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宥和宜兒夫婦在這窮擔心了一番,事情卻是根本沒照着二人預想中的方向發展。
三月初,苗西大戰爆發,龜苗國大將魔邇熾多率五千精銳夜襲了奔流城,因着苗西形勢緊張,奔流城是日夜輪防,所以魔邇熾多是久攻未下,戰至天明,魔邇熾多眼瞧着踏沙城的援兵轉瞬即到,不敢戀戰,這才退了下去。
奔流城之戰,龜苗國雖未討到便宜,可是卻成了苗西大戰的導 火索,苗西守備孟平東連夜上了八百里加急的摺子,而昀都金鑾殿上,啓明帝大手一揮,終於決定了正式向龜苗國宣戰。
只是關於統帥的人選,朝堂上文武百官卻各執一詞,互不相讓,最後也不知因着什麼,啓明帝是力排衆議,封了老將軍秦弼識爲徵西大元帥,統十萬精兵,遠征龜苗。
這秦弼識乃是樑王爺的授業恩師,原爲兩陝路總經略指揮使,兩年前被調回京師,入閣拜相,看似風光,明眼人卻是明白,這是當時如日中天的威欽侯籌謀而來的結果,實質上是明升暗降,除了一個朝華殿大學士的閒職外,他身上的實權已被悉數架空。只是後來威欽侯算計寧國公世子,侯府在一夜之間,被降等爲威欽伯府,加上魏道槐身故,昔日風光無限的威欽侯府便一蹶不振,被擠出了大輝朝堂上的權利中心。
與威欽侯府的遭遇恰恰相反,秦弼識卻在威欽侯府沒落之後,老樹逢春,重新被啓明帝啓用,接了魏道槐的任,做了巡城衛指揮使,一時實權在握,可謂是春風得意。
這秦弼識已年過六旬,也有大臣稱其年老,請求啓明帝另擇良將爲帥,可啓明帝根本不爲所動,堅持將其升爲徵西大元帥,令其統天朝精兵,遠征龜苗,可謂是對其依仗信重,一時間,很多心思活泛之徒,往樑王府上下疏通的頻率就跟着多了起來。
其實對於這位老將軍,姜宥下來後在宜兒面前對他的評價還是很高的,雖說這人是樑王一脈,但是這兩朝元老,無論是在軍中,還是爲官的風評上,都甚有聲望,啓明帝以他爲帥,雖是出人意料,但細思之下,卻也在情理之中。當然,這對於姜宥來說,也是巴不得的好事,要不然,擺在眼前的便是要和宜兒一別數月甚至更久了。
苗西的戰事最後亦是如姜宥事前預料的一般,秦弼識領兵拔黑鹿寨,斬敵三千之後,龜苗國大軍隱於叢林,不願與大輝天兵正面交戰,卻時而逞夜偷襲滋擾,秦弼識不堪其煩,引兵追入,卻屢遭埋伏,傷亡慘重,不得已退回了踏沙城。
至此,這場曠日持久的戰役正式進入了拉鋸戰。
戰場上兩國交戰,由來消耗巨甚,比拼的是國力儲備,大輝這邊,遠赴苗西,將士本就有些水土不服,糧草物資,一應供應,更是攀山越嶺,勞師動衆,可謂是苦不堪言。反觀龜苗國,苗西一帶本就是他們的地盤,而且龜苗一向崇尚以戰養戰,便是劫掠物質不成,也能在
叢林之中,打獵捕獸,基本做到自給自足。
是以,拉鋸對峙的時間愈長,便愈對大輝不利,秦弼識是深知其中的道理,只是苦於無計可施,只能這般乾耗下去。
只是這場戰事一拖就是一年有餘,戶部籌集軍餉是壓力極大,那戶部水尚書數次上表,稱爲此一戰,國力耗損過巨,國庫空虛,一利百害,是爲不值。
啓明帝也深知利害,可是戰事已起,大輝泱泱天國,總不能失了氣勢,主動求和。再加上朝中以寧國公,樑王爲首的主戰派堅持,啓明帝便咬了牙關將水尚書的摺子壓了下來。
啓明四年三月,寧國公府領頭捐了白銀萬兩,以作軍資,得寧國公府牽頭,京中的勳貴富豪,紛紛解囊捐贈,算是暫時緩解了戶部籌集軍餉的難處。
結果在啓明帝一再催促之下,五月初三,秦弼識親率大軍襲擊元枯寨,反而遭了龜苗大將魔邇熾多的埋伏,遭遇了苗西大戰之後最爲慘烈的一場大敗,史稱元枯寨潰敗。
突襲元枯寨的共計上萬兵力,最後能突圍逃回踏沙城的,不過兩千有餘,總旗以上的軍將,折了十八名,就連主帥秦弼識,也身披了數支流矢,被兵將死救回踏沙城後,便重傷昏迷不醒,一時間,大輝軍兵,士氣大傷,邊關告急的摺子便如雪片般傳回了京都。
啓明帝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從金鑾殿的龍椅上跌落了下來,暈了過去,是嚇壞了朝堂上的文武百官。
事態緊急,被太醫症治了過後,啓明帝忍着身體的不適,重新被擡上了金鑾殿,百官議政,以戶部水尚書爲首的主和派以我軍遭此重創,士氣低落,此消彼長之下,龜苗卻士氣大盛爲由,力主該先與龜苗國講和,以避其銳。
啓明帝躊躇不定,此時寧國公世子姜宥卻站了出來,駁斥了水尚書的求和之說。
啓明帝便問計於姜宥。
姜宥道:“臣以爲,我大輝與龜苗這一戰,最後定當大獲全勝。其因有三,一則國力,我大輝天朝上國,龜苗國不過蠻荒的彈丸之地,根本不能相提並論。二則軍力,我大輝有良將無數,精兵百萬,軍紀嚴明,軍力之盛,也遠非龜苗能作比較的。三則 民心,龜苗是蠻族,四處燒殺劫掠,弄的苗西民不聊生,怨聲載道,而我大輝興義師,討蠻族,乃是天命所歸,焉有不大獲全勝的道理?”
水尚書便道:“昭毅將軍既言之鑿鑿,又如何解釋元枯寨大敗的事實?”
姜宥道:“一時的勝敗,不足以論。蠻族佔了地利之便,又天性好殺,人人勇武,我軍莆一遇上,的確有些措手不及,不過他們沒得系統的訓備演練,不懂戰陣,這就好比散兵遊勇,雖然個個驍勇,終究又怎會是我訓練有素的大輝兒郎之敵?”
水尚書道:“昭毅將軍的這個終究,不知是要拖上三年還是五載?將軍又可知道,我大輝國庫究竟還能支撐多久?”
姜宥道:“水大人只看到我大輝的囧處,卻沒見那龜苗國的難處?”
水尚書冷笑道:“龜苗國向來崇尚以戰養戰,打的越久,只怕對其的影響便越小。”
姜宥搖頭道:“大人錯了。大人可知,去年龜苗爲何會忽然對我大輝用兵?”
“蠻族之人,不通教化,狼子野心而已。”
“非也!”姜宥道,“苗西一帶,已數年乾旱,草木枯竭,能供打獵的野獸也逐年遞減,龜苗國不是不畏懼我大輝的天威,實則是他們若再是龜縮在玄武城的話,他們根本就活不下去,所以纔不得不夜襲奔流城,拉開了這場大戰的序幕。”
“那又如何?”
“也就是說,龜苗國在這場戰爭之初,食物軍備已是不足,再經過了這一年的大戰,大人覺得,他們會比我們容易麼?”
水尚書呆了一下,沒能答上話來。
姜宥繼續道:“所以此時的龜苗,不過是強弩之末罷了,只要尋得戰機,再大敗他們一次,其勢必潰。”
啓明帝眼裡冒了精光,開口問道:“如何能令其大敗一回?”
姜宥道:“皇上莫要忘了,秦老將軍剛到苗西之時,便拔黑鹿寨,斬敵三千有餘,正所謂戰場之上,瞬息萬變,臣以爲,要伺機而動,尋一戰機出來,也並非是不可能的事情。”
啓明帝當即大喜,道:“昭毅將軍姜宥上前聽封。”
姜宥跨步上前,屈膝於地,垂首聽旨。
“擢昭毅將軍姜宥爲平西侯,去兵部職,領籍田大營事,即日出發,統籍田,淮水大營精兵五萬,馳援苗西,並全權瞎徵西一切事物,不得有誤。”
“臣領旨。”
其實,秦弼識披箭重傷,姜宥便知道,若要堅持對龜苗用兵,他上陣掛帥,只怕便成了定局,自然也不是說堂堂大輝,除他之外就沒了將帥之才,只是說到親近信重,他便是啓明帝心頭的不二人選,畢竟,聲名遠播者,像當年北漠大戰上立下不世之功的鎮遠侯常元忠,即便是願意再爲朝廷出戰苗西,啓明帝心中也會打上一個疙瘩,敢不敢再用此人尤是兩說。
只是姜宥原本就是寧國公世子,如今啓明帝又破格封侯,這番褒賞看重,試看朝堂文武,便是再無出其右者。
所謂軍情緊張,兵貴神速,從啓明帝金鑾殿上宣旨,第三日,姜宥就領了東山大營一批親兵,出了昀都,往籍田大營去了。
華陽郡主是愁喜交半,一方面欣喜姜宥受皇上賞識,並委以重任,可另一方面又是滿心滿肺的擔心,是以和宜兒是送了一路又一路,最後若不是宜兒在讓勸着,她幾乎就能跟着姜宥去了籍田大營了。
當然,宜兒心裡也是擔憂不捨,只是見華陽郡主淚流不止,都快哭成一個淚人了,她只能壓下心裡的離別之情,轉而不住的安慰起華陽郡主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