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心懷險惡李景隆

徐輝祖皺眉,立即出班開口替鄭沂求情,道:“微臣請陛下寬恕鄭大人!鄭大人也是一心爲公,請看在他爲國辛勞一輩子的份上,原諒他這一次吧!他的年紀大了,進了天牢就出不來了!”

徐輝祖這魏國公的威望和能量是非常大的,有他出言求情,六部九卿、衆位大臣也都紛紛跪地向朱允炆求情:

“陛下恕罪,鄭老大人對朝廷是耿耿忠心的,他只是一時出言無狀,請陛下寬恕……”

“請陛下寬恕,鄭大人……”

榮國公梅殷也出班奏道:“陛下剛剛御極登基,怎能囚禁當朝老尚書呢?梅殷也斗膽請求陛下從輕發落。”

聽了梅殷的話,李景隆臉色不太好看,但梅殷是他長輩,又是自己這方最強的盟友,他也不好反駁。

“鄭老尚書也是一心爲國,朕能理解。但當殿用御賜的玉笏板攻擊同僚確實不妥,所幸黃卿家並不怪罪。這樣吧,罰俸半年,鄭老尚書與黃卿家道個歉吧,雙方和解最好,曹國公以爲如何?”朱允炆終於來了個總結式發言。

李景隆躬身道:“陛下英明。”

跟黃子澄這個倖臣道歉?在朱允炆親自選拔的班底裡,其他的人鄭沂沒多大意見,但對於黃子澄卻是極爲看不起的。

現在讓他當殿對這個極度看不起的人道歉?簡直是比殺了他還難受。

鄭沂漲紅了臉,進退兩難地站在原地,看向黃子澄的眼光,滿是憤怒之色。

朱允炆卻自以爲自己想出來的辦法很好,他見鄭沂半天沒有動彈,不由發問道:“鄭愛卿?”

鄭沂叩首道:“陛下老臣自請處罰,引咎辭職!老臣年紀也大了,近年也深感年老體弱、精力不濟,繼續再待在禮部尚書的任上,唯恐尸位素餐,有辜於朝廷,請陛下恩准老臣還鄉!”

鄭沂做官很傳奇色彩,他是因爲名聲聞達於先帝之耳,被破格提拔至京,從白衣身份一步提拔爲禮部尚書的。

他是浦江人,家族從宋朝時候起一直到現在,已經三百多年沒有分家了。人稱“義門”一家千餘口人,長幼有序,相親相愛,和睦相處,少有爭端,先帝親賜匾額“孝義家”鄭沂因此一步登天成爲禮部尚書。

他勞心勞力,是爲了報答先帝的知遇之恩,先帝歸天之後,他其實對於高官厚祿也沒有什麼好留戀的了,最近發生這一系列的事,也讓他起了退隱之心。

鄭沂此言一出,奉天殿內一片寂靜,徐輝祖等託孤大臣也都皺起了眉頭。

朱允炆神色清冷,望着腳下垂垂老矣、滿頭白髮的鄭沂,他聽出了鄭沂的言外之意。

鄭沂他是寧可不當這個禮部尚書也不會向黃子澄道歉的。

朱允炆怒極,不再繼續裝模做樣地勸解,淡淡地道:“鄭愛卿既然要告老還鄉,朕便恩准了吧。加鄭愛卿爲太子少保,榮歸故里,吏部負責辦理好一切善後事宜。禮部尚書之位便由在京的雲丨南布政使陳迪接任,退朝。”

陳迪這個人曾經是李文忠的部下,本是李景隆推薦給朱允炆要去湖廣出任布政使,用以牽制湘王的,此刻出了禮部尚書的空缺,朱允炆是想也不想直接將腦中記得的陳迪提拔了上來。

他也不理會羣臣,徑自一甩袖子而去。

鄭沂身爲主管科考的禮部尚書,算得上是清流當中的領軍人物,門生故舊遍佈朝廷,今天卻被新君輕易“恩准”告老,去了官職。

衆臣紛紛爲他覺得可惜,多數跑到鄭沂旁邊去勸慰,看向黃子澄與李景隆的目光也多有鄙夷憤怒之色。

徐輝祖瞧着黃子澄,心中暗想:“這人身爲帝師,學問和德行是沒得說的,也算是耿直忠忱的臣子。就是太喜歡結交文人了,把那些只知空談的秀才文人都提拔起來治國,將那些滿身經驗的能員幹吏和忠勇武將置於何地?”

他故意放慢腳步落到了最後面,等羣臣都走光了,纔對着黃子澄意味深長地道:“爲官者不僅應當勤政愛民、耿直忠忱、更應有精明強幹的本事和時時自省的習慣。黃大人深蒙兩位帝王的看重,更當謹言慎行、戒除驕狂任性,忠君報國呀。”

黃子澄臉色鐵青,擠出一個難看的笑臉,躬身道:“下官受教。”

徐輝祖微微一笑,深深凝望他一眼道:“黃大人不怪徐某多言便好。”說着,說着他靠近了黃子澄的耳邊,用極低的聲音道:“不管黃大人想如何施展抱負,咱們忠於陛下的心思是一致的。景隆這人比較喜歡享樂,且貪戀權勢,黃大人還是別和他走得太近爲好,畢竟他和燕王是感情深厚的發小。”

徐輝祖說完就轉身離去,黃子澄看着他的背影,回憶起李景隆剛纔在朝堂上安插的一系列親信的行爲和對自己的百般“維護”,不禁驚出一身冷汗。

今天他和鄭沂這般鬧來鬧去,現在想想,好處與便宜全給李景隆這個曹國公得了去,自己什麼都沒落下,還惹上了一身麻煩。

他不由懊惱的苦笑了一聲;“今日子澄真是糊塗!先是得罪了讀書人,又得罪了清流同僚和那幾位託孤重臣。除了皇上和幾位志同道合的好友,自己如今怕是處處樹敵、危機重重了!”

黃子澄正想着,奉天殿門口人影一閃,一個人從大搖大擺地旁邊走了出來,勸慰似地笑道:“黃大人不用着惱,鄭沂這些個老匹夫一慣愛倚老賣老,到處指手劃腳,他們就是屬牛皮糖的,你即便是不去招惹他們,他們也是會主動沾上的。如今他告老還鄉,這可真是大快人心!黃大人,到本公府上喝兩杯去?”

黃子澄定睛一瞧,眼前這滿面春風的人,不是李景隆還能是誰?

黃子澄想着剛纔徐輝祖對他的提醒,此刻已經對李景隆有了十二萬分的警惕,哪裡還會去他家與他喝酒?

他重重地哼了一聲,學着剛纔朱允炆的樣子,拂袖而去。

滿臉笑容的李景隆愣在當場,被氣了個不輕。

“死書呆子,敢對本公甩臉色,以後會有你的好下場!”

第十八章 應證推測 第三百三十五章 危及萬分第七百五十三章 千方百計約回來的…含着淚也要打完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朝會 下第三百八十六章 成功邁出第一步第七百五十五章 瘋狂的李景隆第七百四十七章 新的時代第六百九十章 銅牆鐵壁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智若愚安樂公第七百五十四章 南方一統第六百六十六章 威勢第七百三十九章 請王爺繼位!第一百五十一章 羣毆的言官 (二章合一)第四百七十九章 爲後人所銘記第三十四章 誣陷第十四章 倚香 第六百六十三章 武昌見聞第七百六十四章 鳳陽考察第四百九十一章 狠辣的扶桑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夏威夷城的由來第三百八十五章 全球中華村第二百九十七章 匯聚嶽州第五百六十七章 保護好世子!第三百五十九章 北平燕王府第二百一十六章 皇帝帶我去吃雞第七百九十八章 重創燕軍第六十五章 反擊第四百四十三章 準備開戰 上第四十六章 老吏第六百四十一章 雙方的壓力第七百六十三章 衍聖公的傳承第一百五十三章 高手寂寞第一百六十三章 細節決定成敗第二百四十六章 朱久炎的演技第二百二十二章 憐星的擔憂第七百七十七章 朱久炎VS朱高熾 上第十八章 承諾第四百三十九章 燕王府版鴻門宴 中第二百八十八章 問世間多少個能上高峰第一百八十七章 再牛也牛不過巴豆第四百九十四章 爲大明的工藝正名 中第五百四十九章 軍報北來 上第三十章 爭奪 上第四百八十八章 海上風箏 中第七百二十六章 二王會第八百一十七章 秦王朱尚炳第六百零三章 欺上門來第二百五十三章 送別朱權第二百一十九章 帝王之道 下(兩章合一)第七百五十八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一百九十八章 厚道太子第六百六十三章 武昌見聞第六百六十四章 九歌.東君第四章 朱久炎的狠辣(精修)第一百零一章 真正的戰士第一百五十六章 火鍋上的螞蟻 上第七百六十五章 這纔是真正的朝廷第三百九十二章 迫不及待的朱允炆第一百八十八章 戰果豐碩第四十四章 永興第七百零二章 運籌帷幄第六百一十九章 重掌荊州城第一百零二章 戰前動員第二百六十四章 山雨欲來第四百二十二章 落葬封陵 中第四百九十九章 擅戰者無名第三百三十七章 吹響衝鋒號角第三十七章 渡口第一百二十九章 死裡逃生第五百四十九章 軍報北來 上第三百零一章 牧豬奴戲 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朱久炎的黃埔軍校 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和平被打破了!第五百五十七章 三請三辭第七百三十五章 兵圍紫禁城第七百八十五章 寧王叔,你真不想以後嗎?第五百五十二章 下西洋的原因之一第五百八十二章 你們全部要死!第七百二十章 意外收穫第七百一十九章 龍氣護佑?第五百二十一章 跟本王無關!第七十七章 橫插一槓第二十八章 閱江第五百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二百一十八章 帝王之道 上第三百四十一章 上了船就能跑掉嗎?第二百一十五章 僥倖過關第七百六十二章 兩廣歸附第六百六十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六百二十二章 攻城拔寨 上第八十八章 各個都難纏第五百五十一章 皇爺爺教了些什麼?第七百二十一章 建文皇帝的戰場首秀第一百九十九章 天家父子第四百九十一章 狠辣的扶桑人第三百八十五章 全球中華村第三百九十五章 朱允炆的雙重標準 上第二百九十六章 裹挾謀逆第八百零五章 四哥這火燒的到底是誰啊?第四百六十八章 高深莫測徐輝祖
第十八章 應證推測 第三百三十五章 危及萬分第七百五十三章 千方百計約回來的…含着淚也要打完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朝會 下第三百八十六章 成功邁出第一步第七百五十五章 瘋狂的李景隆第七百四十七章 新的時代第六百九十章 銅牆鐵壁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智若愚安樂公第七百五十四章 南方一統第六百六十六章 威勢第七百三十九章 請王爺繼位!第一百五十一章 羣毆的言官 (二章合一)第四百七十九章 爲後人所銘記第三十四章 誣陷第十四章 倚香 第六百六十三章 武昌見聞第七百六十四章 鳳陽考察第四百九十一章 狠辣的扶桑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夏威夷城的由來第三百八十五章 全球中華村第二百九十七章 匯聚嶽州第五百六十七章 保護好世子!第三百五十九章 北平燕王府第二百一十六章 皇帝帶我去吃雞第七百九十八章 重創燕軍第六十五章 反擊第四百四十三章 準備開戰 上第四十六章 老吏第六百四十一章 雙方的壓力第七百六十三章 衍聖公的傳承第一百五十三章 高手寂寞第一百六十三章 細節決定成敗第二百四十六章 朱久炎的演技第二百二十二章 憐星的擔憂第七百七十七章 朱久炎VS朱高熾 上第十八章 承諾第四百三十九章 燕王府版鴻門宴 中第二百八十八章 問世間多少個能上高峰第一百八十七章 再牛也牛不過巴豆第四百九十四章 爲大明的工藝正名 中第五百四十九章 軍報北來 上第三十章 爭奪 上第四百八十八章 海上風箏 中第七百二十六章 二王會第八百一十七章 秦王朱尚炳第六百零三章 欺上門來第二百五十三章 送別朱權第二百一十九章 帝王之道 下(兩章合一)第七百五十八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一百九十八章 厚道太子第六百六十三章 武昌見聞第六百六十四章 九歌.東君第四章 朱久炎的狠辣(精修)第一百零一章 真正的戰士第一百五十六章 火鍋上的螞蟻 上第七百六十五章 這纔是真正的朝廷第三百九十二章 迫不及待的朱允炆第一百八十八章 戰果豐碩第四十四章 永興第七百零二章 運籌帷幄第六百一十九章 重掌荊州城第一百零二章 戰前動員第二百六十四章 山雨欲來第四百二十二章 落葬封陵 中第四百九十九章 擅戰者無名第三百三十七章 吹響衝鋒號角第三十七章 渡口第一百二十九章 死裡逃生第五百四十九章 軍報北來 上第三百零一章 牧豬奴戲 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朱久炎的黃埔軍校 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和平被打破了!第五百五十七章 三請三辭第七百三十五章 兵圍紫禁城第七百八十五章 寧王叔,你真不想以後嗎?第五百五十二章 下西洋的原因之一第五百八十二章 你們全部要死!第七百二十章 意外收穫第七百一十九章 龍氣護佑?第五百二十一章 跟本王無關!第七十七章 橫插一槓第二十八章 閱江第五百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二百一十八章 帝王之道 上第三百四十一章 上了船就能跑掉嗎?第二百一十五章 僥倖過關第七百六十二章 兩廣歸附第六百六十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六百二十二章 攻城拔寨 上第八十八章 各個都難纏第五百五十一章 皇爺爺教了些什麼?第七百二十一章 建文皇帝的戰場首秀第一百九十九章 天家父子第四百九十一章 狠辣的扶桑人第三百八十五章 全球中華村第三百九十五章 朱允炆的雙重標準 上第二百九十六章 裹挾謀逆第八百零五章 四哥這火燒的到底是誰啊?第四百六十八章 高深莫測徐輝祖