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傷亡慘重

千曲川一段不寬的河面,也就是幾十米到一百米,可是就這麼短短的距離,道場兩萬大軍渡河,卻用了整整三個多小時。

並且這麼長的時間,大軍也並不是全部渡過了河,而只是先鋒一千多人上了對面河岸而已。

後面還有一萬多的大軍正眼巴巴的看着竹筏,等待着自己捱上批次過河。

不過雖然這些大軍正在等待着過河,可並不是所有人都希望自己上戰場。

剛剛奪河渡江的戰爭,可是深深嚇壞了軍隊之中不少的新兵蛋子。

道場大軍雖然人數多,加起來足足有這20人。

可正因爲人數擴張的太快了,很多原本鍛煉出來的軍隊精銳被分擔到各個新建的軍隊當中充當軍官。

這就導致瞭如今的各自軍隊之中,摻雜了大批的新兵。

總體的組成大概是2比3的配備。也就是兩名老兵帶三名新兵,並且那兩名老兵也不是什麼經驗豐富的沙場精銳,只是上過一兩次戰場,見過一點血半生不熟的老鳥。

這些老兵中還有很多人甚至連人都沒殺過,只是跟着軍隊斗南闖北,眼見開了一點,面對這些廝殺場面不怎麼驚慌,能夠保持一定的鎮定罷了。

如今看到剛剛的渡河場景,不管是老兵,還是新兵,真是心裡深深的嚇壞了。

之前爲了渡河總共扎出了五千個竹筏,但河面就那麼寬,大軍並不的長度也就那麼長,不可能真的五千個竹筏一下子送上去。

實際上五千個竹筏是分批次的,也就是一千個一千個的上。

每個竹筏裝載4人,一千個竹筏也就是4000人渡河,規模已經不小了。

不過渡河雖然說頗爲順利,但其中的損傷確實大得驚人。

道場大軍之所以能夠一戰而下,不過一個上午就奪下了渡口,將第一批大軍送到了河對岸,勉強紮下了一個小小的釘子。

靠的就是這不計損失,不顧及麾下大軍人員傷亡的狠勁。

首先就是剛剛聯軍的弓箭阻擊了。

雖然說這些弓箭射得極沒有章法,不能夠有效的配合起來,組成一批批的箭陣,形成有規模有效率的屠殺。

但那終究是整整上萬的弓箭手,儘管他們手裡的弓箭是鑄造極爲粗劣的獵弓,甚至連獵弓都不如。

再加上他們射得頗爲稀稀落落,很多人都甚至沒有瞄準,直接就把手中的弓箭給射了出去。

這種使用弓箭的章法頗爲沒有效率,可以說大半的弓箭都射空了。

甚至有的箭矢射在人的身上,因爲沒有多大的力道,甚至連人體上的肉都插不進去,直接給彈開了。

可那一萬個人射一次箭,就是一萬枚箭頭,這一萬枚箭頭只要你有那麼一兩千射在人的身上,這其中又有他三四百個箭頭射中了要害,那麼這種殺傷力就頗爲可觀了。

鍾御的道場大軍建立沒有多久之前,因爲只是顧着擴張,再加上道場不宜組建軍隊。所以什麼軍備裝甲都是偷偷的積蓄,根本沒有多少。

之前道場兩萬精英弟子,外加3萬外編人員,靠着繳獲那些豪族的儲備,再加上自己積蓄的一些,才能夠勉強一人一副皮甲。

甚至很多人連皮甲都沒有,只是套了幾個竹甲,勉強算是有了一點防護而已。

可是接下來新收編招募的15萬大軍作爲新來人員,遠遠稱不上核心精銳,而且道場也沒有這麼多經濟條件,和足夠的時間來爲他們配備裝甲。

所以基本上每個人只不過身上扯了幾身看得過去的衣服,將它們統一染成藍色,就算是一個軍服了。

這種軍服的防護力頗爲無力,甚至基本上可以稱得上沒有。畢竟只不過是幾個薄的嚇人的粗布衣服,哪裡擋得住鋒利的刀槍。

不過,就算是這種裝備待遇,能夠統一服裝,在天下各國土豪大明的眼中,就已經稱得上是闊氣無比了。

日本是一個窮得讓人無語的地方,再加上常年大戰,基本上所有的民生建設通通凋零,除了種田和打魚這些維持生計的基本生產之外,其他的都是通通邊緣化。

那些大名土豪爲了徵集足夠的兵糧,紛紛嚴令之下的百姓只能夠去生產一些能夠帶來糧食的作物。

而那些老百姓爲了活命,也沒有心思去想別的東西,都是將一門心思放在了從地裡刨食上。

在這種情況之下,養蠶織布,就成了一個頗爲稀有甚至奢望的名詞。

在日本很多的平民家裡,常常五六個人共用一兩件衣裳,通常都是誰出門誰穿的。

而在這種情況之下,日本的戰爭通常是出動武士作爲軍官,然後從自己領地內徵發一些農民,給他們一柄竹矛,甚至乾脆就是讓他們自帶一點農具,就這樣拉上戰場了。

至於說統一服裝什麼的,別開玩笑了,有這個錢還不如多打幾柄武器,多買一些軍糧,充實戰略物資。

甚至很多大名麾下的武士,他們身上穿的衣服都只有一兩套,只能夠勉強換一下而已。

並且各自的樣式根據各自家族的富裕不同,模樣也是千奇百怪,花樣頗多。

很多大名麾下打仗的時候,雙方軍隊的衣服其實都差不多,基本上難以辨別,因爲都是一些普通老百姓的衣服。

爲了區分,只不過是在雙方的某個地方做點標記,以此讓各自麾下的士兵知道誰是誰的隊友,誰是誰的敵人。

所以鍾御的大軍能夠統一服裝,在戰國各地的人來說,不管是上至大明土豪,下至賤民百姓,在他們眼中都是奢侈的過分了。

不過說了這麼多,鍾御麾下的大軍防護力其實還是很薄弱的。

在剛剛被弓箭射了近半個小時的時候,雖然終於衝破了層層阻截,距離對岸只有十幾米甚至幾米的距離。

但就是這麼一會時間,被弓箭射死的人數就高達兩千多人。

更不用說之後的鐵炮隊上場了。

那鐵炮的威力可比弓箭高多了,雖然說組裝比較麻煩,遠遠不如弓箭迅速。

可奈何人家一命中就死人。

在將鐵炮隊分成三批之後,一輪下來,就能帶走將近300條道場大軍的生命。

這些鐵炮對射了足足有他20分鐘,大概十六七輪的樣子。

在這樣炮火的轟擊之下,大概有4000人徹底的葬身在河底之下。

更不用說鐵炮射擊的同時還有那些討厭的弓箭手在打輔助,讓得傷亡更是嚇人。

就這麼一段的距離,當聯軍第一批大軍到達對岸的時候,就已經死亡了7000人。

這已經是道場大軍總數1/7的傷亡了。

第82章刺殺(求推薦)第428章戰後餘波第465章破山伐廟中第406章自爆第207章夜幕第462章神星道第74章城破第340章目不暇接下第79章 攻城下第215章伐秦之策第322章殘酷的巷戰第13章 城池雛形第306章小道消息漫天飛(第二章)第139章危機第72章弓弩第12章 聯合與叛亂第307章大人饒命(第三章)第470章前期交鋒第340章目不暇接下第389章常備兵上陣第299章回首第10章 威懾第228章韓國的困境第228章韓國的困境第252章大戰序幕第210章將相和第457章烈焰焚燒第144章追逃第396章埋伏第373章亂世兒女第369章道場擴張第261章封賞之議第232章利益第414章終極目的第1章 陌生的地方第404章反轉第52章 縣國第160章戰略發展第201章兩國和談第152章仙與神第292章大勢變化三第174章半途而廢第243章東皇太一第218章蓄勢待發第281章邀請第353章紅燈籠注視着你第65章 破關第164章北伐序幕第211章韓非第321章鮮血堆積的神兵第199章城中涌動第367章挑釁第448章洗牌第96章關破(求推薦)第75章兵分四路第214章國之將傾第423章底蘊第456章太陽神火第191章突圍第274章姬無夜的出路第62章 滅族第121章變化第425章歸德府之戰上第414章終極目的第343章亂戰一第179章飛雪玉花第44章 玩弄第27章 弱者第81章黃巾起義第468章等待第164章北伐序幕第481章天下動盪上第260章帳中酒會第36章 掃蕩第298章第二次合縱聯盟成立第249章魏王的抉擇第350章半神世界第110章出征方案第61章房陵郡(加更三)第254章北方危局第382章鐵炮隊第10章 威懾第24章 禁衛第444章城破第396章埋伏第347章神魔秘事第12章 聯合與叛亂第52章 縣國第16章 劣勢第153章水貨果然不行第136章斬首戰術第112章赤火獸第447章風雨飄搖第124章大局已定(求訂閱)第277章勝利者的想法第62章 滅族第8章 勝利第147章北部崩潰第79章 攻城下第373章亂世兒女
第82章刺殺(求推薦)第428章戰後餘波第465章破山伐廟中第406章自爆第207章夜幕第462章神星道第74章城破第340章目不暇接下第79章 攻城下第215章伐秦之策第322章殘酷的巷戰第13章 城池雛形第306章小道消息漫天飛(第二章)第139章危機第72章弓弩第12章 聯合與叛亂第307章大人饒命(第三章)第470章前期交鋒第340章目不暇接下第389章常備兵上陣第299章回首第10章 威懾第228章韓國的困境第228章韓國的困境第252章大戰序幕第210章將相和第457章烈焰焚燒第144章追逃第396章埋伏第373章亂世兒女第369章道場擴張第261章封賞之議第232章利益第414章終極目的第1章 陌生的地方第404章反轉第52章 縣國第160章戰略發展第201章兩國和談第152章仙與神第292章大勢變化三第174章半途而廢第243章東皇太一第218章蓄勢待發第281章邀請第353章紅燈籠注視着你第65章 破關第164章北伐序幕第211章韓非第321章鮮血堆積的神兵第199章城中涌動第367章挑釁第448章洗牌第96章關破(求推薦)第75章兵分四路第214章國之將傾第423章底蘊第456章太陽神火第191章突圍第274章姬無夜的出路第62章 滅族第121章變化第425章歸德府之戰上第414章終極目的第343章亂戰一第179章飛雪玉花第44章 玩弄第27章 弱者第81章黃巾起義第468章等待第164章北伐序幕第481章天下動盪上第260章帳中酒會第36章 掃蕩第298章第二次合縱聯盟成立第249章魏王的抉擇第350章半神世界第110章出征方案第61章房陵郡(加更三)第254章北方危局第382章鐵炮隊第10章 威懾第24章 禁衛第444章城破第396章埋伏第347章神魔秘事第12章 聯合與叛亂第52章 縣國第16章 劣勢第153章水貨果然不行第136章斬首戰術第112章赤火獸第447章風雨飄搖第124章大局已定(求訂閱)第277章勝利者的想法第62章 滅族第8章 勝利第147章北部崩潰第79章 攻城下第373章亂世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