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滅了三個部落之後,象徵着鍾御已經平定了整個遺失之原東南部的地盤,成爲了一個擁地百里,治下人口上萬的諸侯。
距離他統治人口上萬的領地目標,邁出了最後一步,只要回到領地的內政大廳,就可以讓系統開始升級,自己也就能夠建立自己的國家,完善自己的制度,開始自己的修煉之路。
將那三個經過自己一番殺伐,人口損失很大的部落集中起來。比其他俘虜的人口經過一番調配,調和了男女的比例,重新的在周圍建立了一個亭級的聚集點。
經過這最後的三場戰鬥,鍾御完美的控制了周圍整個扇形區域的地方。成功地達到自己的戰略目的,將整個領地連成一片。
使自己的後方可以修養的地方大大增強,戰略縱深也達到了百里之長,可以極大的提升自己能夠,使用的戰術戰略,就算有不可預測的敵人前來攻擊,能夠調度的地方也就多了起來。
不至於像之前那樣,整個領地就像一個彎彎曲曲的河。如果被別人從中間攻擊,就像被打中了七寸的蛇一樣,非常的致命。稍有不慎就死無葬身之地,便能連吃帶吞的一口消化。
留下的那五十個野蠻人僕從,與那些精壯士卒混合就地防守,鍾御獨自帶着100人的禁衛軍,返回了自己的洛陽城。
出來將近二十餘天,他也有些想念洛陽城了,雖然其中沒有自己的任何親人,家人。但他卻是自己的根基,自己唯一的依靠,不知不覺之中,自己已經在那裡建立了濃厚的眷戀感。
在那些領民的期待之中,鍾御沒有任何的解釋,直接打道回府。只是留下了一個禁衛,在跟那些領民簡單的介紹一下這次出征的情況,以及他們親人現在所在的位置,正在幹什麼?以安領地衆人的心。
上一次迫於無奈,自己實力還有所不足,還需要依靠這些領民。所以不得不放下身段,有些低聲下氣的向他們解釋自己那次出征的情況。而現在,自己羽翼漸豐,就要建立自己的國家,哪還有心情來附和這些低賤的下民是什麼樣的感受。
拋開這些領民那喧譁煩躁的議論之聲,鍾御徑直的帶着自己的護衛,一路回到了久違的府邸。
回到了自己的書房之處,自己心情慢慢地安寧了下來,這個習慣他自從來到這個世界就一直保持了下來,他覺得在這書房之內,那滿屋的書卷能夠讓他豐富才識,修養身心,是提升自己底蘊的不可多得之處。
久而久之,自己有煩惱,也習慣性的來到這裡,讓他對這個地方產生了一種難以言喻的眷戀,是以他將這裡當成了自己的禁臠,任何人都不能夠擅入,哪怕是搞衛生,也是自己親自來做。
此時,書房之內,靜心凝神的檀香點燃,香氣四處瀰漫,周圍雲霧繚繞,好一派修身養性之地。
鍾御此時在寫寫畫畫,卻是在整理的這一次出征,所有的收穫與領地這段時間之內的發展。將所有的問題全部都寫出來,自己不斷的思考和排除,能夠讓自己的思緒更加的清晰,從而減少出現的紕漏。
這是他成爲一個領主之後,清楚的明白自己的短板,明白自己是什麼智計過人之輩,只能以勤補拙,以足夠的小心謹慎彌補自己的謀略所缺。
這一次出征,總共掠奪到人數爲七千左右的人口,建立了三個鄉級行政區,八個亭級聚居點。成功地將自己的勢力範圍覆蓋了方圓百里,擁有了一個縣的地盤,從此讓自己的勢力格局,就此與衆不同。
這種位格晉升可不是之前那種小打小鬧,以前那種戰鬥,不管如何的激烈,放在古代的王朝那就屬於上不得檯面的幾個村莊之間的互相械鬥。就算鬧得帶如何激烈,死的人再多。上位者也不會在意,頂多斥責一下縣令的不能盡職,懈怠職守罷了。
而現在就不同了,一個縣的地盤,方圓百里,口衆上萬,擁城一處。毫不誇張地說,誰據有一縣之地,苦心發展幾年,積蓄出上千兵甲,在據守幾處險要之地。
完全可以關起門來,自己建設一個國家,躲在小地方稱王稱霸了。若是碰到野心比較大一點的,力求進取,完全可以以自己縣的地盤作爲根基,圖謀周邊地區,若是趁着王朝傾覆之際,趁勢攻略周邊數縣,在稍加休養生息,那麼一個可以擁地千里,稱孤道寡的根基就可以形成了。
若是時來運轉,天意眷顧,說不得可以趁勢而起,與天下英雄爭奪真龍之位,問問那九五之尊到底是何滋味。就算時運不濟,也可以據險而守,列土封疆,成爲割據一片區域的王候。
是以,歷朝歷代之君王,無不視縣令爲國之根基,天下之基石,無比之重視。並且將一縣之地作爲最基本的行政單位,每一個任命的縣令名單都要親自過目,認真審覈,不敢有大意。
視選好一個縣令可以使國家長久穩固,增加國運,實在是一個縣令的權力太過於重要。如果選不好,縣令貪贓枉法,橫徵暴斂,有極大的可能激起民憤,就此叛亂,如果不能及時平定,那麼很有可能蔓延州郡,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作爲縣一級的地方行政首腦,知縣、縣令的職能涉及一縣的軍政、民政、行政、財政、司法等多方面,在協調中央與地方關係、穩定地方統治秩序等方面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所以選好一個縣令,國家的統治也可以大大的加強。不會出現上不知下情,下不知上意的情況發生,有了溝通,矛盾也就可以少很多的,自然而然會民生安定,百姓樂業,也就沒有人想跑出來造反,皇帝就可以舒心地幹下去,你好我好大家好,何必鬧得那麼不愉快。
所以,據有一縣之地,在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已經算是一個小國的領地了。他的名聲在所有諸侯國中,都算有所耳聞。
所以,儘管後世一個又一個王朝更替,不斷的消失與崛起。但是縣卻一直都被作爲諸侯的封地,封地的主人被稱爲君。君者,帝也,諸侯也。
一個縣的地盤,也就一直在中國古代成爲了一個最低級的國家。就算在大統一之後。王國,郡國,縣國,這三個等級尤其在漢晉時期最爲常用。一直延續到隋唐時期才消完,但也只不過是換了一種形式罷了。
所以,在古代任何人的眼中。擁有了一個縣的地盤,就能夠稱爲國君了,稱孤道寡,不外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