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魏王的抉擇

秦國的河東郡,他的首府安邑城,此刻正被魏國的20萬大軍不斷的圍攻,形勢岌岌可危,雄峻的安邑城彷彿隨時都能被魏軍攻破。

這聽起來似乎有些很不可思議,但事實就是如此。

秦國城中的守軍雖然有15萬人,僅僅比城外的魏軍少他5萬,但戰爭從來都不是靠數量來衡量的,決定的因素有天時地利人和。

秦國徵召的援軍,雖然有十萬人,但大多都是魏國原本故土的子民,他們雖然和魏國分開,已經近五十年了,但在老一輩人的影響之下,對於魏國還是有那麼一些些感情。

而秦國,他們也不是那麼的排斥,魏國和秦國相加起來,對於那些援軍來說,在他們心裡的分量是同樣的。

所以他們打起戰來極爲消極,可以說是出工不出力,城中原本的5萬秦軍看到之後,雖然心裡憤恨不已,但考慮到雙方的數量,以及城外還有魏國大軍在虎視眈眈,也就不敢造次,只能隱忍了下來。

而城外的魏軍看到這種情況之後,也是極爲聰明的選擇,猛攻老秦人守衛的那些城牆,對於這10萬援軍的守城地點,只是派了一些人做做樣子,雙方像演戲一樣假打假鬧。

沒有了這10萬主力軍隊的牽制,剩下的20萬魏國軍隊就可以猛功那5萬人所謂的薄弱城牆,有了人數上的優勢,儘管魏國在攻城器械上並不出衆,比起秦國的守城器械來說更是落後許多,但在不計損失的代價之下,還是數次的攻上了城頭,差點就拿下了安邑城。

如今戰爭已經持續了十餘天,是那10萬援軍損失倒是沒有多少,原本的10萬人只是有上千人倒黴,不小心被誤傷到,其他的多爲完好無損,還活蹦亂跳的站在那裡。

可是剩下的5萬老秦人組成的守軍,那就悽慘到了極點。

死去的那2萬多人就不去說了,活下來的有1萬多人個個負傷,還有五千多人受了重傷,徹底的退出了戰場,只有剩下六千多人才是真正的完好無損,保持着最爲強大的戰鬥力。

不過秦軍死了這麼多人,城外的魏軍也沒好到哪裡去,整整6萬人徹底的倒在了戰場之上,還有2萬人受了重傷,退到了後方休養,傷愈之後,估計也是一個殘廢,只能悽慘地過完他悲涼的一生。

畢竟現在可沒有什麼受傷撫卹金,老百姓給國家當兵那是義務的,甚至於武器軍糧都要當兵的自備,國家沒有任何義務給。

城外魏軍的大營之中,士氣一片低迷,損失近半的魏軍,已經快打到他們崩潰的極限,正走在一個刀刃邊。

魏王現在面臨着兩個選擇,一個是繼續強令大軍攻擊安邑城,看看能不能在士氣崩潰之前,奪下這座城池。又或者現在暫時休兵,讓士氣恢復之後,再行攻城。

貪婪的魏王現在正猶豫着,他想要拿下這座安邑城,恢復自己祖先的榮耀,讓自己在魏國的歷史上留下厚厚的一筆,讓自己的子孫後代稱自己爲明君,魏國的中興開拓之主。

可是他不大的膽子,讓他不敢冒險,聽着大軍崩潰,軍隊譁變的危險去攻城,如果沒有及時拿下這座安邑城,導致士兵譁變,那麼不但魏國之前的努力功虧一簣,就連魏王自己都有生命危險。

可是貪心的他又不想放棄,給城中的守軍休養生息的機會,非常爲難的抉擇在他心中糾纏着,左右爲難。

魏王的中軍大帳之內,此刻正在歌舞昇平,一個個資源上加的舞女正在跳着一個個動人的舞蹈,往來之間語笑倩兮,吸引着大帳之內一個個將軍癡迷的目光。

可是如此良辰美景,魏王卻沒有心情去欣賞,他的眉頭緊緊的皺着,不時挑動的額頭表示他心情的煩悶。

如今這座安邑城,對於魏國來說太過於重要了。

首先,不要說什麼恢復魏國的領土,光復祖先的榮耀這類虛幻。就先說說佔領了一層,對於魏國有什麼好處?

如今的魏國,他在地圖上的樣子呈現出一種頭重腳輕的模樣,在東部,也就是如今魏國的國都大梁所在,他與魏國東部的四個郡縣連成一片,厚實無比。

可是西面,就是剛剛佔領的河內郡以及河東郡大部,兩個郡的地盤狹長無比,北方就是趙國,南方就是韓國與秦國的三川郡。更西面就是秦國的內史郡,承受着極大的壓力。

爲了保住這些剛剛收復的領土不丟失,魏國就必須拿下安邑城,以之爲東部的重鎮,全力防禦秦國咸陽方面的壓力。

至於南方的三川郡,魏王相信,只要打敗了秦國,三川郡,不是讓魏國收入囊中,就是再次復歸韓國所有,那麼他的壓力自然也就大大減弱。

面對韓國的威脅,與面對秦國的威脅,那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更不用說,如今的魏國與韓國還是盟友,正處於蜜月期,而且就算打退了秦國,有着歷史教訓,韓魏兩國也會齊心協力,共同抵抗秦國東出,將秦國封鎖在函谷關內。

這些實際的威脅說完了,那麼就來說說佔領安邑城之後,魏國將會得到哪些精神上的支援。

安邑向來是魏國的首都,在100年前,魏國的首都就立在安邑城,並且以安邑城爲中心,向東奪取了如今的大梁等地,向東奪取了秦國的河西之地,也就是秦國如今的咸陽城周邊這一大片區域。

可以這麼說,在魏國定都安邑的時候,整個魏國都是積極進取,不斷的開疆擴土,蒸蒸向上的蓬勃發展時期。

而丟了安邑之後,魏國可以說幾乎沒有再擴張過任何一片領土,反而在不斷丟失自己的西部領地,讓魏國的地盤不斷萎縮到不到1/4的樣子,幾乎離滅國也不遠了。

如果魏王,能夠拿下安邑城,那將大大的振奮魏國上下的人心,讓他們對於魏國的未來真正的有着期待,從心底裡認可魏國已經真正的崛起。

第322章殘酷的巷戰第218章蓄勢待發第392章優勢漸增第217章匈奴投降第173章利箭縱橫第459章極限第36章 掃蕩第286章表態第29章 部落的亂局第95章背叛第331章格局劃分第295章短暫的和平一第272章誘惑驅使第34章 大陸歷史第244章修煉的前路第19章 誘惑與壓迫第87章 封賞(求推薦)第166章此消彼長第149章代天而伐第456章太陽神火第51章 報復第170章困惑第484章畏懼第447章風雨飄搖第377章尋找盟友第316章論三光政策的好壞第71章 攻防戰第53章 赴任第23章 忠誠第5章 基業漸成第400章艱難的抉擇第378章整編上第148章神權與王權第213章紫蘭軒第131章沒有錢該怎麼修煉(求訂閱)第199章城中涌動第233章魏國的戰略第216章北疆戰局第39章 歸納第40章 超凡體系第180章一觸即發第485章陣破人亡第401章金色利劍第398章陣法對抗第1章 陌生的地方第377章尋找盟友第53章 赴任第156章回師平叛第109章埃德爾第350章半神世界第423章底蘊第92章大勢所向第79章 攻城下第309章兇獸出籠第130章功法(求訂閱)第464章破山伐廟上第422章妖魔當道第264章兄弟情深第349章混沌洪流第172章死亡的藝術第37章 威懾第417章懲罰第81章黃巾起義第169章陰陽攻墨第328章叛軍的雄起第353章紅燈籠注視着你第291章大勢變化二第262章齊國之謀第273章聯軍的逆襲第170章困惑第403章破敵關於最近爲什麼每天兩更的解釋與說明第280章戰後瑣事三第94章內患(求推薦)第121章變化第39章 歸納第425章歸德府之戰上第152章仙與神第299章回首第234章六國的慾望第150章天道之下皆螻蟻第493章大結局上第383章傷亡慘重第18章 無常第36章 掃蕩第306章小道消息漫天飛(第二章)第215章伐秦之策第209章新鄭城第389章常備兵上陣第480章佈局完成第106章領地的現狀第105章回歸與毀滅第448章洗牌第331章格局劃分第83章過猶不及(求推薦)第137章忠誠與忠誠第32章 順從和抵抗第363章威名遠播第177章醉仙樓第384章民風
第322章殘酷的巷戰第218章蓄勢待發第392章優勢漸增第217章匈奴投降第173章利箭縱橫第459章極限第36章 掃蕩第286章表態第29章 部落的亂局第95章背叛第331章格局劃分第295章短暫的和平一第272章誘惑驅使第34章 大陸歷史第244章修煉的前路第19章 誘惑與壓迫第87章 封賞(求推薦)第166章此消彼長第149章代天而伐第456章太陽神火第51章 報復第170章困惑第484章畏懼第447章風雨飄搖第377章尋找盟友第316章論三光政策的好壞第71章 攻防戰第53章 赴任第23章 忠誠第5章 基業漸成第400章艱難的抉擇第378章整編上第148章神權與王權第213章紫蘭軒第131章沒有錢該怎麼修煉(求訂閱)第199章城中涌動第233章魏國的戰略第216章北疆戰局第39章 歸納第40章 超凡體系第180章一觸即發第485章陣破人亡第401章金色利劍第398章陣法對抗第1章 陌生的地方第377章尋找盟友第53章 赴任第156章回師平叛第109章埃德爾第350章半神世界第423章底蘊第92章大勢所向第79章 攻城下第309章兇獸出籠第130章功法(求訂閱)第464章破山伐廟上第422章妖魔當道第264章兄弟情深第349章混沌洪流第172章死亡的藝術第37章 威懾第417章懲罰第81章黃巾起義第169章陰陽攻墨第328章叛軍的雄起第353章紅燈籠注視着你第291章大勢變化二第262章齊國之謀第273章聯軍的逆襲第170章困惑第403章破敵關於最近爲什麼每天兩更的解釋與說明第280章戰後瑣事三第94章內患(求推薦)第121章變化第39章 歸納第425章歸德府之戰上第152章仙與神第299章回首第234章六國的慾望第150章天道之下皆螻蟻第493章大結局上第383章傷亡慘重第18章 無常第36章 掃蕩第306章小道消息漫天飛(第二章)第215章伐秦之策第209章新鄭城第389章常備兵上陣第480章佈局完成第106章領地的現狀第105章回歸與毀滅第448章洗牌第331章格局劃分第83章過猶不及(求推薦)第137章忠誠與忠誠第32章 順從和抵抗第363章威名遠播第177章醉仙樓第384章民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