徐天草第66章 有水分的工業黨人(2)第312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1第441章 完蛋的太突然了第342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3)第85章 奇葩的錦衣衛(2)第326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1)第193章 武昌起義(3)第246章 肖文龍的覺醒6第471章 南方局勢第28章 開始(4)第109章 第一次反圍剿2第429章 敲響喪鐘的人第230章 四省攻鄂(7)第309章 終結者6第405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8第92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7)第288章 地方工作(1)第496章 長子王青柏第193章 武昌起義(3)第57章 工業的獠牙(1)第454章 從席日勾力格到黃立格第382章 東改編1第113章 第一次反圍剿之整風運動6第48章 新奇的生活(2)第417章 兩個案件和一個態度第207章 連鎖反應8第292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1)第461章 搭板樓比紫禁城更美麗第241章 肖文龍的覺醒(1)第115章 第一次反圍剿8第367章 在山東(2)第263章 學員張兆歡(3)第60章 工業的獠牙(4)第80章 大練兵(4)第289章 地方工作(2)第317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6第219章 馬祥麟的轉變(2)第484章 中倭新關係4第130章 工業化的浪第95章 吞噬人命的工業化(1)第31章 日常(3)第203章 連鎖反應4第385章 東改編4第297章 朱舜水訪武昌(2)第337章 制度這個事兒(2)第80章 大練兵(4)第172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4)第419章 愛錢的人才有動力第350章 炮擊金州衛(3)第55章 馬縣丞的末日(7)第320章 混亂與平靜(1)第13章 立足(1)第176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2)第489章 進入倒計時的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