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新鄭危機

此刻的五國士兵們,正滿臉興奮,興高采烈地開向的秦國與他們國家的邊境。得知自己這次聯軍兵馬數量的他們,都堅定無比的認爲,這一次,他們必將會獲得勝利,狠狠的打擊那個可惡的秦國。

就算不滅了他,也會讓秦國龜縮在函谷關以東,許久都不敢出來。

而這些士兵,他們也在心裡認爲自己,可以得到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從此過上一段太平的日子。

……

作爲六國的動員效率都如此之高,那完全是一個戰爭機器的秦國,速度也自然不會比他們更慢,只會更快。

早在得知有一個巨大的陰謀圍繞着秦國展開,以御國爲首的六國,組成的人數超過百萬的大軍,準備進攻秦國。

在秦王嬴政暴怒的心情下,整個秦國齊心合力地開始了總動員,一個又一個的士兵接到徵招,集合到他們各自的城邑,然後在他們長官的帶領下,開往了各個郡縣。

他們將在各個地方的士兵全部到達之後,接受他們大王的命令,開往各個戰場的前線,與那些膽敢冒犯秦國的六國狂徒,進行一場生死相搏的戰爭。

而且,在全面戰爭爆發之前,秦國就集合了,他唯一能夠快速調動,隨時能夠出徵的15萬大軍,將他派往了六國最弱的韓國。

秦國上下寄希望於這隻大軍,能夠在六國發動進攻前,就攻破韓國,以韓國的土地,作爲秦國的第一層防線,阻擋來自鬱國和魏國的壓力。

並且用韓國的滅亡,來打擊聯軍的士氣,讓他們未先交戰,心裡就埋上了一層陰影。

這一目標秦國上下很快就達成了共識,軍械糧草一應物資,很快就圍繞着這個軍隊,運到了戰場的前線。

這10萬的軍隊,肩負着秦國重大的戰略目標,每個人在戰爭之前,就被各自的長官告訴了他們的責任。

在長官的激勵下,以秦國耕戰制度執行了數百年的效果,不需要多說,每個人就成爲了類似於死士的軍隊,有了極爲高昂的士氣。

他們悍不畏死的衝向的韓國的邊境,短短十天之內,就攻破了有3萬軍隊駐守的韓國邊防關隘,突入到了韓國的境內深處,包圍住了韓國的現在的都城,新鄭。

而韓非,也在韓國現如今生死存亡的這一刻,想到了之前,那個靖王殿下問自己的話。

“如果韓國被秦國的數十萬大軍包圍,你韓國以10萬軍隊堅守新鄭城,能夠支撐多久?”那正是靖王對韓非說的話,韓非還記得自己當時信心滿滿的說道,能夠支撐他半年。

可如今,殘酷的現實,狠狠打擊的韓非意氣風發的風采。

不過短短十天,有這3萬大軍駐守的堅固關卡,就被秦軍給攻破了,而關卡之內留守的3萬大軍,也是全軍覆沒。

如今的新鄭城,在韓王的緊急徵招下,動員了全國的男丁,真的有了他10萬大軍。

而城外的秦軍,隨着後方先一步到達的援軍增援下,已然也有了20萬的軍隊,與當初所說所描,何其相似。

……

城外,一片黑色,已經籠罩了新鄭城外的平原。

黑服黑甲,黑旗黑帳的秦國軍隊,密密麻麻地鋪滿了整個新鄭城的周邊,將這座孤城圍得密不透風。

“將士們,如今的情況你們想必也明白,我秦國,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爲了應對這種局面,我們要拿下眼前這座新鄭城,用它,來向六國宣示,我秦國的強大!”秦軍軍營之內,一座新築起的高臺之上,秦國如今的內史,騰,歷史上曾經滅掉韓國的將領,正大聲的向着他麾下的士兵宣告。

“我秦軍,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區區韓國,彈指可滅,滅韓,滅韓!”內史騰大聲的說道,看着下面的那羣士兵,他感到自己的熱血又燃了起來。

“滅韓,滅韓,滅韓!”底下的衆多秦軍士兵,也是跟着他們的主帥喊了起來,氣勢勝天,整個新鄭城都隨着他們的怒吼,感到瑟瑟發抖。

“聽令,全軍準備,出征!”拔出自己的利劍,內史騰向着韓國新鄭城的方向一致,猛然揮下。

大軍應聲而動,齊刷刷的轉向,整齊有序的出了軍營,朝着新鄭城的方向踏步而去。

戰場之上,隨着秦軍的動作,開始了新一輪的慘烈交鋒。

無數的秦國士兵,如同螞蟻一樣密密麻麻地擠在一起,擡着一輛輛的雲梯,在他們身後那些投石車等攻城器械的幫助下,鋪天蓋地的朝着新鄭城的城牆涌去。

每一刻都有秦國士兵登上城牆,隨後又被韓國的守軍給趕了下去,像雨點一般,從城牆之上落下,摔在地上,發出一聲慘叫之後,就成了一個肉泥。

但隨後就被更多的士兵給接補了上去,戰爭的慘烈程度之高,讓人難以想象。

秦國士兵這不計損耗,也要拿下城牆的決心,讓每一個韓國的守軍,都感到心神顫動,心裡都感到膽怯了起來。

秦國長達百多年,堅持不懈執行商鞅制定的耕戰制度,並不是沒有效果的。

起碼他們鍛煉出了一批又一批悍不畏死的士兵,他們聽到戰爭的消息,感到的不是害怕,而是高興。

因爲他們認爲,戰爭能夠給他們帶來榮耀地位,身份財富,甚至他們可望而不可即的貴族身份。

而敵人的一個個頭顱,在他們看來,不是能夠治他們於死地的人,而是他們一個個戰功。

如今的新鄭城,韓國軍隊站着守城之力,有着秦軍一半的軍隊數量,卻還是在秦軍猛烈的攻擊下,搖搖欲墜。

秦軍以這1.5比一的戰損,打的韓軍節節敗退,要靠着大量後備隊的支撐,輪換下那些已經嚇破膽的士兵,才能勉強支撐下去。

韓國的軍隊已然靡弱至此,想必其他六國這軍隊,也好不到哪裡去吧!

也難怪秦國能夠在天下縱橫,逼的六國連連求饒,靠着割讓城池這種飲鴆止渴的方法,才能求得一時的安寧。

第398章陣法對抗第194章燕國的榮耀上第353章紅燈籠注視着你第415章最後的障礙第175章墨家之殤第48章 提拔第129章欲罷不能(求訂閱)第471章軍心第74章城破第99章交替(求推薦)第137章忠誠與忠誠第348章天庭初建第341章武威上第336章七國的實力上第461章蔑視第33章周邊形勢第319章技擊士的光輝永垂不朽第1章 陌生的地方第333章楚越之戰一第494章大結局下第252章大戰序幕第490章擴張第71章 攻防戰第420章最後時刻下第133章絕對掌控最有愛了(求訂閱)第169章陰陽攻墨第481章天下動盪上第214章國之將傾第217章匈奴投降第183章敲開遼東的鑰匙第248章培育羣臣第14章 憐憫第460章種梨第404章反轉第146章渡口爭奪第279章戰後瑣事二第45章 人口第48章 提拔第462章神星道第351章島國小山村第191章突圍第297章魏國加入第119章不甘第282章接引第27章 弱者第406章自爆第267章農家的心思第268章農家的依靠第439章黃山妖王隕落第77章 坑殺(求推薦)第205章六國現狀第291章大勢變化二第454章弱點制勝第54章 氣運第324章戰火中崛起的煉獄第215章伐秦之策第373章亂世兒女第275章圍困第294章韓國的未來第182章虎癡惡來第361章逼迫第470章前期交鋒第296章短暫的和平二第97章使者第456章太陽神火第313章西土守臣第449章金華府中蘭若寺第204章出使韓國第186章連下兩郡第486章唐帝國滅上第417章懲罰第53章 赴任第360章煙燻第223章毛驢前面的蘿蔔第473章開荒第447章風雨飄搖第1章 陌生的地方第471章軍心第487章唐帝國滅下第432章妖魔恨第411章退意第474章糧食第383章傷亡慘重第205章六國現狀第290章大勢變化一第231章魏國的心思第427章歸德府之戰下第367章挑釁第33章周邊形勢第91章西涼之亂三(求推薦)第344章亂戰二第471章軍心第190章奸佞橫行第103章北伐第107章人心第401章金色利劍第177章醉仙樓第350章半神世界第319章技擊士的光輝永垂不朽
第398章陣法對抗第194章燕國的榮耀上第353章紅燈籠注視着你第415章最後的障礙第175章墨家之殤第48章 提拔第129章欲罷不能(求訂閱)第471章軍心第74章城破第99章交替(求推薦)第137章忠誠與忠誠第348章天庭初建第341章武威上第336章七國的實力上第461章蔑視第33章周邊形勢第319章技擊士的光輝永垂不朽第1章 陌生的地方第333章楚越之戰一第494章大結局下第252章大戰序幕第490章擴張第71章 攻防戰第420章最後時刻下第133章絕對掌控最有愛了(求訂閱)第169章陰陽攻墨第481章天下動盪上第214章國之將傾第217章匈奴投降第183章敲開遼東的鑰匙第248章培育羣臣第14章 憐憫第460章種梨第404章反轉第146章渡口爭奪第279章戰後瑣事二第45章 人口第48章 提拔第462章神星道第351章島國小山村第191章突圍第297章魏國加入第119章不甘第282章接引第27章 弱者第406章自爆第267章農家的心思第268章農家的依靠第439章黃山妖王隕落第77章 坑殺(求推薦)第205章六國現狀第291章大勢變化二第454章弱點制勝第54章 氣運第324章戰火中崛起的煉獄第215章伐秦之策第373章亂世兒女第275章圍困第294章韓國的未來第182章虎癡惡來第361章逼迫第470章前期交鋒第296章短暫的和平二第97章使者第456章太陽神火第313章西土守臣第449章金華府中蘭若寺第204章出使韓國第186章連下兩郡第486章唐帝國滅上第417章懲罰第53章 赴任第360章煙燻第223章毛驢前面的蘿蔔第473章開荒第447章風雨飄搖第1章 陌生的地方第471章軍心第487章唐帝國滅下第432章妖魔恨第411章退意第474章糧食第383章傷亡慘重第205章六國現狀第290章大勢變化一第231章魏國的心思第427章歸德府之戰下第367章挑釁第33章周邊形勢第91章西涼之亂三(求推薦)第344章亂戰二第471章軍心第190章奸佞橫行第103章北伐第107章人心第401章金色利劍第177章醉仙樓第350章半神世界第319章技擊士的光輝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