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楚王的野望

南郡的奪回,對於楚國來說,大大的振奮了他舉國上下的信心,有了南郡,楚國的東面就有一個厚實的屏障。

楚國如今的地盤,全據淮南淮北,北方有着淮河作爲依仗,可以防禦他國的進攻。南方都是一些蠻荒野人,自然也沒有什麼憂慮。東方是大海,那就更不用說了。

唯一的危險,就是來自西方的秦國。

秦國不但人口地盤上不比楚國小,而且他國內的悍勇之士遠遠比楚國多,侵略性更是不知道勝了多少倍。

楚國之前失去的土地,全部都是被西邊的秦國給吞噬,而且都是人口繁華的膏腴之地,如今這些地盤,已經成了秦國堅實的後方糧倉。

在秦國強大而猛烈的攻勢下,楚國的首都一直從東方的江陵,慢慢遷到陳,再遷到鄰近的壽春,可以說是一直的向後退。

而楚國西面的廣饒土地,最開始的漢中郡,後來的南陽郡,在其後的南郡,黔中郡,整整四個郡的地盤,加起來兩百多萬的人口,就這樣被秦國給奪去了,你說楚國上下能不恨嗎?

不過爲了拿下南郡,楚國付出的代價也是慘重的,那幾十萬大軍的損耗不說,就說國內如山般的物資損耗,就將楚國的國庫儲存給消滅了大半。

秦國畢竟是強秦,在有了準備的情況之下,想要從他口中奪取一塊肥肉,那絕對是一種恐怖的想法。

10萬南郡守軍,在他們守將的帶領之下,全體殉國,而南郡的百姓,也跟着遭了殃。

明白南郡的局勢危險,秦軍強硬地徵召了百姓協助守城,哪怕這些百姓有着反水的可能,可在秦國嚴防之下,真正能夠反叛,或者敢反叛的還是少數。

整個南郡,其中的青壯人口在這戰爭之中,死了他1/3,其他的人也是流離失所,成了到處跑路的流民。

這一片廢墟的南郡,給那些前來接收的楚國官員帶來了極大的麻煩,忙得他們焦頭爛額。

不過這一切並沒有就此讓楚王放下,繼續進攻秦國的決心,他想趁此大好良機,一舉奪回楚國失去的所有領地。

拿下南郡之後,大軍稍微休整了一些時間,就繼續向北方,也就是如今的南陽郡進軍。

這一次大軍進攻,在有着南郡攻守戰的訓練之下,楚國得到了一批極爲精銳的老兵,足足有10萬人,再加上楚國其他各地的正規軍,共同組成了一支30萬人的北伐軍隊。

如今的南陽郡,不過只有10萬人留守,而且在如今秦國不斷陷入劣勢的情況下,士氣較爲低迷,他們的戰鬥力早已不復當初秦國強盛的時候。

在楚王與重臣商議之後,他們認爲,只要楚國能夠付出10萬多的傷亡,有極大的可能拿下南陽郡。

而至於那十餘萬傷亡會對楚國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又有多少個家庭會失去親人,就不在楚王的考慮之中了!

除了30萬的北伐大軍,還有一支5萬人的偏軍,他們接受到的命令,就是向着楚國南方的黔中郡,秦國剛剛到手不到十年的郡縣進攻。

這個黔中郡,之前是楚國征服地方蠻夷,剛剛建立初步統治的郡縣。

整個黔中郡,極爲的落後,而且人口稀少,到處都是瘴氣毒煙,深山老林,並且時常還有沒有開化,接受任何文明的野人出沒,向來被中原之人是爲窮山惡水。

不過其中也有一部分接受了一定程度文明開化的野人,組成的一些部族,有的甚至建立了一些部落制的國家,如同西周初年的八百諸侯,很多就是由一個強大部落組成的。

這些人因爲楚國強大的實力以及先進的文化,將楚國認爲他們的宗主國,並且把楚國的文化慢慢地併入到當地,漸漸的滲透起來。

等到時機成熟,黔中郡也開發得稍微有一些基礎的時候,楚國就將當地所有的部落全部消滅,派領兵馬看押,建立起了一個個郡縣,實行了楚國的統治。

不過當南郡失去之後,黔中郡也和楚國相隔太遠,儘管還和楚國的長沙郡相連,但其中的道路阻隔,難與跨越,漸漸的整個郡縣就向秦國投靠了。

不過因爲是蠻荒之地,人口連10萬都不知道有沒有,秦國也沒有太過於重視,隨便派了他幾千一萬人看守,勉強夠維持治安也就不去管了。

如今楚國5萬人進攻,說真的,還是真是有些大材小用。

不過這5萬人並不僅僅是進攻黔中郡,這麼一個邊荒小郡。他們還肩負着一個另一個重要的目標,那就是重新溝通楚國與西南方向夜郎的聯繫。

現在的夜郎建立了一個所謂的夜郎國,成爲了西南諸多蠻夷的宗主,在雲貴地區聲勢浩大。

可是誰也不知道,這個所謂的夜郎國,不過是楚國當初派出的一支一兩萬人的偏軍,前往西南開疆擴土的將領所建立的罷了。

之前因爲南郡被奪,黔中郡也失去,讓楚國與夜郎國的聯繫徹底阻絕,而夜郎郡也變成了如今的夜郎國。

如今這支5萬人的楚軍,除了收復黔中郡這個目標之外,還有再次將夜朗國納於楚國統治之下的目標。

這可不是一件容易辦成的事,夜郎國身處比黔中郡更爲蠻荒的地方,那裡的百姓遠離中原,更加的沒有開化,將他們當成一個野人都沒有問題。

而且那裡道路崎嶇,山林密佈,到處都是瘴氣毒煙,就如同諸葛亮七擒孟獲那樣,遇到了種種大自然的挑戰,現在這裡沒有經過漢朝的開發,更是如此。

而且這裡已經有了一個國家,哪怕是一個部落制的落後國家,但也代表這裡的人有一定的組織力。

西南地區,人口雖然稀少,全部加起來,也不知道有沒有他50萬人,但正是因爲人口稀少,到處都是毒蛇猛獸,當地人要與那些存在作鬥爭,才能活下去,自然悍勇無比。

雖然楚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但能不能拿下夜郎國,還是一個問題?

不過出國也不是沒有優勢的地方,那就是夜郎國內,如今的掌權者,許多都是楚國原本的故臣。

他們可是嚮往着迴歸如今繁華的中原,反正當誰的臣子不是當,幹嘛要在這蠻荒之地,跟着他們的君上受苦呢!

第205章六國現狀第193章榮耀與磨礪第252章大戰序幕第375章絕戶令第258章第一戰末第74章城破第21章 士兵的危機第129章欲罷不能(求訂閱)第345章亂戰三第488章入侵南部第263章局勢平衡第414章終極目的第20章 無情第440章清剿妖族餘孽第322章殘酷的巷戰第137章忠誠與忠誠第396章埋伏第449章金華府中蘭若寺第429章破落縣城第449章金華府中蘭若寺第450章暗中黑手第105章回歸與毀滅第8章 勝利第314章寡人不信第320章是時候表演真正的戰爭藝術了,軟腳蝦第183章敲開遼東的鑰匙第298章第二次合縱聯盟成立第200章深宮之謀第232章利益第171章緣由第412章條件第41章 衝突第62章 滅族第299章回首第267章農家的心思第217章匈奴投降第141章變故第408章關東聯軍第225章新鄭危機第190章奸佞橫行第3章 建立領地第147章北部崩潰第135章經驗主義要不得第339章目不暇接上第132章獨行俠的悲劇(求訂閱)第159章大爭之世第153章水貨果然不行第64章 清洗第18章 無常第313章西土守臣第379章整編下第272章誘惑驅使第61章房陵郡(加更三)第434章退路第473章開荒第464章破山伐廟上第115章欺詐與欺詐第117章挫其銳氣(求推薦)第286章表態第111章內部矛盾第27章 弱者第267章農家的心思第471章軍心第465章破山伐廟中第285章滲透影響第284章試探第331章格局劃分第79章 攻城下關於最近爲什麼每天兩更的解釋與說明第146章渡口爭奪第350章半神世界第71章 攻防戰第230章突破東郡第24章 禁衛第438章法術的力量第441章克東江省第179章飛雪玉花第401章金色利劍第194章燕國的榮耀上第441章克東江省第294章韓國的未來第197章恨別離第81章黃巾起義第353章紅燈籠注視着你第448章洗牌第46章 新兵第230章突破東郡第41章 衝突第374章接連叛亂第428章戰後餘波第280章戰後瑣事三第441章克東江省第107章人心第365章人員招收第62章 滅族第452章燕赤霞第428章戰後餘波第393章高手第108章面具(求推薦)第1章 陌生的地方
第205章六國現狀第193章榮耀與磨礪第252章大戰序幕第375章絕戶令第258章第一戰末第74章城破第21章 士兵的危機第129章欲罷不能(求訂閱)第345章亂戰三第488章入侵南部第263章局勢平衡第414章終極目的第20章 無情第440章清剿妖族餘孽第322章殘酷的巷戰第137章忠誠與忠誠第396章埋伏第449章金華府中蘭若寺第429章破落縣城第449章金華府中蘭若寺第450章暗中黑手第105章回歸與毀滅第8章 勝利第314章寡人不信第320章是時候表演真正的戰爭藝術了,軟腳蝦第183章敲開遼東的鑰匙第298章第二次合縱聯盟成立第200章深宮之謀第232章利益第171章緣由第412章條件第41章 衝突第62章 滅族第299章回首第267章農家的心思第217章匈奴投降第141章變故第408章關東聯軍第225章新鄭危機第190章奸佞橫行第3章 建立領地第147章北部崩潰第135章經驗主義要不得第339章目不暇接上第132章獨行俠的悲劇(求訂閱)第159章大爭之世第153章水貨果然不行第64章 清洗第18章 無常第313章西土守臣第379章整編下第272章誘惑驅使第61章房陵郡(加更三)第434章退路第473章開荒第464章破山伐廟上第115章欺詐與欺詐第117章挫其銳氣(求推薦)第286章表態第111章內部矛盾第27章 弱者第267章農家的心思第471章軍心第465章破山伐廟中第285章滲透影響第284章試探第331章格局劃分第79章 攻城下關於最近爲什麼每天兩更的解釋與說明第146章渡口爭奪第350章半神世界第71章 攻防戰第230章突破東郡第24章 禁衛第438章法術的力量第441章克東江省第179章飛雪玉花第401章金色利劍第194章燕國的榮耀上第441章克東江省第294章韓國的未來第197章恨別離第81章黃巾起義第353章紅燈籠注視着你第448章洗牌第46章 新兵第230章突破東郡第41章 衝突第374章接連叛亂第428章戰後餘波第280章戰後瑣事三第441章克東江省第107章人心第365章人員招收第62章 滅族第452章燕赤霞第428章戰後餘波第393章高手第108章面具(求推薦)第1章 陌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