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入侵南部

此時的南部諸國,經過剛剛的一場內耗,實力早已經大損。

再加上各國的朝廷已經徹底的被毀,王室覆滅,各地的行政都陷入了混亂之中。

原本的地方守軍官員紛紛揭竿而起,扯起了旗號相互征伐,期翼着能夠取代原本帝國的統治,成爲這片土地的新主人。

而那獲勝的三個帝國,雖然在這場戰爭之中獲得了勝利,但自身的損耗也是不小,並且各國遺留的地盤太大,單靠三國根本吞不下。

所以三國也就只能選擇周邊一兩個國家吞併,其餘的地盤就聽之任之,放任不管。

反正在這些國家掌權者的眼中,這些他們扔掉不管的地盤並不是真的不要,而是現在沒那麼多精力,等到現在吞併的地盤消化完畢,有了足夠餘力的時候,現在放任的地盤遲早也要收回來。

至於這些地盤放任久了,會不會徹底的脫離他們的掌控,真的在原地上成立幾個帝國,就不在三國天仙的心裡了。

天仙哪是那麼容易成就的,只看人族數萬年來經過代代的積累氣運,在當今之世厚積薄發,一舉達到的巔峰,連遠古時期的人皇治世時期都比不上,卻也不過僅僅兩百餘位天仙就能看出。

要知道,相較於兩百名看上去很多的天仙數量,底層可是有着數萬乃至10萬以上的六七階。

這兩個數量一對比,就可知其中難度。

幾乎是近百名七階才能夠誕生一名天仙,難度之大超乎想象。

而剩下的幾個帝國之中有多少七階,加起來恐怕都不到一百吧?

就這麼一點基數,說他們能夠在三大帝國消化地盤的數年之內,有幾人能夠成功踏破天人界限,成就天仙。打死這三大帝國剩餘的天仙都不相信。

所以三大帝國很放心的任由各國長流的軍閥胡鬧,管他們是相互爭鬥,還是靜靜種田,都跟三大帝國沒太大的關係。

等三大帝國騰出手來的時候,不管這些勢力發展的有多好,也不過是一隻稍大一點的螻蟻,並且它們的發展還爲三大帝國做了嫁衣,讓三大帝國接收的時候能夠更平穩,更有秩序。

就在這種情況之下,鍾御的御國出動500萬大軍南下討伐韓魏兩國,不,應該說是兩個已經亡國的區域。

也就根本難以引起三大帝國的重視。

在他們的眼中,御國近些年雖然發展迅速,並且猶如不死小強一般,能夠在大明朝數次征伐之中存活,的確有着幾分能力。

可這也不過是大明朝的八階天仙沒有出手罷了。

要是大明朝的天仙真的出手,認真的對付這個小小的叛逆,御國所表現出來的實力,雖然相較於一般的地方勢力是一個極爲強大。

甚至天仙以下的積蓄,底蘊比一般的帝國還要強,但相比於一位天仙來說,也不過是多費一番手腳的功夫罷了,提不上什麼。

終究是那一句話,不成天仙終爲螻蟻。

沒有天仙級別相同的戰力,哪怕你現在再輝煌,也不過是過眼如煙,曇花一現,要不了多久就會消失。

所以御國如今出兵韓魏兩國遺土,雖然引起了三大帝國一定的重視,但卻並沒有放在心上,依舊聽之任之。

甚至在他們的心裡,有這麼一個較爲強力的國家來整合韓魏兩國,恢復那裡的秩序,等到三國各自抽出手來,再一次開始大規模的擴張時刻,御國維持好的秩序和發展好的經濟,就能夠被三國以強大的實力完整的接收過來。

所以御國的出手根本不會引起三國的敵視,甚至還會提供一定的幫助。

因爲在自信的三國眼中,御國做了再多也不過是給他們打工罷了,而且還是免費的那種。

就這樣,御國擴張土地最大的阻礙,三國各自的天仙就這樣消去了。

鍾御提着的心也終於放下,心情舒暢之下開始大刀闊斧的進行者,他的擴張計劃。

韓魏兩國地域廣大,全部加起來足足有着47省。

這麼大的地盤,鍾御想要將它全部吞下,自然沒有那麼容易,先不說自己的兵力能不能完全鎮守。

就說這些地方上盤踞的地方軍閥,經過這段時間的混戰,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本就不是那麼容易消滅的。

所以鍾御並沒有打算分散兵力,而是集中全部的軍隊着重攻擊一點,先打算在南部奪下一塊大的地盤,打開局面之後再四處開花。

而鍾御的進攻目標,就放在了韓國的北部五省。

韓國的北部五省是原韓國御原大明的交界地帶,歷來就屯有重兵,乃是韓國入侵大明的重要基地。

以往在這裡不知有多少韓國的軍隊,經過北部五省的補給,從而輕易的入侵大明。

當鍾御入侵的消息傳來,整個韓國境內的軍閥震盪,他們可是早就聽說過御國的大名,對於御國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陌生。

以往御國與大明朝廷正規軍數次的交鋒,其中戰鬥之慘烈規模之宏大以及與國動員力之強大早就申文周邊各國,引得所有人警惕不已。

如今,御國入侵韓國故土,以如今韓國故土的情況,分爲了數十股強大的軍閥,各自擁着數千數萬的兵馬,實力極爲分散。

再加上彼此之間的爭鬥,各自有着深深的矛盾,根本就不可能聯合在一起。這種羸弱的抵抗力量,又怎麼能夠擋得住御國強大的500萬兵力呢?

所以這些諸侯都惶恐了起來,各自之間商討着對策,想要串聯,但因爲各自的利益糾葛又聯合不到一起,甚至還當場打了起來,在沒有開戰之前就消耗了一部分力量。

最終在鍾御的大軍與敵人交戰的時候,這些韓國的諸侯聯合之意還在商討,根本沒有結成一個像樣的聯盟。

這種情況之下,鍾御自然是沒有絲毫的顧忌,連連派遣大軍,一舉奪下了北部五省。並且趁勢向着中部六省進軍,打算一舉奪下韓國的腹地,然後以此爲中心向四周開花,徹底的吞併韓國。

第333章楚越之戰一第382章鐵炮隊第148章神權與王權第35章 新城第383章傷亡慘重第143章盟約第387章簡化版的魔功第196章慷慨悲歌第88章黃巾平定第109章埃德爾第395章不封刀第10章 威懾第331章格局劃分第250章求援之議第395章不封刀第191章突圍第254章北方危局第220章聚散流沙第61章房陵郡(加更三)第308章劉禿子的不安第129章欲罷不能(求訂閱)第457章烈焰焚燒第55章 鑄聖庭之法第449章金華府中蘭若寺第308章劉禿子的不安第378章整編上第392章優勢漸增第38章 歸屬第484章畏懼第427章歸德府之戰下第382章鐵炮隊第145章隔河對峙第143章盟約第124章大局已定(求訂閱)第470章前期交鋒第139章危機第198章幻法陰陽第126章西南戰局(求訂閱)第329章紛亂歲月第348章天庭初建第103章北伐第268章農家的依靠第169章陰陽攻墨第115章欺詐與欺詐第146章渡口爭奪第161章系統消失了第210章將相和第475章逼迫第159章大爭之世第479章動盪第456章太陽神火第177章醉仙樓第486章唐帝國滅上第464章破山伐廟上第143章盟約第370章腳步受挫第459章極限第76章 雲南郡第163章大略第293章戰爭平息第153章水貨果然不行第41章 衝突第446章初步戰略完成第139章危機第401章金色利劍第235章趙國的雄起第51章 報復第337章七國的實力下第190章奸佞橫行第211章韓非第23章 忠誠第358章吞酒童子第191章突圍第44章 玩弄第345章亂戰三第22章 民心第24章 禁衛第77章 坑殺(求推薦)第268章農家的依靠第417章懲罰第16章 劣勢第465章破山伐廟中第424章階級第403章破敵第440章清剿妖族餘孽第254章北方危局第467章勾心鬥角第283章會面第124章大局已定(求訂閱)第278章戰後瑣事一第45章 人口第156章回師平叛第267章農家的心思第184章權力與美人第262章齊國之謀第475章逼迫第192章敗亡之機第207章夜幕第427章歸德府之戰下第2章 系統初現
第333章楚越之戰一第382章鐵炮隊第148章神權與王權第35章 新城第383章傷亡慘重第143章盟約第387章簡化版的魔功第196章慷慨悲歌第88章黃巾平定第109章埃德爾第395章不封刀第10章 威懾第331章格局劃分第250章求援之議第395章不封刀第191章突圍第254章北方危局第220章聚散流沙第61章房陵郡(加更三)第308章劉禿子的不安第129章欲罷不能(求訂閱)第457章烈焰焚燒第55章 鑄聖庭之法第449章金華府中蘭若寺第308章劉禿子的不安第378章整編上第392章優勢漸增第38章 歸屬第484章畏懼第427章歸德府之戰下第382章鐵炮隊第145章隔河對峙第143章盟約第124章大局已定(求訂閱)第470章前期交鋒第139章危機第198章幻法陰陽第126章西南戰局(求訂閱)第329章紛亂歲月第348章天庭初建第103章北伐第268章農家的依靠第169章陰陽攻墨第115章欺詐與欺詐第146章渡口爭奪第161章系統消失了第210章將相和第475章逼迫第159章大爭之世第479章動盪第456章太陽神火第177章醉仙樓第486章唐帝國滅上第464章破山伐廟上第143章盟約第370章腳步受挫第459章極限第76章 雲南郡第163章大略第293章戰爭平息第153章水貨果然不行第41章 衝突第446章初步戰略完成第139章危機第401章金色利劍第235章趙國的雄起第51章 報復第337章七國的實力下第190章奸佞橫行第211章韓非第23章 忠誠第358章吞酒童子第191章突圍第44章 玩弄第345章亂戰三第22章 民心第24章 禁衛第77章 坑殺(求推薦)第268章農家的依靠第417章懲罰第16章 劣勢第465章破山伐廟中第424章階級第403章破敵第440章清剿妖族餘孽第254章北方危局第467章勾心鬥角第283章會面第124章大局已定(求訂閱)第278章戰後瑣事一第45章 人口第156章回師平叛第267章農家的心思第184章權力與美人第262章齊國之謀第475章逼迫第192章敗亡之機第207章夜幕第427章歸德府之戰下第2章 系統初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